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28 18: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

目 录

1 总论 ................................................................ 1 1.1 项目简况及项目承办单位 ......................................... 1 1.1.1 项目简况 ................................................. 1 1.1.2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 1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 1 1.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2 1.3.1 研究的范围 ............................................... 2 1.3.2 研究的内容 ............................................... 3 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 3 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 1.4.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 1.4.3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 4 1.4.4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 4 1.4.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 1.4.6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 5 1.4.7 生态效益评价分析结论 ..................................... 6 1.4.8 社会效益评价分析结论 ..................................... 6 1.5 结论 .......................................................... 6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8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8 2.1.1 项目区域在某某旅游发展中的地位 ............................ 8 2.1.2 资源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2.2.1 项目建设是激活某某旅游,凝聚某某新县城人气的需要 .......... 9 2.2.2 是丰富某某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 “一江两山”连线区域产品的需要 9 2.2.3 解决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 10 2.2.3 调整产业结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 10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项目建设的条件 ..................................................... 11 3.1 自然条件...................................................... 11 3.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 11 3.1.2 地质地貌 ................................................ 11 3.1.3 森林植被 ................................................ 11 3.1.4 气象气候特征 ............................................ 12 3.1.5 水资源状况 .............................................. 12 3.2 社会经济条件 .................................................. 12 3.3 项目建设条件 .................................................. 13 3.3.1 道路交通 ................................................ 13 3.3.2 供电 .................................................... 13 3.3.3 给、排水 ................................................ 13 3.3.4 邮政通讯 ................................................ 13 3.4 旅游资源条件 .................................................. 14 3.4.1 旅游资源特色 ............................................ 14 3.4.2 漂流资源的优势分析 ...................................... 15 3.4.3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16 3.5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17 3.5.1 优势(strength) ........................................ 17 3.5.2 劣势(weakness) ........................................ 19 3.5.3 机遇(opportunity) ..................................... 19 3.5.4 挑战(threat) .......................................... 20 4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 22 4.1 国内外漂流市场总体分析 ........................................ 22 4.2 朝天吼漂流客源市场细分 ........................................ 22 4.2.1 从地理位置来划分 ........................................ 23 4.2.2 按年龄划分 .............................................. 23 4.2.3 按收入划分 .............................................. 23 4.2.4 按出游动机划分 .......................................... 24 4.2.5 国内漂流景区形成漂流客人流的基本要素 ..................... 25

iii

4.3 目标市场定位 .................................................. 25 4.5 客源规模预测 .................................................. 27 4.4.1 漂流河段风景环境容量 .................................... 27 4.4.2 客源规模预测 ............................................ 29 5 总体规划及建设规模 ................................................. 31 5.1 总体规划...................................................... 31 5.1.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 31 5.1.2 项目规划的原则 .......................................... 31 5.1.3 发展定位 ................................................ 33 5.2 项目总体布局与建设规模 ........................................ 33 5.2.1 峡谷漂流运动区 .......................................... 33 5.2.2 孔雀谷探险体验区 ........................................ 33 5.2.3 营地综合服务区 .......................................... 34 5.2.4 将军柱观光游览区 ........................................ 34 5.2.5 凉伞沟休闲区 ............................................ 35 6 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 36 6.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36 6.1.1 道路建设 ................................................ 36 6.1.2 配套给水工程建设 ........................................ 37 6.1.3 配套排水、环境卫生工程建设 ............................... 39 6.1.4 配套供电工程建设 ........................................ 40 6.1.5 配套通讯工程建设 ........................................ 41 6.2 公用及游务设施建设工程 ........................................ 41 6.2.1 气象、水文监测站和上游山洪报警点 ......................... 41 6.2.2 风景区大门 .............................................. 41 6.2.3 漂流配套服务设施工程 .................................... 42 6.3 旅游项目设施建设、器材配置工程 ................................ 43 6.3.1 漂流器材装备配置规划 .................................... 43 6.3.6漂流器材保障系统的配置规划 ............................... 44 6.3.7 其他机械设备的配置规划 .................................. 44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4 旅游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 44 6.4.1 停车场建设 .............................................. 44 6.4.2 医疗急救站建设 .......................................... 44 7 组织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 ............................................. 45 7.1 管理目标...................................................... 45 7.2 管理体系...................................................... 45 7.3 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 48 7.3.1 劳动定员 ................................................ 48 7.3.2 人员培训 ................................................ 48 8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 ............................................... 50 8.1 项目实施进度 .................................................. 50 8.1.1 概述 .................................................... 50 8.1.2 分期完成工程量 .......................................... 50 8.2 工程招投标 .................................................... 52 8.2.1 招投标依据 .............................................. 52 8.2.2 招标范围 ................................................ 52 8.2.3 招标组织形式 ............................................ 52 8.2.4 招标方式 ................................................ 52 8.2.5 本项目招标基本情况 ...................................... 52 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5 9.1 建设投资估算 .................................................. 55 9.1.1 建设投资估算的范围 ...................................... 55 9.1.2 建设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及方法 ............................. 55 9.1.3 建设投资估算 ............................................ 56 9.1.4 建设投资构成 ............................................ 58 9.3 总投资估算 .................................................... 59 9.4 资金筹措方案 .................................................. 59 9.4.1 资本金及来源 ............................................ 59 9.4.2 建设投资资金来源 ........................................ 60 9.4.3 流动资金来源 ............................................ 60

v

11 财务效益评价及投资风险分析 ........................................ 61 11.1 财务评价的依据 ............................................... 61 11.2 营业收入、税金测算 ........................................... 61 11.2.1 营业收入测算: .......................................... 61 11.2.2 营业税金及附加税测算:.................................. 67 11.3 总成本费用测算 ............................................... 67 11.3.1 直接成本 ............................................... 68 11.3.2 水电费 ................................................. 68 11.3.3 工资及附加 ............................................. 68 11.3.4 折旧费 ................................................. 69 11.3.5 修理费 ................................................. 69 11.3.6 长期待摊费用 ........................................... 69 11.3.7 广告宣传费 ............................................. 69 11.3.8 其他费用 ............................................... 70 11.3.9 财务费用 ............................................... 70 11.3.10 总成本费用 ............................................ 70 11.3.11 总成本构成 ............................................ 70 11.4 利润测算 ..................................................... 72 11.6 财务效益评价 ................................................. 72 11.6.1 财务评价指标 ........................................... 72 11.7 盈亏平衡分析 ................................................. 73 11.8 敏感性分析 ................................................... 73 11.9 其他风险分析及对策 ........................................... 73 11.9.1 旅游市场风险 ........................................... 73 11.9.2 生态维护及项目建设风险.................................. 74 11.9.3 政策风险 ............................................... 74 11.9.4 经营管理风险 ........................................... 75 11.10 财务和风险评价结论 .......................................... 76 13 结论和建议 ........................................................ 77 13.1 结论 ........................................................ 77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2 建议 ........................................................ 77 13.2.1 漂流为主、多种经营、四季皆宜、持续发展 .................. 77 13.2.2 重视调研、细分市场,准确定位、培育市场 .................. 78

vii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总论

1.1 项目简况及项目承办单位

1.1.1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某某景区漂流项目 承办单位:某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某某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某某县

1.1.2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某某县某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由兴发集团、某某天星供电有限公司、水月寺镇政府出资组建的公司,属某某县人民政府授权开发某某县某某旅游的业主单位。

该公司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客源市场为导向,把握现代旅游发展趋势,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某某风景区旅游资源系统评价分析,选定优势资源,高立意、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1995年4月,西班牙“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

(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02-24;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06-14批准;

(5)国务院[1985]76号文件:《关于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6)某某省旅游局:《某某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1

(7)建设部:159号文,《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93.12.1;

(8)某某省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心:《某某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9)某某大学:《某某县旅游总体规划》(1999~2010)

(10)《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11)某某县某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本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2007; (12)关于某某县旅游发展的初步考察建议方案,2007;

(13)武汉大学:《某某县某某风景区总体规划暨重点地块控制性规划》,2007; (14)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建设部、林业部、国家文物局环法[1995]462号《关于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1995.08.17;

(15)某某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某某省旅游管理条例》,1999年1月22日;

(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的范围

某某某某朝天吼漂流选址于某某县中南部的开放地区——某某,东起杉树坪——水月寺镇一线,西止于黄粮坪一线;南以杨道河——狼皮山一线为界,北抵杨家山——古龙岩一线。控制面积30km2,本项目规划面积约4Km2。该区域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9′~110°56′,北纬31°11′~31°19′,本项目规划区域海拔在300米以上。项目区域主体由两条峡谷河段组成。四周群山环抱,山上植被为原始次生林;峡谷四周山峦起伏多变,风景优美,漂流河道水流量大、局部地段地势较平缓,为漂流河段、设施布局及漂流生活区的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地貌条件。该景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具有自然性、独特性、多样性、舒适性和承载力大的特点,是开展漂流、现代休闲和营地旅游的经典场所。根据《某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以全省旅游发展政策为指导,以近、中期开发建设为目标,对该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主要公路、河道、漂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供电、给排水等进行研究规划,使某某区域形成以漂流为主体结合部分观光游览,并兼顾健身、旅游项目,设施完善、环境优良的现代体验式休闲观光景区。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2 研究的内容

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本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4)某某风景区总体规划暨重点地块控制性规划; (5)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 (6)生态环境恢复与环境保护; (7)项目运行组织及劳动定员; (8)建设管理与实施进度;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项目的经济效益及财务评价; (11)投资风险分析;

(12)生态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分析;等等。

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鉴于国内外体验式旅游及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和朝天吼区域天然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依据某某省旅游业“十五”发展计划和某某县“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某某县某某景区朝天吼漂流项目的建设将成为某某“一江两山”大旅游区规划中的重要补充部分,可以弥补某某“一江两山”大旅游区体验性旅游项目的不足,形成某某旅游的精品。选址的某某风景区是“一山”——神农架和“一江”连接线路上景点空白的重要补充,这既便利了游客,又增强了景区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的单一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而选址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足以支撑起体验性旅游产品,是“一江两山”观光旅游产品的完善、补充和拓展,通过开发建设朝天吼漂流项目,以此为龙头,将朝天吼漂流项目涉及的两河周围的某某风景区范围控制起来,带动资源有效利用, “激活”某某旅游,提升某某新县城人气,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的脱贫致富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

3

1.4.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本项目旅游功能定位为:漂流、时尚休闲和观光。利用选址的牛场某某区域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一个集漂流、时尚运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风景区。随着“新三峡”、“一江两山”旅游格局的形成,某某某某风景区作为其重要过路地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三峡和神农架客流。按照目前省内相关景区目前游客接待人次的类比及发展趋势,并结合某某自身特点,预测项目建设初期,第一年接待夏季游客0.8万人次,鉴于漂流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前四年内游客将快速增长,随后将年按30%递增,接待游客量达到12万人次以后,已经达到本项目环境容量的近80%,此时要控制增长速度,或者启动远期规划项目。

1.4.3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规划建设的漂流场位于某某县的中南部,控制面积30km2,本项目规划面积4km2。漂流河段建设重点安排在夏阳河某某集镇——两河口段、孔子河开关站——两河口段的峡谷区域。该选址区域具有地理位置、环境景观、道路交通等多方面的优越条件,有极大的发展优势。根据《某某县旅游总体规划》、《某某县某某风景区旅游规划》要求和风景环境容量测算,漂流区域建设规模拟定为建设第一年接待游客0.8万人,本项目建设的漂流游客容量控制在15万人次以内。如果游客人数增长速度较快,则应考虑实施远期规划内容,远期规划实施后游客容量应控制在20万人次以内,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根据漂流河段水体系统保护需要、功能分区及地形地势、资源分布等特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用及游务设施建设、旅游设施项目建设、旅游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即:①步游道、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讯工程等;②漂流河段、气象水文监测站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漂流功能设施、大门建设等;③游乐、峡谷体验建设等;④医疗急救中心建设等。

1.4.4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某某某某朝天吼漂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少伐树、少动土石方工程;不损坏或少损坏自然环境,即使损坏了环境,亦应在短期内恢复。根据这一原则,有关部门应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性规章制度,使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章可循。在开发建设时尽量减少大规模土石方开挖,同时,对于漂流河段的清理要严格遵循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另外,对漂流游客的容量要进行冷静评估、注重安全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范,不要盲目贪多,造成“人满为患”、产生负面效应。某某集镇生活区的住宿接待能力应有限制。

1.4.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项目总投资的规定,本项目的总投资1262.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94万元、公用及游务设施项目投资536万元、旅游项目投资205万元、旅游服务保障体系55),建设期贷款利息9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76.13万元。

本项目建设投资资金拟采取股东投资为主的筹资方式。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将采取企业自筹资金结合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筹资,资金的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股东出资、商业性贷款。

具体的资金筹措方案为:按照国际上较为标准的资产负债率50%左右计算自有资金和借款资金的比率。这种资产负债结构是比较健康的企业资本结构。此方案下的筹资情况见附表10-3。项目投营后各年所需流动资金,由企业逐年用自有资金增补。

1.4.6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如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 指 标 名 称 单位 号 1 1.预计年均旅游人次 万人次 2 2.项目总投资 3 2.1建设投资 4 2.2铺底流动资金 5 3.建设投资资金来源 6 3.1企业自有资金 7 3.2申请银行贷款 8 4.流动资金来源 9 4.1企业自有资金 10 5.劳动定员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人 数 据 7.23 1262.13 1086 176.13 762.13 500 176 176 备 注 计算期10年平均数据 30(76) 括号内为漂流经营期定员

5

11 6.建设期 12 7.年均营业收入 年 万元 2 1137.18 44.001 442.58 292.613 所得 所得税税前 后 (33%)所得税后 13 8.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14 9.年均利润总额 15 10.年均净利润 万元 万元 17 12.评价指标 18 12.1静态投资回收期 22 13.盈亏平衡点 年 3.51 3.85 含建设期2年 % 39.72 1.4.7 生态效益评价分析结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保护性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和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对开发区域的旅游资源环境作出的设计,制定了某某某某朝天吼漂流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并对风景区各季节的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按照规划严格实施将不会导致项目选址地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倒退。同时,本项目适度控制游人数量,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举多得的举措。

1.4.8 社会效益评价分析结论

某某某某朝天吼漂流项目的建设和此项目开发引起的游客流及带动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全县产生多方面的社会影响,项目筹建单位拟采取系列相应措施,发挥旅游业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和防止其消极影响,在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通过以漂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活动促进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保护使项目开发建设顺利进行,促进某某全县旅游业和区域社会健康稳步地发展。

1.5 结论

某某某某朝天吼漂流是某某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具特色的旅游新资源,在国内外体验式旅游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该项目的建设对实现某某“一江两山”大旅游区连片战略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科学地开发某某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某某产业体系极具现实意义。同时,开发以漂流为主体的旅游,对带动开发某某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旅游资源,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的脱贫致富,促进某某县社会经济的转型,推动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作用,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该建设项目的实施有着一系列良好的条件:景区良好的区位条件、自然风光优势突出,漂流条件优越,客源市场有保证,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该项目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方针,在具体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适当合理开发利用,在项目设置上考虑了某某风景区与漂流项目互为依托的关系,整体提高了某某的旅游资源利用水平。

经投资效益综合分析,该项目建设后有较好财务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对当地旅游等诸多行业将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该项目的启动可以凝聚某某新县城人气,激活新县城“冬眠”旅游服务设施。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将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纳入到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保护、改善与升华,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7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项目区域在某某旅游发展中的地位

某某省旅游发展总目标是:

充分挖掘某某省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细分海内外旅游市场,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强区域整合与联动,以大武汉都市旅游区为基础,以”一江两山”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为突破,以恩施民俗生态旅游区为新增长点,树立大旅游观念,全面推进某某省旅游业的大发展,最终实现某某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在2005年把某某省“一江两山”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大武汉都市旅游区培育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到2010年,把恩施民俗生态旅游区培育成为某某省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某某省旅游产业实力进一步巩固、壮大,实现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到2020年,某某省旅游强省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壮大,某某省旅游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在全国旅游业中处于重要地位。本项目选址区域是某某省实施“一江两山” (长江三峡和武当山、神农架)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峡和神农架重要连接带。同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某某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具有东引西联、南北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神农架又位于鄂西,处于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的有利地位,而本项目选址区域也是神农架旅游的重要门户之一,将是新兴的自驾旅游主要线路之一。

2.1.2 资源背景

某某县因“昭君出塞”而闻名于世,三峡工程蓄水后,某某老县城将没入江底,从而使某某再一次令世人瞩目。

本项目选址区域某某风景区位于某某县东南部的水月寺镇,北距某某新县城40公里、神农架旅游重镇木鱼镇90公里,东南距某某市100公里左右,西南距三峡水库回水区域峡口镇快艇码头仅12公里。省道从项目区域呈东西向横穿而过,即将动建的沪蓉北高速公里出口位于某某集镇,交通极为便利。

选址区域主体由两条峡谷夏阳河和孔子河及其支脉组成,控制区域为峡谷两侧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范围,地势落差大海拔300~1700米,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夏阳河近东西走向(110o~290o),水流自东向西;孔子河近南北走向,水流自北向南。两条峡谷河流交汇于两河口,向西南流经峡口汇流于香溪河进入长江。峡谷四周山峦起伏多变,沟壑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构成多种不同的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域景观、气候类景观。夏阳河、孔子河两条峡谷地形切割深,汇奇、险、秀、幽于一体,两河沿线有“外十里画廊”和“内十里画廊”之称。某某景区则以其整体风光而有“某某仙境”之美称。

某某风景区的资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多样性、舒适性、富有感染力和承载力大等特点,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建设漂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激活某某旅游,凝聚某某新县城人气的需要

某某旅游起步较早,长期以来,某某旅游一直停留于定位不准确的状态之中。目前,某某县仅昭君故里为AAA景区,并且没有融入区域旅游大格局中。三峡工程启动后,某某相当一部分区域为库区,某某县城也为三峡工程建设而整体搬迁至古夫镇。迁入古夫镇的某某新县城尽管很高的建设水准,并且比老县城更为美观和现代,但由于地处交通的盲端,没有任何过境人流,导致其一直缺乏人气。朝天吼漂流项目启动后,将成为某某旅游的龙头,将是对某某旅游的激活, 同时,旅游客流将以新县城为住宿接待依托,有效凝聚某某新县城人气。

2.2.2 是丰富某某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 “一江两山”连线区域产品的需要

某某作为国内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以其长江三峡和神农架的旅游资源优势,迎合了当今国内外重视生态旅游的特点。但是某某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品牌,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不足、素质不高、实力不强是制约某某旅游从资源优势向旅游强省跨越的软肋。为此,在已制订的某某省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中,把打造某某“一江两山”的大旅游区作为重中之重。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某某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具有东引西联、南北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而某某又位于鄂西,处于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的有利地位。从某某省旅游发展战略看,某某还具有位于某某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一

9

江两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农架、长江三峡的连线区域的区位优势。因此,本项目的启动,将是是丰富某某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 “一江两山”连线区域产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环节。

2.2.3 解决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某某县属于三峡工程移民区,三峡水库蓄水后,某某老县城将沉入江底,并且许多移民需要安置。朝天吼漂流项目实施后,需要许多员工,可以安置解决部分移民就业问题;同时,此外,旅游业本身具有带动效应,还可间接安置就业。因此,项目启动可以是解决三峡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2.2.3 调整产业结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目前,某某产业经济以资源消耗型的矿业、化工业为主,以水资源利用的小水电亦占相当的比重。矿业、化工业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且对环境影响极大;而利用循环资源的小水电资源虽然没有造成水资源的消耗,但小水电对水资源利用方式是改变水的自然流向,导致原有流向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变。而漂流项目的开发则是还水资源的自然流向,有利于恢复水流经区域的生态恢复。同时,项目启动后,也可改变某某单一的资源经济格局。

漂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项目建设的条件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某某某某朝天吼漂流选址于某某县东南部某某集镇附近,邻近312省道,地处水月寺镇所辖范围内,该区域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9′~110°56′,北纬31°11′~31°19′。东起杉树坪——水月寺镇一线,西止于黄粮坪一线;南以杨道河——狼皮山一线为界,北抵杨家山——古龙岩一线。控制面积30km2,本项目规划面积约4Km2。控制面积约30Km2,本项目规划面积约4 Km2。

3.1.2 地质地貌

某某,属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大多从东向西伸展,总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南边低。山势、水势均向中部和南部倾斜。从整个地面看,东北部群山重叠,多山间台地,向南逐渐降低;西北部与神农架林区相连、山高坡陡,沟深谷幽,水流湍急,呈现出岩多坡陡的地貌特征。

岩溶地貌遍布全县,尤以某某河谷最为典型。在河谷地段有部分冲积形成的堆积地貌。项目区域主体由两条峡谷河段组成,其中,夏阳河走向110~290°,孔子河走向近南北向。,海拔约在300米~500米间,落差约100米左右,峡谷两侧地带为中高山地,海拔在500米~1700米间,最大落差超过1000米。地貌可分为三个单元: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区;海拔800——1200米的中山区;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区。规划区域的地形有适当落差,可构成旅游体验的视野,为漂流河道、设施布局及生活区的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地貌条件。

3.1.3 森林植被

某某风景区范围植被覆盖率高,生物种类繁多,自然的景色随季节的变化而绚丽多彩。植被自海拔300米至1500米垂直分布,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温性针叶林带。主要植物种类为樟科、壳斗科、落叶松、栎树类等,不同植物种类的色彩和花期的多样性导致了景区整体植物景观的丰富多彩。土壤有7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101个土种。包括黄壤、黄棕壤、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等。加之植被发育、雨水充沛,土壤肥力较好,极有利于草木植物生长。

11

3.1.4 气象气候特征

(1)气候特征

某某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四季分明,高低山垂直差异大,又受长江“峡谷暖流”的制约,气候复杂多样。春季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常形成阴雨天气;夏季温暖湿润,高温天气较少;秋季多秋寒秋雨天气;冬季多霜冻和积雪。高山区,冬长夏短、雨量充沛,湿度大,气候温凉,冬季严寒。中山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低山地区,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夏季温度炎热,多干旱,冬季暖和。

(2) 气温、湿度

某某年平均气温为15.3℃,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3%。因境内高低悬殊,导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5度,全年0.56——0.75℃之间。8月0.75℃,2月0.56℃最小。

各海拔高度历年各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8月次之,再次之是9月、6月、5月。1月最低。

3.1.5 水资源状况

漂流项目选址区域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mm,多雨季节一般在5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两条峡谷河段汇水面积大,周边山地植被发育良好,林木茂盛,构成良好的滞水屏障,导致大气降水后不易立即形成山洪,在周边地势低的沟谷形成了无数清澈溪流。

某某景区植被发育良好,雨水充沛,可充分利用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流径和浅表地下水蓄水作为漂流补充水源。

在两河上游适当地段可修筑滚水坝,建小型水库蓄水,全年蓄水供夏季漂流用水,其它季节用于绿化、美化及生活用水。形成的水面可为多种旅游项目提供条件。

3.2 社会经济条件

某某县属某某市所辖,下辖六镇两乡,分别是古夫镇、水月寺镇、峡口镇、高阳镇、南阳镇、宋洛乡、黄粮镇、榛子乡,另外还设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林区林业管理局两个行政管理机构。古夫镇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水月寺镇则为旅游门户区域。“十五”以来,某某县坚持把加强保护自然资源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合理开发,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生态旅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2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