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考前检测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1:4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德州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考前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德州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考前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二轮复习;考试时间:150分钟;德州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稿

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 1.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新闻机器人用时25秒,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 这让人们想起了9年前的汶川地震和4年前的雅安地震。同样的地震,同样媒体全天候,短短几年间,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发布、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当下爆款新闻产品,多是社交媒体与移动传播相结合,最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人民日报社的H5产品就是很好的证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

崔士鑫提到的天文数字浏览量,是这些产品实现内容影响力提升最形象的描述。

在2014年—2016年间,国内83.7%的报刊出版单位,制定了未来3至5年融合发展战略规划文本;90.12%的报刊出版单位出台了媒体融合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了项目实施。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喜迎十九大之融合发展:开启媒体报道新时代》)

材料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新媒体用户数量已达6.49亿,占全球总数的21.6%。

(资料艾瑞咨询2016年1—3月网络新媒体调研数据。)

材料三: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喜新厌旧本性的作用下,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

如果说web1.0和web2.0的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那么web3.0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它与传媒业的耦合,催生了机器新闻写作,并将内容生产范式从媒体精英式的内容产出和用户生产内容换到算法生成内容。

在西方传媒界,机器新闻写作自2006年首次被引入以来,已经在体育报道、财经报道、气象报道等诸多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美联社更是在机器写作之外,启用编辑机器人对机器自动生成的稿件进行审查,成为第一家全面引入机器新闻人的传媒机构。在中国,机器新闻写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也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平台发力。从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再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这些写稿机器人的不断涌现以及升级换代,无不暗示著传媒业深层次地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其中,机器新闻写作是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有研究表明,未来传媒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关联在一起。

(摘自喻国明等《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时代媒体报道的特点。

【答案】多端口获取、呈现新闻。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新闻推送实现快速全球首发。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技术驱动变革,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动态平衡。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抓住关键句:多端口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如果不是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很难出现类似天文数字的浏览量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平台推送,实现了最快速度的全球首发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刊业融合发展已经从加和式型进入质效并重时期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整个传媒行业在残酷的‘破’与‘立’之间寻找着动态的平衡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级的发展。 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从原初意义上来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是从文学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着眼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对现实对象的摹仿,艺术之间的差别只是由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现在对文学有很多概念界定,但亚氏这一见解却非常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从艺术所使用的不同媒介和材料进行艺术分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的产生出于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同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具有共享的性质,并非专门用作文学的媒介和材料,也并非为语言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在文学世界中,语言也不再是寻常的交流媒介,材料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语言世界。实际上,日常语言存在着孕育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因子,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域和语境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用途并形成各自的特征。

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分为两个:一是静态的符号系统,即语言,它由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组成;一是动态的语言实践,即言语,它是个人对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具体使用。文学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系统个别的、特殊的运用,同时在整体上又不能超越语言系统之外。文学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的所有特点在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以突破语言的规范,从而形成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表达方式,人们称之为语言的诗意用法。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背景,它更是文学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文学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着文学能够进入接受渠道。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一切伟大的诗人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样式的力量,但诗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种全新的语言,他须得尊重自己语言的基本结构法则。由此富有辩证意味的言辞中可见,尽管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对语言的诗意运用自有其艺术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也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从而突出语言的审美价值;但是,这种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只是文学语言语用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性。文学语言固然不能等同于标准语言,但如果一部作品中充满了语言的扭曲形式,使人不知所云,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它的美学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足以证明,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并不是衡量文学语言诗意有无的必要前提和唯一标准,它只是语言获取诗意的一条途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关于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

B.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对文学的概念界定。

C.按照动静的不同,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以分为语言言语两大类。其中,文学属于一种言语行为。

D.就艺术层面而言,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这种现象有着充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文学语言产生于日常语言,并非一种专门独立的特殊语言。它和科学语言一样都离不开日常语言这一母体。

B.在文学中,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C.文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些突破语言规范的具体运用,这种运用常被称为语言的诗意用法。

D.虽然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文学语言获得诗意并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

B.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背景,而是让文学作品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语言保证。

C.文学艺术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言语间的关系等内容做过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

D.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把握好创新与规范间的辩证关系,也即是要把握好言语创新与语言基本结构法则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B;B;A 【解析】(1)B无中生有。从原文第一段看,B项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在文中并不能看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2)B过于绝对。第二段原文提到言语的所有特点在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B项将一些特点绝对化为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

(3)A曲解文意。A项中的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不能得出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结论。 答案: (1)B (2)B (3)A

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3.

走正门口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小说第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

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1】 B

【小题2】

(1)照应小说第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后院中的贺家祠堂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

【小题3】

(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也可使用排除法。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故选B。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的发展;象征暗示作用;对比烘托;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解答此类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可知,第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整体结构方面作用显著。小说开头写贺家门阔院深,有贺半街之称,这里对其进行具体描绘,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再从贺家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来看,其中必有缘由,该缘由在后文做了揭示,因而这段描写对下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另外,从内容上看,小说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祠堂相关的事件展开的,所以祠堂也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此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画的。本文中的海爷是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如海爷从一个小油贩子挣得银子用斗量的家产,买下贺府豪宅,表明其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讲述贺家母子的故事后听到小儿媳的回答,长叹一声,表明其居安思危,有长远打算。当看到贺家一对母子祭祖的表现后,决定不拆迁贺家祠堂并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表明他富有心计,做事果断。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4.

李景让,字后己,赠太尉憕孙也。性方毅有守。宝历初,迁右拾遗。淮南节度使王播以钱十万市朝廷欢,求领盐铁,景让诣延英亟论不可,遂知名。沈传师观察江西,表以自副。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商、华、虢三州刺史。

母郑,治家严,身训勒诸子。尝怒牙将,杖杀之,军且谋变,母欲息众讙,召景让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吏大将再拜请,不许,皆泣谢,乃罢,一军遂定。

大中中,进御史大夫,甫视事,劾免侍御史孙玉汝、监察御史卢栯,威肃当朝。为大夫三月,蒋伸辅政,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祷宪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让名不得。世谓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谓之辱台。景让愧艴不能平,见宰相,自陈考深当代,即拜西川节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谏公廉洁亡素储不为诸子谋邪景让笑曰儿曹讵饿死乎书闻辄还东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孝。 性奖士类,拔孤仄,如李蔚、杨知退皆所推引。始为左丞,蒋伸坐宴所,酌酒语客曰:有孝于家、忠于国者饮此。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所善苏涤、裴夷直皆为李宗闵、杨嗣复所擢,故景让在会昌时,抑厌不迁。清素寡欲,门无杂宾。李琢罢浙西,以同里访之,避不见;及去,命贰其骗石焉。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显,景让宅东都乐和里,世称清德者,号乐和李公云。 《新唐书列传一百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让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择宰相,尽书臣当选者,以名内器中 (2)客肃然,景让起卒爵。伸曰:无宜于公。 【答案】(1)李景让的名声一向在蒋伸之上,但是宣宗选择宰相时,将所有适合选任条件的大臣名字都写出来,把名字放进容器中。

(2)客人们都恭谨沉默,李景让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蒋伸说:没有比李公更适合饮这杯酒的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这道题翻译时要注意:(1)素出……右,臣当选者是定语后置,内通纳;(2)肃然,译为肃然起敬、恭肃;卒爵宜。 5.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与李嗣源战于山北,身中嗣源七矢。拔矢而战,反中嗣源。屡败,乃降嗣源。嗣源谓其壮士,以为养子。从战,数立功。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

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注】明宗:李嗣源。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2)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答案】(1)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急切归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倘若您在皇帝面前替他们说说好话,将士们还能改过自新。

(2)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之人,承蒙陛下爱护体恤,官至将相之位。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报效国家,即使死了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除。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1)中要注意关键点:经年,多年;敕旨,皇帝的旨意(命令);奔归,急切归家;善为之辞,替他们说说好话。(2)注意关键点:小人,卑贱之人;抚养,爱护体恤;无以,没有用来……;虽,即使;塞责,推脱责任。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6.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诗歌首联用节物点明时令重阳,后句未开花’暗示出诗人已年老。

B.诗歌颔联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仕途坎坷、家田荒芜却身处天涯的近况。 C.诗人用东篱的典故,凸显主题;用白衣乌帽作借代,意味深长。

D.颈联将门前的冷清与显贵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抒发恍如隔世的感叹。 E.本诗格调低沉抑郁,不同于诗人边塞诗的豪迈。且有一腔幽怨透纸而出。 (2)本诗尾联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指出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AD 【解析】(1)A项,‘节物’点明时令重阳有误,节物指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后句‘未开花’暗示出诗人已年老无根据,只是流露出诗人的惆怅;D项,对比意味不浓,且恍如隔世也有误,颈联是抒发诗人处境的窘迫。故选AD。

(2)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写出了诗人的年老力衰,两鬓斑白,此时恰好是重阳佳节,无人来访,空表达出室内空空,无人与之交谈,表达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思;噪写出了乌鸦啼叫之声,内心是聒噪的,以此来突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之悲,考生可据此分析。 答案: (1)AD

(2)空噪二字特别传神。诗人年老鬓白,仕途不顺,回乡路遥,又恰逢重阳佳节,竟无人来访,独自端坐,用一空字流露出寂寞无奈的伤感悲愤之情。日暮时分,清风拂柳,归家的乌鸦叫声嘎嘎,聒噪不已,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忧闷与凄凉。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一结合原诗给该字释义,二赏析该字所在诗句的内容,三分析该句所表达的情感。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往往一个字(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凡是在节骨眼处炼得好,能使全句游龙飞凤,令人刮目相看的字,便成了所谓诗眼、词眼。诗眼、词眼一般是指一首诗、一阕词中最为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句话).诗眼、词眼以动词、形容词居多。诗眼、词眼通常是全篇主旨所在。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孤立该字泛泛而谈,必须把该字(词)放入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7.

名篇名句默写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环境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答案】(1)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2)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本题中需注意尔筮咎属诵窈窕的书写。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毕业于师范学院的90后男生小严说,自己好为人师,在初中实习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于是报了这次新教师招聘考试。

燃料空气炸弹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武器之一,遭受打击的人员往往窒息身亡,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给士兵带来空前的恐惧。

地球虽然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暴殄天物,竭泽而渔的做法,到最后必然导致资源匮乏。

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因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

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A. B. C. D.

【答案】C

【解析】正确,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符合语境; 感情色彩不当,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

不合语境,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极度愤怒.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令人恐惧; 正确,暴殄天物: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鼎.符合语境; 正确,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符合语境;

不合语法,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后面不能带宾语; 故选: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成语题的方法: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有一天,班主任李老师来到王小明同学家家访,一开门,王小明的爸爸说道:李老师,亲临贵府,有失远迎,今天因你蓬荜生辉,请进,请进!

B.

大家都知道你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在文坛上是很有名气的。你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对此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C.

一位同学获得作文大赛一等奖,很多人在庆祝会上向他表示祝贺。他说:感谢大家的勉励!太多的夸奖会使我陶醉,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D.

小王在病房里没有遇见所要探望的余爷爷,就留了一张便条:余爷爷,惊悉贵体有恙,家父让我登门看望,遗憾未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你早日康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五个方面考虑:(1)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2)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3)语言有没有歧义;(4) 述是否得当;(5)语言使用的场合。此题中,A.贵府用于敬称他人的府第、家宅,也可用于敬称对方的州府、州府长官等,是敬辞,不用于称自己家。不合语境。B.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有幸意思是受宠幸,谦辞。用于此处不得体。D.馈赠是敬语,其意是赠送,也指赠送的东西、礼品。多用于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用词对象有误,用于此处不得体。故选C。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彩虹太阳能无人机的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英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技术的国家

B. 今天,人们梦想的目标和追梦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但无论是个人梦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广大劳动者的奋斗与创造才能达成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流传于世,也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 D.

青藏铁路自开通以来,拉动青藏地区GDP总量年增长至少10%以上,成为两省区人民走向团结、幸福、和谐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金桥 【答案】C

【解析】A.成分残缺,随着的存在,使下句缺主语,应去掉。

B.句式杂糅,个人梦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才能达成两句式杂糅在一起,可去掉的实现或才能达成。 C.没有语病。

D.不合逻辑,至少10%以上逻辑混乱,去掉至少或以上。 故选:C。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