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文化知识竞赛120题

更新时间:2024-05-07 04:5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荀子文化知识竞赛120题

1.荀子是哪国、何地人?

答:司马迁作史记说荀况赵人。历代史学文献说荀子今山西安泽一带人。

2.在史籍中也可以看到荀子故里在新降、在临猗的说法,请问:荀子故里新绛、临猗说不成立的根据是什么?

答:司马迁定论说荀况赵人。新绛、临猗属魏地,从未进入赵国版图。因而荀子故里新绛、临猗说都不成立。

3.荀子生活的时代,在我国历史上称为什么时代?(B)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

4.荀子的先祖是谁?在那部史料中有荀子与其先祖的记载?

答:是荀林父。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说“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

5.荀子先祖荀林父在晋国担任何等要职?

答:晋国正卿,晋景公时的中军元帅。

6.荀林父在晋国最大的军功是什么?

答:为大晋国开疆拓土,灭赤狄于留吁、甲氏、铎辰、潞氏。

7.留吁、甲氏、铎辰、潞氏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答:留吁是今屯留,甲氏是今长治、长子。铎辰是今襄垣、沁县一带。潞氏就是现在的潞城。

8.荀林父东征今天的屯留、长子、潞城、长治,他的前敌

25

1

指挥中心应该设在何地?那里是他最具战略要地的后方?

答:必然是安泽一带,晋国的都城在今候马、曲沃一带,荀林父东征晋东南,他的大本营不是设在安泽,进军路线不是选择安泽,从任何一地进军不是此路不通,就是舍近求远。

9.安泽在商周与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地名称什么? 答:《魏书·地形志》称:“安泽古称伊氏邑,战国属赵国”。

10.伊氏故城在现在的那里?

答:山西著名地名专家马晓东在《山西县名史活—安泽》一文中说:“伊氏城的旧址就在今安泽县府城镇”。

11.荀子游学于那个国家? 答:齐国。

12.荀子是稷下学宫领袖,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在学宫的地位是怎样评价的?

答:“三为祭酒,最为老师”。

13.安泽有荀子后裔吗?请问:在安泽荀氏后裔中载入史册的名人是谁?

答:在安泽唐城镇亢驿村仍有荀姓人家。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代,自有科举制度以来,在山西荀氏中惟有一个人,在元代泰和六年状元及第,这惟一一名姓荀名植的状元,就是安泽人。荀植的芳名载入《郝经传》、《平阳府志》、《岳阳县志》。

14.荀子是年五十还是年十五游学于齐?你倾向于何种说法?

答:荀子始游学于齐是在“年五十”还是“年十五”?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争论起因于文献中的两处不同记载。《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东

25

2

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则说:“齐威、宣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最为老师”。在没有铁定的定论前,应当倾向于两种说法、两种争论并存,因为年龄争议丝毫影响不了荀子思想与日月同辉。

15.荀子生于安泽,那么他死于何地? 答:兰陵。即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

16.荀子时代的兰陵是战国何国辖地? 答:荀子时代的兰陵属楚国辖地。

17.是何人举荐荀子任兰陵县令的?

答:是楚国的令尹(官职相当于丞相)春申君。

18.春申君的真实姓名叫什么?史家送他战国美称是什么? 答:春申君名黄歇。他同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 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19.荀子两度担任兰陵县令,首任兰陵县令遭谗被罢县令后,荀子为何又被再次启用、再度担任兰陵县令?

答:荀子遭谗罢令后,踏上回归赵国的路程。楚国丞相春申君的客卿向春申君进言说,荀子是天下最有名的圣贤,其治国才能可比商代名相伊尹,任何一个国家重用荀子都对楚国不利。春申君也深知荀子经天纬地之才,为了国计民生、兴国利民大业,再度请回荀子担任了兰陵县令。

20.荀子生于安泽,葬于苍山县兰陵镇,安泽、苍山可谓圣地神土。由于血脉相牵的关系,两县在何年、何地、由何人代表两县举行了同举荀旗、缔结友好、共谋发展签字仪式?

25 3

答:2007年8月7日,在山东苍山荀子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期间,安泽县与苍山县缔结友好县。临沂市领导王晓嫚、包祖善出席会议,两县政府县长代表两县举行签字仪式。

两县缔结友好县后,将充分发挥两地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选准合作重点,加大合作力度,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县为根本出发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友好合作关系。 21.2009年金秋十月,安泽举办祭荀大典,安泽、苍山在祭荀大典活动中,有一项仪式可永远载入两县史册。请问:这一仪式冠以什么名称?它寓意和象征了什么?

答:2009年金秋十月,安泽举办祭荀大典,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荀子生地安泽与荀子终老地水土交融仪式。山东苍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涛,政府副县长高思圣带着苍山人民对第四届中国荀子文化节的祝福,带着荀子终老地苍山县荀子墓前的一抔黄土,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同安泽书记梁若皓一同将沁河水和荀子故去土地上的黄土交融在象征着两千年荀子文化的春秋大鼎里。这水与土的交融象征着安泽和苍山两县从此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融合。这水与土的交融包含了我们对于先哲的无限敬仰,同时也意味着中华文明的万流归一。 22.有一首盛赞兰陵特产的唐诗,这首诗是谁写的?你能背诵吗?

答:这首诗的题目叫《客中作》,又名《客中行》,诗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诗是这样写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3.战国时期,荀子任兰陵令,兰陵人说荀子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你能说出兰陵美酒酿造的久远

25

4

历史吗?

答:兰陵美酒的酿造史同中国的青铜器一样古老,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鬯其酒”的记载,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95年秋,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发掘中出土了具有2148年历史的兰陵酒。出土的陶制球形坛内,泥封上印有“兰陵贡酒”、“兰陵丞印”、“兰陵之印”戳记,保存完整无缺,进一步印证了兰陵3000年的酿造历史。

24.兰陵美酒,不仅举国闻名,其药用价值也著称于世,并记入医药典著 。请问:兰陵美酒写入那部医药典著?这部典著是谁写的?他是怎样写的?

答:兰陵美酒写入医药典著《本草纲目》。作者是明代医学泰斗李时珍。李时珍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兰陵美酒高度赞赏:“兰陵美酒,清香远达,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共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常饮入药俱良”。

25.《荀子》著作共有多少篇? 答:32篇。

26.请说出五位荀子比较有名的的学生。 答:李斯、韩非、张苍、浮丘伯、毛亨。

27.请判断对错: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当然也和荀子同属一个学派。

答:错。荀子思想源于儒学、倾向法理,隆礼至法,博采百家。韩非、李斯是法家。

28.有史家说荀子是儒家、也有史家说荀子是法家、还有史家说他剌取百家、贯通百家,准确地说他究竟是什么家?

答:荀子博采诸子百家之长,建构起自已的独特的思想体系,

25

5

给荀子冠名任何一家的称号,都不能涵盖博大精深的荀子思想,都是以偏慨全。准确的答案荀子是集诸子百家之大成者。

29.荀子对诸子进行过一针见血的批判,请问:这篇代表作是三十二篇中的那一篇?

答:对诸子的批判文章篇名是《非十二子》。

30.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六个学派中的十二个人提出批判,他批判了谁?批判了他们什么?

答:荀子以卓著的识力,批评孔子的“天生德于予”的唯心观点;反对墨子平等兼爱;非难陈仲、史鳟贵贱不明;讽刺宋研寡情少欲;指责慎到、田骈尚法无法;诘难惠施、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仪”;批判孟子不明性恶;鞭挞老子贵贱不分;指责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等歪理邪说。荀子是取法诸子、扬弃百家,为诸子百家画句号的人。

31.荀子一生周游列国,请说出荀子都到过哪些国家。 答:燕、齐、赵、楚、秦。

32.《史记》中荀子和哪一位圣人并同列传?列传标题是什么?

答:荀子与孟子在《史记》中同列一传。列传题目是《孟子·荀卿列传》。

33.荀子是什么时候到燕国的?他为何要到燕国去?

答:公元前316年,荀子才二十岁时,就到燕国从事政治活动了。荀子去燕国是劝谏燕王哙不要把王位禅让给子之。

34.禅让制是举贤让能,是不流血的政权交接,为什荀子反对禅让?

25 6

答:燕王哙之所以同意让国,无非是为了博得美名,而不是当真想把燕国托付给子之。荀子已经看到燕王哙的禅让是血腥里的和平假象,古代帝王最长的遮羞布,其真正的用意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最终还是要令太子自取之的。

35.燕王哙听从了荀子的劝告吗?燕王哙不听荀子劝告最终导致了什么?

答:燕王哙没有听从荀子的劝告。把王位让给子之,发生了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合谋除掉子之的国内大乱。结果不但子之没有被除掉,将军市被却反而掉头攻打太子平,打了几个月,燕国将士百姓死者数万。荀子料定燕王哙的禅让就是一个阴谋加闹剧,结果必然是燕王哙祸国殃民,给燕国带来一场灾难。

36.荀子抵秦见了谁?他对秦政秦风有何评价?

答:荀子到秦国后,秦昭王与丞相范雎会见了他,并给了荀子最高礼遇,任由他在秦国实地考察。几个月考察结束后,荀子和范雎有一次高层对话。 范雎问:荀子:“入秦何见?” 荀子对秦国民风谆朴,政令畅通、官清风正、不比周,不朋党,百姓勤于耕战给予高度评价。但是,荀况也认为秦过于注重功利,实用主义,缺乏儒家的“仁”,恐怕难以持久。荀况当时已经看出秦终将统一中国,并且在秦的大成功中暗藏大危机,指出秦将会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37.赵国是荀子的母国,他游学于齐后回过赵国吗?

答:公元前263年,长平大战前夕,荀子从秦国刀光剑影军事企图中,预感赵国有难,他毅然回国。从荀子选择的回国时间看,荀子此时回赵,事关国家安危。

38.荀子回赵国后谁会见了他?他们都谈了什么?

答:荀子回国后,赵孝成王给予上卿厚待,荀子和临武君一道议兵于赵孝成王前,荀子站在政治家高度,提出的“义立而王”、

25

7

“信立而霸”的战争观和兵不血刃、止戈为武的军事路线,折服了赵孝成王与临武君。

39.史学家还称荀子是天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天才显示在那里?最突出的表现依据是什么?

答:历代史学家对先秦诸子百家深入研究后,有一个共同发现,除兵家之外,用堂堂正正的题目,见解独到的战略眼光谈用兵之道的惟有一人,这个人就是荀子。荀子的“仁人之兵”、“威武之师”、“正义之战”的治军思想,体现在他的《议兵》篇里,《议兵》篇就是他天才军事思想的有力见证。

40.荀子《劝学》篇中“学不可以已”作何解释? 答:学习不可以终止。

41.请说出荀子《劝学》篇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下一句经典名句。

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请选择:荀子《修身》篇中名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道虽迩”的“迩”字的正确含义是?( B)

A.远 B.近 C.宽 D.窄

43.请说出荀子《修身》篇中“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的下一句经典名句是什么?

答:“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44.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的下句是怎么说的?

答: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5

8

45.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请对答其下一句。

答:下一句是:“国家无礼则不宁”。

46.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请问:他的下一句名言是什么?

答:“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7.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刘向,号称司马迁第二,他可以说是评说荀子的第一人。知道他对荀子是怎样评说的吗?

答:刘向说:“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乎王”;并认为各国之君“残灭”,“秦国大乱卒以亡”,就是违背了荀子的政治主张。因此,刘向认为荀子其书“比于传记,可以为法”。”

刘向在《荀子》一书序言中,淋漓尽致地倾泻了对于荀子的推崇和赞许,毫不隐讳保留地表达了对于荀子的委曲和遗憾。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一束黄金般的闪烁和光环——《荀子》。

48.毛泽东是怎样评价荀子的? 答:“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49.毛泽东为什么说孔子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

答:孔子唯“先天”“天命”是从, “先验论”的认识论趋向保守、没落;荀子不信鬼神、挑战天命,重后天实践改造,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进程。

50.古代那一位思想家的治国理论,同我国践行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理论最相接近?

答:非荀子莫属。儒家有德缺法,法家有法缺德,都不是完

25

9

整的国策。荀子的隆礼至法同我党、我国今天倡举的以德治国、以法治国最相接近,最相吻合。

51. “自仲尼之后,孰为后圣?唯孙卿(即荀子)足以称是。” 是谁这样评价荀子的?

答: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伟大教育家章太炎。

52.章太炎同我国近代两位伟大的人物有非同寻常的关系,知道是谁吗?

答:一位是孙中山,一位是鲁迅。章太炎是孙中山先生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鲁迅是章太炎的学生。

53.“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是谁对荀子做出这样的评价的?

答:近代史学家、哲学家冯友兰。

54.请选择:“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是谁的名言?(C)

A.梁启超 B.章太炎 C.谭嗣同 D.康有为

55.谭嗣同,梁启超为何断言二千年之学荀学,二千年之政秦政?

答:在我国漫长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历朝历代奉行的治国理论模式必然是荀子的“隆礼至法”。仅用儒家的“德”或法家的“法”治国,都是顾此失彼。既要德治,又要法治,才是正确的治国之策。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制度,均效法秦王朝的中央政府高度集权的郡县治,大秦帝国废除分封制,是荀子的学生李斯深谙荀子建立中央集权郡县治之帝王之术,协助秦始皇完成的。“荀学秦政”是封建社会的立国之基,谭嗣同、梁启超不仅是断言,也是历史定论。

25

10

识史上,第一次冲决了天命神学堤坝,在他之前绝无仅有。

85.史说荀子是开语言由语录式向著述式转换的先河者,你能说清语录式与著述式在表述上有何不同之处?

答:语录式是高度浓缩的语言,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中庸》,简要易记。但这些语录式的文章论古说典、喻事明理,都是干巴巴的说教。要理解它所要传达的基本意思,需要对它的来龙去脉加以注释、了解。著述式语言的好处是,有背景、有情节,表述鲜活,善用比喻,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著述式体裁,起到总摄全局,勾通各门类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读者了解作者意图,进而通览全书、开宗明义。

86.荀子与他的学生韩非,是开辟中国散文四大台柱之一,是谁说的?根据来自于那本书?

答:是郭沫若说的。他曾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他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荀子亦卓荦大家,巍巍然少与伦比。郭沫若对荀子的评说,见于《十批判书》。..

87.在古县吧中有恶搞和戏弄荀子的贴子,帖子中蔺相如给荀子打电话,相如称荀子为兄。同为值得安泽人骄傲的伟人巨星,请问:他二人是同时代人吗?两个老乡相会,谁人为兄?谁人为弟?

答:蔺相如生卒年为前329—259年,荀子生卒年为前313—238年,蔺相如比荀子年长16岁,他们可以说是同时代同乡人,若要称呼,只能是相如为兄,荀子为弟。

88.有史家说荀子不仅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政论家,他还是一位环保专家,在《王制》篇中发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见,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

25

16

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请你用白话文简译文中大意。

答:植物正在发育的时候,不能进山砍树。鼋鼍鱼鳖鳅鳣繁殖的时期,不能用网捕捞,不能用药捕捉。一年四季应当根据季节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庄稼,这样庄稼才多,老百姓以后才有充足的粮食。在野外也应当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保护,防止干扰,这样鱼鳖会又多又好,百姓明年才能捕捞到鱼鳖。对于树林在恰当的时候伐木育林,这样百姓来年才有多余的树林。

89.荀子对诸侯称霸、战乱兵祸、深恶痛绝。他一生为国家“齐天下”、“大一统”奔走呼吁。请回答荀子终生追求的“大一统”理论,是谁帮他实践完成的?中国的“大一统”是什么时候实现的?

答:是他的学生李斯。荀子死后十七年,李斯秉承荀子治国理政思想,辅助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大秦帝国,实现了中国统一。

90.荀子的学生李斯最有名的一篇文章载入史册,这篇文章也载入大学、高中专语文书中,请问: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答: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谏逐客书》。

91.李斯对秦统一中国所作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答:众所周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曾自诩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他集皇与帝于自身,给自己定名为秦始皇。秦始皇从执政之日起,就启用李斯,李斯在秦国推行尊师荀况的帝王之术,富国强兵,法礼兼用的方略,力助他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字同文,车同辙,量同衡”的历史使命,直到秦始皇命丧沙丘,李斯都是他倍加信任的宰相。

25

17

92.李斯的千古骂名缘何而起?他殃及荀子没有?

答:李斯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深知书籍和文人对于政权的重要性。夺取政权一定要争取知识分子,巩固政权必定要控制知识分子。他很快向秦始皇上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当初为了夺取天下,秦国不但要笼络人才,把各地游学的士人尽可能多地“招”来,还要“厚”待他们,使其心甘情愿地乐于为秦所用而不让他国用。现在天下统一了,这些人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大的利用价值,用不着再厚待。可是这些士人还要以自己的学问:来责难当世,蛊惑百姓,破坏当今的统治。因此李斯认为现在应该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许他们乱说乱动,这样百姓就不会思想混乱,只知道傻乎乎卖力气干活,不会有任何反对朝廷的想法和行为了。李斯显然不是主张杀尽儒生,而是要杀尽那些不听话的敢于“非上”者。也不是主张秦国绝对不许有《诗》、《书》之类的书籍,不过只能保存在皇家的官方藏书室里,民间不许留哪怕一点。也不是绝对不许别人读《诗》、《书》之类的书,只是必须按照官方口径解释,不得越雷池一步。为什么要禁绝《诗》、《书》之类的书籍?就是因为这些书读了会使人产生对于已经被朝廷定于一尊的思想的怀疑和不满,不但“心非”,还会在公共场合“巷议”,批评朝政。秦始皇对李斯言听计从,引起儒生的反对于不满,这就上演了震惊古今焚书坑儒的惨剧。因为李斯是荀子的学生,按照有其父必有其子,什么师傅什么徒弟的惯性思维,荀子深受焚书坑儒其害,在所难免。

93.历代帝王为什么敬奉孔子,大封特封孔子,却把荀子排除在文庙之外?

答: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荀子思想过于超前,例如他不信天命、不信鬼神的思想还不被当代人认识,或根本认识不了。再列如历代帝王都认为自已是上天的龙种,而荀子恰恰戳穿了他们的天命观,统治者从骨子里用他的思想治国理政,但表面上决不愿接受这样的“时代超人”。加之李斯的“焚书坑儒”

25

18

的株连,从统治者到民间,荀子被斥为“异端”,而不得入祀孔庙并不奇怪。.

94.荀子的学生韩非被战国七雄中那位帝王最为看重? 答:是秦始皇。当秦始皇拜读了荀子的学生韩非的法学著作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为了得到韩非这位旷世奇才,秦始皇不惜用倾国之兵,大举犯韩,胁迫韩非归秦为他所用。

95.简要阐述韩非死于谁手?你怎样看李斯同门相残这个历史人物?

答:是他的师兄李斯。李斯不念韩非同师之谊,妒贤忌能,李斯向秦始皇进谗,韩非蒙难冤死。李斯鼠肚鸡肠、野心勃勃,为了做更大的官,他容不得任何人超他之上,虽有宰相之才,没有宰相肚量,就是同门师弟,他也不会放过。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恶相报总有时。赵高篡政后,李斯也死于腰斩,秦二世暴政而亡。

96.李斯在秦国的地位可信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公主是他儿媳,女儿贵嫁王子。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与赵高将李斯腰斩咸阳闹市,李斯死时想起恩师荀子衷告他的话,不由仰天长啸,发出无限感慨。请问:荀子衷告了他什么?他感慨了什么?

答:他想起了老师对他“物禁太盛”,也就是物极必反的衷告。他发出的感慨是:“吾师,真乃圣人也”。

97.韩非在古代思想史上留下的最大亮点是什么?历代史学家给予他什么称号?

答:法学思想。战国前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和慎到,都感到政治权力的重要性,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提出重法、重术、重势、不尚贤的法治主张和奖励耕战的措施。但他们的法学思想顾此失彼、偏激失衡、观点不一。韩非扬弃法、术、势法治思想精华,构成自己的君主专制的法治思想体系,为

25

19

大一统思想提供了法学理论。历代史学家把韩非尊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

98.荀子还有一个学生叫张苍,张苍在官宦谱上确青出于蓝胜于蓝,他高居什么官位?

答: 张苍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同门师兄弟。在秦朝时曾经当过御史。刘邦起义,他归顺了刘邦,西汉王朝建立之后,因为他帮助刘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汉高祖晋封为北平侯。 汉文帝时陈平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张苍任相15年,因所举中侯贪赃枉法,受到文帝责难,遂于后元二年(前162)称病免相。景帝五年(前152)卒,谥文侯。

99.张仓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答:张苍这个人非常博学,很有学问:。他在历法、算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他 提出和制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度、量、衡、方面的理论,他把算学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国计民生。二、在采用历法方面,张苍提倡采用《颛顼历》。三、增订、删补《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总共收集246个数学问:题。这些算法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1500多年,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100.荀子的学生是张苍,张苍的学生是贾谊。史称贾谊是荀子的再传弟子。请简述贾谊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他有一篇事关国家存亡的论文,载入大学语文,这篇文章题目叫什么?并简要阐明其关键论点。

答:贾谊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后遭猜忌排斥,抑郁而死。在陈述秦灭亡的原因时,贾谊发表了著名的《过秦论》,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震动满朝文武。贾谊留给后世的名篇

25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t5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