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2 14: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凤冈县进化镇进化完小教师教案 2013年 月 日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难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立体图形

学习方法:多观察、多操作、多说、多练。 要解决的知识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注意:观察的方法: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例2) 例如观察一个球和一个圆柱,根据图中两个立体图形的相对位置,掌 握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不同的。

3、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例3: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难点突破:

1、观察圆柱体正面或侧面时所得到的图形是否是 长方形?

2、观察立体图形:

(1)根据条件,拼摆图形。(重点掌握方法,了解可以有无数种拼法。)

(2)观察给出的立体图形,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1

凤冈县进化镇进化完小教师教案 2013年 月 日

第一课时

备课笔记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新授课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呢?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教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学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教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2

凤冈县进化镇进化完小教师教案 2013年 月 日

备课笔记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2 3 1 1 5 4 5 3 6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对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学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要记住把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与同桌交流。

教师抽学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学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3

凤冈县进化镇进化完小教师教案 2013年 月 日

备课笔记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四、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 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4

凤冈县进化镇进化完小教师教案 2013年 月 日

备课笔记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作业

六、课后反思: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3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