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综合训练-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21: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A)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2.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一直向西飞行 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3.影响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 C.地形平坦 D.灌溉水源

下图为欧洲某地地形剖面图, E为柏林市,F为威尼斯市。读图回答4—5题:

4.此地形剖面图大致是沿

A.35°N纬线而作 B.13°E经线而作 C.本初子午线而作 D.40°N纬线而作 5.B地所在的国家

A.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B. 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C. 工业与人口越来越向北集中 D. 目前人口的再生产呈负增长

1

右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印度洋南部海区 B.澳大利亚北部海区 C.太平洋东部海区

D.亚洲、非洲、欧洲交界处

7.图示区域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资源是

A.有色金属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8.图中四点地震频度与强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表示世界四城市经纬网位置,据此回答9-11题

9.图中序号与城市配对正确的是

A.①——开罗 B.②——旧金山 C.③——青岛 D.④一—新加坡 10.四城市中由宗教因素兴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城市所在国家双边贸易正确的是 A.③国向④国大量出口服装 B.①国向②国大量出口长绒棉 C.③国向②国大量出口汽车 D.④国向②国大量出口天然橡胶

44.泰国克拉运河计划是指在克拉地峡处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安达曼海的运河。读图回答:

(1)克拉运河位于 半岛上,两侧海域分属 洋与 洋。该处开通运河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上用“//”符号画出运河的理想位置。

(2)该运河建设对中国进口能源的主要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运河建设对泰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运河开通后对新加坡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B)

图6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7中四条剖面线,与图6剖面吻合的是

13.对图6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是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14.图6中①海区的盐度约为 A.10? B.32? C.35? D.40? 15.有关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A.出口量与产量发展趋势完全相同 B.出口量占汽车产量的比例上升很快 C.内销占汽车产量的比例上升很快 D.汽车产量变化时,出口量也随之变化 16.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利用海洋运输条件,出口初级产品 B.经济发达,对外依赖性小 C.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工业产品 D.工业发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

图3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数字为经纬度数值。读图完成17—19题。

17.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xjy A.甲位于国界线上 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丙位于板块交界线上 D.丁位于我国地形阶梯分界线上 18.四山脉中,两侧自然带类型基本一致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txjy 19.四图中

A.a、b两地相距约2200千米 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t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D.g地和h地地壳运动强烈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20—23题。 43.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分析20℃等温线西半段走向形成的原因。

(2)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时可能遇到困难有: ; 该铁路的长度最接近 ( )

A.50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3000千米 (3)图示河流水量大、落差大,多瀑布,分析瀑布的形成原因。

4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C)

20.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21.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22.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资金来源充足 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 D.科学技术先进

23.根据世界钢铁市场形势,c、d所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 A.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提高产量 B.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提高质量 C.分散布局、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缩小规模、从而适应世界市场形势需求 读右图,回答24—26题

24.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25.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6.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06年1月2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经过300 天、43230海里的环球航行后顺利返回青岛。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我国科学家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区域进行深海探测,采集样品,对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图5为这次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有关图中①~④所在国家或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联系地中海和大西洋重要通道 B.②所在大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洲 C.③所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④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28.2005年12月,考察船从②启航回国,其中从②~③海区航行时:

A. 一直顺水航行 B.以逆水航行为主

C.顺水航行里程长于逆水航行里程 D.先逆水后顺水

5

二、双项选择题

读四幅海峡示意图,回答29~32题。

29.四大海峡相比:

A.纬度位置由南向北依次是③④①② B.经度位置由东向西依次是④③②① C.盐度由高向低依次是①②④③ D.水温由高向低依次是③①②④ 30.四大海峡中沟通两个大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1.四大海峡中位于洲界线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据抽样检测,海峡③的水质最差,其原因可能是: A.水道狭长,风平浪静,海水自净能力较弱

B.地处赤道无风带,年降水量偏少,海水稀释作用弱 C.航线石油运输量大 D.沿岸传统工业发达

49.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l)图中A所在的 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 农业区,该地区代表性植物是 。

(2)谈谈B地区“房屋的墙比较厚、窗子比较小”的原因?

(3)长期以来,B地区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热点的原因是什么?

(4)为将P地区资源送至其消费国,请你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及线路。

(5)图中河流a是 河,它注人 。b、C两河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字母)河流。

6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D)

读下图,回答33—35题。

33.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B.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西北 C.乙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 D.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34.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B.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C.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D.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35.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 B.水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铁矿资源 读图,回答36~37题。

36.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大板块碰撞地带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都有明显的汛期 37.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①国为发展中国家,②国为发达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②地所在国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右图为某国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回答38~40题。

7

38.该国周转量最多的货物可能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木材 39.该国与中国比较,其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A.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广 B.是世界上石油供需平衡的国家 C.没有优良的海港 D.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40.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境内河流稀少,所以内河周转量很少 B.种植业发达,是世界重要的粮食谷物出口国 C.工业发展建立在本国丰富的资源基础上 D.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对某条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河口剖面一年内的沉积物实地勘测后得到的数据。据此回答41~42题 41.该河口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德干高原

42.可能发生在该河流域的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是

A.发展绿洲农业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北极星位于头顶

4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l)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 是 图。

(2)对比分析PQ两地气候的异同点 及其成因。 (3)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4)甲国的铁路干线主要是南北走向、沿海分布,分析其成因。

8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E)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图13

材料一:非洲大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774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4%,原油日产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费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3.4%。专家预测至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材料二:非洲曾是美国外交政策中备受冷落的角色。布什4年前在竞选时曾轻描淡写地说,非洲“不属于美国的战略利益范围”,但在2003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却强化与非洲能源生产国的合作,确定非洲为“加强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据报道,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在提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分析,我国是世界未来石油进口增长最多的国家。 (1)图13中的虚线甲、乙航线是连接我国与非洲西海岸海上航线的一部分,甲航线与乙航线货船上的货物类型有什么差异。

(2)根据材料简述,美国为什么把非洲确定为“加强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3)除了非洲,中亚地区也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区域,与非洲相比,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具有哪些优势?

除进口石油外,我国还可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至少答出三点)

(4)当地时间2004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10时,我国驻非洲某国的石油工人在发给北京家人的E-mail中写道:“这里气候湿热、蚊虫遍地,丛林中时有野兽出没??”该国最有可能是图13中a—e国中的 国,当北京家人收到E—mail时,北京时间与图14(阴影区为夜,中心点为南极点)中的 点时间最接近。

9

46.读 “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判断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东西哪一侧的大洋?并说明判断理由。

(3)简析①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4)城市带②和③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5)指出④附近发展农业的主导性人文区位因素

10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F)

47.读德国图,回答问题:

(l)从图中可以看出,德国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2)德国是欧盟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其工业发 展的有利条件是: ;

; 。

(3)图中 (填数码)处是该国的最大工业区, 它形成于第 次技术革命。二战后出现了衰落, 主要原因是:

① ,② ,③ ,④ 。

(4)图中③城市原来以旅游业和啤酒业著名,现在已发展成为德国的 、 、 中心。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格局为 形式。

(5)德国有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请在图中恰当位置用“⊙”表示出来。

(6)②处海域名称是 ,其盐度(高于或低于)1%,原因是 。它与北海之间的表层海水流动方向为 。

50.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02年世界杯中巴足球赛于6月8日20时30分在韩国西归浦(东九区)开赛。巴西(西三区)球迷应在当地 (时间)打开电视机准时观看。

(2)图乙中所示区域内,最适合停靠巨型货船的是①②③④中的 处,其理由是 。

(3)图甲中A、B、C、D、E、F各地,与丙、丁图表资料示意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较吻合的有 。 (4)(多选题)近年来,图甲中A省塑料大棚菜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A.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5)图甲中B、C、F字母所在的三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

劳动密集型工业区位选择的这种变化,对字母所在国家的经济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11

51.图10为“法国水系示意图”及“法国部分农业用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系图,判断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罗纳河从源头到河口,共建有19级水坝,除了上游一座于二战后建的大坝是80米高之外,

其余18座都为低坝,没有一个因修水坝而出现移民。你认为修建低坝还有哪些好处?

(3)描述右图中葡萄种植园景观的分布。

(4)制约小麦和葡萄生产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12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G)

52.图中为世界著名的运河、海峡、港口所在地的经纬度,甲乙丙为气温降水图表,分析解答下列问

题:

A运河 B海峡 C港口

9oE

5oW

33oE

● 54oN

● 36oN

● 69oN

(1)图中A运河连结 海与 海,所属国家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特色,人口分布 , 城市特别发达,在第三次工业技术推动下,新兴工业逐步向 发展。运

河沿岸地区气候类型与图中的 相同,该气候类型在本地区分布最广的原因有 。

(2)图中B海峡位于 板块与 板块之间的 边界,表层海水由 向 流动,按成因划分属于 流,海峡沿岸典型的植被类型为 。

(3)图中C港为 洋沿岸著名的港口,该港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 。 53.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下图为“两种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B地区的地貌带征是 。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产生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一些企业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两种生产模式(如下图)

说出两种模式的主要区位指向:

14

模式一 、模式二 。 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4)图中M地位于地震多发地区,属于 地震带,是由 板块和

54.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A图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B国有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港。试分析该港口的区位条件。

(3)C国常规能源短缺, 几乎全靠进口,总发电量中 电占绝大部分。 (4)简述D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15

《世界地理》综合训练(H)

5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1)朝鲜半岛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半岛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海沿岸,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 (3)D、E表示同一种工业在两国的分布。影响D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E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工业在两国布局条件的不同,反映出其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4)影响G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应该城市粮食消费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海域的名称是___________,日韩两国曾因该海改名之争,使两国关系一度趋于紧张。

16

56.下图为南亚地区某季节的气压形势图,图中EF为某时刻的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C处轮船船员可以观赏 (日出、日落) 景观;此时,下列河口处可能有咸潮发生的是( ) A.恒河 B.珠江 C.拉普拉塔河 D.刚果河 (2)从图中气压形势分析B地区该季节降水稀少的原因。

(3)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在南亚(34.4°N,73.6°E)地区发生7.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该地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4)A地区为该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区,其发展条件比沪宁杭工业区更为有利的方面是什么?

17

答 案 1 B 15 D 29 BD 2 A 16 D 30 CD 3 D 17 D 31 AD 4 D 18 C 32 AC 5 D 19 D 33 BC 6 D 20 D 34 CD 7 C 21 B 35 BD 8 B 22 C 36 BD 9 C 23 D 37 BD 10 A 24 B 38 BC 11 D 25 C 39 AD 12 B 26 A 40 CD 13 B 27 B 41 AD 14 A 28 B 42 BC 43.(1)受秘鲁寒流和山地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2)要通过高大的安第斯山,高差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火山、滑坡等地质灾害;B (3)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如答岩性上硬下软也可)(4)大牧场放牧业;①利用生物技术,培养优良的畜种;②开辟水源;③种植牧草,积极建设人工草场;④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答出三点即可) 44.(1)马来 太平 印度 地峡较窄,地势较低,有利于开通运河 画在最窄处

(2)有利于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运输方式多元化,加强中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机制 (3)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运河建成后大大增加泰国的经济收入 (4)减少其收入,降低其国际地位

45.(1)甲航线货船上货物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乙航线货船上货物以矿物产品为主 (2)非洲石油储量大,日开采量多,但本地区消费少,有较多石油供出口。

(3)距离中亚比非洲近;可通过管道输送,这样更安全、更可靠;我国与中亚各国关系友善。(答出两点即可)

①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②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t

③加强我国水能、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开发,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 ④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等。

(4)小 ③ 46.(1)地形:西部为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的山地;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2)东(大西洋) 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3)位于(西风的)迎风坡 (4)交通(水运)便利;气候适宜;地形平坦 (5)市场 47.(1)南高北低 河流流向 (2)丰富的煤炭资源 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 雄厚的科技力量(3)⑤ 二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宇航 飞机制造 微电子 环形一放射 (5)略

(6)波罗的海 低于 地处较高纬度,蒸发较弱,降水较多,大量河流淡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自东向西 48.(l)乙 (2)相同点:都属于季风气候,而热同期 不同点:P地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且位于低纬地区,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Q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位于中纬地区大陆东岸,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有利条件:雨热同期,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不利条件:多水旱灾害,多山地少平原。 (4)甲国国土南北狭长,故铁路干线主要是南北走向;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密集,人口集中,故铁路干线主要分布在沿海。 49.(1)美索不达米亚(或两河) 灌溉业 枣椰树 (2)该地区处于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热,

18

昼夜温差大;为了减小房屋里的温度变化。 (3)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是世界海陆交通要道;也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石油油质好,开采成本低,外运方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4)要点:里海 沿海 东亚、西欧、北美 (5)底格里斯河 波斯湾 C 50.(1)6月8日8时30分 (2)③ ③处为港湾,风浪小、水深 (3)BCF (4)CD(5)CBF ①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促进经济发展;②便于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提高竞争能力。 51.(1)地形以平原为主;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部为高原、山地;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2)一是农田淹没少;二是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也少;三是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四是溃坝等威胁性小。 (3)葡萄种植主要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和河谷平原地区。 (4)制约北方小麦生产主要因素是低温冻害,南方葡萄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水源。 52.(1)波罗的海 北海 比较均匀 中小 南 甲 常年受中纬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平原地形为主,高大山脉多东西向,海岸线曲折,多半岛与岛屿,海洋深入到大陆内部(2)亚欧 非洲 消亡 西 东 密度流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北冰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53.(1)德干高原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M城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N地位于山地背风坡 (3)原料指向 廉价劳动力指向 (4)地中海一喜马拉雅 亚欧 印度洋 54..(1)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生长多汁牧草;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交通发达,科技水平高。 (2)鹿特丹;地处莱茵河入海口,直接与北海相通,可以海陆连运。海港宽阔水深,为船泊入港、抛锚以及港口设备和建筑合理布局提供条件。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把港口和腹地许多城市紧密相连(或经济腹地广)。 (3)石油和天然气;水

(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宽阔谷地,北部为波德平原。 55.(1)东北高,西南低 河流的流向 黄 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2)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A具有海洋性,)B具有过渡性; C具有大陆性(3)①岛国位置,多良港,海运便利;②国内资源缺乏,需从国外运进原料、燃料;③国内市场狭小,产品输往国外;①接近原料、燃料产地,②接近消费市场; C(4)石油资源丰富 松嫩平原(5)日本海

56.(1)日落 C (2)B位于气旋西部,盛行大陆吹来的西北风,气流干燥。 (3)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区,地壳不稳定。 (4)煤、铁、锰(原料、燃料)丰富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j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