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战八年经过概述

更新时间:2023-03-08 07:08:4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战八年经过概述

胡临聪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全国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停止内战、全民抗日等正确主张,一致要求对日作战。在全国人民压力下,一贯奉行’安内级外”的反共政策的蒋介石,被迫发表谈话,宣布对日抗战。当时,川康军人中,有些爱国将领也深以过去长期进行内战为可队纷纷请缨出川抗战。同时蒋介石也考虑到过去国民党中央长期不能控制川康,而目前正是从军事、政治上完全控制川康的太好机会。因此,国民党中央命令四川各军编组为六个集团军出川抗战。第二十二集团军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

一九三七年八月,我在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即到二十二集团军所属的四十一军任高级参谋。以后,曾历任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四十一军旅长、副师长及总部参谋长,一直到抗战胜利为止。因此,我对这个集团军出川抗战的经过,比较熟悉;对一些反共反人民的事件,皆亲历亲闻。现将有关情况如实写出,作为史料供研究参考。

第一部分 抗战经过概述

一、第二十二集团军的编组 (一九三七年九月)

二十二集团军系遵照蒋介石命令,以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三个军编组而成。就我回忆所及和查证所得,其时师、旅、团的番号及团长以上长官和主要参谋人员的姓名如下,

上将总司令 邓锡侯 上将副总司令 孙 震 中将参谋长 朱瑛

第41军 上将军长 孙震(兼) 中将副军长 董宋珩 少将参谋长 杨俊清 第122师 中将师长 王铭章 少将副师长 王志远 少将参谋长 赵渭滨 364旅 旅长 王志远(兼) 727团 团长 魏书琴 728闭 团长 张宣武 366旅 少将旅长 童澄 731团 团长 王文振 732团 团长 蹇国珍 第123师 中将师长 曾宪栋 少将参谋长 吴畅 367旅 少将旅长 马泽 733团 团长 杨 熙 734团 团长 李蜀华 369旅 少将旅长 陈宗进 737团 团长 胡子严 738团 团长 张 宾 第124师 孙震(兼)

少将副师长 税梯青(代行师长) 上校参谋长 邹绍盂 370旅 少将旅长 吕 康 副旅长 杨光明 汪潮濂 739团团长 王麟 740团团长 吕波臣 372旅 少将旅长 曾甦元 743团团长 刘公台 744团团长 蒋永臣

第45军 上将军长 邓锡侯(兼) 中将副军长 马毓智 中将参谋长 朱瑛(兼) 第125师 中将师长 陈鼎勋 中将副师长 王仕俊 少将参谋长 孙圣颂 373旅 少将旅长 卢济清 745团 团长 挑超伦 746团 团长 谭尚修 375旅 少将旅长 林翼如 749团 团长 瞿联丞 750团 团长 张元雅 第126师 中将师长 黄 隐 副师长 刁世杰 参谋长 黄壮怀

376旅 少将旅长 龚渭清 751团 团长 赵荣林 752团 团长 彭友朋 378旅 少将旅长 李树华 755团 团长 罗纪纲 756团 团长 王智先 第127师 中将师长 陈 离 少将副师长 游广居 少将参谋长 沙韦青 379旅 少将旅长 陶 凯 副旅长 肖成一 757团 团长 王文拔 758团 团长 王澂熙 381旅 少将旅长 杨宗礼 副旅长 陈 泽

761团 团长 陈麟 762团 团长 邹迪僧 独立第17旅 少将旅长 杨晒杯 (辖两个步兵团)

独立第18旅 少将旅长 谢元圻 (辖两个步兵团)

第47军 军长 李家钰 副军长 罗泽洲 参谋长 魏粤奎 第104师 师长 李青廷 副师长 李注东 参谋长 李伦

301旅 旅长 陈绍堂 619团 团长 彭仕复 620团 团长 吴长林 312旅 旅长 李克源 623团 团长 张光汉 624团 团长 熊岗陵 第178师 师长 李宗舫 副师长 赵培臻 参谋长 张持华

1061团 团长 杨显明 1062团 团长 罗化英 1063团 团长 孙介卿

二、北出剑门 弛赴秦晋

集团军所瞎各军从九月初旬开始,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先后出发,开赴河南郑州集结待命。

第四十一军(欠一二三师——师部及三六六旅留驻绵阳,三六九旅留驻陕南西乡)由原

来的驻区绵阳、广元一带出发;第四十五军(欠一二六师、独立17、18两旅——留川)由原来的驻区成都附近出品第四十七军由原来的驻区西昌一带出发。

当时各车的武器装备简劣。所有步枪十之八为川造,十分之二为汉造,更因使用巳久,质最大差,以致大部不堪使用。至于轻重机枪,其数甚微,每师多则十余铤,少则数挺而巳。大炮方面每师除数门追击炮外,山、野炮一门都没有。其时虽巳秋风萧瑟,但士兵每人仅有租布单衣两套(短裤)、绑腿一双、单被一条、小单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而巳。但所赴之地、则系多寒的黄河附近地区,真是武器不堪杀敌,衣被难以御寒!各军曾向蒋介石请求换发、补充武器、装备与冬季校服。蒋允到西安补充。当先行出发的四十一军近两万名士兵,沿着川陕公路,赤足草履,翻越秦岭走到宝鸡时,满怀希望地以为在此改乘火车到达西安后,即能得到武器和装备的补充。殊不知,其时围晋北忻口与晋东娘子关西方面的我军日寇猛烈攻击,战况紧急。西安行营奉转蒋介石的命令,要二十二集团所属各军立即由宝鸡乘火车宜开潼关渡河,隶入山西第二战区的战斗序列,驰援晋东。至于武器装备的补充,已电知太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拨补,要集团径向太原方面洽领。当时邓锡侯、孙震在成都得到上述命令后,即派我和章雨初高级参谋、四十一军参谋处长周静吾于十月十五日先行飞西安向行营接洽有关四十一军的军务;邓、孙两位则于十月二十日飞到西安亲向行营主任蒋鼎文请求先在西安对部队予以应有的补充之后,再行开赴山西,均末得结果。所以,部队只得由宝鸡直达潼南北渡黄河,再由同蒲路车运榆次转经正太路开赴娘子关方面。

邓、孙二人由于集团军改归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需将所属部队的状况和必须补充武器装备等情形,当面向阎锡山报告和请求,在西安住了两三天后,即赶赴太原。见闻后得知:在晋北方面,雁门、忻口地区的我军被日军击败后,正向南退却中;晋东方面,在娘子关一带的我军亦被日寇击败正沿正太路向西南退却。因之,四十—军的部队值此情况紧急之际,已由负责指挥晋东方面作战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令其开赴娘子关增援作战去了。至于武器装各的补充问题,阎则倭说:因山西方面的一切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早巳运过黄河储存于潼关附近,托辞拒绝补充。结果仅送了晋造轻机枪二十挺与四十一军作为礼物了事。不仅武器装备得不到任何补充,犹使人感到痛心的是当时各军师连作战地区的军事地图部没有一张,通信器材亦极为缺乏,不但敌我态势不明,就是自己所属部队的位置和行动也不明白。所幸当时阎的参谋处长楚溪春与我是陆大特二期的同学,才把晋东方面的地图检送了两份给我们使用。

邓、孙两入因见武器装各的补充绝色晋北晋东两方面的情况又非常紧急,乃向问告辞,

转赴寿阳方面去向黄绍竑请示。并对四十一军的部队参加作战以后的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指挥。

三、参加历次战役耀况

(一)增援娘子关

一九三七使十一月一日,邓锡侯、孙震率同随行人员,由榆次乘一列专车经正太路向寿阳力面开出,当车行至中途一个小站便停了下来。邓、孙带着我和四十一军的参谋处长周静吾去到离车站不远的明月村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指挥所去见黄绍竑.我们见到黄后,得知前几天因娘子关方面我军受到日军的猛攻,战况危急,需兵增援,黄即命四十一军部队归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并限令它在阳泉下车,不拘是一团还是一营,随到随即驰赴娘子关南侧的测鱼口镇一带,阻击日军的迂回部队.至于该部的战斗情况,则因师旅团的指挥系统已被打乱,对所属部队失去掌握,电信器材又极端缺乏,联络不上,故很不明了。黄绍竑希望邓、孙两人速到寿阳与孙连仲取得联系,以利掌握各自的部队。邓、孙两人听后十分着急,孙震更急于要到前方去尽快了解四十一军的位置和作战情况。我们与黄谈了两三小时之后,又乘车向寿阳继续前进。当车行至马首村时,见许多由娘子关方面退下来的零星部队和一些伤兵,正在休息,非常狼狈,其中也有四十一军的官兵。经停车询问之后,得知正待联系的孙连仲总司令亦退到这里。于是邓、孙便同我们一道去会他。孙连仲从睡梦中起来同我们谈了有关情况:所属部队在娘子关附近与日寇作战被击败后,即向榆次、太原方面撤退;四十一军部队曾在固关以南、东西回村参加作战,现正在上下龙泉附近掩护主力撤退。他要我们立即与自己部队切取联系,加以掌握。

邓、孙与孙连仲晤谈之后,面对当时情况,一方面围能与自己的部队取得联系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部队要完成掩护友军后退的任务还可能再遭受重大牺牲而感到为难。所以对尔后的行动如何决定,又煞费踯蹰。几经研究之后始作了如下的决定,所有四十一军的部队由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统—指挥;于上下龙泉、松塔之线占领阵地,掩护友军主力的转进,遇敌来攻,可逐次向阔郊、太谷方面引退。孙震将上述决定以命令下达给王铭章及一二四师代理师长税梯青后,邓、孙同我们即由此徒步向阔郊方面转进。

在十一月三日到阔郊的途中,阎锡山派的传令军官乘三轮机车与我们送来命令一件,其要旨如下:第二战区决定集中兵力固守太原,第二十二集团军应于五日开到太原城南的狄村集结作总预备队。

邓、孙牵命后,当即转令四十一军随同我们立即改向长凝镇、榆次,西渡汾水向狄村前进。

邓、孙子五日午间到达长凝镇,适四十五军第一二七师师长陈离率其所部陶凯的三七九旅亦到达这里。当时由于在此捕得日寇一名身帮手枪的白俄便衣侦探,又见敌机的不断侦察袭扰,从而判断情况巳趋于紧急,要继续前进已不能遵限赶到狄村了。为了避免敌机的空袭,并等待四十一军的部队,乃决定在此休息半天待日没后再开始行动。

我们于五日黄昏开始行动,乘夜由榆次附近越铁道,渡汾河,经仁衬,向太原南四十华里的北营前进。到六日上午八、九点钟左右,我们进到一个小镇,只见沿衔关门闭户,一个人影也没有,使人感到情况有些特异,但由于我们走了一个通夜,疲劳已极大家决定在此略事休息,并找点东西吃。适有敌机一架飞到这个村镇上空盘旋侦察并投下一颗小型炸院落在我们休息的院墙外面,幸末爆炸。在敌机去后,我们又继续前进。在经过的原野上看不见一个人,从而引起了我们对太原方面情况的怀疑,所幸在不久之后忽然从西北方面逐渐传来枪炮声,使我们从困惑中清醒过来。认为太原方面的情形虽不尽悉,但可肯定敌我尚在战斗中。因而,我们就必须遵命向狄村急进。殊不知,当我们走到南盘村附近时,走在我们前面约一公里的警卫营突然与日军的搜索部队相遭遇而发生了战斗。我们以事出意外,而一二七师及四十一军的部队又在后面末到,若不立即处置,将为敌寇所乘,发生不幸。于是命令警卫营就地占领村庄拒止敌人,我们即折向南行数里之后始停下来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处置。此时,得知阎锡山本人及其司令部早已离开太原撤向西山方面去了。所留固守太原的傅作义部的主力亦离开了太原,似无固守决心。因之,我们综台当时敌我情见认为既然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集团就应当机立断,绝不能墨守阎的命令再向狄村前进。唯一的正当行动,就是向南撤退。但其时邓、孙两人均考虑:从那条道路南退,如此处置,万一将来蒋介石或阎锡山认为不令而行,要以军法论处,这就会影响到个人及部队的前途与生存。邓、孙二人在这两个问题上顾虑重重,徘徊莫决。继经大家研究决定:①以祁县、平遥作为初步转进目标。由于大部友军均系沿太原到汾阳的公路南退,道路拥挤,秩序混乱不堪,同时日骑兵或机械化部队,要进行追击,亦必以公路为主要道路。所以我们的部队最好避开公路而利用太原到汾阳公路与汾河之间地区的一般道路南退;②为了避免将来被蒋阎认为擅自行动,而受军法处分,乃从四十一军的一二四师三七O旅作为后卫,暂留此地,命其与敌保持接触,逐次向南撤退。

邓、孙在作了上述处置后,即率同部队径向祁县、平遥转进。行至中途便接到阎的命令,指定二十二集团军到洪洞集结收容整理。

我们于十一月中旬到达洪洞后,即对四十一军的部队从事收容整理。部队两次在娘子关附近战斗中伤亡和失踪的官兵约计三千余人。

此时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的人员才由参谋长朱瑛率领前来。四十五军的一二五师初则受令在闻喜、侯马集结待命,继又受令进驻洪洞。

至于集团军所属的四十七军,在十一月初旬始到西安。因第一战区方面急需兵力,蒋介石令其经陇海路东运郑州转开晋东南的长冶、东阳关一带,改隶第一战区指挥。 我们到洪洞不久,集团军又按阎锡山的命令,扼守洪洞、沁源一线,井派出部队向平遥附近进击。一二二师推进后,击溃敌方游击部队,将平遥城收复。直到二十二集团军于十二月奉调鲁南为止,绚保持这种状态。

(二)由山西东调鲁南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因津浦线方面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在济南一带不战而退,并将部队撤到鲁西的济宁、嘉祥、钜野一带地区,从而使战略要地——徐州暴露于敌前,第五战区局面顿成险状,急需兵力前往镇防以资掩护。当时间锡山又嫌二十二集团军武器装备太劣,战斗力弱,留在山西徒增其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乃令该集团军东调徐州,改归第五战区司令长宫李宗仁节制指挥。

集团军所属各军于十二月下旬出发,十二月底逐次到达徐州、砀山等地。随即按照李宗仁的命令以四十五军北开滕县、邹县间地区布防。四十一军则暂行集结于单县、渔台一带。

(三)滕县战役

当日寇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进占济南后,于一九三八年一月中旬,派兵南下占领了滋阳,曲阜、邹县一带。此时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认为急需加强津浦线北段正面的防御,于是又令二十二集团军将四十一军北开滕县附近。四十一军即以一二二师开赴费县,一二四师开驻滕县。集团军总部与四十一军军部由砀山移驻临城。

原在滕、邹间地区之四十五军部队则于香城、界河之线占领阵地,构筑防御工事,与在峄山、两下店一带之敌相对峙。

三月初旬,集团军总部根据侦得的情报,判断侵占济南的日寇第十二军团长西尾寿造所部行将向我发动攻势。因此,代理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因总司令邓锡侯已于二月中旬奉蒋介石命令调回四川接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于三月十日到滕县及其以北的界前线视察,并同

四十一、四十五两军的高级将领王铭章、税梯青、陈离、吕康、陶凯、杨宗礼等研究作战方案并指示机宜。

果然,西尾令其矾谷司令官指挥日第十师团及一O六师团的部队,配以飞机、坦,竟于十二日对我在界河、香城之线发起攻势,我四十五、四十一两军部队凭据既设阵地拼死抗击。在激战三日之后,我方因伤亡重大,战线过宽,不得已遵照李宗仁所转蒋介石“四十一军因守滕县城三日,迟滞敌军,以待后方陇海路转运增援兵力,巩固徐州”的命令,转令部队退守滕县一线,继续阻击敌南进,以待增援。

在十六日,当日寇围攻滕县城战况紧急之际,汤思伯军团开到了临城,我们十分高兴。孙震遂邀请汤恩伯到我们集团军总部协商,要其部队立开滕县增援;同时将援军已到临城的情况由电话告知负滕县守备指挥的代理四十一军军长王铭章,要其转告全体官兵务必死守待援。殊不知汤恩伯以其部队系奉命经由临城向敌人左侧背进行攻击为由,拒绝孙的要求,不直接增援滕县。汤迳将部队向枣庄方面开去,以致四十一军、四十五军部队在滕县成了孤军作战。

两军部队婴城固守,激战至十七日,被日军集中火炮轰毁滕县城垣多处,突入城内。时我官兵奋勇抗击,与敌浴血巷战,代军长王铭章及以下官兵流血牺牲,两军伤亡惨重,终至弹尽援绝,滕县城始为敌占。

这一战役的纪果:敌人伤亡数目不祥;我军方面,阵亡殉职的计有代理四十一军军长兼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辛甲;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副官长傅泽民、少校参谋张重、团长王麟;一二五师营长王承骏等以下官兵五千余人。负伤的计有:一二七师师长陈离、一二四师旅长吕康、副旅长汪潮濂;一二二师团长张宣武、营长严翊;一二五师参谋黄虎等以下官兵三干余人。

(四)韩庄战斗

集团军于滕县战役后,奉李宗仁之命调驻徐州市的大营房及拾屯、竹垞一带休整。在此期间,因担任徐海警备任务的税警总队黄杰的部队他调,李宗仁遂令我们派出部队接任徐州附近九里山、云龙山一带预先构筑有钢筋水泥掩体和指挥所等既设阵地的守备。我们接防后,又添筑野战工事,以利于徐州的固守。

四月中旬集团军又奉李宗仁之命,将部队北调接任沿涧头集至韩庄之线运河的守备任务。

当时的部署大体如下:四十一军的一二二师残部担任涧头集附近的守备(由四川运来补充的新兵约一个团留驻徐州训练);四十五军担任右与一二二师衔接,左至韩庄之线运河的守备;四十一军的一二四师残部为预备队,位于利国驿,集团军总部位于柳泉(曾一度进驻利国驿)。

五月十日左右,日寇又于临城、峄县之线发动攻势。敌我双方主力于台儿庄附近进行激战,同时在涧头集至韩庄之线亦发生了战斗。我部为了确实掩护友军侧翼,曾令四十一军的一二四师、四十五军的一二七师数次渡过运河攻击韩庄、刘楼之敌。

五月中旬,孙连仲、汤恩伯部队及卢汉的六十军在台儿庄与日寇几经激战,一度进行反击取得胜利,但终为日寇所败。同时津浦南段之敌在蚌埠附近将夏威、李品仙等广西部队击破,强渡淮河,由蒙(城)永(城)地区越过涡水、淝河直向徐州、砀山间北进,以形成对徐州的包围。当时情况最为紧急,李宗仁正拟放弃徐州实行总撤退之际,蒋介石突与李宗仁及各集团总司令发来急电,说已电令第二线兵团的桂永清、黄杰等立率所部由郑、汴东进,增援徐州。希望各军坚守阵地阻击敌人,以待援军,并要大家相信他“决心不会置袍泽于不顾的衷忱”。其实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他欺骗部队和向国人推卸责任的谎言。 由于徒永清、黄杰等的部队行动迟缓,行至兰封附近就被由内黄方面渡河而来的日酋土肥原所属的第二师团所截击,被迫停止东进。到了五月十七日,第五战区眼看由蒙、永地区向北挺进之敌行将到达黄河口附近,绝望之余,只好下抉心放弃徐州,而将所指挥的五、六十个师的各军部队,分为七个纵队向皖、鄂方面实行总退却。

五月十八日下午,我们在柳泉接到孙连仲转来李宗仁所下的退却命令,始知李宗仁及其司令长官部已于十七日离开徐州向西南撤退,而以孙连仲为前敌总指挥,统率各部按照计划向指定目标退却。

二十二集团军当时被列为第七纵队,亦即最右翼的纵队,指定经徐州、萧县、毫州向鹿邑退却。

集团奉命后,立即分令: (1)在徐州负责训练新兵的—二二师师长王志远、一二四师代理师长税梯青,以及在徐州的二十二兵站分监刘中生等,即率所部会同一二七师残部向指定目标前进; (2)担任运河守备的四十一、四十五两军的部队,立将部队集结随总部转进。 总部于十八日午夜离开柳泉向徐州前进。不料过茅村后即见徐州城火光烛天。据侦察人员回报,徐州巳被敌占领。因此,部队不能遵照原命令行动而必须改道。但台儿庄方面之改亦沿陇海铁路向徐州西进,眼看部队就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在此间不容发之际,乃决定务必在拂晓以前从徐州及其以东十公里的孤山集之间超过陇海路向夹沟、符离集前进,并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q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