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旧城改造

更新时间:2023-08-16 13:39: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加坡旧城改造

新加坡,高楼的背后

新加坡,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国家。在国人的印象中

这个美丽的岛国似乎除了摩天大厦就是摩天大厦,

而更有许多人误以为所谓现代化的城市就应该只

有高耸入云的钢筋水泥建筑而容不得那些貌似落

伍的东西-譬如说老旧的街区、低矮的建筑乃至于

杂乱的铺面……

其实,新加坡那高耸入

云的摩天大厦群背后

一样有朴素的建筑-譬

如说这个位于CBD街区

的老巴刹,不仅年代久

远,里面更是一片嘈

杂,但因为其悠久的历

史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精心保护,更因为鲜活的南洋

特色而成为了旅游者必到的景点。

每到饭点,这个摩天大楼下的老市场都是人流攒动,

这里也因为味美价廉的大众小吃而吸引着包括CBD

白领以及众多游客在内的大量食客。

其实摩天大厦只是袖珍小国新加坡的一个侧

面,而这样的传统街区似乎道是这个城市的主

流。

这些建筑年代比新加坡建国史都要早许多的

老旧建筑已经成为这个年轻的国家最为珍贵

的历史遗存而受到悉心保护。

在我们中的一些人看来,这样的街区已经影响

了所谓的市容市貌,甚至可以大笔一挥就把它

列入了拆迁的范围,而在面积狭小土地更为稀

缺的新加坡却被堂而皇之地保留了下来。

新加坡旧城改造

有相当一部分人似乎都有这样的一种观念,即现代化就应该剥离掉这样的景象,在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新的才是好的吧。

也有人容不得小商小贩的存在,似乎他们的存在

总是有碍观瞻。

相反,在新加坡这样一个人均鸡的屁已经十倍于

我们的国度里,依然有专门青睐廉价物品的社会

阶层。

其实不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到多高的水平,总会有

这样的一批人把街边摆卖当成谋取生活的工具。

一个人也不论多

么富有照样会为街头的小吃所吸引。

古老的建筑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的年轮,人们可

以从建筑的年代与风格上读出这个城市的文明

发展过程。

新加坡旧城改造

对于一个富裕的或者尚不富裕的国家或地区,拆

除一片老旧的街区何其容易,而能够完好地保留历史的遗存才是一件更艰难也更了不起的事情。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曾有过亦或是被灌输过这样

的幻想-等将来现代化了,人人都要住在一百多

层的高楼大厦里,然而,在已经现代化了的国

家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可见当初

的幻想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一个小小的国家都

难完全做到,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巨大的

人口包袱的国家呢?

仔细想来,一个发展了乃至发达了的社会并非

仅仅体现在这个城市有多少摩天大楼,即便依

然是老旧的房屋,如果生存其中的人群能够以

原来的工作量换取更多一些的劳动报酬的话这

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吧,只是这样的进步

因为没有完全体现在面子上而让外人一下子看

不大出来罢了。

即便是这些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人,如果他们的

竞争者减少了,对整个社会乃至于对他们本身

而言其实就是一种发展吧。

就譬如说这个拾荒的老妇人,少了一个同行就

意味着她的竞争会减少几分而相应的收入也会

增加几分。

新加坡旧城改造

还有这个街边的日杂商店,挤在街角的这个小

铺面里经营或许比让他搬进现代化的高级大厦里更能创造利润吧。

再拿整条街上的房东及店主来说,一味地贪图

所谓漂亮的城市改造或许会剥夺他们赖以生

存的饭碗。

高楼下面的老旧街区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他们的存在也丝毫没有影响我对新加坡这个

国家的看法,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我并没

有因为上海的摩天大厦比这里宏伟而得出上

海人比新加坡人更富裕的结论。

我也不会因为看到这样的住宅而认为自己就

比这里的主人更幸福。

其实以上的图片并非拍摄于所谓偏远的郊区-

开句玩笑话,新加坡这个国家恐怕小得连郊区

的概念都没有呢。

新加坡旧城改造

拍摄这幅照片的时候我终于产生了一个疑问,

就是这里究竟有没有旧城改造这一说?亦或是这是我们独有的概念?

就世界范围来看,旧城似乎只有严加保护的理

由而没有任意改造的概念,因为旧城是前人书

写的历史,改造旧城实在难逃篡改历史的嫌疑。

多亏新加坡没有旧城改造这么一说,使得我这

个第一次前来旅游的外国人似乎一下子就抓住

了这个国家的发展脉络。

新加坡的摩天大楼再高也不能独自书写这个国

家的城市发展史。

而这些并不现代化的建筑也并没有给这里丢脸。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与关注城市外观相比,关注菜篮子关注钱袋子

似乎更为重要些。令人疑惑的是在我们的很多

新加坡旧城改造

城市里,比这要现代得多也高档得多的次新建筑都因为不够档次而被无情地拆掉了-从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无锡第一人民医院到去年北京王府井拆掉的台湾饭店……这些大手笔的城市改造不啻为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吧。

当然,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它的建筑特色也同样是多元的。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居所其实从外观上和北京上海乃至廊坊保定的居民住宅也是极为相似的吧……

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忽然涌出了一种莫名的兴奋-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简直就是上海苏州无锡等许多城市民宅的翻版,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感觉很亲切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aw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