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节 规划电子板报制作流程

更新时间:2024-05-18 20: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规划电子板报制作流程

团泊镇中学 薛印发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制作电子板报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习,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管理信息资源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第一次开始制作作品,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明确制作电子板报的流程,为以后具体制作作品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另外,他们更加不熟悉这门课程,因此,从这个单元开始教学重点侧重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素材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获取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子板报的基本组成;

2、掌握使用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板报的基本流程; 3、了解文字处理软件在信息表达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体验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与方法;

3、学会分析他人作品,从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具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搜集素材一、确定主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电子板报的规划过程和相关要求口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手段:使用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五、教法: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与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 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六、说学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让学生敢于肯一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超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传递、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手抄报、印刷报纸的结构特点,再利用多媒体教学网展示配套光盘中的四个电子板报。边展示边通过讨论和提问比较电子板报与手抄报、印刷报纸的异同,并归纳出电子板报的结构:报刊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导读栏等。同时, 注意分析电子板报本身的特点,如:主题是否新颖,内容是否.充实;颜色是否协调,布局是否合理,图文是否和谐统一;制作使用了哪些技术等,为讲解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打基础。 2、学生上机活动

完成任务:将自己欣赏电子板报的感受写下来,保存到电子档案袋中。 3、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 (1)一确定主题

主题的确定要有针对性,切忌大而空。 (2)一收集素材

围绕确定的主题,着手进行作品素材的准备,选取素材时要注意: a文章、资料、图片等应紧密围绕主题,要能充分展现主题

b注意甄别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引用作品时,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3).设计版式

电子报刊的版式设计应布局合理、创意新颖,要根据内容设计报头、页眉、板块的大小、中缝以及刊号等环一节一。 (4).制作作品

要使作品能够赏心悦目,要对作品进行美化和修饰,板报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字体和色彩要能突出重点,插图与主题要和谐统一。 (5)发布作品 4、学生上机活动 完成任务:

(l)对电子板报与传统印刷报纸进行比较,并将异同点发表在电子档案袋的讨论区中。

(2)通过网上邻居,浏览教师机中共享的“素材”文件夹(里面有“环境保护”、“动物”、“植物”等相关材料),从中确定自己的电子板报主题,整理素材;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自己搜集相关素材。 6、小结

利用word这种字处理软件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从而快速、形式多样地发布信息。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制作电子板报的操作方法。 7、作业

根据自己确定的电子板报主题,继续搜集、整理相关素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手抄报、印刷报纸的结构特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接着再展示电子板报范例,和学生一起分析,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针对学生实际,快节奏,小坡度,多环节一,环环相扣,设计的任务简单易完成,又留有很多思考的空间,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总之,本节课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h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