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数学_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更新时间:2023-04-17 23: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能力训练:

1.初步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探究的精神。通过分析算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渗透:

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通过对算理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发现找最小公倍数的几种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教材)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仍较为困难。但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因此,这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

主动探索,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作一些适当的指导,这样,可能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从1开始报数,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干脆、利索。开始。请报的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请坐。请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请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同学站起来两次。)说明什么?引导学生用“既是……也是……来描述,引出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关于“公倍数”的问题。刚才两次站起来的同学他们报的数到底是不是2和3的公倍数呢?请你们记住报的数,等学完之后咱们再来判断好不好?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同学们手中有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个的任务,好不好?出示合作要求,找一生读。

合作前,教师强调:在拼摆的过程中,在小组内边拼边讲,完成手中的表格。

小组开始动手操作。

2.小组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和3的公倍数是

6.12.18.24.30……

根据小组的汇报,我们发现2和3最小的倍数是6,有没有最大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课件出示这两个概念。

3.下面请开始我们做游戏时两次站起来的同学再次起立,请你们说说报的数,其他同学判断他们报的数到底是不是2和3的公倍数呢?

4.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2和3最小的公倍数是6,其它的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什么关系?如果找到两个数的最小的公倍数,那么其它的公倍数可以把最小公倍数乘2,,乘3……

所以,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多种方法,尝试练习。

求12和1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找两生上黑板做。

2.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进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板书:列举法、短除法)

3.比较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出示。

四、巩固练习。

1.你能找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吗?你能找出6和12的最小公倍数吗?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发现的规律,板书:互质法、倍数法)

2.课本43页第4题。

3.课本44页第5题。

4.准备在我们五年级用长方形地砖铺一个大正方形图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要求?

(1)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

(2)要用整块的砖铺,不能切割,不用破损的;

(3)铺成后是一个正方形;

(4)必须密铺。

正方形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边长最短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其中6是最小的,叫最小公倍数。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列举法、短除法、互质法、倍数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cq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