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更新时间:2024-03-04 12: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作者:杨贵生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12期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疑成了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从个人近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感到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力的体现,也是学校每一个师生遵循并努力实践的精神原动力。一所优秀的学校,无不有优良的传承,而这种传承就来自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和最高价值在于促进人格的发展。校园文化呈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形式,而精神文化的认同则是校园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在我校校园文化框架设计中,以“梦想”为核心精神追求,以“多彩”为基本发展方向,并提出“大方”“大度”“大气”具体发展目标,着力从价值追求上塑造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学生发展目标。如我校教学楼分别以“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多元文化、世界文化、科技发展、艺术修养、人文素养”为主题,表现出不同的风貌,紧扣学校文化主题,着眼于孩子们未来发展需要,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活动育人

活动育人就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震撼学生心灵的活动,发掘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体验生命的价值,让活动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主阵地。如一年级为孩子入学的“开笔礼”,六年级孩子毕业盛大的“毕业典礼”,“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固定开展的活动。在传统节日到来之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阅读为抓手,引导孩子们读有意义的书,读经典的书籍等。

让孩子成为校园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这是对孩子们教育的最好手段。如我校设立的师生两条线文明礼仪监督岗,让学生参与对师生的文明监督。上学、放学、课间等时间校园、各楼层均设有监督岗,从孩子们的安全到文明礼仪的养成都进行监督与劝导;对办公室环境,教师文明礼仪等方面,也由学生监督评比,将结果汇总德育处,作为对教师德育考核的重要依据。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学生广播站、电子屏、班级文化园地等多种宣传阵地,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以促进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定期开展的 “梦想讲坛”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谈人生、成长,谈理想、抱负,谈童真童趣,谈品德修养的舞台,实现自我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w5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