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维设计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天体运动与人

更新时间:2024-04-30 17: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对点训练: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2014·福建高考)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

A.pq倍 C.

p

倍 q

B.q倍 p

D.pq3倍

2.(2015·宜春模拟)2014年3月8日凌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有154名中国人。之后,中国紧急调动了海洋、风云、高分、遥感等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假设“高分一号”卫星与同步卫星、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高分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

A.其发射速度可能小于7.9 km/s

B.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大 C.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大 D.在运行轨道上完全失重,重力加速度为0 对点训练: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与比较

3.(2014·浙江高考)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1=19 600 km,公转周期T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2=48 000 km,则它的公转周期T2最接近于( )

A.15天 C.35天

B.25天 D.45天

4.(2015·赣州模拟)如图2所示,轨道Ⅰ是近地气象卫星轨道,轨道Ⅱ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设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1和v2,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1和a2则( )

图2

A.v1>v2 a1<a2 B.v1>v2 a1>a2 C.v1<v2 a1<a2 D.v1<v2 a1>a2

5.(多选)截止到2014年2月全球定位系统GPS已运行了整整25年,是现代世界的奇迹之一。GPS全球定位系统有24颗卫星在轨运行,每个卫星的环绕周期为12小时。GPS系统的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GPS系统的卫星轨道半径是地球同步卫星半径的

2倍 23B.GPS系统的卫星轨道半径是地球同步卫星半径的

2倍 2

C.GPS系统的卫星线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的2倍 3D.GPS系统的卫星线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的2倍

6.如图4建筑是厄瓜多尔境内的“赤道纪念碑”。设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赤道上空飞行,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重合,飞行高度低于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卫星轨道半径为r,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卫星通过这一赤道纪念碑的正上方,该卫星过多长时间再次经过这个位置?( )

图4

A.

gR2r32π

B. gR2ω0+r3D.

gR2-ω0r32π

C.

gR2ω0-r3对点训练: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7.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8.(多选)(2013·全国卷Ⅰ)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9.(多选)(2015·青岛模拟)我国于2013年12月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A点采取措施,降至近月点高度为h的椭圆轨道Ⅱ上,如图5所示。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4π2?R+H?3A.月球的质量为 GT22πR?R+h?3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TR

C.“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Ⅰ上需加速才能降至椭圆轨道Ⅱ D.“嫦娥三号”在图中椭圆轨道Ⅱ上的周期为对点训练:宇宙多星系统问题

10.(多选)(2015·广西三校联考)如图6所示,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组合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2R+H+h?3T

8?R+H?3

图6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D.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的平方成反比

11.(多选)(2015·聊城模拟)如图7所示,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图7

5GM2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

4R2GM2

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2 R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 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 对点训练:天体运动的综合问题

12.2014年8月11日,天空出现了“超级月亮”,这是月球运动到了近地点的缘故。然后月球离开近地点向着远地点而去,“超级月亮”也与我们渐行渐远。在月球从近地点到达远地点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月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B.月球的向心加速度越来越大 C.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做正功

D.虽然离地球越来越远,但月球的机械能不变

13.(2015·东北三省四市模拟)假设在宇宙中存在这样三个天体A、B、C,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天体A离天体B的高度为某值时,天体A和天体B就会以相同的角速度共同绕天体

C运转,且天体A和天体B绕天体C运动的轨道都是圆轨道,如图9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小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B.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C.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 D.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

14.(2015·上饶模拟)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点火升空。假设为了探测月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月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登陆舱随后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月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最终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无人探测及月夜生存三大创新。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4π2r1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2

T12πRr13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T1

C.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的周期T2=

r23T r131

m1r2 m2r1

D.登陆舱在半径为r1与半径为r2的轨道上的线速度之比为

15.(多选)(2014·广东高考)如图10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

vMm

1.选C 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2=m,得v

rr=

GM,可见环绕速度与中心天体质量与半径比值的平方根成正比,题述行星卫星的环r

p

倍,C项正确。 q

2

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GMm4π22

2.选B 在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为7.9 km/s,A错误;由2=mωr=m2·r

rT可得:ω=

GM,T= r34π2r3,“高分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和月球的轨道半GM

径,因此,“高分一号”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大,绕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小,B正确,C错误;卫星在运行轨道上的加速度等于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重力加速度不为零,D错误。

r13r23

3.选B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2=2,解得T2=T1

T1T2

?r2?3=6.39× ?r1??48 000?3?19 600?≈24.5(天),故选B。本题也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对“卡戎星”和小卫星分别列方程,联立方程组求解。

v2Mm

4.选B 根据G2=m=ma,可知v=

rr项B正确。

Mm2π

5.选BD 万有引力是卫星围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力,G2=m()2r,卫星运动的周期

rTT=2π

r3,设GPS系统的卫星半径为r1,周期为T1,同步卫星半径为r2,周期为T2,GM

GMGM

,a=2,所以v1>v2,a1>a2。选rr

3v12πr1/T1r1T23r13T122

根据周期公式解得=??=,A错误,B正确;==·=2,C错误,D

r2T22v22πr2/T2r2T1正确。

6.选D 用ω表示卫星的角速度,用m、M分别表示卫星及地球的质量,则有Mm

mrω,在地面上,有G2=mg,联立解得ω=

R

2

GMm

=r2gR2,卫星高度低于同步卫星高度,则ωr32π

=ω-ω0

,D正确。

gR2-ω0r3GM可知,轨道r

>ω0,用t表示所需时间,则ωt-ω0t=2π,所以t=

7.选D “嫦娥一号”变轨过程中,质量变化可忽略不计,由v=

越高,卫星速度越小,故变轨后卫星动能减小,A、B错误;轨道变高时,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卫星引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

8.选BC 本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能力。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由于空间存在稀薄气体,若不对两者干预,其动能将增加,轨道半径减小,选项B、C正确;由于天宫一号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D错误。

GMm4π2

9.选ABD “嫦娥三号”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m2·(R+H)

T?R+H?24π2?R+H?3v2GMm

可得:月球质量M=,A正确。由2=m可求出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

GT2RR

3GM2πR?R+H?

=,B正确;“嫦娥三号”卫星在环月轨道Ⅰ上需要减速做近心运动,RTR

?R+H?才能降至椭圆轨道Ⅱ上,C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T2TⅡ=

?2R+H+h?3T,D正确。

8?R+H?33

?1?h+2R+H??3?2?

TⅡ2,可得:

10.选AC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线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选项A正确GmBmA22

B错误;由2=mAωArA=mBωBrB,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选项C正?rA+rB?确D错误。

GM2GM2

11.选AD 甲星所受合外力为乙、丙对甲星的万有引力的合力,F甲=2+=R?2R?25GM2

,A正确;由对称性可知,甲、丙对乙星的万有引力等大反向,乙星所受合力为0,B4R2错误;由于甲、乙位于同一直线上,甲、乙的角速度相同,由v=ωR可知,甲、乙两星的线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故C错误,D正确。

12.选D 根据开普勒定律,近地点到达远地点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万有引力做负功,A、C错误;因为随着地月之间距离变大,万有引力减小,向心加速度也变小,B错误;月球运动过程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正确。

13.选C 由于天体A、B绕天体C运动的轨道都是圆轨道,根据a=ω2r,v=ωr可知选项A、B错误;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天体B和C对其引力的合力提供的,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GMm4π2GMm

14.选C 由2=m2r1,2=mg月

r1T1R

v24π2r13GMm2π

可得:g月=22,A错误;由2=m可得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

RT1RRT1

GMm4π2

错误;由2=m2·r可得:T2=

r2T22

v2r23GMm

·T,C正确;由2=m得绕行速度v= r131rr

r13,BRGMr

v1故= v2

r2,D错误。 r1

GM,T=2π r

r3,可知,轨GM

v22π?2Mm

15.选AC 由G2 =m=mr??T?得:v= rr

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A项正确,B项错误;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由2π?2Mm

G2=mr??T?可知,可以测得星球的质量,但由于星球的半径未知,因此不能求得星球的rRθ平均密度,D项错误;若测得张角θ,可求得星球半径R与轨道半径r的比值为=sin ,

由GMm2πr2=mr??T??2和ρ=M4得,ρ=3π?r?3=3π

,因此3GT2?C项正确。 3πRR?GT2sin3

θ2

r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0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