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办初中初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10)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26 06: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民办初中初一分班考试

语文试卷(10)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2分一题,共20分)

1、下面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嘹.亮 辽.周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迥然不同 B、慰藉 筋脉 磅礴 妥帖 自相矛盾 C、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急待 D、屋檐 屹立 炊烟 申诉 腰缠万贯 3、下列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篮明灯 一记耳光 B、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C、前仆后继 前倨后卑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D、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B、冰冷水热水水蒸汽开水

一绺阳光 丝丝入扣 思前想后 山脉蜿蜒 C、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对划线成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B、这件事追查了半年,仍没有结果,只得不了了之。(不了了之:事情没有处理完就放在一边不管,就算了结。)

C、他根据前人和自己观察的结果,认为如果以地动学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迎刃而解:用刀刃就能解决。)

D、每一个舞姿都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适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华社上海2001年1月27日电:近日,首位华人教授杨福家就任英国诺西汉大学校长

B、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对因公殉职的公安干警及家属表示祟高的敬意并致以亲切的慰问。

C、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南京一一西安铁路建设沿线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堰墩发现了西周中晚期的村落遺址。

D、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郑平博士日前获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1AA)2003年度物理奖,以表彰他在辐射热气动力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8、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移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安全性能好 B、环境污染小 C、运行速度快 D、经济效益好 E、能量消耗低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她自豪地说:“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可美!”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市职教中心为帮助下岗女士解决再就业问题,决定举办《童装设计与缝制技术》培训班。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10、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环抱里,( )前仆后地从天空头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春雷召唤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者 D、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者 11、读句子,写出汉字或拼音。(6分)

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 )未尽,便踏着mù( )色,沿着小jìng( )散步。在一片静mì( )中,我yǐn yuē( )听见哗一一哗——的声音,pō( )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从中传来。 12、选字填空。(4分)

(即 既) 然 使 席 成事实 (竟 竞) 技 然 争 究 13、填上合适的成语或诗句:(10分)

(1)我们在描写人们爱科学的时候,经常要用这样的成语:见微知著、契而不舍。你还能写出两个与科学精神有关的成语吗? 、 。 (2)有些带有动物的成语也特别有趣,如:鹤立鸡群、风毛麟角。你还能写出两个来吗? 、 。

(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

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样“ , ”的浩然正气;生命是龚自珍“ , 的奉献精神。

1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那个满脸汗水的男孩迅速扶起了在他后面摔倒的同伴。(缩写句子)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改为反问句) (3)、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改为不用冒号、引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4)、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无……不……,”改写,意思不变。 15、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

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帮助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认识善恶和美丑。①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②因为是否大量阅读的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修改:(1)

(2) 16、仿照例句再写两句,尽量做到句式整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坡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雨,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二、阅读部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文言文阅读

黔之驴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蔽林间窥之 (2)以为且噬己也 .(3)稍出近之 (4)驴不胜怒,蹄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3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

4、这则高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地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

(二)阅读《读永恒的书》一文,回答1——6题。

①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会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精种

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②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③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 )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 )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 ) ( )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体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了他的个性,正像罗受·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④赞尔巴哈说:书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独特( ) 永恒( ) 品级( ) 不计其数( )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中。(2分) 即使 而在于 并且 倒不在于 3、在文中,“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2分)

4、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解“书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2分) 5、结合全文看,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2分)

6、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3分)

(三)阅读散文:挪树,完成下列练习 (三)阅读散文:挪树,完成下列练习。

⑴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 日薄西山)了。

⑵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采 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小 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⑶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⑷“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⑸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⑹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⑺他铲开了!刨开了!

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9)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10)“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12)“不砍断怎么挪呀!”

(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14)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15)“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 (16)“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 (1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18)“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19)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20)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会死吗?

(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9)又过了几天。

(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31) 腊梅新生了!

(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3)人挪活!树也挪活!

(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划去括号中用得不合适的词语。(2分)

2、文中第(8)段有四个错别字,它们是:A B C D

改正后的字依次是:A B C D 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 (1分)

4、词句“零落成泥碳作尘”出自《 》,作者是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风骨;毛泽东主席和了一首词,用“ ”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谦逊的态度。(4分)

5、“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联系上下文,“千金”在文中指 。(1分) 6、简要地写出句中省略号的作用。(2分) 一铲,两铲,三铲……( )

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 7、写出第(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的意思(2分)

8、这篇散文通过描写 ,赞美了 (4分)

七年级招生试卷三(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2、D 3、C 4、B 5、C 6、C 7、C 8、B 9、D 10、B 11、xìng 暮 径 谧 隐约 颇 12、既 即 即 即 竞 竟 竞 究 13、(1)实事求是 包根问底……” (2)略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14、(1)男孩扶起同伴。(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怎么会这样湿呢?(3)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问我这几天能不能照顾好自己。(4)这次比赛的结要,同学们无不满意。15、①处去掉“使”。②处去掉“是否”。16、凉爽而惬意,为落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二、阅读部分 (一)黔之驴

1、(1)偷看(2)将要(3)渐渐(4)用蹄子踢2、(1)老虎看见它,觉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是神奇的东西。(2)老虎于是高兴起来,盘算着这件事想:“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3略。4、略 (二)《读永恒的书一文》

1、特别 永远 等级 不可计数 2、倒不在于 而在于 即使 并且 3、①它是干百年流传的不朽之作;②它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4,读不同品位的书籍的人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5、(1)读书要读永恒的书(2)要有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6、例:《论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至今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品,其中许多关于治学、修身、治国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 (三)挪树

1、奄奄一息、风姿、瘦弱、丰满

2、A漫、B产、C轮、D峥峥;A蔓、B铲、C抢、D铮铮, 3、人挪活,树据死

4、出自的《ト算子 咏梅》,作者陆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5、那株奄奄一息的腊梅 6、列举的省略、语意未尽 7、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

8、通过描写一株奄奄一息的腊梅,在移栽时被砍断了主根,却存活了下来,赞美了腊梅顽强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