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基础重要概念

更新时间:2023-10-31 0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基础复习题

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特征: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2、追本溯源:会计从萌芽发展到现在,总共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这三个阶段。

3、会计目标: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4、会计的职能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以及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会计监督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可以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5、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门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以上七种专门方法 相互联系,

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当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要取得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时,要运用复式记账方法,根据记账凭证,在账簿的有关账户中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根据账户记录,采用成本计算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进行财产清查,根据清查结果填制有关凭证,调整账面记录,保证账实相符。根据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的核算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告。

6、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这种惯例就是会计假设,它为会计人员明确了会计工作为谁服务,提供什么范围的信息,核算和监督的企业是否持续经营下去,会计要用什么作为计量的单位等这些看似简单却是构筑会计理论大厦根基的重要命题。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7、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要求,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财务成果。缺点是;实务处理比较烦琐。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会计记录直观,便于根据账簿记录来量入为出;会计处理简便,

不需要对账簿记录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然而,收付实现制这种确认本期费用的方法不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缺点是;不能正确计算各期损益。因而,仅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有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

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9、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时,首先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全面执行。2013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不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10、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11、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从会计角度来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2、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13、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使用者权益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是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类科目。另外,各单位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既要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极可能简洁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即要根据经济

业务的特点极可能简洁明确的规定科目名称,还要按照中文习惯,能够望文生义,不至于产生误解。应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文字,尽量采用在经济生活中习惯性的名称。为了便于在不同时期分析比较会计核算资料的需要,会计科目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科目的名称、内容、数量、口径等,以使核算指标保持可比性。

15、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类。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账户通常由以下内容组成:(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即所依据记账凭证中注明的日期;(3)凭证字号,即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4)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5)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16、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加变动及其余额。另外,会计科目由国家统一规定,

账户则是由各单位根据本身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17、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其必要性在于复式记账法要求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其可能性在于复式记账法设置了完整的账户,具有完整的账户体系。复式记账法不仅可以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完整、系统的反映,还能清楚地反映出每一笔经济业务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18、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也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记账方式,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19、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在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较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较少额。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通常而言: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因为它是作为被调整对象原始数额的抵减项目,以确定被调整对象实有数额而设置的独立账户。

20、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1、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这种分录,其科目对应关系一目了然。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2、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余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保持平衡。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余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财务状况等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3、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按其资金来源通常分为所有者权益筹集和负债筹集。所有者权益筹集形成所有者的权益(通常称为权益资本),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这部分资本的所有者即享有企业的经营收益,也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形成债权人的权益(通常称为债务资本),主要包

括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和结算形成的负债资金等,这部分资金的所有者享有按约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益。

24、所有者投入资本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与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相比,负债筹资业务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要到期偿还,并且需要承担有固定支付债务利息的义务,但其筹资成本一般比所有者权益筹资的成本低,并且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25、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1)固定资产属于一种有形资产。这一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2)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而不像存货是为了对外销售。这一特征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存货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3)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期超过一年,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26、总之,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19条规定的除外。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

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3)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当按月提计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在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27、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质”等科目进行核算。材料的日常收发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计划成本法下,一般通过“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 28、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属于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直接薪酬,包括工资、津贴、补贴和劳务费等。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

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生产单元的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间接费用无法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由所生产的几种产品共同承担。

29、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即没有保留通常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五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0、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各种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31、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32、利润分配的顺序: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33、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任何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严格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会计凭证的作用,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34、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35、原始凭证是用以记载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因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不同而不同,原始凭证可以按照取得来源、格式、填制的手续和内容进行分类。原始凭证按照取得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按照填制的手续和内容不同,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36、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因经济业务和经营管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应当具备以下基本内容(也称为原始凭证要素)(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填制凭证单位

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6)经济业务名称;(7)数量、单价和金额。填制的基本要求,记录真实、内容完整、手续完备、书写清楚规范、连续编号、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38、外来原始凭证应在企业同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由外单位的相关人员填制完成。外来原始凭证一般由税务局等部门统一印制,或经税务部门批准由经营单位印制,在填制时加盖出具凭证单位公章方为有效。对于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必须用复写纸套写或打印机套打。

39、原始凭证的审核: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1)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3)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40、记账凭证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用途可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按照填列方式可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

41、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应其所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各单位规模大小及其对会计核算繁简程度的要求不

同,其内容有所差异,但应当具备以下基本内容: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及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相关人员签名或盖章。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以自制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总汇表代替记账凭证的,也必须具备记账凭证应有的项目。

42、凭证应由主管该项业务的会计人员,按业务发生的顺序并按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采用“字号编号法”连续编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含两张)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43、如果发生的业务是与库存现金付款有关的业务,则左上角“贷方科目”后应填列“库存现金”,右上角的编号填“现”付字号。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 44、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记账之前应用有关稽核人员对记账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1)内容是否真实、(2)项目是否齐全、(3)科目是否正确、(4)金额是否正确、(5)书写是否规范、(6)手续是否完备。 45、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会计凭证的传递,应当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传递程序合理有效,同时尽量节约传递时间,减少传递的工作

量。

46、对会计凭证的保管,既要做到完整无缺,又要便于翻阅查找。其要求主要有: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会计部门在依据会计凭证记账以后,应定期(每天、每旬、每月)对各种会计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将各种记账凭证按照编号顺序,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一起加具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并在装订线上加贴封签,由装订人员在装订线封签处签名或盖章。

47、每年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在年度终了时可暂由单位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应当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会计凭证等会计档案保存期满可以销毁,但应当遵循相应的程序和要求。

48、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中间环节。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主要有:(1)通过账簿的设置好登记,可以记载和储存会计信息,(2)可以分类和汇总会计信息。(3)可以检查和校正会计信息。(4)可以编报和输出会计信息。

50、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各种账簿都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封面、(2)扉页、(3)帐页。

51、账簿和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账簿是由若干帐页组成的一个整体,账簿中的每一页就是账户的具体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录经济业务,是在各个具体的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实质内容。

52、会计账簿的种类,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备查账簿。

53、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主要有:(1)准确完整(2)注明记账符号(3)书写留空(4)正常记账使用蓝黑墨水(5)特殊记账使用红墨水(6)顺序连续登记(7)结出余额(8)过次页承前页(9)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54、总分类账是指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以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总账中的帐页是按总账科目(一级科目)开设的总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最常用的格式为三栏式,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目。

55、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根据各种明细分类账所记录经济业务的特点,明细分类账的常用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三栏式、(2)多栏式、(3)数量金额式(4)横线登记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l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