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顾绿晔

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假想游览,并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体会到敦煌艺术的神奇,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有人来到无锡,问我们这里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

美丽的家乡仅是我们祖国秀丽河山的一角,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你们听说过莫高窟吗?(板题)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你们有人去过吗?敦煌莫高窟比你们刚才说的许多风景名胜更有一番独特之处。它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洞里有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带入情境。

1、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现在就让我们作一次假想旅行,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来到敦煌莫高窟。你们看!(点击图片)

2、导游马上过来迎接了我们,带我们边走边看,并向我们介绍起了莫高窟。(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边听。) 三、放课文录音。

刚才我们跟着导游走马观花了一番,听到导游是怎样赞美莫高窟的呢?你又看到了莫高窟里的什么呢?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为什么?

这下我们对莫高窟不陌生了,让我们自个儿再来好好的游览一下莫高窟吧。 四、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第一遍轻声读,把它读通;第二遍放声读,把它读连贯;第三遍默读,边读边想,再分别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段意。 2、学生讨论后板书: 彩塑

莫高窟 (一颗明珠) 壁画 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 总 ) 藏经洞 ( 总 ) ( 分) 五、导入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刚才某同学说莫高窟里的彩塑给他印象很深刻,老师也有同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细细观赏彩塑,好吗?

2、学生细细地赏读这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指导:同学们读课文,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洞里的彩塑怎么样?把主要特点抓住。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4、齐读此句。 5、指点: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让我们感受到彩塑的魅力吗?课文是怎样具体地描述的呢?(画出这几个句子,指名读。)

6、彩塑的魅力所在,都体现在这几句话里了。那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似乎看到了这些样子

呢?指名试读后师指导朗读。

7、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看到的彩塑形象吗? 8、学生自由说后再观赏彩塑图片。

9、看到这,你想说什么?(突出“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10、游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时又会怎么样呢?想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观光时的动作、神态、语言。

11、这么精妙绝伦的彩塑,值得我们再去看看。齐读这一段。

12、现在你能根据提示向大家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吗?(示填空:第二小节内容) 六、作业。

1、向家人介绍莫高窟无与伦比的彩塑。

2、上网观赏莫高窟的壁画,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211111) 周发强

文本解读

《莫高窟》一文是苏教版国标本五(上)的一篇课文,文章结构清晰,叙述具体,表达有序,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学会编写段落提纲。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为后面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好铺垫。 教学流程

一、紧扣题目,设置疑念,激发情趣,引导初读

1、开门见山:(事先板书好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设置疑念:课前读课文了吗?那我来考考大家,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猜猜“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3、这个“莫”字呀,读音同沙漠的“漠”,在这里是沙漠的意思,“高”嘛,应该是——(引导学生说)是说她的位置高罗,请再读课文,看谁最先发现文中哪段话与“莫高窟”的名字联系最紧密。

4、相机学习文章第一段

①学生会答到: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②现在你知道“莫高窟”名字的由来了吧,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注意需要强调的地方。

5、让我们再次把课题齐读一下。

6、小结: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我想下面再读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一定会更用心思考,善于发现了。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想紧扣题目,设置悬念,由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编写提纲,寻文思路

1、过渡:课文是怎样介绍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用心思考:

(1)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概括。)

(2)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①选择正确读音。

一尊(zūn zhūn) 威风凛凛(lǐn lǐng) 银弦(xián xuán) 敦(dūn dēn)煌 卧佛(fó fú ) 菩萨(sà shà)

②读四字词语。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简练,运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

断崖绝壁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成百上千

臂跨花篮 怀抱琵琶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引人注目 灿烂辉煌 腐败无能 举世闻名

(A读词语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比如(师示范读)“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B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自由读 C喊五位学生分行读)

③过渡: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来感悟词语,很好,现在我们来解决读文前提出的问题。

A、回答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相应点击出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B、回答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事先打好横线,让说的同学上台板书: 彩塑 壁画 藏经洞)

C、下面请看大屏幕,哪些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呢?(学生会答到:2、3、4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并点击出示。)

D、把段和自然段的段意依次排列起来就是编写段落提纲。

将词语串成句子!

小结并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莫高窟彩塑的美妙,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设计,旨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初读,落实“书不读熟不开讲“的理念,并让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而且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学会编写段落提纲,理清文章思路,为学习整篇课文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精读课文,欣赏彩塑,感悟语言,积累运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突出介绍了彩塑的什么特点?

2、学生快速读完后,应该找到:形象鲜明,神态各异。事先画好横线,让生上台板书。

3、课文围绕这些特点,又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

个性鲜明 菩萨 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 4、同学们完成得不错,你们能想象出菩萨、天王、力士和卧佛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吗?(可以就其中一个谈谈自己的想法。)

5、小结:谈得不错,下面老师出示四幅彩塑图(打乱),你能辨别出来吗?(学生应该很快辨别出来,继而引导学生读读有关描写四幅彩塑图的句子。)

6、小气的作者只为我们展示了这么几种彩塑,你想不想把更多彩塑看个仔细看个够?那怎么办呢?

A.你可以尽情想象,除了书中说的几种你还能想象出哪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来?(学生可能会说出:释迦牟尼、弥勒、药师、三世佛、七世佛,观音、天王、力士等,如果说妖怪,引导一下:这里的彩塑都跟佛教有关,不会有妖怪的)你能想象出2千多种来吗?(不能)

B.把这些都写出来不是很好吗?(窥一斑见全豹,画蛇添足,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C.其实更高明的是作者也巧妙地写了所有的彩塑,告诉我们其他的彩塑也如这几尊彩塑一样个性鲜明。你能发现是哪一句吗?

①学生回答后投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②老师带来了一些莫高窟部分彩塑的图片,想看吗?有个条件,想看就要用心看,还要学会赞叹。(播放图片)

③看到这些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6、让我们带着赞叹的语气来读一读读第二自然段。

7、会填吗(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8、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什么呢?我们下节课重点去关注莫高窟的壁画。

【设计意图:本部分的内容是整篇课文的重点所在,欲通过紧扣“形象鲜明,神态各异”八个字,从整体上把握彩塑的特点,继而出示相应表格,让学生理清层次,并让学生先展开想象菩萨、天王、力士和卧佛的形象,再让学生看图辨认,达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完美结合,在识图过程中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其它彩塑形象,把书由“薄”读厚。最后指导学生进行第

1.莫高窟虽然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但这里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曾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所以作者开篇就盛赞她是祖国西北的一颗的明珠。 七. 作业:

1、向家人介绍莫高窟无与伦比的彩塑。

2、上网观赏莫高窟的壁画,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莫高窟

彩塑

一颗明珠 壁画 艺术宝库 (总写 ) 藏经洞 (总写)

( 分写)

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莫高窟图片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部的漫漫黄沙之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板书课题)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后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请大家把书轻轻端起,开始吧! 2、看同学们读书这般投入,相信用心读书的你一定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内容?谁来具体地、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四自然段)

3、你从文中哪一处描写中知道课文主要介绍这三个方面?再看看课文最后一段写什么?在文章的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总—分—总) 三、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让我们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请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彩塑很多。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三千多。课件出示三千多红字用你的声音告诉我。再读第一句。这句话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引起下文。)

2、课件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三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这三千多尊彩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彩塑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什么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 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

(1)课件出示红字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天王呢?力士是什么样儿的?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师引读: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指名读,谁能用你的声音来展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师生评价:谁来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

4、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是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指名领读词语。

5、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谁来读课文中对卧佛的描写?抓住16米长,几间教室这么长? 课件出示卧佛三张图片

6、课件出示彩塑图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些形象逼真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

7、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相机板书:

精妙绝伦

8、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如果你是一位正在观光的旅游者,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生回答)

9、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些彩塑的确尊尊惟妙惟肖,让我们忍不住啧啧称赞!谁来用这种称赞的语气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读书声仿佛让老师看到了那一尊尊造诣精深、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的彩塑,让老师置身于神秘的艺术殿堂。

(二)、回味“壁画”。

1、第一句过渡句的学习,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中运用了一个关联词语,使二、三段衔接得非常紧密。你发现了吗?这是什么句子,有什么作用?过渡句使文章脉络清晰,今后的习作中我们要学会使用。

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课件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同学们,我们的教室大约有50平方米,莫高窟的壁画相当于900多个这样的教室。面积之大,实属罕见。你能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读出来吗?请你读。 同学们,看到这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读。 同学们,看着这么精美的壁画,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长地读,读出数量多,内容广。课件出示壁画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莫高窟壁画的宏伟瑰丽吧!你现在的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段话。课件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2、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引人注目的,你知道吗?了解飞天 让我们走进文字,领略她的风采。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闻到的、听到的、看到的读出来。 课件出示五个有的学习排比句式。

3、课件出示飞天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

这么美的飞天你喜欢吗,那就读出来吧。课件出示

4、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从这里的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飞天)(不仅会从语言文字中朗读体会,而且还能从标点符号上理解感悟,真不错!)你能想象出还有什么样的飞天呢?

5、学到这儿,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莫高窟的壁画?板书:宏伟瑰丽

同学们莫高窟有着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艳的,引人注目的壁画艺术!所以说莫高窟的壁画宏伟瑰丽。

课件出示句子小结: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生接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6、置身于宏伟瑰丽的壁画前,每一位游客都会流连忘返、举步不前。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这被誉为“世界大画廊”的莫高窟壁画的神奇魅力。配乐读第三段 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在那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怎样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谁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你认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对艺术、对人民的赞叹) 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体味“藏经洞”。

1、刚才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感受到莫高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感受深刻的词句。 2、刚才老师在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相信你们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吧。

第二句话中的“六万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第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第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从这个字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掠”看出帝国主义的野蛮和无耻。)

3、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这大量的文物都去了哪里?让我们来了解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被掠夺的资料。指名读

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此时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

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这种对曾经拥有的自豪、对侵略者的憎恨、对痛失文物的惋惜之情在我们心中交错着。那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几千年来,在大漠深处,莫高窟静静地守着孤寂,留给后人的,却是永远的辉煌。1987年,因为它有着三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莫高窟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 齐读。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3、站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举目仰望这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相机板书: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这些鬼斧神工般的洞窟建筑,这些精妙绝伦的彩塑壁画,无不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血汗和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我们不得不骄傲地说---齐读最后一段。 五、拓展延伸、构建联系。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了莫高窟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从这些绝妙的古迹中,我们看到了千百年间劳动人民的智慧,看到了劳动人民坚韧顽强的性格,看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请同学们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练习3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2、现在请同学们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不重复。

3、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检阅了一番,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高窟》也是一处名胜古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脉络:

1、《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样介绍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2000多尊。保存的壁画有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排列起来,能有20多公里长。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里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这段介绍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

3、默读课文,把这段介绍里的每句话与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5、你觉得《中国名胜词典》上对莫高窟的介绍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个好?

(点评:引入《中国名胜词典》对莫高窟的介绍,并与课文作比较,让学生明白一个介绍得简要,一个介绍得具体。进一步懂得根据不同的文本要求写出不同的对莫高窟的介绍。)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与词典上的介绍有哪些不同?

3、为什么写莫高窟用“她”而不用“它”?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2、朗读词语。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2、 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 (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 讲读第二段:

1、 指名读第二段。

2、 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 3、 读读写“面”上的句子。 4、 读读写“点”上的句子。

5、 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

6、 背诵第二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s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