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二章_地球上的大气含解析(2)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1:10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2-3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天津模拟)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第1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五大湖沿岸 B.巴西高原中部 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中国东南沿海

【解析】 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看出,该地4~9月增加较多,10月至次年3月增加较少,表明4~9月降水较多、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从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可看出,1~2月最小、7~8月最大,表明1~2月为最热月、7~8月为最冷月,则位于南半球,且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不同期。故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

【答案】 C

(2017·日照质检)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②地气候(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3.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1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

【解析】 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较少,冬季12~次年2月降水较多,又由②地位置位于42°N,陆地的西岸,故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第3题,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2.A 3.C

(2017·浙江嘉兴一模)下图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值。完成4~5题。

4.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 A.巴西 B.俄罗斯 C.中国 D.意大利 5.有关该气候类型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农业,经济效益好 B.雨热同期,水稻单产高 C.土壤肥沃,玉米品质好 D.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农业生产特点。第4题,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图示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巴西、中国和俄罗斯没有地中海气候,A、C错。意大利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较短,降水较少,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意大利,D对。第5题,结合前面分析,该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适合发展混合农业,经济效益好,A对。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适合种植水稻,B错。玉米是暖温带作物,不适宜在地中海气候区种植,C错。该气候类型区是混合农业,不是以畜牧业为主,D错。

【答案】 4.D 5.A

下图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读图完成6~7题。

2

6.M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

A.终年高温多雨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

【解析】 第6题,M地冬季盛行西南风,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降水较多,而夏季炎热干燥,说明此地为地中海气候。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M地位于北纬30度到北纬40度之间,N地和M地纬度相同,位于大陆东岸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 6.A 7.C

(2017·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8~9题。

8.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9.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 C.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判读。第8题,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年降水量丰富,最湿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左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 ℃之间,位于亚热带,且最湿月降水量较小,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气温不太高,最冷月气温也不太低,再加上其最湿月降水量并不是太丰富,故其应属于温

3

带海洋性气候。故B正确。第9题,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它的降水主要是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的;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故它的降水主要是盛行西风带来的,C正确。

【答案】 8.B 9.C

(2016·安徽合肥一模)下表表示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1.导致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 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 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 D.距离太平洋的远近不同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影响降水的因素。第10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三地均是冬雨型,属于地中海气候,但由于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差异比较大,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③②①,故D项正确。第11题,根据气候资料可知三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南风的影响带来降水,温和多雨;三个城市受西南风影响大,降水多,故A项正确,C项错误;该区域洋流性质均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故B项错误;三地海陆位置均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故D项错误。

【答案】 10.D 11.A 二、综合题(共56分)

4

12.(26分)(2017·盐城模拟)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 ℃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为________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从等温线图可知,此时利马气温低于20 ℃,对照其气候资料,可知应处于7月份。第(2)题,注意两图降水量的差异,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萨尔瓦多为热带雨林气候,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不同影响形成的。第(3)题,该区域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延伸主要是受地形与洋流的影响。

【答案】 (1)7 此月利马气温低于20 ℃,对照气温曲线,应在7月 (2)

(3)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

5

13.(30分)(2017·安庆模拟)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22 ℃的时期为夏季,候温<10 ℃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季。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

(1)描述图中4月1日等日期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原因。

(2)分析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原因。评价此现象对甲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第(1)题,4月1日等日期线明显以北京为界,依据方向描述即可;成因可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来分析。第(2)题,早于同纬度地区入春,说明春季升温较快,据此分析即可;注意评价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答案】 (1)延伸方向:北京以东向东南方向延伸,北京以西向西南方向延伸。

原因:东段距海洋近,受海洋影响,春季升温慢,入春日期推迟。西段受高原、山地影响,地势较高,温度较低,入春日期较晚。

(2)原因:甲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地形封闭,海洋气流难以进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面辐射强,气温回升快。(若从东部地区入春迟作答,只要合理,也可)

有利影响:入春早,延长生长期,有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不利影响: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不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6

13.(30分)(2017·安庆模拟)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22 ℃的时期为夏季,候温<10 ℃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季。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

(1)描述图中4月1日等日期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原因。

(2)分析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原因。评价此现象对甲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第(1)题,4月1日等日期线明显以北京为界,依据方向描述即可;成因可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来分析。第(2)题,早于同纬度地区入春,说明春季升温较快,据此分析即可;注意评价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答案】 (1)延伸方向:北京以东向东南方向延伸,北京以西向西南方向延伸。

原因:东段距海洋近,受海洋影响,春季升温慢,入春日期推迟。西段受高原、山地影响,地势较高,温度较低,入春日期较晚。

(2)原因:甲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地形封闭,海洋气流难以进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面辐射强,气温回升快。(若从东部地区入春迟作答,只要合理,也可)

有利影响:入春早,延长生长期,有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不利影响: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不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3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