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全市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3-05-24 03: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全市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l.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5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méng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过两个月,燕子pián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上文中加点字注音。孕 载 (2分)

(2)根据给出的拼音写出汉字。 发 然(2分)

(3)“销声匿迹”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倾注着强烈的情感,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3月1日昆明火车站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当地群众首当其冲赶到昆明血液中心为伤员献血。

D.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的做法,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3.修改下面两个有语病的句子。( 2分)

(1)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自我健康保护。

(2)“神州十号”的顺利返回和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跃上了—个新台阶。

4.名著阅读( 2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 会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作者用 、 (从原文中筛选恰当词语填空)来表现迎神赛会带给自己的兴奋和喜悦,这与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造成的 情绪形成 。

5.默写(7分) (1)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 ,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其中 , 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1)yùnzài(2分)

(2)萌翩(2分)

(3)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1分)

2. D(2分)

3.(1)可以增强人们自我健康保护意识。(1分)

(2)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1分)

4.罕逢盛事(最盛),压抑(郁闷、苦闷)鲜明对比(2分)

5.略(7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1)请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

(2)以统计表的形式反映这些信息有什么好处?(2分)

7.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它实用性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已融入了民间习俗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能构成对联的两句,并按上下联的顺序填空。(只填序号,2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出师未捷身先死

C、红日忽沉烟起处 D、疑是银河落九天

E、长使英雄泪满襟 F、争渡行人簇晚沙

G、山寒江冷丹枫落 H、白杨自递雨来声

答:上联 下联

(2)如果把你找出来的对联贴到大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该贴到大门 侧。(1分)

【答案】

二、综合性学习

6.(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和同学生日的人数越来越多;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程度远低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2分)

(2)简明、直观(2分)

7.(1)C H(2分)

(2)右(1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8----- 13题(14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本文的作者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一同被列为“ ”。(2分)

9.下面哪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必先苦其心志

C.已持臣守圉之器

D.腰白玉之环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下见小潭 才美不外见

B.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四面竹树环合 如鸣佩环

余闻之也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潭西南面而望 而山不加增 B.佁然不动 然足下卜之鬼乎 C.皆若空游无所依 烨然若神人 D.以其境过清 因以为号焉.

12.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体现了柳宗元山水游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

B.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C.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偏僻,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D.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8.韩愈唐宋八大家(2分)

9.C

10.D

11.C

12.略(4分)

13.C(2分)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l4—17题(13分)

掌 声

高 军

①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②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③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④“同学扪,今天,我们上——”

⑤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⑥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⑦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⑧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⑨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⑩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⑾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

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⑿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⒀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⒁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⒂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

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⒃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⒄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⒅——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⒆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⒇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 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分析它在行文中的作用。(3分)

15.文中的高老师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6.文中(27)段交代了李晓和王娜娜的现状,有什么作用?(2分)

17.对于王娜娜在黑板上留字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一)

14.掌声(1分)高老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巧妙地把黑板上的话变成说话课的题目,与同学坦诚交流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李晓和王娜娜的表现使全班两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在文章末尾又以三次掌声做结。掌声贯穿全文,整篇文章浑然一体。(2分,分析结论各1分)

15.冷静,面对黑板上的公开挑战,在愤怒到极点的情况下,瞬间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概括分析各1分)

机智,改变了教学内容,用说话课的形式介绍自己承认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或改变说话课的内容,让李晓王娜娜有表达心声的机会,与学生真诚沟通)(概括分析各1分)

16.喜爱学生,高老师欣赏李晓眼光犀利、讲话流畅,欣赏王娜娜大胆活泼和说话的水平,(或十年之后高老师仍然关注着学生的变化等),都是爱学生的表现。(概括分析各1分)

17.可肯定或否定,言之成理即可。(1分)条理清晰。(1分){总分、分总}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l题(9分)

用细菌发电

史峰

①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化时代以来,电池这种“可移动电源”就成为人们生活中 的必需品。传统的“化学电池”,将一些化学物质装在容器里,通过这些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电能,比如碱性电池、锂电池、猛干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但化学电池会严重污染环境:一节5号干电池造成的污染能让1平方米的土地绝收;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历升水,令人触目惊心。

②能否生产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电池呢?有哦,五花八门的细茵电池已经掀起了一场电力革命。1910年英国科学家意外将实验材料铂掉进了大肠杆茵的培养液里,结果发现铂的一个端头产生了电压。

③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惊讶万分:难道大肠杆茵能发电?经过反复实验,科学家们最终验证了这个事实。

④1984,美国科学家筛选出一种发电效能高许多的细茵,并利用这种细茵设计出了可以在太空飞船上使用的“细菌电池”,想让这种细茵在分解宇航员尿液的过程中产生电能,一举两得。但由于这种“细茵电池”放电能力不足,“细菌电池”的应用研究依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

⑤1990年,“细菌电池”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英国的“细菌电池”专家在糖水 中添加了一些芳香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并不断往电池水液里填充氧气,让发电细茵和它们需要分解的物质充分接触,提高氧化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菌产生电能的活力,“细菌电池”的电能输出量大增,完全达到了实用标准。 ⑥更让人兴奋的是,细菌电池是绝对的“绿色电池”,它的废弃物对环境不但没有丝毫的危害,反而有益——如果把发电细茵的分解物由糖换成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细茵电池在输电的同时,还净化了环境。

⑦不久前,美国一家“细茵电池”研究机构发现了一种靠挤压就能产生电能的细菌——这种细茵的身体内合有“压电性”蛋白质,外接一挤压就能发电。 ⑧科学家们把这种含有“压电性”蛋白质的细茵称为"M13噬茵体”,它在显微镜下像一段铅笔,繁殖力极强,有聚生特性,在一个小型烧杯中就可以培养出数万亿只。

⑨科学家们把这些细菌“加工”成薄片结构,然后把薄片叠加成手机电池的模样,并为它装配一个能对"M13噬茵体”持久产生内缩压力的外壳,其产生的电力可以点亮手机屏幕。

⑩这个实验结果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因为通过技术改进,他们很快就能制造出形态小、电力足、广泛应用的“细菌电池”。到那时,对环境有毒害的“化学电池”将彻底被绿

色“细菌电池”替代。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很”不能删去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本文围绕题目“用细菌发电”,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

21.阅读之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写出两点。(2分)

【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二)

18.介绍传统“化学电池”对环境的毒害,引出下文;(1分)与后面说明“细菌电池”的好处形成对比。(1分)

19.用“很小”准确说明(1分)当时科学家制造出的“细菌电池”没有广泛推广的原因。(1分)

20.首先说明“化学电池”的毒害,(1分)然后说明“细菌电池”研制的过程及优点,(1分)最后说明“细菌电池”的特点及广阔的应用前景。(1分)

21.符合科学规律,结合文本有具体内容的两点,鼓励答案的丰富性,可以从“发明、创新”的角度作答。(2分)。泛泛而谈,天马行空不给分。(如:只答环保的重要性等)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2——25题(9分)

最低的生活能力

星云大师

①世上的人,学问有大小,能力也有大小。有学问的人,著书立说,从事教育;有能力的人,做大官,管理大企业,呼风唤雨;运气好的人,也能水涨船高,靠着别人的因缘,出人头地。但是有一些人,实在没有那么大的学问,也没有那么大能力,是不是就一事无成呢?

其实不然,只要有心,具备一些最低的生活能力,也能生存。我们应该扪心自问。 ②你能烹煮三餐吗?吃是人生大事,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公司,都少

不得要吃。纵使你什么能力都没有,煮个三餐的能力不能没有。在家庭里,从小随着父母生活。就应该学会烧煮三餐,一个不能料理三餐的人,如何能生活下去呢?

③你能认真负责吗?在工地为人看守物品,在大楼能做守卫、管理员,只要认真负责,讨得别人的尊敬、欢喜,也是生活能力的表现。

④你会开出租车吗?开车的技术是很容易学会的,开车的勤劳、能耐,就不容易有了。但是你要生活,最低的生活能力,就是要具备一样专长,你既不能当建筑高楼的建筑师,也不能做企业家的幕僚人员,做个出租车司机,也能养家糊口,也是表现生活的能量。

⑤你肯做临时工吗?一般的临时工,就是指苦力。基本上人都有吃苦的能力,所以肯把吃苦的能力使用出来,也会有工作。所谓临时工,帮人家做挑夫,帮人家推车,帮人家打扫。帮人家做杂务,既不需要什么技能,却是生存的本钱,也是最低的生活能力。

⑥你愿意捡破烂吗?我们看现在的社会,有一些捡破烂的人也能发财。例如台湾彰化福山寺,就是靠着一群义工从事资源回收,经过十几年的时问,终于建成了

一座福山寺。一个人假如能做到“你丢我捡”,让废物再利用,不但生活无忧,也是为社会做环保。

⑦你会耕种田园吗?住家的门前屋后,有时候一小块荒废无用的零星土地,只要着手整理,加以开垦种植,或者种些花卉,或是种些蔬菜,不但美化环境,也能增加收入,对生活不无帮助。

⑧人说双手万能,人的六根,口说、手做、脚行,都是本能。假如没有口才,也没有快腿,运用万能的双手,可以帮人家做手工。举凡编织、雕塑、组装零件等,都是表现自己的

能力,让自己不一定靠别人来养活。

⑨最低的生活能力,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假如上述最低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坐吃山空,只等着别人救济,那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2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3.什么是“最低生活能力”?(2分)

24.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甚至只要有志,不但能养活自己,还有能力养活别人,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将这句话放回文中,恰当的位置是(2分)

A.①②段之间

B.⑥⑦段之间

C.⑦⑧段之间

D.⑧⑨段之间

【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三)

22.最低生活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1分)如果没有是人生最大的悲哀。(1分)

23.运用万能的手,自己谋生的能力。(2分)

24.例证法(1分)捡破烂这种最低生活能力,不仅能够生活,而且能为社会做贡献。(2分)

25.D(2分)

五、作文(50分)

26.(10分)

老师、家长也来助威,周末的足球场真热闹!

要求:

(1)扩写;

(2)内容符合情境并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3)字数150左右。

27.(40分)

题目:我与 的故事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根据文题,选定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5)不能抄袭。

【答案】

26.评分标准:(1)扩写(不是扩写,不得本题10分)

(2)符合情境{人物:老师、家长、同学;地点:足球场;时间:周末;氛围:热闹}( 4 分)

(3)恰当描写方法{可正面可侧面(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运用得当即可)}(4分;正侧面结合加1分)

(4)字数:超200字扣1分

27.略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3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