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一)

更新时间:2023-04-30 17: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下面哪种对建筑的需求在古代十分突出,在现代比较少见?( B )

A 居住

B 祭祀

C 通行

D 购物

2、下面哪那座古建筑属于木结构?( A )

A天坛祈年殿

B曲阜孔庙棂星门

C县州桥

D希腊帕特农神庙

3、下面不属于木结构优点的是:( D )

A抗震性能好

B造价低

C易于施工

D耐水火

4、图0_1中的屋顶属于( B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5、图0_2中的屋顶属于( D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6、图0_3中的屋顶属于( C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7、图0_4中的屋顶属于( A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8、下图中属于攒尖顶的是C

A、0_6

B、0_7

C、0_8

D、0_9

9、0_10中的建筑构件是( B )

A斗栱

B牛腿

C撑栱

D榫卯

10、下面有关斗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为中国古建筑所特有

B可以将屋顶支撑到更远的地方

C费工费料,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D多见于悬山顶和硬山顶房屋

11、0_11中圆圈部分所示为( C)

A台基

B夯土

C柱础

D阶条石

12、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三部分?A A台基、柱子、屋顶

B台基、墙面、屋顶

C柱子、墙面、屋顶

D台基、柱子、墙面

13、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B A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B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C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D屋顶→柱子→墙面→台基

14、0_12中所示的建筑构件是( B )

A梁

B枋

C瓜柱

D椽子

15、长城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B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朝

D汉朝

16、下面哪个朝代几乎没有修建过长城?C

A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7、现在保留下来长城,基本是哪个朝代修建的?C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8、图1_1中,哪个是汉长城? A

19、图1_2中所示的部分是? D

A券门

B步道

C敌楼

D射口

20、下面哪座关城处于长城沿线?B

A嘉峪关

B剑门关

C雁门关

D山海关

21、长城城墙上的券门的作用是:A

A便于守军出入城墙

B便于守军出入敌楼

C设在城墙两侧

D设在城墙外侧

22、下面关于烽火台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既可以点烟,也可以点火

B利用烟、火的不同组合传递不同的信息

C两座烽火台之间一般相隔几百里

D信息传递效率很高,一天之可以传递1000里

23、在山区修建长城时,没有借助下面哪种运输方式?B A人力

B骡马

C飞筐走索

D在冰面上拖拽

24、关于长城,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B

A在先长城的基础上修建

B不仅修建于北方,南方也有

C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D修建目的是杜绝匈奴之患

25、关于修建长城,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B

A由于工程规模巨大,始皇征用了100万人参与修建

B由于施工难度太大,长城未及修完即终止

C修建长城导致朝国力迅速衰弱,民怨极大

D直接导致了多起农民起义

26、关于修建长城时的管理方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A采用扁平化管理

B采用“分段包工责任制”

C将总任务分解,层层分配给“包工队”

D将分工状况刻在城砖,筑进城墙,便于追查责任人

27、下面哪个时期的城遭到了严重破坏? D

A元末明初

B明末清初

C民国时期

D文革时期

28、关于城的修建历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D

A城始建于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叫做“蓟”

B金人建都后,称之为“中都”

C蒙古人攻陷后,按照《周礼》的要求重建新城,称为“大都”

D清军攻陷后,在城大肆破坏,因此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多为清朝所建,明朝以前的几乎没有

29、城里,下面哪两座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 A

A太庙——社稷坛

B天坛——地坛

C钟楼——鼓楼

D西直门——广渠门

30、城里,下面哪座建筑不是位于中轴线上? C

A门

B太和殿

C天坛

D钟楼

31、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由于建筑学被视为手艺而非艺术,因此地位很低

B建筑师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建筑的相关题记中

C建造方法的传承主要靠“师傅带徒弟”

D“样式雷”出现后,才开始保存建筑图纸和烫样

32、关于“样式雷”,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A是清朝一位杰出的建筑师

B是清朝掌管样式房二百余年的建筑世家

C专门负责建造皇家建筑

D有部分烫样留存于世,是了解中国古建筑建造方式的重要资料

二、多选题

1、下面哪种艺术形式只具有精神功能,不具有物质功能?ABC

A 绘画

B 雕塑

C 音乐

D 建筑

2、中国古建筑为什么多为木结构?下面哪些说法具有可能性?BCD A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

B中国人更加偏爱五行对应的材料,而石在五行之外

C中国人更加追用,可以接受对建筑翻新、重建,不要求永恒不朽D柔和、灵活的木结构更符合中国人含蓄、温和的民族性格

3、中国古建筑的屋顶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BC

A屋顶为曲面型

B檐角上翘

C屋顶延伸于墙面之外

D多采用平顶

4、图0_5中的屋顶属于( BD )

A单檐

B重檐

C庑殿顶

D歇山顶

5、下面说确的是:BCD

A 由于长城能够满足需求,所以汉朝没有再修建长城

B 康熙皇帝认为长城的军事作用有限,所以没有修建长城

C 在山区,长城大多由砖石垒成

D 在戈壁地区,长城则就地取材,以夯土和红柳混合筑成

6、关于烽燧,下面说确的是: ABCD

A烽燧就是通常说的烽火台

B烽燧的作用是利用烟雾或火焰来传递军情

C烽燧的使用方式是一座发现情况后点燃,相邻的看见后也点燃,一座一座依次传递

D烽燧的效率很高,往往24小时就能将信息传递1000里

7、长城的功能包括ABCD:

A驻扎军队

B侦察、巡逻

C通报军情

D防守和进攻

8、下面哪座城市当初是根据《周礼·考工记》中的理念规划的?AD

A

B

C

D

9、下面的城门中,沿中轴线对称的是ACD

A西直门——东直门

B天安门——门

C宣武门——崇文门

D门——广渠门

10、下面哪些人是城的规划和建设者?ABCD

A浩

B秉忠、郭守敬、也黑迭儿

C蒯祥

D样式雷

三、判断题

1、建筑的物质功能取决于需求。正确

2、古建筑具有的物质功能十分强大,但携带的历史信息很少。错误

3、因为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所以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西方古建筑多为石结构。错误

4、石结构和木结构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正确

5、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错误

6、在中国古代木结构房屋中,起承重作用的是柱子,墙面不承重。正确

7、西域沙漠上的汉长城是用红柳和夯土混合筑成的正确

8、长城的步道很狭窄,一般只能通行一架马车或两个人错误

9、图1_3中所示的组织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正确

10、明朝中后期,朝廷决定在城外再修一圈新城墙,但由于花费巨大,不久就无力支付,只好改变计划,将南面已修好的部分向部弯折,与原来南面的城墙相接,这样形成了“凸”字形正确

11、《周礼》上规定“左祖右社”,因此太庙在西,社稷坛在东错误

12、的天、地、日、月四座坛分别位于城的东、南、西、北方向上错误

13、中国古代没有保留建筑资料的传统,为后人研究古建筑带来了很大麻烦正确

四、问答题

1、建筑与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种类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答: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种类以精神功能为主,对于建筑来说,物质功能是首位的,精神功能是满足物质功能以后更高层次的目的(纪念碑等只有精神功能的建筑除外)。

2、请举出木结构和石结构建筑各四座,不限中外。

答:"木结构: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程阳风雨桥等

石结构:州桥、希腊帕特农神庙、巴黎凯旋门、古罗马斗兽场等"。

3、请简要介绍一下斗栱、撑栱和牛腿。

答:"斗栱: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之一,作用是支撑挑出的屋檐,将其载荷传至立柱。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由于费工费料费钱,非一般人所能负担,因此也能体现身份地位。

撑栱:在简陋的房屋中,以一根木棍支撑屋檐,称为“撑栱”。

牛腿:为美化撑栱与屋身形成的三角形空当,以雕刻精美的木块填充,是修建不起斗栱但又追求美观的人士的选择。"

4、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抬梁式房屋的基本建造过程。

答:抬梁式房屋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首先修建台基,然后在其上的柱础上支起柱子;然后架设梁、枋、瓜柱、檩,再铺上椽子。这时房屋的木结构就基本完成了。

5、请举出五个修建过长城的朝代(或国家)。

答:国、国、燕国、朝、汉朝、晋朝、隋朝、明朝等等。

6、请简单介绍一下长城上的烽燧。

答:烽燧,又称烽火台,是我国古代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其原理是在长城沿线某处发现军情后,在烽燧中点燃烟或者火,相邻烽燧看见后也一座一座相继点燃,从而将信息传递到远方。

7、长城的修建者多为没有经验的农民和军人,如何保证施工质量?

答:在中国古代,这种国家工程都会采用首先,实行军事化管理,把施工人员像军队一样整编起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用现代管理学的话说就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同时实行“分段包工责任制”,就是把总任务分解以后,一级一级向下分配,并且把分工情况刻在石碑或砖上,筑在每队施工起头的城墙里。以后一

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按照记录的找到负责人,给予处罚并责令重修。

8、请简要介绍一下城的建城历史

答:城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为六朝古都。金代称为大都;蒙古族灭金时城严重被毁,忽必烈按照周礼的原则重建,称为大都;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清朝和民国时期做小规模改建;新中国建国后,旧城遭到大规模破坏。

9、请简述城是如何体现《周礼》中的礼制规则的

答:"1.四周方正,街道为东西和南北向

2.以中心为贵,皇城位于正中心

3.城门和重要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

答案

一、单选题

1—5 B A D B D 6—10 C A C B D C

11—15 C A B B B 16-20 C C A D B

21—25 A C B B B 26—30 A D D A C

31—32 B A

二、多选题

1、ABC

2、BCD

3、ABC

4、BD

5、BCD

6、ABCD

7、ABCD

8、AD 9、ACD 10、ABCD

三、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错误9、正确10、正确11、错误

12、错误13、正确

四、问答题

1、建筑与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种类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答: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种类以精神功能为主,对于建筑来说,物质功能是首位的,精神功能是满足物质功能以后更高层次的目的(纪念碑等只有精神功能的建筑除外)。

2、请举出木结构和石结构建筑各四座,不限中外。

答:"木结构: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程阳风雨桥等

石结构:州桥、希腊帕特农神庙、巴黎凯旋门、古罗马斗兽场等"。

3、请简要介绍一下斗栱、撑栱和牛腿。

答:"斗栱: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之一,作用是支撑挑出的屋檐,将其载荷传至立柱。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由于费工费料费钱,非一般人所能负担,因此也能体现身份地位。

撑栱:在简陋的房屋中,以一根木棍支撑屋檐,称为“撑栱”。

牛腿:为美化撑栱与屋身形成的三角形空当,以雕刻精美的木块填充,是修建不起斗栱但又追求美观的人士的选择。"

4、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抬梁式房屋的基本建造过程。

答:抬梁式房屋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首先修建台基,然后在其上的柱础上支起柱子;然后架设梁、枋、瓜柱、檩,再铺上椽子。这时房屋的木结构就基本完成了。

5、请举出五个修建过长城的朝代(或国家)。

答:国、国、燕国、朝、汉朝、晋朝、隋朝、明朝等等。

6、请简单介绍一下长城上的烽燧。

答:烽燧,又称烽火台,是我国古代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其原理是在长城沿线某处发现军情后,在烽燧中点燃烟或者火,相邻烽燧看见后也一座一座相继点燃,从而将信息传递到远方。

7、长城的修建者多为没有经验的农民和军人,如何保证施工质量?

答:在中国古代,这种国家工程都会采用首先,实行军事化管理,把施工人员像军队一样整编起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用现代管理学的话说就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同时实行“分段包工责任制”,就是把总任务分解以后,一级一级向下分配,并且把分工情况刻在石碑或砖上,筑在每队施工起头的城墙里。以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按照记录的找到负责人,给予处罚并责令重修。

8、请简要介绍一下城的建城历史

答:城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为六朝古都。金代称为大都;蒙古族灭金时城严重被毁,忽必烈按照周礼的原则重建,称为大都;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清朝和民国时期做小规模改建;新中国建国后,旧城遭到大规模破坏。

9、请简述城是如何体现《周礼》中的礼制规则的

答:"1.四周方正,街道为东西和南北向

2.以中心为贵,皇城位于正中心

3.城门和重要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v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