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3-10-20 1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总结

20××年,××区道安工作在省、市道安办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紧紧围绕“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管理,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纳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来,稳步推进道安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有了明显的提升。

目前,全区机动车保有量65835辆,驾驶证保有量107037本,全区共有摩托车40958辆、超标电动车8088辆、农村面包车2053辆、低速货车210辆。今年来,共查纠交通违法行为37904起;其中超速6310起、涉牌涉证4482起、未戴头盔8978起、未系安全带2202起、主干违停1734起、涉酒驾驶146起、城市交通其他违法8141起;截止20××年12月底全面完成道安“三年行动”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5人)比2014年(17人)下降11.76%,受伤人数(29人)比2014年(46人)下降36.96%,辖区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有效控制在时序进度内,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有力确保了××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一、夯实工作基础 突出农村道安工作

1、加强“五小车辆”源头管理。

区道安办牵头,协调各乡镇、街道开展“五小”车辆、柴三机专项整治,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整治的工作格局。区交警大队组织民警到各个乡镇、街道指导“五小车辆”摸排整治工作,向各乡镇、街道各村居干部详细介绍了排查的方式方法,并与乡镇领导进行座谈,达成共识,为“五小车辆”全面整治开展夯实基础。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村居两委的作用,组织6个乡镇、街道的交通协管员、交通安全员进村入户调查摸排本辖区“五小车辆”数量、分布情况、通行区域、通行路段、通行时间,确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落实好“五小车辆”的登记造册。对摸排出无牌无证、逾期未检车辆,督促其上牌年检,对上路行驶的报废车、拼装车和无牌套牌、非法改装的车辆,则依法进行取缔。

2、加大对重点车辆和非法车辆的专项整治力度。

多次组织开展摩托车、面包车、拖拉机、拼装三轮车、柴三机交通安全整治统一行动,营造高压态势,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据统计,一年来,共开展农村道安工作统一行动70次,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

3、着力深化交通安全示范村居创建工作。

科学组织,精心部署交通安全示范村居的创建工作,积极深入各乡镇、街道沟通协调,按照市道安办《关于开展创建交通安全示范村居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发展到前各乡镇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村居达到“交通安全示范村居”标准。在道安办的努力沟通下,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交通安全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均先后成立由村居两委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对照创建标准,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完成时限,逐条落实创建工作。每月定期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日,为群

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办牌办证、送安全头盔等,对村居按创建标准建立台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的,符合创建标准的,由区道安办向市道安办申请评定市级交通安全示范村居,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强化源头管控 构筑事故预防机制

根据省预防办《关于印发福建省道路安全隐患路段排查与督办标准的通知》及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积极组织交通、公路、公安交警、安监等相关部门,落实辖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驾驶人管理。积极组织交警、农业、安监等部门从营业资格、营运线路、安全责任、企业安全标准化、社会监督等方面,综合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落实交通事故防范责任制;不断加强对重点车辆驾驶人管理,落实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营运客车、学生接送车车辆、渣土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的管理措施。

1、加强重点车辆监管。

严格依法打击非法车辆,开展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无牌无证、非法拼装、逾期未报废等重点车辆的排查工作。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参与作为,健全重点车辆摸排工作机制,真正摸清底数,分类登记造册,进行分类整治。以客车及客运企业为检查重点,责令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立即整改,坚决做到隐患不排除不上路,坚决将“病”车拒之路外,把好交通事故预防源头入口关。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在国、省道公路沿线的村居主要出入口100%增设减速坎,设置交通安全警示牌;在省道、县道车流大、人口密集地段,实行中心隔离护栏,

安装夜间照明设施,增设电子警察或视频监控。以乡镇、村居为单位,扎实做好交通安全基础情况摸排工作,建立健全重点车辆基础信息台账。

2、加强道路隐患排查。

城区道路、乡村道路和304县道是我辖区事故高发路段,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了解掌握道路状况、交通流量,深入查找易发、高发交通事故的隐患,对重点路段、重点设施逐一进行查改,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2012年来,共排查道路隐患34处,已完成27处隐患整治;已排查整治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事故多发路段1处、危险路段1处、低标路段1处;仅20××年就投入道路安全隐患整治资金124.599万余元,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护墙1045米,增设安全防护栏4092米,施划交通标线4884.46平方米,设置交通标志100面,安装减速坎560.25米,辖区道路交通水平得到了提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三、完善调解机制 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20××年,交警大队在全市率先成立以人民调解为依托、行政调解为补充、司法调解为保障的“三位一体”交通事故调解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于20××年10月在马甲镇设立全市首个“三位一体”交通事故乡村调解室,并向其它乡镇、街道辐射,在各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6处交通事故调解联系点,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交通事故调解网络,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据统计,马甲交通事故调解室成立近两年来,共接待群众近1800余人次,据统计,马甲交通事故调解室成立两年多来,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552

起,成功调解551起,调解成功率达99.8%,涉及金额720余万元,接待群众近3500余人次,及时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35起,有效化解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把握宣传导向 营造和谐交通氛围

1、落实“八个一”农村宣传。

通过建立一个长效宣传教育机制、建设一个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居)、组建一支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队伍、选派一名民警挂钩文明示范村(居)、设立一个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宣传栏)、上好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课、办好一批实事服务当地群众、每月一次下基层现场宣传等八项举措,全面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已建成6个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宣传点,选派6名骨干民警挂靠各个宣传点,设立7处交通安全宣传阵地,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2、落实“五进”交通安全宣传。

进一步落实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的宣传工作,专门组织人员整理近年来辖区涉及学生交通事故案例,制作交通事故案例宣传展板,深入各中小学校、辖区客货运企业等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事故案例、现场模拟、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发放宣传资料,有奖问答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y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