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15: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垃圾分类”

学生姓名: 李艺 学生学号: N10405105 院(系): 艺术与设计学院 年级专业: 2010级环艺一班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本文将针对国内几个大城市垃圾分类的实例展开讨论,从理性角度阐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及作用,并借鉴国外几个国家较好的垃圾分类方法,提出几点垃圾分类的创新方案。从人为主观意识出发,通过改良垃圾分类设施及设备,合理有效的优化垃圾分类,促进城市绿色快速发展。

关键词 国外优秀垃圾分类方案,国内垃圾分类现状,垃圾分类改良,垃圾分类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waste is becoming a prominent problem. China's 668 City, 2 / 3 was surrounded by garbage band. These garbage buried deeply buried, burning it to burn, caused a series of serious harm. According to the garbage problem expert Wang Weiping survey, waste resource potential with the standard of liv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domestic several big city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stance is discussed, from the rational angle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is better refuse classification method, put forward a few rubbish classification innovation scheme. From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optimizat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green.

Keywords Outstanding foreig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chem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garbag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绪 论

垃圾分类(Refuse sorting),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

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本文的创新点是借鉴已有垃圾分类理论探索新型垃圾分类方法及强调人类主观垃圾分类意识。根据所参考的文献和所进行的基本分析显示,目前极少数垃圾分类箱发挥了作用,大多数人只将其当作一种放置垃圾箱,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分类回收。同时,目前面对各种污染日益增多,垃圾堆积如山,全球变暖等一些列问题的出现,不得不面对的是强调人为的主观能动性。借鉴其他国家合理的垃圾分类方法,从人为意识方面,整体整顿我国垃圾分类问题。

1

一、 中国目前主要城市垃圾分类现状

(一) 杭州

杭州自2010年3月启动垃圾分类以来,共有765个小区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上城239个、下城146个、江干99个、拱墅94个、西湖159个、西湖风景名胜区8个、杭州经济开发区20个),占主城区1204个生活小区数的64%,约有40万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10月底检查结果显示,分类小区的平均投放准确率为74.1%,分类准确率为70.1%,小区的达标率为64.4%,比年初提高了35.8个百分点。另外,检测数据表明,厨房垃圾中的有机质成分比混合垃圾提高了25.6%,为下一步生化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他垃圾的含水率比混合下降了23.5%,热值提升了2倍多,焚烧处理的效能明显提高。

不仅如此,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逐步提高。目前,垃圾要分类的观念已家喻户晓。在市统计局10月份的统计调查中,96.7%的市民认同垃圾问题是目前城市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78.4%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是自己的事,67.4%的市民表示愿意参加或带动家人参加垃圾分类活动。试点时出现的“别人不分类,我也不分类”的问题也开始慢慢地转变,不少市民表示,“即使别人不分类,我也会坚持分类”。

[1]

(二) 北京

1965年,二坏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有2000多个。80年代后,其规模严重萎缩;1997年,三环路以内的国营废品收购站仅剩16个。我国现在垃圾分类处理的设备较少,通过机械化分类成本较高,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

拾荒大军取而代之问题多多。8.2万人的拾荒者,每年从北京“捡走”9.3亿元,同时还将废弃物转化成为新的资源,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处理垃圾的负担,减少18亿元的处理费用,延长了垃圾填埋处理场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些民间自发的拾荒者,均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检验和约束,致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他们自身的传染病发病率也较高。

垃圾道成为百姓的苦恼。北京现在高楼林立,垃圾道成为许多地方的卫生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2

死角,脏乱不堪的垃圾道口,蚊蝇十分张狂,加上拾荒者的胡乱翻找,使得居民们每当走过时必捂鼻而过,底层的住户可就无法逃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敢打开门户。老百姓期待新型垃圾回收办法的实施。

袋装垃圾并非长久之计。北京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封闭垃圾道,用塑料袋装垃圾定时回收的办法,以减少垃圾露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2000年2—5月期间,我受课题组委托在北京组织了“发展绿色流通、倡导绿色消费”的一次大型绿色消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后的商场购物袋重复使用的占89.91%,其中,充当垃圾袋的占57.05%;目前有77%的商场采用一般的塑料袋;仅有15%的商场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袋;8%的商场采用纸袋;仅有23%的商场采用的购物袋符合目前环保要求,许多消费者将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装垃圾,给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分类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新的问题。

分类垃圾桶的困惑。北京一些街边虽然采用了分类垃圾桶,但许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在一些社区,由于民间环保组织的倡导,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但环卫局的垃圾车又把分类好的垃圾倒到一起运走了,严重挫伤了百姓的环保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组织的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三) 上海

上海截至日前已有827个居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预计到本月底将覆盖 1000个居住区,到年底实现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量5%的目标。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委员年末视察活动中,市绿化市容局透露,明年将在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集贸市场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并鼓励有条件小区设置垃圾粉碎机,实现源头消纳。

截至9月底,全市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18331吨,与计划(18281吨)相比,超0.27%,但与2010年1月至9月同比减少了4.36%。试点小区推进方面,截至10月21日,浦东新区、黄浦区、嘉定区、杨浦区、普陀区已完成年度试点推进任务,预计到本月底将覆盖1000个居住区,并可实现到年底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量5%的工作目标。

近十多年来,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方式经历了4次调整,平均两年“变次脸”——第一次,按“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标准分类;第二次分类标准为,“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第三次分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3

类标准为,“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它垃圾”;第四次分类标准为:居住区 “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四分类,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三分类,公共场所“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二分类。市人资环建委的这份调研报告指出,由于分类标准复杂多变,后续收运环节分类跟不上,资源化利用体系不健全,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受到影响。

[2]

二、 垃圾分类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

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

此外,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比喻成放错地方的资源。让我们到宣武区再生资源分拣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应有的位置,会有什么样的用处?

每天被我们丢弃的可乐瓶和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属于高分子聚合有机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话,就是100年200年也烂不掉,它还会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种的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扔掉各种各样的废塑料。废塑料处理后还可制成纽扣、笔筒等用品。废塑料也是炼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经形象地将它们比作\二次油田\。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废纸被送到这里,包括这些不起眼的小纸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4

片??我们知道,好的纸张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吨废纸可再造700公斤好纸,可少砍17棵大树,还能减少生产纸浆过程中的水污染。

中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我们过去回收废物,或许只是受贫困经济制约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渐富裕的今天,我们回收废纸,则是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捡回来的不止是一张张的废纸,那是我们的子孙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

[3]

三、 部分国家的垃圾分类

(一) 日本

1、

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

可燃类:简单讲就是可以燃烧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胶制片,一般剩菜剩饭,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属于可燃垃圾。

资源类:报纸,书籍,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

不可燃类:废旧小家电(电水壶,收录音机)衣物,玩具,陶瓷制品,铁质容器。

粗大类:大的家具,大型电器(电视机,空调),自行车。 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5

2、 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

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3、 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

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4、 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二) 美国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6

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元,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元的财富。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

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

(三) 澳大利亚

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三个深绿色大塑料垃圾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

由于规定复杂,因此市政部门每年都会向各家邮寄相关宣传资料,孩子们更是早早地学会了如何给垃圾分类。

四、 我国垃圾分类改进方案

面对此现状,首先一定要尽快规范拾荒者的经营行为,加强引导和管理,在使其减少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经营企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费者分类回收体系。

(1)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7

(2)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

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企业可以承担制作费用。

(3)封闭旧的垃圾道,在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

社区回收站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建立现代社区的垃圾经营和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成为其创收的途径,贴补消费者卫生保洁费用的不足。政府可实行减免经营税的倾斜政策,来调动社区的管理积极性。新建小区更是要合理规化垃圾回收站,逐渐成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

(4)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

对一些体积大的垃圾,应该压缩后进行储运。尤应注意的是,要对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充分发挥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转卖到企业。另外,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以此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5)大力开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

如电池、塑料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积极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产业,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资源,为社会造福,减少二次污染。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8

总结与展望

(一) 总结

本文基于对目前国内几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实例分析,针对我国治理垃圾分类的方案得出数据结论,并结合国外几个较典型国家对于垃圾分类的方法进行了整合,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方案。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从国内外垃圾分类方案研究中总结出增强公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可大力促进垃圾分类的进行,通过公益片,宣传册,走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扩展公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树立公民正确分类垃圾的信仰。

2、 改进垃圾分类设施,极大的方便公民投放的同时方便清洁人员的及时清洁工作。通过标新立异的方式正确引领公民自觉垃圾分类的观念。

3、 政府依据政策大力实施方案,从小区做起,从校园周边,商业区周边做起,点点滴滴改变公民随手乱丢垃圾的习惯,以上级指示的形式大力展开强制垃圾分类方案,帮助公民养成自觉分类垃圾的习惯。

(二) 展望

不管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这方面曾经世界领先的中国,这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了。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用。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

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于是我们便不再吝啬卖破烂换回的那几毛钱。勤俭节约,废物利用,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却在丢失。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战胜垃圾公害。

参 考 文 献

[1] 杭州网http://hznews.hangzhou.com.cn [2] 中华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3] 薛强,陈朱蕾,《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11-01

注①:参考文献按照首字母排列。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qb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