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更新时间:2023-11-04 11: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反思:让你成为智慧大师

阳 光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叶澜语)我想,如果成不了名师,那么他也能够把教育教学水平向前提高一大步。这句话实际上是相当有分量的,只有真正经历过反思的人,才能深深地懂得和理解它的含义。 一、教育反思的定义

我翻过了词典,还上网进行了查找,对教育反思的定义都不感到满意。最后,我对《班主任兵法》一书序言中的一段话感到满意:教育反思,实际上是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在这里,反思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固然重要,然而,反思者相关的眼光、悟性、学识和知识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必然会参与到反思当中去,并最终决定反思者反思的结果。(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序言: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第3页。)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这八个字)。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

二、为什么今天的你依然还是昨天的样子

时间在一天天消逝,光阴一分一秒从你身边悄悄溜走,此时的你,可能酒量大增,牌技越来越精,惰性越来越大,对学生的爱心越来越少,再也没有以前的教育教学冲动,心中火红燃烧的教育欲望渐渐熄灭。正如诗人藏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此,我想对你说:你对自己的过去教育经历进行了反思吗?你认真进行了教教学实践吗?你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吗?你提笔进行了教育写作吗?这些你反思过没有,我不得而知。

其实,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仪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一文。)

为什么今天的你依然还是昨天的样子?我不得而知。

三、反思是积累和提高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我看完万玮所著《班主任兵法》,最大的收获不是从收中学到了什么好的教育教学招数,而是从内心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要学会时时进行教育反思,反思在我们教育教学中是多么地重要。实际上万玮老师就是通过反思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智慧,最终形成了《班主任兵法》一书,享誉教育同行。 我们来看一个“ 朱永新教授畅的‘成功保险公司’”的报道:

“朱教授,据我所知,除了主持人介绍的那些头衔之外,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头衔,那就是‘保险公司’的老总。我是您公司的‘客户’,投保两年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请您介绍一下您的公司,好吗?” 8月5日,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在岳阳楼论坛做《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报告。互动时,一位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朱教授笑了笑,说:“我是开办了一个保险公司,叫‘成功保险公司’。”朱教授的话一下子吸引了在场的听众。原来,2002年6月26日,朱教授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发了一个告示,说“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了,本着“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的宗旨,欢迎各界人士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投保,保期10年,金额不限,投保条件就是“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如“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这次来岳阳被“知情者”揭了“老底”,朱教授非常开心。他说,“成功保险公司”自开办以来,已经让无数教师走向成功。有一位小学教师,2002年9月“投保”,到2003年8月,一年的时间在报刊发表80多篇文章。还有一位中学教师,对班上一名捣蛋学生写观察日记,三年后出版专著《孩子,我看着你长大》。说到保期为何定为10年时,他风趣地说:“我也要考虑理赔嘛。一般的人难以坚持10年,我就攒了。当然,如果坚持3年,也就差不多了。”最后,他还说:“我还要在岳阳开办一个分公司,请教育局的张局长任总经理,这样,岳阳楼区就会有更多的成功人士了。”顿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本事例来自新思考远程研修平台http://acad.cersp.com/article/1957966.dhtml。)

只要你看了上面的报道,我也没有过多的话要说,大家都会明白,反思确实是积累和提高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四、反思的相关策略

在我们教育教学生活中,反思的内容是相当多,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好多事情都可能让人真正反思起来,有点着不到边际。不用怕,实际上有章可循。

1.新课改为教育反思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我们来看看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上述新课改目标,为我们教育反思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反思的翅膀,这广阔的教育天空就任你飞行。 2.反思须依托于教育教学实践

有个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它是比喻两个事物互相依存,一个灭亡,另一个也将不覆存在,类似于唇亡齿寒的道理,引伸为两样相依存的东西缺一不可,即基础的东西没有了,建立于其上的东西也无法继续存在,表示两者的关系紧密,既有连带关系,也有因循关系。我们的教育反思与教育实践类似于皮与毛的关系,教育是皮,反思是毛。

教学实际上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交往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也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相当复杂,是动态发生的。教学反思就是对这个动态过程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写教学反思不是专门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写教育教学思想行为过程的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没有了教育实践的反思,是没有意义的,教育反思要依托于丰富的教育实践才有价值。

3.反思中须加强阅读学习

一方面,“实践——学习——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反思必须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来作支撑,理论学习掌握的程度,决定着反思的高度。可见,加强阅读,反思才能持续精彩,才能有永久的活力。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要斯基语)可能我们这一辈子也许都是一名普通的科任教师,一生都会平平凡凡地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播知识文化,我想我们的知识应该有比本科知识更宽阔的人文视野和范围。通过阅读,会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通过阅读能够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让我们的教育反思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

我们教师阅读是为了获得教养、学养和素养,懂得敬重知识,懂得爱。在反

思过程中加强阅读学习,你就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通过阅读后反思,好多复杂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4.通过写作进一步促进反思

这儿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的过程。与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成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李镇西等著:《给新教师的建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序言第2页。)

反思是实践的升华,它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后又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因此,通过写作可以进一步促进反思。 5.反思的内容

其实,要进行反思的内容非常多,可以说只要发生在教学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目标和对象,哪怕有时可能只是一句课堂上随意表扬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微不足道的手势,学生一个简单的行为变化,也可以进行解读和反思。按照备课的时空顺序,我从以下目标内容来进行。 反思教学目标定位。

在教学反思中,要注意把握反思教学目标的定位。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起码有一个教学的立足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把课堂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如何根据重难点及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这些都是定位的问题。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堂上,我就定位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向学生传达我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人文素养,因为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大多学生是不带书来上课的,也趁此机会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首先培养人的问题。这种教学目标定位现在回头来看是正确的。 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教学的“纲”,它是我们教学的导向,它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如果教学设计有问题,我想上出来的课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它是我们教学行动的指南,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可见反思它的重要性,好比打仗一样,它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对教学进行战略战术安排。 反思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

这反思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现在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将教学重心下移,以前的教学重心在于教师,现在是学生。一切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具体的没有确定性,具体在教学设计下有什么表现,谁也说不准,摸不清。越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动态生成的东西就越丰富,它为我们反思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变化内容。

在讲解EXCEL中数据的输入一节中,分数的输入,看起来多么简单的操作,开始一布置教学任务时,感觉学生就没有当回事,可真正学生自己动起手来,出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把分数输成了日期型,有的学生把分数输成了文本型,有的学生还通过作假来进行输入,有的要不输入成通过手机计算出来的小数??总之,每个班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要是人,个性就不相同,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亦然,这就是真实的课堂上的动态情况,是我们谁也无法预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如何去更好地处理?要我们一个个去反思研究。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小就是美!”请留意课堂上的每一个小细节。 反思课堂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对课程进行整合,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较好的硬件资源,有较好的网络条件,但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把它发挥到了它的极致,需要我们进行资源的充分整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加工制作,我想只要能够让它最大化地尽情地服务于教学就行。 反思课堂中教师形象(体态及语言)。

我们常说,一个人是“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它说明一个人通过自身形象的改变可以给别人留下不同的第一印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穿着打盼,一言一行,这些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你的穿着打扮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作为老师应该:朴素、自然、大方,要体现出一种各谐的美。不信你可以试试,你在一个班上穿花哨流行一点,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吸引到你衣服上来;当你穿着拖鞋上课时,你的教师形象肯定会一落千丈。那怕是你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也可以给你的教学带来帮助。

夏天到了,下午上信息技术课时睡觉的同学比较多,以前我就爱让学生站起来,或者批评不认真学习的方式来“对付”他们,可收到的效果不大。当他们在课堂上睡着了,也许是这几天感冒着呢,也许是他今天运动过度,也许是他前一天晚上在家没有睡好,也许还有许多许多你想不到的原因和情况。有个学生睡着了,有时我就轻轻走近他面带微笑说:“注意,别睡着感冒了!”“你需不需要我的帮助?”“你要不要回到教室休息去?”“如果你实在太累就迷一会儿吧!” 你的的一句温暖的话语,也有可能保存在学生的心间多年乃至一生。几十年后在学生们的美好时光回忆中,传授知识的情景可能他们已经忘记,但这些话语他们仍还清楚地记在心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操作,你走过去给学生个一赞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0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