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 教学计划表-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数位学习平台

更新时间:2023-03-08 09:03:5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哲學與人生教學計劃表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一百零四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計劃表 科目名稱:哲學與人生 授課教師:林景銘 課程代碼: GE3901301 學分/時數:2 一 教學目標

這個課程包含人生哲學與自由意志等主題。人生哲學可以說是對各種人生觀的探討,人生哲學部分將分成西方與中國兩個部分來談,分別在第一部與第二部。西方的人生哲學可以分成神學的與人文主義的。在西方的人生哲學中,幸福是主要的訴求,不論是神學與人文主義,幸福都是人生的目的。

中國哲學的人生觀與西方的人生觀在方向上有很大不同,幸福通常不是中國哲學的重點。儒家的人生目的在於道德人格的實踐,道家的人生目的在於心境的自由,佛教的人生目的是免除生死煩惱。

第三部是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單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是否相容。決定論是說所有的事件的發生都是遵循物理的因果法則,也就是都能找到發生的原因,並且都能用科學的各種自然定律加以說明。人的行為也是遵守自然律的。如果自由是能夠不依自然律而自行做出任何行為,則人沒有這樣的自由。

二 教學進度

課程進度表

週 次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3月1日 3月8日 講授內容 繳第一次作業

備 註 繳作業參考日期 2月23日 導論~第1章 西方的人生觀(1.1.2) 第1章(1.1.3-1.2) 第1章(1.3) 3月15日 第2章 自我實現與道德實踐(2.1-2.2.1) 3月22日 2.2.2~第3章 價值與義務(3.1) 3月29日 第3章(3.2) 4月5日 兒童節補假一天 4月12日 3.3,期中複習 4月19日 期中考(範圍:1-3章) 4.1.2~4..2.1 10 4月26日 第4章 儒家與道家(4.1) 11 5月3日

哲學與人生教學計劃表

2

12 5月10日 4..2.2~第5章 佛教的人生觀(5.1) 13 5月17日 第5章(5.1.2~5.2.1) 14 5月24日 5.2.2~5.3.1 15 5月31日 5.3.1~第6章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16 6月7日 6.2 17 6月14日 第7章 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期末複習 18 6月21日 期末考(範圍:4-7章) 繳第二次作業 三 參考用書

人生的意義

Hanfling, Oswald (ed.) (1987). Life and Meaning: A Reade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Klemke, E. D. (ed.) (2000). The Meaning of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國哲學的人生觀

唐君毅(1967).《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全集校訂版,1989。 呂澂(1982).《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 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

Chisholm, Roderick (1964). “Human Freedom and the Self,” reprinted in Robert Kane (ed.),

Free Will,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 pp.47-58.

Frankfurt, Harry (1969). “Alternate Possibilitie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 829-39. Reprinted in David Widerker and Michael Mckenna (eds.),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Essays on the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ldershot: Ashgate, 2006, pp.17-25. Hoefer, Carl (2010). “Causal Determin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

Nielsen, Kai (1971). “The Compatibility of Free and Determinism,” reprinted in Robert

Kane (ed.), Free Will, pp.39-46.

四 成績考核

平時成績 30﹪ 兩次作業與課堂問答。 期中考 30﹪ 第一章至第三章 期末考 40﹪ 第四章至第七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6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