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22 06: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 客观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 共50分。)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 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3.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研汉服的以的城城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4.伏尔泰认为,罪恶是暂时的,“无论人欲兴盛,在内心深处常常有法则和道德俨然存在”,并用清冷之泉作譬喻:“因风而波起,水必浊;,但在风平波静之时,就是坏人也可以在水中看到自己的面貌”“与此观点最为接近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5.希腊智者学派认为: 不存在一个相对正确的观点,他们可以论证任何观点的正确性;而柏拉图认为,只有寻求智慧的人,即哲学家才有能力进行统治。这些观念 A.为古罗马法治观念的产生真定了基础 B.可能导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C.对专制主义思想从根源上进行了批判

1

D.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理论指导

6.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书。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制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个人的阶级属性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7.欧洲启家思想家大多认为: 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8.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 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 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0.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 C.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D.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

11.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k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