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外交

更新时间:2023-03-08 16:58: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关于日本所提“二十一条”要求的交涉

世界大战爆发与日本对山东的侵占 1914年8月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都集中力量从事战争。只有日本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中国。中国外交的局面,由过去以欧洲列强为主交涉对象,变为以日本为主要交涉对象。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五号二十一条)

第一号共四条涉及山东问题;第二号共七条涉及东三省及内蒙古;第三号共两条涉及日本势力进入华中地区;第四号仅一条,要求中国不得将所有沿岸港湾及岛屿让或租与他国;第五号共七条,涉及日本在整个中国的独占。

“二十一条”要求的条款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有如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压迫条款。这充分显示日本想称霸中国的野心。

经过交涉,签订了“民四条约”实际上满足了日本“二十一条”要求中第一、二、三、四号和五号第六条的要求,严重地伤害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

从“二十一条”的交涉和“民四条约”的签订,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日大举借款和日本占领山东,突出体现了北洋军阀政府为满足个人私利,出卖国家利益的丑恶行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企图全面控制中国的野心和美日两国在争夺在华利益中的矛盾。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建立了所谓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半殖民地的中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却未能拜托摆脱列强的任意摆布,中国外交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艰难应对。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对于山东权益额要求得到满足,而中国几乎一无所得,北京政府的外交遭到惨重失败。北京政府和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在国内压力下,一直为“保留签字”做出努力,以便为今后解决山东问题留下余地。

参加反法西斯阵营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法西斯国际阵营中的主要成员。由于中国长期抗战拖住了日本的手脚,中国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社会的重视。重庆国民政府力图趁机通过外交努力争取大国地位,平等地与美英苏等大国交往,使中国外交活动范围大大扩展。 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12月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12月8日,美国宣布对日处于战争状态。日本遭遇到强大的对手,远东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重庆国民政府终于等来了长时间期待的机遇。 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变化

在抗战后期,重庆国民政府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承认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性,以便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树立大国形象。

1942年1月1日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上,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文件上签字,这是中国一四大国的地位第一次在国际文件上出现。 《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了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基本条件,规定日本必须归还战前所独夺取的他国领土,并对战后东亚政治作出安排,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

历史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8a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