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更新时间:2024-05-16 04: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第8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历史: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 形态和特征:原始社会:(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产阶级性 (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 (3)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1)最早出现学校教育(2)“学在官府,政教合

一”,学校教育被奴隶主阶级所垄断,教育目的是培养巩固和和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大小奴隶主。(3)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4)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与人”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著名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封建社会)中国:(1)分官学和私学。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

所垄断,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官学还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欧洲:僧侣教育和骑士教育都脱离生产劳动,

都是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1)改革教育目的,出现双重教育目的,既

要培养资产阶级代理人,又要培养熟练的劳动力。(2)改革教育内容,增进许多自然科学内容,增设许多新的学科,(3)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的教学方法。(4)改革教育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教学(5)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乌教育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1)教育权为广大人民所掌握,教育为社会

主义服务,(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封建迷信(4)全社会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反对民族压迫(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途径。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礼记·学记》西方《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捷克教育家写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法国《爱弥儿》;瑞士斐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德国福禄贝尔《人的教育》;英国斯宾塞《教育论》;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苏联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1)夸美纽斯的最主要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大自然是

如何运转的,教育就应该怎样去做。他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比如《世界图解》。

(2)赫尔巴特最主要的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后来又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赫尔巴特的理论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3)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有机统一起来。杜威的驾驭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即称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政策法规。

区别:教育学是一种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而教育政策是主观制定的,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的。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的。联系: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一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也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这样,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才是比较可行的。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源于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它是运用理性的思考对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背后的客观规律,总结上升成科学理论的。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人的社会角色,比如“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公民”等;另一部分是人的质量规格或总的素质要求,比如“全面发展”等。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各类各级教育工作。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理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意义: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的社会条件)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功能:个体:(1)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功能 社会:(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经济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包括:(1)传递与保存文化功能;(2)活化文化的功能;(3)交流融合文化的

功能;(4)选择文化的功能;(5)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分,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分,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分,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教育方针)

(1)195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

(2)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打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文化劳动者”

(3)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依据。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1.广义的教育

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的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网上的内容)

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及有关教育行政制度。

教育体制的内涵

1.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2.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组织形态。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隐含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之中。

3.教育行政制度是维系教育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发挥职能的基本保证。它对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活动和行政职能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4. 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是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5. 教育行政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背景条件的变化或教育体制本身的发展,教育行政体制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国家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行政权力。

1.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中国)、地方分权制(美国)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2.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 教育体制管理的内涵

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心机制。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网上) 在一定社会制度上所建构的、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4、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含义

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特点

第一,互动性。第二,渗透性。第三,传承性。

5.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四)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我国) 旧中国学制(从清末开始)

(一)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这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二)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该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三)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四)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我国学制进一步改革的基本原则

1. 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教师与学生 (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现代教师应扮演的社会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根据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业角色应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心灵的塑造者、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的职业特点可以归纳为复杂性、针对性和示范性。复杂性主要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复杂的、个性化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劳动过程是综合使用脑力和体力的过程,而劳动成果又是无形的产品。所以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取决于教育对象即学生的状态。针对性主要是指教师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个体,教师既要考虑普遍性又要考虑特殊性,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示范性指的是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倾心营造学习氛围 精心谋划发展动力 二、具备较好的业务技能素质

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3、具备攻关能力。 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质

1.科学管理学校的知识。 2. 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

3. 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4. 有很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1.要有健康的情绪。 2.要有坚强的意志。3.要有宽阔的胸怀。 五、课程

(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必要性在于:1.学生在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知识,容易遗忘,必须通过复习来家以巩固。 2.只有掌握与记住了知识,才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才能顺利地学习新知识、新材料。

(五)运用知识

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 1.基本含义

它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科学性是教育性的基础。教育性是科学性的灵魂和内在的属性。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a.要求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b.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这是掌握基础知识,联系实际的前提。 (2)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a.联系学科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实际。 b.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和思想实际。

c.联系当前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实际。d.联系国外的历史和现实 (3)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

a.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实习等活动,这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

b.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活动。 (三)直观性原则

1.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2.直观手段的种类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 (3)语言直观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

1.基本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

启发性教育原则既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由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和关键,“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c.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求:1.教师要吃透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知识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水平2.教师要能够运用不同方法去启发学生思维,使课堂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生动局面。)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五)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含义: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它是中外教育遗产的总结,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教材本身的逻辑体系决定的,它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需要。)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六)巩固性原则

1.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随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3)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1.复习要及时,抓住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2.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

(4)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七)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对我国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制约。)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正视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4.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

讲读法、学校讲演法

优点: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

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做出及时反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 基本要求:(1)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练。 (2)讲授要与系统性,条理清楚,讲清难点,突出重点。 (3)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 (4)语音的高低、强弱,语言的速度和间隔应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适应。

2.谈话法: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它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

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优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来说,通过谈

话可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出一些补充措施来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和开拓他们的思路,易于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并有利于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 基本要求:(1)教师要做充分准备,对谈话的中心、要求、提问的对象等都要周密准备,并

拟定谈话提纲。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以适度,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问题要

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

(3)谈话时,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应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4)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指出谈话过程的优缺点。

3.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

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优点: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

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适用于高年级) 基本要求: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2.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要让学生普遍有发言

的机会。

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使用工具书和阅读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1)在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方面, 涉及预习和复习两个环节

预习的作用:为上课创造有利的学习状态,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主要

问题上

复习的作用:及时消化、巩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一种学习方法。

(2)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方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书籍。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主要包括泛读和精读两种方法。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含义: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参观,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 优点: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

缺点:只能直接给人以形象,不易教学生直接掌握概念。

1.演示法: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验证,以使学生

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演示法可以广泛地在各门学科中使用,它通常是作为辅助的方法,配合讲授法、谈话法进行的。

基本要求:(1)演示前,教师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或教材,弄清演示的目的,选择好演示的

教具,明确演示的关键。

(2)演示时,要结合讲授进行。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要尽量使全

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活动;演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3)演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

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2.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门学科。 特点:能使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能

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种类:1.准备性参观,第二,并行性参观第三,总结性参观 要求:1.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

2.参观时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必要的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或指导。

3.参观后要组织学生讨论参观的收获,及时进行小结;要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形成体会或报告。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含义:是指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口、动手,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形成技能、技

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步骤:教师提出练习的任务,说明练习的意义、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做出示范;学生在练习

时,教师要巡回辅导;练习之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种类:说话的练习,解答问题时的练习,绘画、制图的练习,作文和创作的练习,运动与文

娱技能、技巧的练习。

基本要求:1.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

2.练习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师要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

4.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检查,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2.实验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的操作,引起某些事物

和现象产生变化,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优点: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

能;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基本要求:(1)实验要有计划

(2)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 (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4)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 (5)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3.实习作业法: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

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自然学科)

优点: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锻炼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有

重要的意义。

基本要求:1.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讲明注意事项。 3.实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或体会,并进行评阅和评定。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中心,教

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绝不能越俎代庖。

(四)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含义:又称发现法,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教师提出课题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

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得出原理。

特点: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生主动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优点:第一,提高智慧潜力;第二,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第三,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第四,有助于记忆。

(五)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含义: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

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

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

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教学艺术、教育机智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优点:克服传统教学重认知、忽视情感的弊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各种生

活体验、发展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和审美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

局限:应用的范围有限,有些抽象的知识不能用此类方法来掌握;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

面不如实际训练;在传授知识上不能像语言类方法那样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大量而系统的信息。因此,更多的是作为一类辅助的方法来使用的。

1.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它寓教学

内容与各种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活动之中,唤起学生的想象,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

欣赏教学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人生的欣赏和艺术的欣赏等。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

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事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景等。

5.课的类型与一般结构。 6.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二)理解

1.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4.教学的教育性。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 6.有效教学的原则及理解。 (三)运用

1.教师应如何备课。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一)备课的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

主导租用。

(二)备课的要求: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目的:a.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b.把教材中规律性的知识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c.将教师的思想情感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了解学生a.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b.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 d.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设计教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2.教师要在完成上述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3.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4.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七、学校德育 (一)识记

1、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二、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三、教育的任务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大纲》的有关规定,中小学德育总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的核心内容) (二)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 (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第二节 德育内容

含义:是指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年轻一代的问题。它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

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是德育任务的具体化。 一、爱国主义教育 含义:是使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感情、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利益的坚强意

志的教育。 要求:(1)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深厚感情。(2)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

(3)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4)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二、理想教育 含义:理想是人们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 要求:(1)鼓励学生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特点形成个人理想。

(2)要把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 (3)进行理想教育应注意多内涵和多层次。

三、集体主义教育

含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集体

观点,关心集体和善于在集体中中生活的教育。新时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教育。 要求:(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

(2)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逐步养成良好的集体意识。 (3)养成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 四、劳动教育

含义:劳动教育是指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

习惯的教育。 要求:(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学习时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 (4)作业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五、自觉纪律教育

含义: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对一定集体全体成员而言必须遵守的规章、章程、

制度等。 要求:(1)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学校秩序。 (2)注意提高学生认识,正确理解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六、民主和法制教育 含义:民主是一个历史和阶级的概念,任何社会和国家的民主都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制度基础

上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民主,能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制,民主就无法得到保障。 要求:(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与参与意识

(2)树立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并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七、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科学世界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建立在世界观基础之上,并受世界观支配。科学人生观是指无产阶级人生观,它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是革命的、向上的人参观。 要求:(1)教育学生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教育学生学会用辨证和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处理各种问题。 八、道德教育

含义: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处理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时的行为规范

教育。我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 要求:(1)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2)发展学生道德分辨、评价能力以及行为自控能力。 九、生态教育 要求:(1)教育学生形成新的自然观

(2)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树立和谐发展的新观念。(3)保护环境 2、德育过程本质、结构与基本矛盾;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简称的与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区别:第一:范畴不同 第二,影响因素不同 第三,结果不同

联系:它们之间是教育促发展的关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学校德育;反之,

顺利,有效的学校德育必须遵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或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

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品德认识(基础) 情:品德情感 意:品德意志 行:品德行为

2.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而且知、情、意、行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及哦与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释如下) a.这是由人类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b.在德育过程中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c.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确与错误的思想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3、德育原则概念、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 教育的基本原则 含义: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

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的区别: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原则则带有主观色彩,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或提出来的。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一、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同时,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要关

注学生的现实要求和发展。

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以及学校德育工作本身的要求 要求:(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武装学

生,保证培养目标的方向性。

(2)培养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在实践

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

(3)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实做起、从点滴做起。

(4)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品德状况和发展需要,使德育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灵。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因材施

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意义:这一原则是党的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

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要求:(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

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

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知行统一原则

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 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

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

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四、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含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

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求:(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

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含义:教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

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要求:(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

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含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

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的雨中的反映。 要求:(1)教育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

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

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展开思想斗争,发扬

优点,克服缺点。

七、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含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坚定不

渝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从内心深处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关心爱

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含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步调,有计划、有系统、

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这一原则是由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

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

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

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四条标准:

(一)校内正式途径

1.教学 2.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 3.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4.班主任工作 (二)校内非正式途径

1.学生友谊团体 2。校园文化氛围 (三)校外正式途径

1.校外教育 2.社会实践活动 3.社区文化教育机构 4.家庭教育 (四)校外非正式途径

1.邻里 2.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二、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既定德育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它是实现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德育方法具有阶级性、继承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特点。 (一)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 2.榜样示范法是生动有效的方法 3.实际锻炼法是以培养行为习惯为主的方法 4.陶冶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是以情育德

5.指导自我教育法是以个人修养为主的方法 6.品德评价法是以评价为强化手段的方法 (二)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德育内容 3.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三)德育方法的改革

1.双导法 2.疏导法 3.对话法 4.感化法 5.交流法 6.心理咨询法 三、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4.建立德育基地

(二)理解

1、德育的目标确定依据、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思想品德形成基础

3、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德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

(三)运用

1、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2、运用德育基本理论分析新时期德育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方法; 七、班主任工作 (一)识记

1、班集体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目的:(1)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培养不同的能力,挖掘各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改变以往班级“保姆式”的管理模式。采取学生自治班主任引导的管理方法,扩大学生社会知识面;

(3)让那些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敏捷的学生英雄有用武之地,让他们的能力得以体现和培养,人格得到尊重。(4)发挥群策群治的作用,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

班级是个体学习发展的微观环境。班级所发挥的功能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班级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正面功能限制以至消除其负面功能。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 (一)社会化功能

人的社会化是指社会将一个“生物人”教化成为一个“社会人”,使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陶行知先生曾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教育的本质与人的社会化的要义,即“教人学做事和学做人”。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

学生在班集体里通过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

学校教育以传授知识、技能为基础促进人的社会化。班集体成员的积极互动,如适度的竞争与友好的协作、学习心得的及时交流、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互相参照以及勤勉的学习风气的熏陶,对每个学生都起到激励、启发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学生大大增强了认识自然的改造自然、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各种能力。为日后承担社会职业角色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奠定基础。

2、学生通过班集体的共同活动及生活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习“做人”之道。

集体活动是集体存在的基础,要使集体活动顺利进行,必须使参与活动者共同遵守一些规则,否则,活动就进行不下去。不服从集体规范的个体不能为集体所接纳。共同活动也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人际交往的实践,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积极的待人接物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学习“做人”之道。班集体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也就成为学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地乐趣和集体的力量,有助于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在活动中取得的成功,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3、为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机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为做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班集体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生活的联合体,它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一种机构。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社会组织,但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为了这病共同目标和完成各种任务,班集体中设有自治机构,并规定了各个成员的角色、地位、职责、权限,为成员间的协作提供组织保证。正因为如此,班集体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就形成了责任与权利、指挥与服从等社会关系。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养成人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心。领导有方的班集体是通过不断变动的组织机构,把集体成员轮流地置于不同的角色地位,让每个成员都参与集体的管理,既学习当领导者,又学习当执行者,既善命令,又能服从,这样的班集体就成为学生体验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场所,成为公民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选择功能

关于班级的选择功能存在不同的界说。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教师担负着职业指导的任务,要帮助学生选择今后的专业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迅速发展,青少年选择职业的门路日益加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迅速,有些地方在班级课程设置中增加了有一定职业倾向的课程,有组织地开展实践活动,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与才能,开辟个人通向不同职业的途径,为寻求不同职业目标创造条件。在班级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能力、爱好、特长、个性倾向。同时,在班级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社会变革和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简言之,班级选择功能是在当前多元价值的条件下,为学生在多重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职业结构中,选择较为合适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三)个性化功能

所谓个性化是把自己本身的存在看成个人的,并进而追求与人不同的独自方式去行动的方向。(1)个性化方面的构成要素包括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心和成就动机的发展;行为、认识、智能、兴趣、思想情绪等所有方面的综合发展。

班级必须努力发现每个学生个性的潜在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条件,进而根据潜在的差异确定可能的塑造方向。班级的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丰富多彩有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形成和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

在班级中,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给性格各异的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个人在施展才能,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需要他人合作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这些都在班级群体中得以实现。

2、通过性质和内容各异的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塑造学生的性格,形成各具特点的个性品质

在班级中,由于学生所处的角色地位、活动内容以及交往的对象及范围的不同,形成他们各自特有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伦理观,从而影响着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

个人间的性格差异。良好的班级群体能通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与积极的人际交往,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

3、通过同班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和评价,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个性

形成独特的个性,必须有一定发展水平的自我意识作基础,也就是说,他要意识到“我”和别人的不一样,明确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我该怎么办”。在班级中,学生通过与伙伴的相对比较,得到自我与他人的评价,通过了解别人的态度和意见,来加深或纠正自己的认识,逐渐从“群体”中分出“自己”,发展自我概念,形成独特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班级的这种功能是集体精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集体中教育艺术的秘诀之一。他认为,不通过别人的态度并与别人相处,一个人是无法培养自己的独特的品格的。实践证明,健康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班风的班级,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个性品质,而班风不正、集体舆论恶化的班级,则会降低“自我”发展水平和养成消极的个性品质。 (四)保护功能

社会生活环境和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照管儿童是学校所提供的最有形的服务。目前,我国某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忽视班级保护功能的发挥,致使学生体质下降,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增无减。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营养保健,增加户外活动,创设学习、文体休息等方面合理调度配置的环境,指导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和仪表,从而保护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五)调整功能

以往人们在探讨班级的时候,往往只限于班级对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班级对教师的作用。这也许与以往人们把教师看成是班级的管理者,处于群体之外的,而并非是构成班级群体的成员有关。实际上,在班级中,班级生活的构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师生之是的相互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班级生活的主要部分。班级中缺乏了教师,也就不能称其为完整的班级。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既是班级中的一个管理者,同时也是班级的成员,处于班级群体关系之中的教师与处于班级群体关系之外的教师,其认识和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个体的行为往往受自我概念的调节。自我概念的形成有三条途径:一是个体通过个人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通过与他人的比照;三是自我反省。教师在班级中的管理方式或教学行为,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的结果??班级群体的状态对教师具有反馈的作用,教师据此修正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实践的对象??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的人,学生也以特写的方式在行为上、思想上作用于教师,使教师的行为或认识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也对教师的行为具有调整的作用。师生双方在行为、认识以及需要方面一致性的达成,有利于班级整体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教师角色的社会化,

2、班主任概念、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和工作的意义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二)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三)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各科任课老师的纽带(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五)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

(二)理解

1、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

班集体的特征 1、目标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联结班主任与学生的中介因素,也是班级形成的前提,但教学内容本身不是目的,它作为学生发展的手段而存在,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学生的发展。班主任以及班级成员之所以努力经营班级,使班级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其目的就在于给学生群体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乐观的发展气氛,创造有利于学生素质不断发展的人文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社会文化传统,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年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校,学生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从素质内容构成上来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政治素质以及智力素质与能力素质;从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上来看,学生的素质可分为社会性素质与个性素质。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而已,它们之间并没有十分精确的标准界限。如社会性素质与个性素质的划分就是如此,社会性素质依托个性素质而存在,而个性素质又不可能脱离社会性素质而单独存在,它必然要受到社会性素质的影响,很难找出这一条是社会的,那一条是个人的,因为从其根源上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人从其出生开始不断处于家庭、社会的包围之下,个人生命历程就是不停的社会化过程。除了纯粹的生理自然进程之外,人的素质都是个人与社会合力的结果。不过,有时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某一方面要求更严格,另一方面要求相对放松,但就其对学生的要求而言,是任何时候都不曾放弃的,也丝毫不会放松的。

2、活动的自组织性

每一个班级初期都有一个类似于班委会的管理机构,行使日常的班级管理之责,负责安排学生的各种活动,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起着沟通作用,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即时地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同时把学生的所思所想又即时地反映上去。据此我们可能经常看到班级学生干部在班级中比较活跃,往往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存在,班主任也是根据与班干部的交往程度而首先对他们产生第一印象,对其他同学可能要等到整个学期下来才逐渐熟悉。事实上,班级不是一级行政组织,而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自组织单位。从权力角度来看,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班干部,组成班委会;学生有权自行安排课外活动,自己确定活动的项目与活动的内容;学生有权对班主任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权对事关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争取自己的权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权力,学校才能使学生发挥班集体自组织功能,减少不必要控制,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班主任在行使班级管理职能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回答学生提出的班级管理问题。班主任任命的班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应通过学生评估,由学生再自行决定。开展活动也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由学生自行讨论活动的主题、活动空间与内容。班主任在教学中,应留有余地,发挥学生集体对学生个人的影响功能,努力形成整个班级对于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整个班集体的学习积极性。

3、发展的引导性

在强调学生自组织特性的时候,切不可认为学生完全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能力处理好自身的事情,可以脱离班主任与教师的帮助完成学习工作,自行安排好集体活动。当然,

不同的年龄群体,学生的活动能力,班干部的领导与管理能力,有所区别,如刚进校的新生与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不同,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有所区别,这里既有年龄的因素,也有班级的文化因素。有些项目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而有些项目离不开班主任与教师先前指导。如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组织与其年龄相符的班会,可以自己选举班干部,有些校外集体活动则需要班主任事先联系被调查的对象,以及更多地考虑活动的安全性,等等。不论是哪一种学生的自组织活动,班主任至少要在场外进行指导,发挥班主任的经验优势,克服学生年龄较小,经验不足的缺陷,对学生班集体进行积极引导,切实考虑学生自组织活动中多种不利因素,把学生的冲动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使班主任的教育职能体现出来。但不能因为学生班集体需要引导,而对学生集体实行严格的控制。班主任及其班级管理只是为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为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尽可能创造条件。

4、教学的主导性

班集体管理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社会性,内化成学生稳定的发展基础,张扬学生的个性。学习活动是班集体的常规活动,是班集体活动的主流,班集体的管理必须抓住学习活动的重心,以这个重心为中心,围绕学习活动展开工作,从而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丰富学生的社会情感,更好地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因而,班集体管理活动的开展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为活动而活动,为管理而管理,应体现管理的根本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根基。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活动处于主导地位。这样,班集体管理活动必须对班主任群体与学生集体进行管理。就班主任群体而言,班主任要了解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感受、态度与情感体验,通过班主任群体了解班级的学习风气,班级风气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班主任群体的亲合力与凝聚力,以便协调班主任群体,减少磨擦,提高教学效益。同时,通过学生了解班主任个人与群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把这一情况及时地传递给班主任,积极地施加影响。就对学生管理而言,班级管理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各种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设,以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而进行,不搞形式与花样,使管理活动实实在在。

(三)班集体的发展性

由合作型班级到紧密型班级转变,班集体已基本形成,但班集体形成并不是班级发展的

终结,而是推动着班级不断向前发展,它是班集体发展的开始,由不成熟到成熟,再向更为完善的班集体推进。从班集体的历史过程来看,自班级产生以来,班集体也就随着班级的出现奠定了自身发展的基础,没有班级也就无所谓班集体,当然班级的出现,并不表明班集体的产生,但班级的发展历程必然促使班集体得以产生。因而,18世纪以来,不同国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班集体逐渐形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班集体有所区别。表现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上,早期的班集体更强调班主任的权威,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主体性较弱,而当前的班集体突出强调班级的自组织特性,给予学生更大发展自主权,学生发展的空间更大,只要不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而且班级的各种活动以学习为主体,这样处于某一班集体的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班主任只是处于指导者地位,辅助学生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施展个人的特长,提高班级活力。表现在活动的内容上,由于早期班级因普及教育而产生,其主要功能在于传递知识,互相

交流,提高教学效率,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文化基础的要求。基于这种目标,班集体在各种活动上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用以发展学生的心智,从而排斥学生其他方面的活动,导致在强调学生学业提高的同时,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学生畸形或片面发展在所难免。目前班集体的管理上更多强调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获得更多的环境支持,不仅学业得以提高,而且思想、情感、能力等多种素质都有所提高。就每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而言,其内部由于存在非正式群体,班委会成员轮换而带来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班主任价值导向等因素,会给已经形成的班集体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既可以促进班集体的内聚力更加紧密,也可以消解班集体的内在一致性,也会由于管理风格的不同塑造新的班风。因而,一旦好的班集体形成以后,还必须加强管理,充实班集体的活动内容,增加班集体的发展活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阶段:集体: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严密组织起来的、心理团结的集合体。

班集体:指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共同体。 一、班集体的形成期:

集体的特征已经出现,但不很稳定,不时会受到挑战,还需要较多的借助以班主任为首的领导核心的力量。 1. 组织系统

(1)以班主任为首的集体领导核心已经形成,在集体中有一定号召力,但领导核心的作用主要依赖于班主任个人的威望和能力,其他领导成员的作用尚不明显。

(2)组织机构已经建立,组织形式基本健全,能履行一些简单的职能,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程度不高。 2.心理系统

(1)班集体目标已经确立,但只被集体中积极分子所接受,还不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自觉要求。

(2)行为规范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已经建立,但尚未被全体成员内化,不得不依靠制度的约束力。

(3)健康的舆论占据上风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尚处于较为软弱的状态。 (4)有建立在团结互助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但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 3.实践活动系统

(1)各项活动对集体成员有一定的吸引力,多数成员能够积极参加,但活动的设计、组织还依赖于班主任。

(2)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二、班集体的巩固期:

稳定发展的时期,集体的特征比较鲜明地显现出来、稳定下来。 1.组织系统

(1)领导核心在集体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不但班主任,其他领导成员的作用也已经明显发挥,形成了共同决策的局面。

(2)各组织机构的协调、合作明显加强,组织机构的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能胜任较为复杂的管理职能。 2.心理系统

(1)班集体目标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积极为之奋斗。

(2)行为规范的执行越来越靠成员的自觉性。虽然纪律还是必要的手段,但它的约束力的强制性在迅速消退。

(3)集体舆论开始发挥显著作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4)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团结互助已经成为普遍的风气。 3.实践活动系统

(1)集体活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集体越来越多地参与集体活动的设计、组织,班主任已经可以摆脱具体事物而上升到指导地位。 (2)集体活动的效果显著增加。 三、班集体的成熟期:

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集体成员的创造性得到发挥。 1.组织系统

(1)领导核心有很高的权威,各领导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度发展。

(2)各组织机构密切配合,主动承担规定的职能,在活动中有创造性的发挥。 2.心理系统

(1)集体目标被集体成员内化,成员主动承担集体目标所规定的任务。 (2)行为规范被成员内化,成为自觉的要求。

(3)集体舆论的威力得到最大发挥,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的不良干扰。 (4)成员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共同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的基础上。 3.实践活动系统

(1)成员个性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2)集体活动中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富有创造性。 (3)集体活动对成员产生深刻影响,活动效果卓著。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上面)

3、班主任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4.班级管理内容

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方面。了解学生个体要做到“ 1.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 2.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

了解集体要做到:1.了解、研究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2.了解班里干部情况和传统作风 3.要了解集体的性格特征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基本方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测量法、考核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目的和结果) (一)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的优良班风(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一)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三)培养学习兴趣 (二)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 (四)抓反复,反复抓 四、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一)协调班内各种教育力量 (二)协调本班和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力量 五、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一)班主任计划 一般可分为学期(或阶段)计划和具体的活动计划 (二)班主任工作的总结 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三)运用

1、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班集体及班主任基本理论和观点; 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一)识记

1、教育研究的内涵、性质、类型

2、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3、教育改革含义、作用 (二)理解

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

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三)运用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2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