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架空地面工艺对装配式住宅及内装工业化的支持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4 22:0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SI体系专用M系列架空地面工艺对装配式住宅及内装

工业化的支持

文/北京建和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苏惠林 陈森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的简单粗放式经营,在三十年间的建筑业大发展时期中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高浪费、高污染,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年,建筑业带来的消耗和能耗占了全国能源消耗的30%,建筑垃圾占了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可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时至今日,在建筑工业化曾一度停滞之后的今天,加快建筑工业化的进程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

建筑工业化的重中之重,便是装配式建筑和内装工业化的大力推行,建筑产品分为三个阶段:最初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顾名思义,建筑工业化,意思就是将建筑产品中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付诸于工厂生产,实行工厂化作业,化“土建”为“制造”。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中,最初产品往往没有经过中间产品这一环节,直接就通过施工作业形成了最终产品,这一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负面因素,例如成本控制责任不好落实,存在大量的材料浪费和跑冒滴漏;质量控制责任不好落实,存在大量的允许范围之外的误差和质量隐患;落后的施工工艺无法为新型工法、新型部品提供支持等等。而通过建筑工业化,则可以将原材料节约、成本控制责任和质量控制责任以及更新换代改进等责任转移到工厂和工业化生产制造的环节上去,将现场施工改为现场装配,无论从成本还是质量方面都变得更易管理和控制,因此推行装配式建筑和内装工业化是势在必行的。

装配式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结构体系和预制装配置结构体系,对于这样的建筑如何装修,也是一个话题,笔者觉得钢结构体系或预制装配式结构在装修时,应注意四点:一、不对原有主体结构进行任何破坏;二、尽量减轻装修工序给主体结构带来的荷载;三、结构部分和装修部分完全分离,装修部分的改造、拆解处理与主体结构无涉;四、各种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以上四点,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和内装产业化建设极其重要,也是实现快速、精确施工,确保高耐久性能的建筑结构和百年建筑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六面体装配施工方面,顶部装配与墙面装配已经不缺乏部品支持,且工法和标准已经日趋成熟和规范,而针对SI体系专用的地面装配施工系统还需填补空白。因此,作为装配式建筑和内装产业化的应运产品,北京建和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装配式地面这一课题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最终研发出M系列架空支脚。

建和社SI体系专用地面架空系统由M系列支撑脚、承压板组成地面装饰的基层系统。M系列支脚由R-PP改性聚丙烯材料构成,分为上盖和底座两部分,通过各自的外牙螺扣和内牙螺扣连接在一起,高度可调整,是地面架空系统的支撑构件。见图1

以M系列支撑脚为支撑点,形成点式龙骨,通过对每一个支撑点(即支撑脚)进行高度调整,形成标高一致的支撑面,在支撑面上安装基层承压板或条型龙骨,形成装饰基层面。在装饰基层上可铺装多重饰面材料。见图2系列

图2系列 木地板架空

图2系列 干铺式瓷砖

图2系列 地毯架空

本系统对装配式建筑和内装产业化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和支持功能:

1、 支持主体与管线分离,SI体系的重点之一就是管线与结构分离,在此之前的传统施工工

艺中,管线暗埋在结构中或埋设在装修基层内是很普遍的现象,由此带来4个不利因素:1)施工时段不易发现问题,管线被后道工序掩盖,且后道工序一旦形成不易拆解,其可追溯性降低;2)设备管线与主体并行施工,彼此干扰牵制、相互影响,责任区分不明;3)后期时段的维修工作很困难;4)装修改造时的工作量大,按照建筑百年的寿命,在建筑物寿命存续期间,进行2-3次改造装修是很正常的事,而管线设备无法与主体结构分离,始终处于暗埋状态,其改造必然伴随高强度的破拆,进而产生高噪音、高污染、和大量垃圾。而M系列架空支脚则可为设备管线提供收纳空间,无论是强弱电管线、供水供暖管线还是排水管线,都可铺设在收纳空间之内,拆除装饰面材和基层板之后,所有管线一览无遗,有利于保养维修和后期改造。实例:卓达集团威海样板楼项目采用了新型的钢结构体系,在装修阶段,本着“主体与装修分离、主体与管线分离、建筑轻型化、现场装配化”的原则,在墙面装修和地面装修工序中,采用了本公司的墙面点龙骨——树脂螺栓系统和地面点龙骨——M系列地面架空系统对墙面和地面进行了二重结构架空式装配,所有管线收纳在墙面和地面的空腔中,提高了施工时的效率、施工后的维修方便程度、降低了改造时的拆解强度和难度。见图3、图4

图3 地面主体管线分离

图4 墙面主体管线分离

2、 支持干式地暖新工法。在今天,供暖模式多样化,节能高效的地暖工艺已经广泛普及,

其中干式地暖已经脱颖而出,占据半壁江山,既有水暖,也有电暖,但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种类的干式地暖,对地面基层的要求几乎都是一致的,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平整度,以便于保证地暖施工后的观感质量和管材寿命。而我公司工艺所完成的地面基层,2米范围内的高低差控制在1-2mm之内,无疑是最适合干式地暖的基层面,而且架空空腔形成的空气层,也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下传,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见图5

图5 带地暖木地板

3、 支持轻量化。建筑轻量化并非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目标,但却是装配式建筑不得不面对

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其必经之路。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无论是钢结构还是PC预制装配结构,大都不宜承受传统装修所带来的大量荷载,以传统的地面找平基层为例,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密度在2000-2200之间,而在我国,混凝土结构地面的完成面标高误差基本在10-30mm之间,甚至更高,在进行砂浆或混凝土找平时,地面最高处若保持20mm厚度的找平层,地面最低处的找平层厚度已达到50mm,按照平均30mm来计算,单位面积荷载达到60-66kg/m2,而我公司的架空基层,可直接在混凝土结构完成面上施工,不需进行找平处理,单位面积荷载只有20kg/m2,能充分满足建筑物轻量化的要求。

4、 支持地面空腔利用。地面空腔系统早已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建筑功能收纳空

间,利用率极高,强弱电、供水、供暖、同层排水、新风等皆可通过有效组织收纳到地面空腔中。我公司M系列支撑脚所形成的地面空腔高度从25到600mm,可做充分利用。在顺义区一别墅项目中,除了将复杂的强弱电管线和供水管线收纳在地面空腔中,更需要容纳不可填埋的空调管线,而该别墅的空调项目利用我公司的产品形成的地面空腔,进行正压式无组织送风,经过升温、降温、除湿等方法处理后的新风由送风设备进入空

腔内,形成正压,再经由地面出风口进行送风,制冷、制热速度快,温度处理均匀高效。见图6

图6 空腔送风

5、 支持功能延展。地面架空工艺并不只局限于室内,也适用于室外各种场合,住宅中的下

沉式庭院、阳台、屋面平台,都可通过M系列支脚实现高精度的装配施工。上述顺义别墅项目中,由于屋面存在排水坡度,致使屋面基层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40mm,而我公司通过采用不同型号、不同高度的支撑脚,实现了室外塑木装饰完成面标高高度统一的精准施工。 见图7

图7 使用不同型号的支脚

图7 完成面标高精准

在有荷载限值要求的场合,例如阳台或观景屋面上使用石材时,也可以通过本品进行装配式施工,以消除由厚重的石材垫层、找平层和粘接层带来的荷载。实例:招商地产某商住项目屋面公共平台,需要在有排水坡度的屋面上安装石材,采用我公司支撑脚和石材装配专用的十字盖。见图8

图8 异型石材

图8 方形石材

6、 支持与其他装配式部品的衔接。装配式整体厨卫最适合装配式住宅和轻量建筑,特别是

独立卫浴,因其能够独立承担防水功能,施工简单快速,且维修简单方便而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特殊工艺和构造,其内部完成面与外部地面最低也要保持150mm所有的高低差,而通过我公司的架空基层就可以弥补这一高低差,做到卫浴地面与外部底面无高低差处理,适合适老宜居住宅的无障碍要求。 7、 支持劳动力资源优化。在传统装修、湿式工法中,大量最初产品未经过中间产品的环节,

便通过作业者的施工作业形成了最终产品,因此产品成果和观感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作业者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无论是墙面抹灰还是地面抹灰找平,高水平瓦工和低水平瓦工所做的完成面,其观感质量和允许误差有很大差别,而采用成熟部品进行装配,则是将决定最终产品精确度和质量的要因转移到工厂生产环节上,换句话说,M系列部品保证了作业者完成的成品不会出现大的误差和质量瑕疵,不受作业者自身技能水平的影响,从而在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作业者自身技能的要求。

8、 支持工装项目对标高统一、平整度的严格要求。在大规模工装、装配式施工的项目中,

由于大量部品采用提前统一定制、制作、现场安装的方法,凡涉及到与标高有关的部品,无不对标高精确度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我公司的工法,以设计标高为唯一标准,通过支撑脚的高低可调功能来消弭地面基层的高低不平,使所有工作面内标高一致、准确,甚至可以当做标杆来指引其它部品的定位安装。

9、 支持装配式施工现场的垃圾处理、回收、消解要求。在装配式施工的现场,如果因为采

用大量水泥及其他骨料以及传统湿式工法产生大量的不可回收、不可消解的垃圾,显然是有违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施工的初衷的,M系列支撑脚和基层板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完全能够实现用多少生产多少,用多少搬运多少,且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极低,垃圾种类也属于可回收、可降解的种类,例如纸箱、木材等,回收再利用过程也简单、快捷、

有效,提高了节能环保的综合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在施工流程上,地面系统位于整个项目建设的末端,但它确实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应预先考虑的。所以,在大力推行装配式施工和内装产业化的阶段,急需像SI体系专用M系列地面架空系统这样的部品制造商、系统提供商的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fd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