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范进中举》 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01 00: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范

进中举》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2.学习通过对话、动作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重点难点】

(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难点】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分析讨论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现在,我们选拔人才是通过中考,高考等方式,

那么有谁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什么吗?(答案:“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在这些制度里里,最主要也是沿用时间最久的制度,就是科举。大家也看过很多古装电视剧,里面牵涉了不少科举考试的内容,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科举考试的前三名,被称为什么呢?

(答案: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名于天下,“十年窗下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知”。有的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美梦成真从此平步青云,也有的人为科举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一起来看看范进的命运会如何?

二、要求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阅读,加深对课文了解。在此过程中介绍《范进中举》的作者及背景资料。

《范进中举》选自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来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压迫。

三、在学生阅读以后,检查预习情况

1.首先,请两位同学一人读两行下列词语,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听听他们读的音对不对。

星宿(Xiù) 斋公(zhāi) 醉醺醺(xūn) 啐(cuì) 攥(zuàn) 簇拥(cù)

侥幸(jiǎo) 作揖(yī) 带挈(qiè) 相(xiàng)公 行(háng)事 长(zhǎng)亲

腆(tiǎn)着 抛(pāo) 嗑(kē) 亚(yà)元 解(jiè)元 绾(wǎn)

轩(xuān)敞 锭(dìng)子 拙(zhuō)病 商酌(zhuó) 桑梓(zǐ)

2.知道了词语的读音,也要知道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看ppt,这是老师总结的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有谁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呢?知道多少说多少,不要害怕说错,有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 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见外:当做外人看待。 狗血喷头:形容骂的很凶。

商酌:商量斟酌。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四、整体感知课文并分析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告诉我,你们觉得本文最突出的中心是什么呢?(答案:范进中举)当然是范进中举了,那么,你们觉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应该把全文分成几个部分呢?最明显的分割线是什么呢?(答案: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

是的,老师也是这么想的,范进中举把全文分成两个部分,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有没有哪位同学已经划分好了层次,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分段的呢?(言之有理即可)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请同学们看ppt,这是老师的分段,老师还把每一部分细分了好几层,并且总结了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结束):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范进中举》是一篇带有讽刺意味的小说,前后对比十分强烈,

划分层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课文,那在你们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对哪些人物或者事件印象深刻呢?(答案: “范进,胡屠户,范进发疯,胡屠户治疯,范进赠银,胡屠户骂范进等)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对老师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描写范进发疯的那一段,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让一个中举后喜极而疯的腐儒形象跃然纸上。

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五段,讨论下作者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的?

(答案:通过写范进昏倒,拍手大笑,飞跑,跌倒,淋了一身水等)

根据同学们说的这些描写,老师把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分为四层,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片段。

第一层写昏厥。同学们找一找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范进听说自己中举后狂喜以致昏厥的情景?(答案:“看”“念”“拍”“笑”,“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这是最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描写范进跌倒的句子,体会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同学们念“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