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4-03-19 22: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

【自研导学】 预习目标:

1、默读课文,积累“绯红、诘责、畸形、深恶痛疾”等词语。

2、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辛苦历程,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特点。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知识超市】

▲叙事散文 是指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叙事散文在形式上与一般散文一样,具备灵活

自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在内容上,叙事散文强调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与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思想。

▲ 鲁迅 浙江绍兴人,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 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 》。它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见写作的十篇

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印成书时该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经历的一组文章。(《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 背景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

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北京,

1

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研读文本】

一、默读课文,找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事件 思想品质

二、概括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作者在文中怎样表述了对藤野先生深厚的感情?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h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