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在线考试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15 2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在线考试

离考试结束还剩 32分 10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工业强基工程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20年,()。 A. 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B. “四基”发展基本满足整机和系统的需求 C. 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D. 初步建立起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

2.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智业社会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信息不对称 B. 财富不对称 C. 血缘不对称 D. 智力不对称

3.我国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不包括() A. 高端发动机 B. 智能控制系统 C. 精密仪器仪表 D. 汽车轮胎

4.第()次的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生产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5.根据本讲,AlphaGo Zero用了多长时间学习超过了其他AlphaGo的版本()。 A. 21天 B. 40天 C. 3个月 D. 1年

6.根据本讲,AlphaGo Zero版本的特点是()。 A. 没有利用任何历史棋谱 B. 仅输入基本规则 C. 采用80层卷积神经网络 D. 以上都对

7.本讲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以下的时候,大概有40%的企业处于亏损是亏损边缘的状态。 A. 4% B. 5% C. 6% D. 7%

8.从规模、质量、结构、持续发展这几个维度对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进行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分析,可将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阵营的是()。 A. 美国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

9.下列有关我国工业基础能力滞后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基础研究薄弱,很多环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 产业发展中,长期“轻主机、重配套” C. 缺少全行业的协同,政府投入不够 D. 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10.本讲提到,现代制造体系的依托基础是() A. 主体功能区 B. 生产技术先进的行业 C. 科技创新 D. 国际顶尖制造企业

11.根据本讲,震惊全球的AlphaGo是以下哪个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 A. Facebook B. Apple C. IBM

D. Google DeepMind

12.英国工业2025的战略核心是()。 A. 智能制造 B. 循环经济 C. 再生经济 D. 绿色经济

13.本讲提到,过去的拖拉机的换挡是() A. 动力换挡 B. 机械型换挡 C. 快速换挡 D. 省力换挡

14.本讲提到了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动态,不包括()。 A. 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1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制造2025》颁发的外部背景() A. 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时期

B. 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以后,一系列的制造业复兴和增强计划一个积极的回应 C. 生产效率的增速和资本回报下降

D. 新一轮技术革命,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16.本讲提到,未来制造的过程就是()。 A. 生产的过程 B. 服务的过程 C. 研发的过程 D. 采购的过程

17.世界制造业公认的研发投入为() A. 10% B. 2.5% C. 5% D. 1.6%

18.根据本讲,下列哪项不属于通用技术() A. ICT技术 B. 生物医药技术

C. 新材料技术 D. 电子控制技术

19.制造业必须调整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制造()。 A. 大国 B. 超级大国 C. 强国 D. 先进国

20.根据本讲,下列哪项不属于智能制造的底层技术() A. 高效能运算 B. 3D打印 C. 超级宽带 D. 激光技术

21.本讲指出,网络化是智能制造的特点之一,其本质是() A.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 把产品的物理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C. 改变人机关系 D. 让人们联系更密切

22.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比已上升到() A. 30% B. 32.8% C. 20.8% D. 22%

23.下列哪项不属于智能制造的特点()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D. 单一化

24.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生产企业以()居多,这些企业不以产量规模制胜,而是专注于产品细分市场上的某一产品,满A.大型企业 B. 国企 C. 中小型企业 D. 上市公司

25.根据本讲,新一轮人工智能获得成功的最大特点是()。 A. 感知 B. 行动 C. 学习 D. 决策

26.下列有关我国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程机械是我国在全球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

B. 大型工程机械所需的30MPa以上高压泵、阀、马达及控制系统几乎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 C. 国内有1000多家液压企业,其中销售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有30多家 D. 国内的液压企业平均规模都很小 27.本讲提到,股票分析属于()。 A. 默顿系统 B. 牛顿系统 C. 爱因斯坦系统

D. 达尔文系统

28.智能化制造与装备是基于()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A. 计算机 B. 科学或知识 C. 先进技术 D. 数字媒体

29.国内首台25兆牛的油压双动正反向卧式铝挤压机的出现,为大型()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A. 钢灌注产品 B. 水泥制品 C. 有色产品 D. 玻璃制品

30.根据本讲,2017年10月谷歌推出实时语音翻译无线耳塞Pixel Buds,可以完成多少种语言的实时翻译()。 A. 20种 B. 30种 C. 40种 D. 50种

二、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平行系统的基本框架包括()。 A. 实际系统 B. 人工系统 C. 管理与控制 D. 实验与评估 E. 学习与培训

2.根据本讲,如何加强质量品牌的建设()

A. 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不断地提升企业品牌的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的形象 B.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C. 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 D. 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

E. 推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3.下一步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包括() A. 航空装备 B. 通信装备 C. 节能环保装备 D. 石油炼制 E. 生物工程

4.根据麦肯锡公司的分析预测,在2035-2075年间以下哪些职业可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 A. 长途运输业 B. 传统制造业 C. 金融业 D. 翻译行业 E. 会计行业

5.本讲提到,我国工业基础能力的现状包括() A. 规模较小,门类短缺 B. 能力提升,实力增强 C. 创新不足,受制于人 D. 低端过剩,高端短缺

E. 质量不高,可靠性差

6.根据本讲,智能制造的影响主要有() A. 可能进一步弱化中国要素成本优势

B. 国外的企业可能通过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在维持可接受成本的基础上,针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较中国产品种类更丰富新能更稳定、使用更人性化,环境更友好的产品

C. 智能制造可能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D. 智能制造可能会导致大规模技术性的失业 E. 进一步增强中国要素的成本优势

7.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认为人类经历以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高度()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A. 标准化 B. 数字化 C. 网络化 D. 智能化 E. 单一化

8.根据本讲,大数据有哪些基本特征()。 A. 数据获取容易 B. 数据体量巨大 C. 数据类型众多 D. 价值密度低 E. 处理速度快

9.英国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依据有()。 A. 更聪明的计算机软件 B. 新材料的出现 C. 灵巧的机器人

D. 基于网络的制造业服务商,在互联网上,这些服务商促成了完成的产业链 E. 新的制造方法

10.建设智能化的工厂涉及到实现三个互联与三个集成,其中,“三个集成”具体是指()。 A. 虚实集成 B. 纵向集成 C. 横向集成 D. 内外集成 E. 端到端集成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本讲认为,工业5.0的目标是从UDC到AFC的转化。 对 错

2.再工业化是指重新重视和发展工业,包括改造提升现有工业和发展新工业的过程。 对 错

3.根据本讲,从成本角度来看,智能制造可能进一步加强中国要素成本优势 对 错

4.《中国制造2025》的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是我国制造业领域第一个超过五年以上长期的行动纲 对 错

5.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开始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行布局。 对 错

6.德国工业4.0的核心是物理信息系统CPS。 对 错

7.我国现在尚没有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标准。 对 错

8.随着物联网及其服务的引入,制造业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对 错

9.在2014年对《安全生产法》的修改中,减轻了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 对 错

10.根据本讲,中国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迅猛增长,出水水质不断提高,但水环境尤其是城市水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对 错

您的考试成绩为:84分,您已通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所考知识点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中)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中)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您的答案 判卷结果 D A D D B D D D B A D B B D √ × √ √ √ √ √ × √ √ √ √ √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中)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中)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研究(上) C B C D C B A C D C C B A B C C ABCDE ABCD CE ACD ACD ABCD BCD ABCDE ABCDE BCD 对 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改造及我国的借鉴(下)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错 对 对 对 错 对 错 对 √ √ √ √ √ √ √ √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6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 24分 13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根据本讲,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语音输入领域做得较好的企业是()。 A. 科大讯飞 B. 搜狗 C. 百度 D. 以上都对

2.根据本讲,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工+智能,那以下需要人工做的工作是()。 A. 数据采集 B. 数据清洗 C. 做标签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一类不是法国重点围绕的优先项目()。 A. 环保和新能源 B. 医疗和健康 C. 教育和民生 D. 前沿技术

4.根据本讲,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中,力争到()年迈入制造业强国的行业。 A. 2025 B. 2020

C. 2030 D. 2035

5.本讲提到,新常态的核心是(),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 A. 高速 B. 和谐发展 C. 以人为本 D. 变革

6.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智业社会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信息不对称 B. 财富不对称 C. 血缘不对称 D. 智力不对称

7.本讲提到,现代制造体系的依托基础是() A. 主体功能区 B. 生产技术先进的行业 C. 科技创新 D. 国际顶尖制造企业

8.根据本讲,下列哪项不属于智能制造的底层技术() A. 高效能运算 B. 3D打印 C. 超级宽带 D. 激光技术

9.根据本讲,影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关键参数是()。

A. 网站数量 B. 网络深度 C. 网络结构 D. 网络主体

10.由于“四基”是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要推动建设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下列有关创新中心运作机制的的是()

A. 是一个盈利性的创新实体

B. 类似于产业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合组织 C. 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 D. 实行非会员制

11.本讲提到,未来制造的过程就是()。 A. 生产的过程 B. 服务的过程 C. 研发的过程 D. 采购的过程

12.智能化制造与装备是基于()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A. 计算机 B. 科学或知识 C. 先进技术 D. 数字媒体

13.本讲提到,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喊出来。 A. 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德国

14.根据本讲,AlphaGo Zero版本的特点是()。 A. 没有利用任何历史棋谱 B. 仅输入基本规则 C. 采用80层卷积神经网络 D. 以上都对

15.根据本讲,下列哪项不属于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A. 智能制造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设施,或者信息使用成本在快速下降 B. 突出智能制造的作用,也是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政策的一个回应 C. 设计和生产的信息密度加大 D. 生产效率的增速和资本回报下降

16.本讲认为,要让企业的设备、人员、信息和目标合成一体,最重要的是()。 A. 通讯技术 B. 知识自动化 C. 物联网 D. 无线连接技术

1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制造2025》颁发的外部背景() A. 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时期

B. 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以后,一系列的制造业复兴和增强计划一个积极的回应 C. 生产效率的增速和资本回报下降

D. 新一轮技术革命,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18.工业强基工程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20年,()。 A. 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B. “四基”发展基本满足整机和系统的需求 C. 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D. 初步建立起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

19.下列有关我国工业基础能力滞后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基础研究薄弱,很多环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 产业发展中,长期“轻主机、重配套” C. 缺少全行业的协同,政府投入不够 D. 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20.根据本讲,目前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属于哪个阶段()。 A. 弱人工智能 B. 通用人工智能 C. 强人工智能 D. 超人工智能

21.《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制造业发展以()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任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A. 规模发展 B. 科学发展 C. 高速发展 D. 和谐发展

22.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比已上升到() A. 30% B. 32.8% C. 20.8% D. 22%

23.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生产企业以()居多,这些企业不以产量规模制胜,而是专注于产品细分市场上的某一产品,满A.大型企业 B. 国企 C. 中小型企业 D. 上市公司

24.本讲提到,过去的拖拉机的换挡是() A. 动力换挡 B. 机械型换挡 C. 快速换挡 D. 省力换挡

25.我国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不包括() A. 高端发动机 B. 智能控制系统 C. 精密仪器仪表 D. 汽车轮胎

26.根据本讲,新一轮人工智能获得成功的最大特点是()。 A. 感知 B. 行动 C. 学习 D. 决策

27.建设智能化的工厂涉及到实现三个互联与三个集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个互联”的是()。 A. 信息互联 B. 虚实互联

C. 端到端互联 D. 内外互联

28.本讲提到的ACP方法中,A代表()。 A. 人工社会 B. 计算实验 C. 平行执行 D. 一体化

29.下列哪项不属于智能制造的特点()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D. 单一化

30.从规模、质量、结构、持续发展这几个维度对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进行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分析,可将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阵营的是()。 A. 美国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

二、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根据麦肯锡公司的分析预测,在2035-2075年间以下哪些职业可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 A. 长途运输业 B. 传统制造业 C. 金融业 D. 翻译行业

E. 会计行业

2.根据本讲,智能制造的影响主要有() A. 可能进一步弱化中国要素成本优势

B. 国外的企业可能通过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在维持可接受成本的基础上,针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较中国产品种类更丰富新能更稳定、使用更人性化,环境更友好的产品

C. 智能制造可能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D. 智能制造可能会导致大规模技术性的失业 E. 进一步增强中国要素的成本优势

3.本讲提到的决定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有() A. 资本 B. 劳动

C. 全要素生产率

D. 制造业质量的竞争力指数 E. 制造业增加值率

4.根据本讲,我国现代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包括() A. 资源节约

B. 政府对行业的准入调控能力不足 C. 一哄而上的企业产业发展文化 D. 工作积极性差 E. 管理不科学

5.平行系统已经在()领域得到应用。 A. 交通 B. 化工 C. 农业

D. 物流 E. 健康

6.根据本讲,现代制造体系包括哪几部分?() A.依托基础 B. 支撑行业 C. 发展动力 D. 运行目标 E. 更新换代

7.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认为人类经历以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高度()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A. 标准化 B. 数字化 C. 网络化 D. 智能化 E. 单一化

8.根据本讲,工业强基工程要实施5个一,具体是指: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A. 一个军民融合行动 B. “一条龙”应用计划

C. 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D. 一批规模化生产的大企业 E. “一揽子”突破行动

9.下列属于为实现德国工业4.0采取的八项行动的是()。 A. 标准与参考架构 B. 管理复杂系统

C. 安全与保障 D. 培训与继续专业教育 E. 资源效率

10.《中国制造2025》提出: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的原则,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 A. 问题导向 B. 产需结合 C. 协同创新 D. 风险导向 E. 重点突破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根据ICP对世界199个经济体GDP的统计,以PPP衡量,中国2011年的经济总量已超过美国。 对 错

2.国务院“水十条”,提出要在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20%以内。 对 错

3.到2025年,23万金融行业员工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对 错

4.人工智能算法和计算能力都需要依靠人才,不可以通过全球采购。 对 错

5.吉林6·3火灾的起火原因是电路铺设过程中未加装安全保护措施,导致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机器设备造成了电力系统短路引起的 对 错

6.根据本讲,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科学发现和创新的领导者。 对 错

7.中国目前还没有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

对 错

8.世界品牌实验室的调查表明:相比美国、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负面感知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差、安全水平低、不可信赖等 对 错

9.随着物联网及其服务的引入,制造业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对 错

10.发达的制造业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驱动力,有利于新发明及专利的产生,促进高新科技的更新与推广,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有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对 错

您的考试成绩为:78分,您已通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所考知识点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中)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中)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中) 您的答案 判卷结果 D D A A D D A B D C B B C D √ √ × √ √ √ √ √ × √ √ √ √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中)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中)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下)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战略要点与政策思路(上)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下) 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上)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中)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研究(上)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D B C D B C B C C B D C C A D D ABCDE ABCD ABCDE BCDE ACD ABCE BCD BCDE ABCDE ABCE 错 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中)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改造及我国的借鉴(下)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改造及我国的借鉴(上) 错 对 对 对 错 对 对 对 × × √ √ √ √ √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下)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工程新业态发展与应用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中)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强基工程(下)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改造及我国的借鉴(下)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改造及我国的借鉴(上) 错 对 对 对 错 对 对 对 × × √ √ √ √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r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