教育学试题4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7:26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4)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 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4.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客体非独立地位

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 1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 ) 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1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 A.主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内部动力作用

16.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 ( ) A.舒尔茨 B.恩格斯 C.列宁 D.马克思

17.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 A.生物遗传 B.选择经验 C.社会实践

) D.教育

18.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1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文化。 ( ) A.精神或观念 B.物质环境 C.建筑与设计 D.自然生态

20.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 (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人才观 D.国家教育传统

二、填空题

21.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________的发展;二是________的发展。 22.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23.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________与________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24.教学是完成学校________、实现________的基本途径。 25.常见的教案有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式三种。

26.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________的发展。 27.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________的丰富;其二是________的更新。

28. 和 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29.在确定智育内容时要遵循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30.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________和________所决定。

三、简答题

3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2.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33.简要评价“教育万能论”。 34.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35.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四、论述题

36.论述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7.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2.C【解析】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A【解析】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4.A【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

5.C【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6.D【解析】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大学》、《中庸》、《孟子》都不是教育文献。

7.D【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8.C【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9.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0.A【解析】小学德育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 1.C【解析】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2.D【解析】见教材中对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的介绍。 13.B【解析】根据榜样示范法的定义可以判断。

14.A【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自身的内在需求对身心发展的推动作用。 15.A【解析】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16.A【解析】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17.D【解析】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教育,教育具有大规模、高效率的特点。 18.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19.A【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20.B【解析】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因为它直接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内容。

二、填空题 21.生理心理 22.认知 意向 23.年龄 知识程度 24.教育任务教育目的 25.讲义式提纲式 26.价值定向 学校课程 27.内容课程结构 28.科技教育 29.基础性全面性

30.任务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三、简答题

31.【答案要点】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

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的可能。

32.【答案要点】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包括:

(1)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3)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规律;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33.【答案要点】‘‘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它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首先,教育的主导作用有一个范围限制,它是指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中,教育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起主导作用。没有其他几个因素综合作用,教育是不可能发挥出主导作用的。其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担任教育者,他们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能起主导作用。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教育就不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34.【答案要点】(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按照严格的

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教育通过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互派留学生、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而创造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

35.【答案要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一般来说,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启发他们的智慧,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等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4)管理者角色。教师肩负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责。

(5)父母与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 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要不断创新。

四、论述题

36.【答案要点】(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问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37.【答案要点】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都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孔子总结了很多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他总结教学经验以后提出来的教学理沦。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