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5-04 1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番禺区东涌镇马克小学 梁桂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情境,学会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此

类应用题。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

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情感与态度: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

流的意识。

2、培养认真细致地分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想带大家去春游,在春游之前,你们会准备些什么呢?我们来到了公园的湖边分小组活动,我要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个小组几个同学?(出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个同学?)

2、大家为什么还不动笔?(因为我们不知道全班的人数)那好,我请班长告诉大家,我们班有几个同学? 3、补充条件,出示完整应用题:

二年(1)班有54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个同学? 4、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且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评析:用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入,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孩子知道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师:我们班的同学现在已经分好组,可以开始活动了。可是,你们看,一年(1)班的小朋友还没有分好组,不能开始活动。他们也想跟我们一样,平均分成6组,想知道每组有几个同学。你们能帮一帮他们吗?(出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个同学?)

1

师:要帮这些小朋友分组,你还要知道什么?(他们班的人数)可是,他们班的老师只给了老师这样一个表:

男同学 女同学 25个 23个 你能解决问题吗?大家分小组商量一下。(小组活动)

让小组成员代表汇报自己组的思考结果,组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一年(1)班有男同学25个,女同学23个,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个同学? 全班读题目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并且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评析:对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在这里作一次有益尝试:一改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达模式,有机将表格引进应用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于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已经掌握了。进入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掌握解题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师:大家来比较一下我们班的分组情况和一年(1)班的分组情况,有哪些地方相同和哪些地方不同?它们的解题步骤又有哪些不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对,第二道题是需要两步才能解决问题。我们把这类题叫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引出课题)

小结:过去我们解答的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一步就可以算出所球问题。而两步应用题,需要从数量关系中,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一)师:分好组,大家可以活动,老师看到同学玩累,坐在湖边吃水果,喝饮料。可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没有准备水果,就买来一些水果,准备分送给他们。你们愿意帮老师忙吗?

1、多媒体出示例4: 帮老师解决问题:

有 18 个苹果,又买来 6 个。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 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多媒体出示例5,让学生辨析哪个同学做得对,并且讲出理由。 谁做对了?

有18个苹果,吃了 3 个。剩下的苹果每5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小明这样做:18 – 3 = 15(个)

15 – 5 = 10(盘)

2

小东这样做:18 – 3 = 15(个) 15 ÷ 5 = 3(盘)

3、让学生打开课本第22页,看书并且比较例4和例5解题方法的异同。 (二)创造学习

1、收集数据,创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小组成员合作编题) 当时学生可以从以下情景收集数据: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最好,获得的红旗最多? (同样多,都是6面)

师:看来,小朋友们在这节课的表现都很出色。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哪个小组能够根据老师奖红旗的情况,收集数据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全班同学平均分成9个小组学习,教师用奖励红旗的方法表扬合作学习气氛浓的小组,黑板上共有57面红旗,学习到了这个时候,每组的红旗同样多,都有6面,黑板上还剩下3面红旗。)

2、自己解答编出的应用题。

(评析:在这环节中,教师尝试设计具有开发结构、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取代现行教材中的练习题,促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新知,也可以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习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能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和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给学生打好两步应用题的初步基础,就便于后面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利用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因此,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这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认识数学的同时,还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的开始,我用了“春游分小组活动”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

3

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模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对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在这里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就是一改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达模式,有机将表格引进应用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对于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已经掌握了。进入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由于学生是刚刚接触,并不能很容易地想出解题方法,特别是确定先算什么?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掌握解题方法。使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设计进行三次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注意引入了三次对比:第一次是新旧知识的对比,即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在解答步骤方面的对比;第二次是例四和例五在解题思路方面的对比;第三次是在练习题“谁做对了?”中小明和小东在解答应用题方法上的对比。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四、设计具有开发结构,富有现实意义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我尝试设计具有开发结构,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取代先行教材中的练习,促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设计了一道收集数据,创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收集小旗的数量,利用所收集到的数据,小组合作编题,并且自我解答,验证。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新知,也可以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设计,我能充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出现一幅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而产生去春游的冲动,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当屏幕上出现一群一年级小朋友乱七八糟的画面时,学生又会产生一种想帮他们分组的想法,促使他们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4

附件1:

番禺区小学数学学科“有效教研活动优秀案例”教学作品及成果申报表(2011上学期) 作品标题 申报人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梁桂源 单位 番禺区东涌镇马克小学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改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主要 内容 、 实践 情况 简介 、 及 学术 价值 生命活力。新教材的“解决问题”采用跳跃式的呈现方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展示空间,但也为教学“度”的把握增添了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落点”,使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思《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活思维,使之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同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领会了知识,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单位意见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要求说明作品的特点),推荐该作品参与 镇学科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评委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ih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