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公司编码规则

更新时间:2023-05-22 13: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型服装生产公司的基础信息编码方案:商品信息编码组成结构说明:按着服装管理系统的要求,商品信息的编码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服装款式(比如共7位,从第1位至7位)+色号(颜色,比如共2位,从8位至9)+ 规格(尺码,比如共4 位,从10位至13位),结合服装公司的实际情况,其中款式部分的组成结构为:品牌+年+季+大类+设计号;完整的商品编码组成结构图参见(附图一)。

信息编码各组成部分明细说明:品牌:对于服装公司而言,目前主要经营服装品牌,考虑到以后由于经营业务的扩展,可能会延伸到其它品牌,因此,在商品编码中考虑品牌位,主要考虑到编码的可扩展性规则,同时也是为了在经营多品牌的情况下,便于了解各品牌之间的进、销、存情况。其编码部分用一位字符表示,即取用品牌汉字名称首字的汉语拼音首字符,但目前以C字母表示,考虑到编码的延续性,仍沿用原C字母表示;从第1位到第1位;具体明细列举如下:品牌名称服装 编号S 年号:用一位数字字符来表示,即取用年份的后两位。如:2000年用‘02’表示,2001年用‘03’表示,今后以此类推。从第2位到第3位。季号:用一位字母表示,应用季节名称汉语拼音首写字母表示,即春、夏、秋、冬。分别用字母‘C’‘X’、‘Q’、‘D’表示,从第3位到第3位

。大类:用一位字符表示,即汉语名称首写汉语拼音首写字母表示,从第4位到第4位;有重复者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长度应仍为一位字母。在编制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与原大类代码字母同。但考虑到原包、饰品类用两位字母表示,为了保证大类部分编码不能超过两位的原则,特将它们的代码调整为‘A’、‘I’,另外,考虑到在系统中,或填制的日报、清单中很难区分‘O’、‘0’,因此应尽可能的避免在编码体系中同时出现或穿插使用。具体明细列举如下:大类名称编号大类名称编号大类名称编号上衣S 鞋X 围巾W 大衣D 包U 裙子Q 风衣F 饰品A 背心B 毛衫M 样衣Y 表演装T 衬衫C 定做Z 连衣裙L 帽子H 裤子K 披肩P 〖附注〗:另外为了便于管理样衣、定做等货品,将此也做大类处理。

设计号:由设计部按大类设计的款式先后顺序从001编起,如C001、C002;S001、S002等以此类推进行编号;第5 位到7 位;具体明细在此不予列举。 × ×× × × ××× ×× ×××× 企业可以建立设计号档案,通过设计号就可以查询到工艺说明和设计师颜色编码部分:对于颜色部分的编码采用主、辅色(一般按深浅程度定义)的编码结构,即一部分用一个字母表示,以各主色的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表示,如‘R’代表红色、‘Y’代表黄色、‘G’代表绿色等;另一部分以1位数字表示,从‘0’编起,但应以主色作为主关键编码;如‘R’表示红色、‘R 1 ’表示浅红;‘Y 0 ’表示黄色、‘Y 1 ’表示浅黄;对于主色如有重复则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长度应保持不变;另外,对于过渡色系如红橙色亦或超过两种主色的情况,则以主色的组合形式表示,如:‘R J ’代表‘红橙色’,在编码时应保证色号部分编码的长度同一,在整个商品编码组成结构中,从第8位至9位表示;具体对照明细表如下:主色编号对照明细表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 R 红色Y 黄色G 绿色B 兰色J 桔色 N 黑色W 白色A 灰色P 粉色Z 紫色 M 米色K 咖啡色T 驼色H 褐色F 肉(肤)色 辅色编号对照明细表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 0 纯色1 浅色2 中色3 深色4 亮色 5 暗色6 金色7 银色8 水色9 青色 续表:货品色号对照一览表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 R 0 红色Z 0 紫色J 0 桔色M 0 米色W 0 白色 R 2 砖红PZ 粉紫JR 桔红MT 米驼WN 白黑 R 3 棕色ZR 紫红0G 绿色MW 米白W 7 银色 R 9 酒红K 0 咖啡G 1 浅绿P 0 粉色B 0 兰色 N 0 黑色R 5 绛红G 2 果绿F 0 肉色A 0 灰色 RN 红黑K 3 深咖啡GY 绿黄H 0 褐色A 1 浅灰 T 0 驼色Y 3 芥色Y 0 黄色PY 粉黄 JY 桔黄Y 6 金黄 牛仔蓝深杏杏色 (2)规格编码部分对于规格部分

的编码,考虑到版型及规格的扩展性因素,以身高、胸围的组合形式表示,如以‘5580’代表‘155/80A’;规格编号名称对照明细表如下: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 5580 155/80A 5564 155/64A 5580 155/80 88 35 35 6084 160/84A 6068 160/68A 6084 160/84 88 36 36 6588 165/88A 6572 165/72A 6588 165/88 88 37 37 7092 170/92A 7076 170/76A 7092 170/92 88 38 38 88 39 39 88 40 40

一、商品编码规则原规则: 款号(7位)+颜色(1位)+尺码(3位),商品编码明细级总长度为11 款号共7位,组成部分:年份(1位)+男女款(1位)+流水(2位)+品牌季节(1位)+坯布(1位)+领型(1位)颜色共1位,组成部分,A~Z色组,无分析意义尺码共3位,针织较规则,梭织随意较强新规则: 款号(7位)+颜色(2位)+尺码(3位),商品编码明细级总长度为12,增加颜色1位款号共7位,位数不变,编码同原编码,组成部分:年份(1位)+男女款(1位)+流水(2位)+品牌季节(1位)+坯布(1位)+领型(1位)颜色共2位,组成部分,具体红色,蓝色,唯一性,有较强的分析意义,详细参照附表一,需重新根据企业情况编制尺码共3位,针织基本沿用原规则,梭织改动较大,详细参照附表二二、物流码编码规则原规则: 供应商(1位)+原料(1位)+货号(7位)+色(1位)+尺码(3位)+款型(1位)+等级(1位),共15位在该物流码中,供应商及等级部分,在实际出入库时,有校验供应商、产品等级的功能,原料及款型在物流码中体现意义不是非常大,由于新系统无法识别大小写,及原供应商1位编码不够用问题,建议更改为2位;新规则:供应商(2位)+货号(7位)+色(2位)+尺码(3位)+等级(1位),共15位,供应商及颜色各增加一位,考虑为保证编码长度与原编码一致性,去除原编码中原料及款型部分,原料及款型部分后续在商品附加属性中体现,便于分析统计;三、调整后,对现有商品影响前提:调整后所有商品均能通过条码对照方式,保证原条码正常出入系统;仓库现有库存商品:因供应商只有一位,区分大小写,现有系统不区分大小写,故无法对仓库现有商品供应商及等级进行校验。为保证正常打描录入系统,系统通过条码对照方式,一一对应,保证所有商品能正常打描入系统。颜色仍无法分析; 新品定义: 商品编码规则及物流码编码规则严格按照新规则进行定义入系统,颜色可分析; 老品新做:同原操作方式,重新定义新货号,严格按新标准定义,颜色可分析; 常规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ji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