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梅花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3-08 05:22:5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活动二,写意花鸟画小品。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写意花鸟画小品》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造型、表现领域活动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欣赏、学习了室内装饰的各种风格,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课是国画知识和技能学习课 ,既能够复习学生所学的国画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国画表现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热情。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美术学习的造型、表现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从教材的设计要求来看,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并能初步掌握一些画种的绘画方法和技法,但据我了解的学生现状来看,我觉得学生很难达到教材设计的标准。首先,在思想上看,许多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不到位,把美术课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一门科目,认识不到美术课的重要性,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中,许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应付,对美术课缺乏兴趣,最后,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生活内容单调,对艺术活动缺乏热情,美术学习缺乏系统性,美术知识和技能几乎为零。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一些简单的中国画知识。 知道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方法。 能力目标:

运用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方法欣赏花鸟画,了解国画的笔墨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临摹或创作写意梅花小品。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鸟画的简单练习,使学生意像中对花鸟画中的笔墨技法有一定的感知。了解、感受写意花鸟画小品创作中的笔墨情趣和绘画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方法; 2.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花鸟画的欣赏方法,才能够体会写意花鸟小品的美妙之处和中国

画笔墨的情趣,才能够有愿望去实践、去尝试。才能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人文精神,才能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意梅花的画法和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感受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难点的依据: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讲解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并且实践活动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中国画的实践经验,造型和表现能力都很弱,所以教学中以体验为主。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

考虑到我校初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进行直观演示,引领学生学画写意梅花,体验笔墨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2、分组讨论法

通过学生懵懂的学习,向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明确在实践绘画的活动中所运用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实践体验变得更加深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欣赏讲解法

由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和切身的体验,所以,对于相关知识的讲解,采取边欣赏边讲解的方法。因为学生在体验和分组讨论后急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且我相信有许多的学生在脑海中存在许多的疑问,所以在体验和讨论后,有意识的将学生引导到本节课有关问题的讲解上,即写意花鸟画的概念,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及写意花鸟画的欣赏方法这几个问题上来。结合课件中的作品,直观的欣赏感受,加上老师的讲解和相应的一些练习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明确了学生头脑中的问题,也使得课堂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得以很好的实现,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

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体验感受、分析归纳法、分组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七、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根据美术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直观演示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4、布置作业。

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美术技能和知识课,当然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主,按以往的教学流程应该是先让学生学习了解有关的知识,然后才是技能的学习和练习。这节课,我颠倒了一下顺序,即先练后学,经过这节课后,我觉得效果很好,既让学生体验了绘画的快乐,也让学生顺利成章的学习到了知识。当然,这样做,也有很大的风险,学生在练习后,会出现课堂失控的可能,因为有些学生还沉浸在涂抹的快乐中,很难让学生集中到教师要讲解的内容上来,有可能使既定的教学目的失败。不过,技能练习后,我有意识的设计了分组讨论的内容,一是让新课改的理念在美术课堂上有所体现,二是扩大课堂的容量,最重要的是防止部分学生乱涂乱抹,拉不回课堂。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的尝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演示练习中,采用的演示办法比较可行,让学生跟着老师画,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使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涂抹的快乐,使部分存在困难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但课堂中也有许多的问题,譬如,相关美术知识的学习设计内容过多,时间有点紧,问题的设置不够合理,分组活动组织的不够成功等。 总体来看本节课我力求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还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金羊镇九年制学校

吴天龙 2013-04-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