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展旅游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1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会展旅游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讲,会展旅游都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我国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但我国会展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本章将对国际和国内会展旅游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

第一节 国际会展旅游的历史和特点

一、国际会展旅游发展的历史过程 国际会展旅游的历史主要指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会展旅游发展的过程。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 (一)萌芽期——集市大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末期至19世纪中叶) 会展旅游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甚至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会展旅游业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原始集市,集市作为一种交易的场所和手段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发展期——博览会大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初) 近代意义的展览会,起源于古代城市间定期举行的大型集市庙会,最初集中在里昂、法兰克福和莱比锡等欧洲主要城市举行。随后,法国分别于1867年、1878年、1889年和1900年连续4次举办了同类大规模的展览会。由于影响大,吸引了更多的国家竞相组织承办,其中组织得最成功的世界性博览会是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圣路易斯、都灵和费城等。 1.世界博览会的发展。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世纪中叶,英国提出了举办世界性展览的要求,促成了世界博览会的诞生。部分博览会的发展参见表2-1。 表2-1 部分世界博览会表 年份 1851 1853 博览会名称 伦敦世界博览会 纽约世界博览会 年份 1958 1962 博览会名称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西雅图21世纪世界博览会 ①

时段划分参见:胡平编写,会展旅游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1855 1862 1867 1873 1876 1878 1889 1893 1900 1904 1915 1926 1933-1934 1935 1937 1939-1940 1939 巴黎世界博览会 伦敦世界博览会 巴黎世界博览会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费城世界博览会 巴黎世界博览会 巴黎世界博览会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巴黎世界博览会 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巴拿马世界博览会 费城世界博览会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巴黎世界博览会 纽约世界博览会 金门世界博览会 1964-1965 1967 1970 1975 1982 1984 1985 1986 1988 1990 1992 1993 1998 2000 2005 2006 2010 纽约世界博览会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 日本世界博览会 冲绳海洋博览会 诺克斯威廉国际能源博览会 新奥尔良国际河川博览会 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 温哥华国际交通博览会 布里斯班国际休闲博览会 大阪世界园艺博览会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大田国际博览会 里斯本国际博览会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爱知世界博览会 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世界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融合,激发了各个国家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当时世界著名的“米兰博览会”、“莱比锡博览会”、“巴黎博览会”被誉为连接各国贸易的三大桥梁。 2.国际展览局与世界博览会 为了避免过激竞争和保证世界博览会的质量,1928年11月22日在法国巴黎成立了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的国际组织即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总部设在巴黎,其章程为《国际展览公约》。该公约由31个国家和政府代表1928年在巴黎签署,分别于1948年、1966年及1972年以及1988年作过修正。国际展览局的宗旨是通过协调和和举办世界博览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三) 成熟期——会展旅游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 尽管会展旅游在中国起步不久,但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会展旅游已有几十年的成熟发展历史。其实,全球致力于发展旅游事业的国家都期望能把本国的会展旅游做成一道“大菜”。

美国的底特律市早在1896年就成立了一个名为Convention Bureau(即会议局)的组织,目的是为了招揽和吸引会议组织者将会议地点定在底特律。1920年,美国成立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Bureau (即IACB,即国际会议局协会),其后随着消遣旅游的兴起,为吸引这一类旅游者,在协会的名字中加入了visitor一词,变为IACVB,并沿用至今①。但负责会展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仍是CVB最主要的工作内容。目前世界上会展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大多位于欧美。据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大的国际会议主办地美国长期占据这一市场的领先地位,其航空客运量的22.4%和饭店客人的33.8%均来自国际会议及奖励旅游。1998年,美国所接待的国际旅游者中,6%为会展旅游者,人数近300万,他们的消费总额达850亿美元。除美国外,法国、西班牙、德国及荷兰也是会展旅游业排在世界前几位的国家,其中荷兰在1997年主办了686个国际大型会议,在当年国际协会联合会所作的统计报告中排在十佳会议主办国的第六位。

全球最大的专业会议组织——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拥有近600名会员,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19个会员单位②。ICCA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对实际操作方法的评估以促使旅游业大量地融入日益增长的国际会议市场,同时为他们对相关市场的经营管理交流实际的信息。作为会议产业的领导组织,ICCA为所有会员提供最优质的组织服务,为所有会员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为所有会员最大限度地发展提供商业机会,并根据客户的期望值提高和促进专业水准。

目前,会展旅游已成为令世界各国瞩目的旅游项目。许多国家将会展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旅游项目予以大力扶持和发展,有的国家还利用开发会展旅游产品来抵消其它旅游产品的下滑给本国旅游业和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世界上对国际会议举办权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增强竞争力,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完善各种会议设施,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型会展中心的建设上。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己经或正在新建和扩建特大型的会展中心,拥

Alastair M. Morrisonetaz,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s in the USA:A Profile of Bureaus, Bureau Executives,and Budgets[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1998一7 ②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http://www.wodefanwen.com//view/2806679.htm[DB/OL].2013/5/15

有10万m2以上展场面积和能容纳数千人的会展中心屡见不鲜。此外,许多国家还专门设置了会议局一类的机构,负责宣传和推销本国会展旅游资源和产品。

二、国际会展旅游发展的格局和现状

国际会展旅游业近几年呈现平稳发展的趋势。然而,根据ICCA(国际会议协会)发布的《2010年国际会议协会国家和城市排名》,当今从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的角度来考察,世界会展旅游经济在世界各国发展很不均衡。如表2-2所示:

表2-2 2010年国际会议协会(ICCA)国家与城市排名

会议数量/国家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国家 美国 德国 西班牙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中国 巴西 瑞士 澳大利亚 加拿大 荷兰 奥地利 葡萄牙 瑞典 韩国 阿根廷 比利时 土耳其 会议数量 623 542 451 399 371 341 305 282 275 244 239 229 219 212 194 192 186 172 164 160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会议数量/城市 城市 维也纳 巴塞罗那 巴黎 柏林 新加坡 马德里 伊斯坦布尔 里斯本 阿姆斯特丹 悉尼,新南威尔士

台北 北京 布宜诺斯艾利斯

伦敦 哥本哈根 首尔 斯德哥尔摩 布达佩斯 布拉格 香港 ①

会议数量 154 148 147 138 136 114 109 106 104 102 99 98 98 97 92 91 89 87 85 82 2004年以来,在举办国际会议的国家里,美国和德国在数量上一直占据着头两把交椅,2010年依然如此。不过美德之间的差距已经从2009年的137次缩小到81次。从2007年开始位列第三的西班牙,在2010年保持住了这个排名。而英国和法国则超越了意大利,各自上升一位排到了第四和第五,意大利退居第六。日本和中国也分 ①

数据来源:中国会议产业网 http://www.meetingschina.com/News5156.html 2012/1/9

别上升一位名列第七和第八,巴西后退两名跌倒了第九。瑞士则是首次闯入前十。

排名前五的城市与2009年一样:维也纳连续第六年蝉联冠军,尽管与2009年相比还少了6场会议,这意味着其他城市正在缩小与其的差距。跟去年一样,巴塞罗那、巴黎、柏林和新加坡与维也纳一起占据五强。进步最快的城市分别是马德里(从13名到第6名),伊斯坦布尔(从17名到第7名),悉尼(27名到第10名)和台北(25名到11名)。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跌出了前十。曼谷则干脆退到了二十名开外,其动荡的政局是罪魁祸首。如果依据2010年参加会议的人数排名的话,斯德哥尔摩能位居第三,说明其主办的会议虽然数量减少,但是规模却更大了。

近年来,许多国家积极筹建大型的会展中心;一些缺少会展经验的城市也在努力争取国际奖励旅游展会的主办权;有些酒店集团将扩张的目光投向那些最有会奖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旅游设施成熟的国家也开始积极筹划更有特色的“会奖”体验主题;会奖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则通过升级服务来吸引全球会奖游客。各国为打造国际会奖旅游城市可谓花样百出。

(一)欧美澳稳坐会展旅游“老大”交椅 论起国际传统老牌的会展旅游目的地,欧美自然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众所周知,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会展旅游最发达的国家,多年来一直稳坐会展旅游“老大”的交椅。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国家,在进行商务活动和举办会议方面,美国拥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的优势。同时,作为一个色彩斑斓、风景无限的国度,它又拥有着为数众多的奖励旅游优质目的地。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为会展旅游人士提供了别样的情趣,而夏威夷是中国商务客人比较熟悉的地方,也是会展旅游团队比较青睐的目的地。迷人的岛屿风光和繁忙的大型会议活动、轻松的海边派对和紧张的商务谈判,在夏威夷可以完美结合。据美国会展旅游业内人士张军介绍,夏威夷会展中心平均每 5 天就有一个会议召开。与在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等地举办的商贸型展览会不同,夏威夷的会议多为行业年会、研讨会、学术论坛、专业展览会等。

相比美国的会展旅游,英国则以其悠久的历史、贵族的传统、优雅的精神成为高端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国。英国最重要的MICE城市是伦敦。作为英国首都,伦敦拥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全市注册

酒店数量达10万多家,交通便利且运力强,各类会展中心众多。伦敦是2012年奥运会主办地,届时会展设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英国的高端会展旅游产品汇集了皇家仪式感、田园风光、高尔夫体验、现代艺术等众多元素,为会展旅游客人和商务旅游客人创造深刻记忆。根据近几年的国际大会协会的会议国家排名,英国一直处在前5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可谓名副其实。作为世界会展强国,德国举办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知名展览会。规模化、产业化运作是德国会展业的主要特点。在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全球5大展览中心中有4家在德国。德国专业会展对全球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所具备的卓越营销功能,是其最大的吸引力。展会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及时转变,是德国会展业取得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例如,二战后德国展览会以机械、汽车、消费品等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IT产业的兴起,汉诺威信息技术展成为德国展会的头号品牌;近年来,德国又出现了一批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方面的会展品牌。

德国会展业在长期发展中构建了以行业分工为主、地区分工为辅、面向全球的强大会展网络。德国展会设立的首要原则就是行业细分市场必须明确。比如,同样在电子行业,汉诺威信息技术展和柏林消费电子展的观众群有明显区别,前者以采购商等专业客户为主,后者以终端消费者为主。德国各地区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展品牌。德国比较重要的会展城市主要有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柏林、汉堡和斯图加特等,其中上百年的会展品牌不在少数。在国内行业、地区分工的基础上,德国会展企业积极推行全球化战略,并迅速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地处南欧的意大利,会展经济也相当发达。每年在意大利境内举办的各类展览活动达千余次,会展上的成交额年均约600亿欧元,为推动意大利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欧洲,意大利已成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会展业大国。

意大利生产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中小企业众多,而且中小企业的分布相当分散,而展会成功地将这些小企业集中在一起,成为它们交流信息的平台。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约75%的意大利企业将展会作为其拓展业务的平台。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意大利展览业最近几年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比如拓展展览业范围等。

近年来,澳大利亚会展旅游也丝毫不输欧美。据悉,2011年5月,澳大利亚商务旅游局举办了为期两周的亚洲巡展,在巡展过程中,来自澳大利亚的22家商旅界代表依次访问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六大市场,并展示了澳大利亚在承办世界一流商务活动以及作为首选会议奖励旅游目的地的综合能力与完善设施。澳大利亚旅游局北亚区总经理倪建华表示,推出此巡展,是为了向企业客户及旅行社提供广泛而多样化的行程选择,使其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

(二)新加坡、日本不甘示弱,中东 MICE 注入奢华元素,会展旅游遍地开花

目前全球每年举办的国际会议多达 40 万次,由此带来的收益估计为3000亿美元。正是由于会奖旅游业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纷纷抢占商机,希望在其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国际会奖旅游领域的竞争将会越发激烈。从发布的2010年中国和亚洲会展行业报告中看到,2009年,在亚洲举行的国际会议占全球会议的23%,其中新加坡举办了689次,位居全球榜首。尽管新加坡目前在举办国际会展数量上位居前列,但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增大。比如韩国,在2009年举办了347次国际展览会,位居世界第11名,与2008年的293次相比,国际会议举办次数增加了54次,增幅为18.4%,远远超过国际会议举办次数平均3.8%的增幅。

近些年来,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正以其持续增长的经济,不甘示弱地进军到世界MICE国家行列之中。

一直以来,新加坡以其友好的商业氛围和综合魅力不断地吸引商务游客前往。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署长许文威表示,长期以来,新加坡在借力亚洲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利用投资者对其稳定商业环境和连接东西方文化独特优势的认可,稳固自身在亚洲会展界难以撼动的地位。

据统计,目前有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将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全球会议、展览筹办者也把这里作为其商务、会展与奖励旅游的首选地。新加坡每年举行6000场商务会议,占亚洲会议总数的25%,在过去几年,新加坡积累了成功举办商务会议的丰富经验。最近,在国际协会联盟(UIA)国际会议数据报告中,新加坡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国际会议城市”,同时也连续26年被评为“亚洲最佳会议城市”。

除新加坡之外,日本在MICE领域也具有强劲的实力。日本的MICE 发展经历了15年,开始于其本国的公司旅游,随着这种旅游模式的不断成熟,日本的会展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一系列会展中心和会展旅游设施得到完善,加上日本政府推行的“观光利国”政策,MICE 更是得到重视和发展。

中东之旅,总离不开“奢华”这个关键词。无论是高端的商务旅游还是个人游,“奢华”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近些年来,中东国家正将奢华的特色融入到了其会展旅游当中。据悉,在 2011 中国(北京)国际商务会展旅游展览会上,中东国家都极力推介其会展旅游。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东旅游行业的逐步成熟、新建地标的渐次启用、凭借旅游局与合作伙伴的有效推广,以阿联酋为首的中东国家已显示出其将跻身全球顶级会展旅游目的地的趋势。

据悉,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一家号称全球首家八星级酒店引起了世界游客的热议,这让人不得不联想起中东其他几家奢华至极的酒店。在中东旅游,人们仿若做一场纸醉金迷的梦,但这个梦不全然是那些贴金的外壳,神秘的阿拉伯文化、有趣的海洋体验都可为奢华之旅增添更多韵味。

肯尼亚是非洲发展会展经济比较好的国家。肯尼亚每年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和展览,可以创造10多亿美元的收入。国际会展正成为推动肯尼亚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肯尼亚政府官员认为,肯尼亚拥有世界闻名的野生动物资源,旅游、酒店等服务行业也相对发达,为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根廷近年来努力成为拉美地区的会展中心。当地一些专家认为,阿根廷会展业基础设施较好,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预计阿根廷的会展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阿根廷举办各种展览会和大型会议的收入超过6亿美元,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

毫无疑问,MICE的兴起源于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欧美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导致这些传统会展旅游国家的MICE 发展遭遇瓶颈。“其实,各国举办各种展会并非仅为旅游,更多的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而MICE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举措”。“经济危机与西方国家的反恐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会展旅游的发展。”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从当前形势看,各国纷纷在加大力度发展会展旅游,但会展旅游市场的重心似乎正在往新兴经济体国家偏移。会展旅游业内人士段庆

仁认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会展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欧美国家当前的经济危机或将成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MICE的契机。专家认为,尽管全球的MICE发展进入饱和阶段,但这并不会影响MICE市场朝着更专、更细化的方向发展。

三、国际会展旅游发展的特点

综观世界会展旅游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会展旅游业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 高投入、高收入、高盈利

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以会展业的发展作为基础。会展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不仅本身产业群的整体投入大,而且其配套的相关业态的投入更是可观。如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是东京投资19亿美元的现代化会展中心,配以方便的交通,有两条地铁直通会展中心,有直达会展中心的汽艇专用线,从羽田机场达到会展中心约15分钟,除公共汽车专用线以外,还有首都高速公路直到展览馆。根据德国贸易协会(AUMA)调查结果显示,2008-2009年德国参展商就对博览会的投资提高约6%,其中,生产资料、货物类、投资类生产厂家都有较高的参展预算。其中46%要投入更多的钱,只有13%表示要减少投入。机器制造业方面的企业普遍有良好的表现。对于所有的参展商来说增加费用的顺序通常是:扩大参展面积,展台搭建,增加参展人员,而部分缩小预算的公司最终会放弃参展。2008至2009年德国企业平均参展预算为399000欧元。每年每个公司要参加10次展会,6次在国内,4次在国外①。

国际会展业的利润大约在20%一25%之间,同时,会展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培育大量新兴产业,而且还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法国会展每年营业额达85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在250亿法郎左右。

会展旅游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在美国、德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会展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1∶9水平。当前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 % ,如果包括相关行业因会展所增加的产值,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 %的水平②。

(二) 重服务、重管理

①②

数据来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d55f60100aj0e.html,2012/2/25 数据来源:戴学锋.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N ] .华东旅游报, 2006-12-12 (A10) .

在会展业中,价格虽然也是竞争的有利手段,但是竞争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主要包括场馆设施、对外宣传、便利程度、过程安排及总体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新加坡总面积不过626.4平方公里,却有数十家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公司,但没有出现类似降低场租、参展费用等恶性价格竞争。新加坡多数展览公司都是强调服务取胜,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参展商做成生意,提高会展的质量。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有单一的国家级的展览管理机构。例如:德国的AUMA(德国展览委员会)、法国的CFME一ACTIM(法国海外展览委员会技术、工业和经济合作署)。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则把展览管理机构设在国家的贸易促进机构内如IEC(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ICEX(西班牙外贸协会)、JETERO(日本贸易振兴会)等等。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会更多地通过非政府的行业管理协会来实现。目前,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一些欧美国家和个别亚洲国家与地区,政府管理展览行业的职能已经和展览行业协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共同合作、相辅相成。目前行业协会很多,比较有影响的国际性行业协会是UFI(国际博览会联盟)。在各国行业协会中比较活跃的有AIME(美国展览管理协会)、EFI(英国展览业联合会)、SACEOS(新加坡会议展览协会)和HKECOSA(中国香港展览会会议协会)等。与此同时,发达会展国家具有很强的国际战略意识,洞察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在政府支持下通过会展行业协会以及会展公司在全球进行会展和会展旅游的营销网络布点,实施国际化市场竞争战略。

(三)在专业化中寻求多元化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旅游都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但对于会展旅游,业内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定义。尽管会展旅游源自于传统旅游,但会展旅游与传统旅游却有着较大的区别。据了解,会展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消费主体和消费目标上。传统旅游可以更多地理解为是公民旅游,此种旅游的消费主体是个人;而会展旅游消费的主体是一个机构。同时,会展旅游与传统旅游的目标也是不相同的。严格来讲,会展旅游是要在会议当中把旅游融合进来,包括在会议和旅游过程当中活动的融合。这些活动包括会议和奖励旅游期间的一些活动。比如欢迎晚宴,主题晚宴,团队建设等等。

随着会展旅游发展速度的加快,多元化方式已经开始呈现出来,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推出了很多根据会议和奖励旅游的目标而

设定的各类活动。环保商务游为多元化增色环保是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自然,环保游也成了商务旅游多元化的又一热点。据悉,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推出了环保游的计划:马来西亚会展局在2011年全面启动了“马来西亚商务旅游绿色计划”,此计划囊括了一系列绿色会展游项目,包括森林植树游、清洁海岸游以及珍稀动物保护计划等。以其中的植树游为例,在会议签到过程中,与会者可以自愿捐献至少 10 美元给该计划,代表们所捐献的金额将直接用于与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植树活动,亲自种植树木超过 30 棵的与会者将获得一块刻有本人姓名的牌匾,这块牌匾将被永久性地摆放在活动地点。这种身体力行的环保行动既丰富了旅客的环保体验,也为马来西亚政府 2020 年实现 40%的减排目标贡献了力量。

除马来西亚外,北欧旅游局也在着力推广诸如环保、设计、自行车、户外运动、美食等多种多样的乐趣体验的商务旅游。来自北欧旅游局的一项统计表明,2011年年初其组织就已在中国已经签署三个会展旅游大团去北欧进行环保游体验,每个团的人数都超过 2000 人。

文艺演出也为 MICE 锦上添花。文化艺术对于一座城市旅游非常重要。到一座城市旅游,人们参观的不仅仅是该地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

戛纳之所以能成为旅游胜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著名的戛纳电影节在此举办。近年来,随着演艺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演艺行业也逐步兴起了。而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观看文艺演出也成为了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当前的会展旅游情况来看,会议和奖励旅游结合的程度更高了,在会前会后放松放松,体验一些风土民情以及观看一些文艺演出,这样可以使会展旅游更加精彩。

第二节 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一、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

虽然中国的会展旅游业经历了国际会展旅游的集市大发展时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会展旅游业后期的发展并没有与国际会展业同步。进入近代社会,我国的会展旅游有了不同于外国的发展历程。

(一)尝试阶段(1851-1926年)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会展业做了探索性的尝试,这种尝试更多的是发自民间企业。清朝末年,一批清醒的中国人最先想到的是睁开

眼看世界,他们摆脱千百年形成的天朝心态,努力去向西方学习。作为参与的形式,中国与世界博览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见表2-3。 表2-3 我国会展业与世界博览会关系① 时间 名称 1851 伦敦世界博览会 获奖 备注 “荣记湖丝”获金银大奖 在华的英国官员和商人组织中国商品参展,代表是外国人 1867 巴黎世界博览会 获得一些奖项 中国民间商人和一些外商以私人身份参加,代表是外国人 1873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上海、天津、宁波、杭州、广州等14个城市组织展品参展,带队的是英国人 1876 费城世界博览会 丝、茶、瓷器、绸、雕花器、和景泰蓝在各国产品中被推为第一,铜器、漆器、银器、藤竹器等颇受欢迎 1878 巴黎世界博览会 最受欢迎的是广东秀屏和象牙折扇 1900 巴黎世界博览会 1904 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 获得多项金银奖项 作为参加国之一,有自己的独立展馆“中华公所” 中国馆有3300平方米 清政府正式颁发了《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界博览会的舞台” 1905 列日世界博览会 超等荣誉奖及金银各等奖牌共100枚 1906 米兰世界博览会 得奖牌100多项 整个参赛组织工作主要由中国海关承担,即许多工作为外国人控制 依照《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由官方和民间联合自行参加 1911 都灵世界博览会 获奖共计256个,其中包括:4项卓绝大奖、58个超等奖、79个优等奖等 1915 巴拿马世界博览会 共获奖1211项奖 ①

第一次由中国人带队 民国政府派出40多人的庞大代表 上海图书馆编写,《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表团,获得奖项名列各参展国之首 1926 费城世界博览会 获得多项奖项 由于中国连年的内战,科学技术落后,传统的中国展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此外,1910年6-9月,晚清中国的第一次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江宁(今南京)召开。1929年,中国政府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一次中国人自己的博览会——西湖博览会,其盛况丝毫不逊色于192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大胆尝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 起步阶段(1949-20世纪9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之国内经济建设发展曲折,以及国外对我国经济的封锁,因此会展业中只是出展业有一定的发展。1951年3月,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中国出展业的开端。从此以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0多年,出国展览均由中国贸易促进会代表国家主办。我国会展业起步期的开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198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为标志,中国会展业开始走上征途。 1978年,中国贸易促进会在北京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蓬勃发展阶段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与此同时,出国展览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中国贸易促进会1986年参加瑞士“巴赛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的摊位式展览形式。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从而使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这次展览,在中国出国展览业的阶段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1982年到1998年,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尔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中,中国馆被评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经国务院批准,并获得国际展览局确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于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请加入国际展览局(BIE),并于1993年12月被选为该局信息委员会会员。

1984年6月中国展览馆协会在杭州成立,以团体会员为主,吸收全国37个会员馆作为成员单位,挂靠国家文物局。中国展览协会发展迅速,目前有101名正式会员,代表了全国大部分展览业单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以年平均20%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己经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市场。 (三)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近二十多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国际与国内经济市场发展背景下,中国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会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省(区、市)的专业场馆建设日臻完善,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中国会展业从单一展览、推介某一行业的成果、成就类展会(例如:广交会),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国性订货会、交易会,以及后来以洽谈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出口成交为目的的地方政府主导型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会展业作为促进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得到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此前,举办会展纯粹是政府行为,政府牵头组织,政府投入资金,谈不上投资回报率。随着国门的开放,国际会展活动接待量逐年增加,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成为国内大城市的一景,并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会展网络。但是,由于国内会展业缺乏统一的市场、没有规范的组织、相关人才紧缺等原因,我国未能在国际会展市场占有与所有资源相称的位置。据世界上权威的国际会议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00年全球共举办大型国际会议2304个,其中在中国举办的只有25个。从1997年到2000年4月的综合评比来看,中国在国际会议国家与地区中排在第34位,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排在亚洲的如韩国、泰国、土耳其以及中国台北和香港的后面。这与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极不相称的。

近几年,继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并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02年上海成功申办并在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会展旅游企业已将中

国列为最重要的会展旅游目的地。可见,中国会展旅游正在不平衡中迅速的发展,吸引着国外大量会展、游客的到来,带动着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会展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北京的亚运会、PAAT年会、世界建筑师大会、万国邮联大会、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的’99《财富》全球论坛、’200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年会、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全国消费品交易会、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博鳌论坛、全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一批专业展览如北京的国际机床展、国际汽车展、国际通信展、国际纺机展、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国际模具展、珠海的国际航空展等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目前每年定期在中国举办的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性、国际性会议和展览达100多个。这些会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强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全国举办会展总数为 1684个,2001年上上升为2200个。2004年,全国共举办会展会展2467个,举办会展活动最多的是5个省时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成为中国会展经济起飞的三大引擎,为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截至2010年,在世界会展业领先的九国中,中国展会总量排名第二,有竞争力的展会排名第七;场馆总量排名第三,最具竞争力的场馆排名第五;组展企业规模效益排名24强之外。①但我国目前在展会举办、展馆分布、组展企业方面存在多而散、小而弱等问题,亟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建设。近年来,中国会展旅游市场正在以每年超过 20%的速度增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会展旅游已占全部游客的 39.9%,成为入境旅游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格局和现状

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会展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一) 环渤海会展旅游带

环渤海会展旅游带以北京为中心,天津等城市为重点,具有起步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的特点。该产业带是以北京为中心,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资料来源:人民网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07/29/content_9236270.htm[DB/OL].2013/5/15

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北京会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国内得到UFI认证的展会有80%都在北京。

《北京会展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业务稳步拓展,接待会议数量逐年增加,会展业务收入大幅提高,会展设施使用率提升,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大企业龙头作用明显,奖励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会展旅游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提高。在各项会展收入中,国际会展收入增长势头强劲。2010年,北京举办国际展览291个,比2005年增加157.5%,国际展览收入34.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80.7%。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09年,北京举办国际组织的年会或大会96个,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十,在全国位列第一;2010年,北京举办国际组织的年会或大会98个,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十二,在中国大陆仍保持第一。①

至2010年年末,北京市专业展览场馆的总展览面积达67.6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40.9万平方米,增长1.5倍;其中展厅使用面积40.7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20.3万平方米,室外展览使用面积达到 26.9万平方米,比 2005 年增加了20.6万平方米,增长 3.2 倍。2010年全市接待展览总面积839.6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 207 万平方米。会议接待能力也大幅提高,2010年,北京有可出租的会议室5679个,比2005年增加53.9%,全部使用面积达到78.9 万平方米。由奥运主新闻中心改建的国家会议中心最大会议室可容纳 6000人,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会议中心、九华山庄等单位成为北京接待大型、高端会议的重要场所。此外,“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朝阳公园、劳动文化宫及其他一些体育场馆、文化中心、公园或博物馆也对外承接会展业务,成为颇具特色的举办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的场所,对专业会展场馆形成了有利的补充。2010年,北京各宾馆饭店和展览场馆共接待会议25.7万个,比2005 年增长48%,接待会议人数也大幅增加,2010年达1731.3万人次,全市全年平均每个会议室接待45个会议。北京拥有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化大都市优势,使得国内外许多重要会议都选择北京作为举办地。北京正加快脚步迈向国际会展之都。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expo.ce.cn/newmain/roll/201109/23/t20110923_22716183.shtml.2013/4/27

天津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4年第一届天津春季全国商品交易会为标志。时至今日,展览会数量急剧增加,水平不断上升,曾先后主办与承办过世界体操锦标赛、世乒赛、东北亚论坛、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全国春季商品交易会、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级、国家级展会和各种行业展会。目前天津已建成使用的会展中心有三个,分别是天津国展中心、梅江会展中心和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此外还有天津体育中心、天津博物馆等专业展览中心。仅2010年,天津共举办展会158个,比2009年增加了20%,会展收入超过6.4亿元人民币,会展业对全市GDP拉动达到61.47亿元人民币。

(二) 长三角会展旅游带

长三角会展旅游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依托。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辐射范围广。该产业带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义乌、常州、绍兴、海宁、永康等城市为依托的新型会展产业带。上海凭借其吸引外资力度大、进出口贸易高和正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会展业,势头迅猛。涌现出华交会、工博会和广告印刷包装展、汽车展、通讯展等知名会展项目。此外,宁波、义乌、常州、绍兴、海宁、永康等城市以其较发达的工业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一批专业化程度高、贸易色彩浓厚的地区性知名品牌展,如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常州的中小企业商品展、绍兴的纺织展、海宁的皮革展、永康的五金展等。

上海会展业的最大优势在于上海的经济总量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2010年上海的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4.23%。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2010年覆盖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0%,GDP平均增速达到12.6%,高于全国10.3%的增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是参加展会的企业、公司所不能放弃的,在巨大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影响下,上海会展业的发展具备了坚实的物资基础。且经过了2010年世博会,上海全面地接受了世界各地的考验,包括交通、治安、旅游、会展等,在各个方面更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上海世博创纪录的7308万人,也让其软、硬件设施得到了长时间、集中式的检验,为今后承办高级别、多数量的会展项目做了铺垫。上海的专业展览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会议接待能力,上海十二个场馆的展览面积为476988平方米。2010年,上海展会的展览面积为58.69万平方米,

为上海会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上海的酒店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会展的要求,截至到2010年,上海五星级酒店56家,四星级酒店61家,三星级以下酒店219家,共计客房7.6万间。

根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的资料,截至2010年12月底,协会已有会员499家,会员成分已呈多元结构,基本涵盖了会展主体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领域。会员包括国有单位,民营单位及外资合资、独资企业等。其中,品牌展览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如华汉国际会展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现代广告公司已是国际博览会联盟(UFI)会员。目前,上海正在积极培育属于上海的国际会展品牌。

南京位于长江的中下游,历来是南北的交汇中心。南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的南京长江大桥是最早也是目前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南京背腹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并能辐射到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江苏国际展览馆及南京四、五星级的旅游饭店在内目前共有会展接待设施6.2万m2。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一期总建筑面积达16.8万m2,室外展览面积约3万m2,总国际标准展位5760个,为举办超大型会展提供平台,从而为大力发展南京会展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南京在全国会展城市综合排名中跃居第五,紧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之后,会展影响力逐渐扩大,连金融危机都对南京会展业影响不大。2010年南京共举办大中型展览和会议1348个,同比增长30.6%,其中1000个摊位以上的大型展览26个,同比增长36.8%,展览总面积达150万m2,同比增长30%。会展经济给城市经济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珠三角会展旅游带

珠三角会展旅游带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以广州为中心,广交会为助推器,形成了现代化程度高、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该产业带是以广州、香港地区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东莞、顺德等城市群的兴起而形成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珠江三角洲会展产业带。广交会是这个产业带的显著代表,也是我国规模最大,交易额最高的贸易盛会;香港的电子、礼品、服装、珠宝和旅游成为五大名展;深圳以其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发展了高交会;珠海

以其区位优势发展了航空展;厦门举办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卓有成效;东莞以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展。

广州是华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枢纽,也是国内会展旅游发展最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是中国目前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近年来,广交会每届成交额都超过100亿美元。以广交会为龙头,广州国际汽车展、广州国际照明展、广州博览会、广州国际美容美发等品牌展会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由广州市政府主办的广州博览会,从199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每年都吸引十余万来自国内外的客商和观众。依托广交会的影响力,广州会展业蓬勃发展,各类国际(国内)展览、展销会每年多达上百次,其中2010年办展数达到230场,比前一年增加了15场。各类展会的举办,使广州在展会立项、展览工程、展场设计、展场租赁、广告宣传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具备较强的实力。

依托广州的区位优势,珠三角相关特色国际会展,珠海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深圳的高交会、东莞的国际名家具展览会、中山的国际灯饰博览会、顺德的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以及花博会等节会也发展得很快。与此同时,广州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加强与港澳会展机构的协作,提升区域会展旅游国际竞争力,加速广州会展旅游经济向国内外辐射和延伸。

(四) 东北会展旅游带

东北会展旅游带以大连为中心,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和东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大连市因其作为会展旅游城市确立了中国展览中心城市的地位,以大连服装节为代表。沈阳作为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发展了像装备展等一大批品牌展览会。长春依托一流的生产基地,极力打造汽博会,以电影城打造电影节,以农业商品基地打造农博会;哈尔滨会展业的特色是打造体育赛事和边贸交易会。

大连每年举办众多展会,有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啤酒节、软交会、房交会、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并且在国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星海会展中心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 装饰豪华,设施先进, 堪称世界先进。2010年全年举办展会100个,展会

平均规模都保持在1万平方米以上,展出总面积达101.62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达25908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1984家;参观人数达573万人次,其中境外参观人数2.2万人次;参展商达95549人,其中境外参展商7406人。

沈阳举办的重要国际、国家级展会有: 中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东北国际工业博览会、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中国沈阳商品交易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第64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沈阳举办展会140余项,交易额突破了900亿元大关。2010年沈阳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37个,其中展览会184项,展览总面积18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7%,实现会展经济交易额1600亿元。国际级展会54个,占26%; 国家级展会32个,占14.6%; 区域性展会51个,占23.2%。其中,有13个展会活动属于超大型展会,从而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如期实现了沈阳会展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可以说,2010年是沈阳会展业的创新之年、提升之年和丰收之年。

(五) 中西部会展旅游带

中西部会展旅游带以成都为中心,郑州、重庆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高交会、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长沙红星博览会、等品牌展会,其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中国西部城市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昆明是以展会、旅游、休闲城市的优势,成就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昆交会、中国花卉展等一批品牌展会;成都是中国西部腹地城市,近年来,在医疗、汽车、糖酒、家具、旅游等方面开办了系列展会;桂林的旅游节、南宁的飞歌会、重庆的高交会、武汉的武博会等,也都是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展会。

成都会展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植根于会展,表现为旅游。近年来会展业产值年均递增幅度超过25%,注册会展企业50多家,年累计办展规模超过1000个展位的会展达20个,在规模以上展会数量、面积方面,成都排名全国前十,在承接规模以上流动展会面积方面,成都排名全国第五,荣获2008—2009年度“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和“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会展旅游城市。据初步统计,2009年,成都的会展业实现产值25.52亿元,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5.2%。2010年成

都共举办展会活动382个,展览总面积190.7万平方米。会展业直接收入32.39亿元,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加26.9%。拉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消费272.87亿元,增幅超过26.8%。2008年,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和大连被中国贸促会评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2010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授予成都市“中国会展名城”称号。

目前,郑州会展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根据郑州市会展办提供的数据,2010年共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各类活动193场次,其中展览项目40个,会议项目105个,演出类21个,大型宴会27个,全市展览总面积132万平方米,参会客商220万人次,会展业带动经济社会效益110亿元左右。近年来,河南省各类会展活动十分普遍,如安阳的殷商文化旅游节、新乡卫辉的中药材订货会、焦作温县太极文化经贸洽谈会、少林武术节、南阳玉雕节、信阳茶叶节、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的菊展、新郑拜祖大典等,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沙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确立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使长沙的城市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长沙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最近几年,长沙会展经济逐渐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会展业成为了长沙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拉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据统计,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长沙全年仍成功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项目505个,举办全国性大型会展项目19个,展览面积达102.9万平方米,外来客商54.47万人,直接收入8.2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0.7%、18.7%、1.8%、8.9%和12.3%。在2010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北京会展国际论坛上,长沙市荣获了中国会展经济2009年度中部知名会展城市奖。一般认为,会展业具有1:10的带动效应,即会展业每收益1元,就可带动相关产业收益10元。近年来,长沙先后举办了全国糖酒会、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全国文化用品博览会、首届中部博览会等一系列全国性的大型会展活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双丰收”。据统计,2009年长沙市全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旅游等会展相关产业收入74.08亿元,会展经济发展为长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北京、上海、广州都将制定会展业的单项发展规划,与此同时,许多城市也都把会展业纳入了发展蓝图,除了修建专业化的会展场馆外,还不遗余力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会展业的发展。因此,虽然我国会展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旧较大,但是相信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自身的努力,会展业最终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特点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非常快,特别是会展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

(一) 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首先,我国会展旅游业引起旅游业界的高度重视。我国的会展业一直是经贸部门管理和经营的,旅游部门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介入的,比较早介入的是北京市旅游局,从1995年就开始了会展旅游业的研究,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政府主导会展业的发展中将会展业与旅游业密切结合在一起,其中北京市举办了几次大型国际会展业研讨会都有北京市旅游局和首都旅游集团的参与。旅游业界(如《旅游学刊》等)最近也多次召开会展旅游方面的研讨会。许多城市也都把会展旅游纳入了发展蓝图,除了修建专业化的会展场馆外,还不遗余力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会展业的发展。因此,虽然我国会展旅游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会展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旧较大,但是相信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自身的努力,会展旅游业最终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其次,会展旅游产业体系已经成型,并逐步完善。国际会展业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接待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会展业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服务体系。如:会展组织者(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简称PCO)、目的地接待者(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简称DMC)正在建立中,很多经营会展的公司,都开始培训自己的CPO。此外,会展业的教育培训也开始步入正轨。为顺应国际展览业发展的大趋势,使中国的国际展览业业务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在8月底举办了培训班,专门为展览业中、高级经理和从业人员开设培训课程,以促进国内展览业务的发展和展览水平的提升,培养高素质的展览专业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与国际特殊事件学会(ISES)、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HOJONSON WALES大学联合开办“节庆会展管理”培训,解决会展人才不足的问题。

最后,会展旅游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近年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每20%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10年,中国展会总量全球排名第二①。《北京会展业发展报告2011》中表明,“十一五”时期,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提高,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会展设施明显改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办展环境不断优化,已成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十一五”时期,北京的直接会展收入由2005年的61.1亿元大幅提高到2010年的172.5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1%。截至2011年3月底,经对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提供的财务决算报告审计,世博会运营收入累计为130.14亿元,由于门票收入、特许经营权收入、场馆出租收入等好于预期,较预算增加了6.96亿元。世博会运营支出累计为119.64亿元,由于加强了对预算资金的支出控制,实际支出较预算略减少0.79亿元。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上海世博会运营收支结余为10.5亿元,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尤为明显。 (二) 各地政府积极参与主导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会展业本身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局面。北京市组建了副市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对会展业进行全面研究,包括组建课题组,撰写《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责成北京市统计局会同有关单位制订一套会展业统计指标体系等等。上海、杭州等地也在政府的主导下,制订了会展业发展的规划。

其次,各地开始建立会展旅游的自律性的行业协会。各地会展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组建行业自律性的会展协会。1998年6月由北京市贸促会发起,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国际会议展览业的协会—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2002年4月上海成立会展行业协会,2002年2月山东成立国际展览业协会。

再次,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硬件优先发展。“九五”期间我国的展馆迅速增长,全国室内展馆面积,“九五”前不足80万平米,但截至2001年,投入使

① 资料来源:人民网. 邵丽平.《中国展会总量世界第

二》.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07/29/content_9236270[DB/OL].2013/5/15 ② 资料来源:新华社.许晓青、杨金志.《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跟踪审计结果公告》.2011-9-30

用的室内展馆面积增长了一倍,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到2010年,会展场馆面积会展场馆面积已经位居世界第三。表2-4列出了目前中国主要会展中心。 表2-4 中国主要会展中心① 场馆名字 西湖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山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昆明国际展览中心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湖南国际会展中心 福州国际会展中心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武汉科技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桂林国际会展中心 杨凌国际会展中心 山东国际博览中心 鹰冠国际会展中心 济南国际会展中心 地点 杭州 上海 上海 成都 青岛 北京 厦门 北京 武汉 昆明 南京 长沙 福州 青岛 武汉 南宁 桂林 杨凌 济南 重庆 济南 建筑面积(*为总面积)单位:平方米 490000 250000* 240000 210000 200000 176200* 160000 160000* 128000* 120000* 105000* 91337* 80000 80000* 67000* 65000 51000 46000 30000 30000* 18000 总之,此次会展场馆建设的特点是,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根据目前统计的20家场馆,平均每个场馆建筑面积达到127000多平方米。 (三) 会展旅游发展进一步国际化和科技化 ① 资料来源:《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GOOGLE查询结果整理

首先,会展旅游开始追求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主要会议接待单位纷纷加入国际会议组织。各地经营会展的公司和一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加入相关的国际会展组织。截止到2012年我国有19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他们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旅游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民间国际旅游公司、中国会议及奖励旅游组织、浙江中国世贸中心、中国世贸中心、中旅国际会展公司、华亭宾馆、春秋旅行社、山东国际旅行社、上海国际会展中心、锦江会展公司、上海旅游委员会等。此外,中青旅参加了国际航协IAAT、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ASTA、亚太旅游协会PAAT,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国际博览会联盟UFI、国际展览会管理BFI等。 其次,网络参与会展旅游宣传和管理,会展业的科技含量提高 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会展业起步中就开始介入。目前,各种展览业的网站众多(详见表2-5)。网站有的介绍会展,有的已经开始直接经营网上会展业务。这说明我国会展业起步的科技含量较高。 表2-5 中国主要会展网站 网站名称 中国会展网 中国展览网 中国会展在线 中国会展信息网 中国展会网 中国商务会展网 中国交易会网 中国展览信息网 中展网 中国国际展览网 励诚会展 国展网 中国会议网 好展会 中国会展联盟 凹凸会展网 网址 http://www.expo-china.com/ http://www.sino-expo.com.cn/ http://www.cce.net.cn/ http://www.cn-expo.com/ http://www.sinoec.com.cn/ http://www.51wzst.com/ http://www.chinafair.gov.cn/ http://fair.ccpit.org/ http://www.ccnf.com/ http://www.ciec-expo.com/ciecnew/index.html http://www.lcfairs.com/ http://www.ciec.com.cn/cms5root/pages/ciec/index.jsp http://www.chinameeting.com/ http://www.haozhanhui.com/news/170605.html http://www.shhzw.com/ http://www.aorta-show.com/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展会中国 会展风向标 国际展览网 http://www.meeting.edu.cn/meeting/ http://www.expoc.net/ http://www.expoc.net/ http://www.askexpo.com/ (四)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空间和前景巨大 与会展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展旅游的运作模式尚不健全,市场运作低效,主要表现在政府行为明显、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市场营销滞后,行业分工协作较差等方面。具体而言,在管理机制中,会展旅游没有归口到旅游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也没有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提供指导;在市场营销方面,由于行业多头管理、企业单纯利润导向等局限性,导致开展宣传促销已经展会公众形象方面存在不足;在活动内容上,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相关服务,除了参展,会展旅游的其他配套服务提供较少,旅游部门提供给参展商及观众的主要是住宿和餐饮服务,文娱表演、购物向导和游览活动等服务项目严重不足,从而使得现有旅游资源尤其是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上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将带来会展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本书致力于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展会中国 会展风向标 国际展览网 http://www.meeting.edu.cn/meeting/ http://www.expoc.net/ http://www.expoc.net/ http://www.askexpo.com/ (四)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空间和前景巨大 与会展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展旅游的运作模式尚不健全,市场运作低效,主要表现在政府行为明显、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市场营销滞后,行业分工协作较差等方面。具体而言,在管理机制中,会展旅游没有归口到旅游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也没有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提供指导;在市场营销方面,由于行业多头管理、企业单纯利润导向等局限性,导致开展宣传促销已经展会公众形象方面存在不足;在活动内容上,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相关服务,除了参展,会展旅游的其他配套服务提供较少,旅游部门提供给参展商及观众的主要是住宿和餐饮服务,文娱表演、购物向导和游览活动等服务项目严重不足,从而使得现有旅游资源尤其是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上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将带来会展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本书致力于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1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