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 图

更新时间:2024-04-26 2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

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镇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八月

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建设项目地点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句容市边城镇陈武集镇西南侧,243省道旁。

句容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西部,东与镇江市丹徒区、金坛市毗邻,南与溧阳市、溧水县交界,西、北与南京市郊区、江宁县接壤,东西长45-50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

边城镇位于句容市西北,距句容市区约13公里,距镇江市区约25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边城镇由原东昌镇、陈武镇合并而来。

1.1.2 建设背景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原句容市宁武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5月,位于句容市边城镇,是以生产聚氨酯聚醚、油田用破乳剂、多组分环

氧沥青为主的专业化工企业。公司目前生产规模为聚醚Ⅰ产品120000吨/年、聚醚Ⅱ产品1000吨/年、聚醚Ⅲ产品30000吨/年、油田化学剂(破乳剂)10000吨/年、环氧沥青20000吨/年。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要求,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37131.93万元在公司现址内建设“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1.2 公司现有工程情况

1.2.1 产品方案

公司产品分为三大系列,分别为:聚氨酯用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油田化学剂(原油破乳剂)、环氧沥青。其中聚醚产品分为三个类别,分别为:聚醚Ⅰ、聚醚Ⅱ、聚醚Ⅲ。公司现有产品见表3-1。

表3-1 公司现有产品 序号 1 2 3 4 5 6 主要产品名称 聚醚Ⅰ 聚醚Ⅱ 聚醚Ⅲ 油田化学剂(破乳剂) 环氧沥青 工业用副产磷酸盐(副产品) 生产能力(t/a) 120000 1000 30000 10000 20000 39.82 年运行时数(h) 7200 2160 7200 7200 7200 2160

1.2.2 定员、工作日数

公司员工156人。采用三班制、24小时连续生产,年运行300天、7200小时。

1.2.3 主辅工程组成

公司现有主体工程见表3-3,公用及辅助工程见表3-4,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表3-5。

表3-3 公司现有主体工程内容

序号 1 工程名称(车间或生产线) 聚醚一车间 聚醚Ⅰ生产线4条 聚醚Ⅰ生产线3条 2 聚醚二车间 聚醚Ⅱ生产线1条 聚醚Ⅰ中试生产线1条 聚醚Ⅲ生产线2条 3 4

产品(中间产品) 生产能力名称 (t/a) 聚醚Ⅰ 聚醚Ⅰ 聚醚Ⅱ 工业用副产磷酸盐 聚醚Ⅰ 聚醚Ⅲ 聚醚Ⅰ 破乳剂 环氧沥青 50000 30000 1000 39.82 1000 30000 39000 10000 20000 年运行时数(h) 7200 7200 2160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聚醚三车间 破乳剂车间 聚醚Ⅰ生产线2条 破乳剂中试生产线3条 环氧沥青生产线2条 5 环氧沥青车间 表3-4 公司现有公用及辅助工程 工程名称 建设名称 环氧丙烷储罐 环氧乙烷储罐 液氮储罐 普氮储罐 二甲胺储罐 二甘醇储罐 山梨醇储罐 甘油储罐 48%液体KOH原料罐 甘油储罐 丙二醇储罐 磷酸储罐 磷酸储罐 贮运工程 异丙醇储罐 二聚酸储罐 沥青储罐 沥青储罐 聚醚Ⅰ储罐 聚醚Ⅰ储罐 聚醚Ⅱ储罐 聚醚Ⅱ储罐 聚醚Ⅱ储罐 环氧沥青储罐 环氧沥青储罐 1#仓库 新铁皮桶仓库 3#仓库 4#仓库 设计能力 140m/只,13只 80m/只,4只 30 m/只,1只 140 m/只,2只 50 m/只,1只 120m/只,2只 70m/只,2只 120m/只,1只 30m/只,1只 120m/只,1只 50m/只,1只 40m/只,1只 40m/只,1只 50m/只,1只 50m/只,1只 120m/只,1只 50m/只,1只 120m/只,20只 50m/只,8只 120m/只,10只 50m/只,11只 500m/只,2只 120m/只,2只 50m/只,2只 1636.5m 746 m 1411.6 m 1819.5 m 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备注 位于环氧丙烷罐区 位于环氧乙烷罐区 位于聚醚二车间罐区 位于机修 位于聚醚一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一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一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二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二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一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二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二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一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二车间罐区 环氧沥青车间罐区 环氧沥青车间罐区 环氧沥青车间罐区 位于聚醚一车间北侧 位于聚醚一车间北侧 位于聚醚二车间西侧 位于聚醚二车间西侧 位于循环水池东侧 位于环氧沥青车间北侧 位于环氧沥青车间北侧 储存成品 储存容器 储存原料 储存容器 工程名称 建设名称 5#仓库 6#仓库 7#仓库 危险化学品仓库 自来水 供配电 柴油发动机 循环水 设计能力 1258.9 m 4110.5 m 1873.4 m 407.3 m 20t/h 4000KVA 9台,共3150kw 1800m/h 170m/h 20t/h,2台 468Nm/h 200m/h,2套 80m/d 1780m 2150m 70000 m/h 20m 111529.6m 22333333332222备注 储存原料 储存原料、五金、成品 储存成品 储存危险化学品 作为备用应急电源 设于锅炉房,一用一备 空压机3台,主要用于设备密封性检测 设于制氮机房 冷媒为乙二醇,主要用于原料储存降温 生产、生活废水经治理达标后回用 设于废水治理站内 设于废水治理站内 碱液水膜除尘脱硫 设于机修办公场所南面一角 绿化覆盖率48.36% 贮运工程 公用工程 消防水 锅炉 供气 制氮 制冷 废水治理 事故池 初期雨水池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 固废堆场 绿化 环保工程

表3-5 公司现有主要建构筑物情况 类别 建(构)筑物名称 聚醚一车间 聚醚二车间 生产车间 聚醚三车间 破乳剂车间 环氧沥青车间 提发货辅房 综合楼1# 办公生活 综合楼3# 供销财务办公室 接待中心 养殖场 公用工程 配电房 循环水池(消防水池) 锅炉房(20t/h,2台) 真空泵房 公用工程 质检中心 研发中心 机修车间 制氮机房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占地面积(m) 1109.8 2288.3 959.65 976.4 3915.6 739.4 1241.5 888 173.4 728.8 258.5 891 3956.6 1144.7 944 234.4 5008 212 167 2建筑面积(m) 2142.4 6865 3744.3 1952.8 7807.2 1193.1 2903 3552 173.4 728.8 258.5 891 2121 944 703.2 3720 212 167 2

类别 建(构)筑物名称 1#仓库 新铁皮桶仓库 3#仓库 4#仓库 5#仓库 6#仓库 7#仓库 危险化学品仓库 环氧丙烷罐区仓库 环氧乙烷罐区仓库 危险化学品罐区仓库 煤堆场 废水处理的池与设备 废水处理辅房 初期雨水池 事故池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占地面积(m) 1636.5 746 1411.6 1819.5 1258.9 4110.5 1873.4 407.3 1758 445.5 632.3 920 663 176.2 568 469 2建筑面积(m) 1636.5 746 1411.6 1819.5 1258.9 4110.5 1873.4 407.3 176.2 有效容积2150m 有效容积1780m 332仓储 环保工程

1.2.4 总平布置分析

2

公司占地面积:230623.58m(约345.95亩)。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3989.6m2。

总建筑面积:68434m2。道路及停回车场面积:76552m2。绿化面积:111529.6m2,水面面积:14298.7m2。绿化覆盖率:48.36%。

公司平面布置见图3-1。

公司平面布置按照产品的工艺生产流程的要求,结合场地特点,在满足消防、安全、卫生、防护、运输和生产操作管理的条件下,实行分区布置,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分开布置。建构筑物在符合生产使用和安全防火的要求下尽量联合建造,功能分区明确,街区规划整齐。

厂区按功能可分为三块,分别为办公区、生产区、辅助功能区。办公区位于厂区南侧。生产区位于办公区北侧。辅助功能区位于厂区西侧。厂区道路形成环形状布置,能满足消防要求。厂区的布设考虑了生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原料储存与物流的顺畅,总体布局较为合理。

图3-1 公司现有工程平面布置

1.2.5 生产工艺

⑴ 聚醚Ⅰ生产工艺 ① 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聚醚Ⅰ生产工艺见图3-2。

二甘醇 二甲胺 蔗糖 水 反 应 釜 环氧丙烷 脱 水 釜 抽真空 冷 凝 G1:真空尾气 聚醚Ⅰ产品 W1-1:冷凝液

图3-2 聚醚Ⅰ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② 生产工艺简述

将二甘醇、水、二甲胺和蔗糖投入反应釜,升温至110℃后,逐渐通入定量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压力≤0.40MPa,反应温度110±5℃。环氧丙烷通后保温使其完全反应,然后转移至脱水釜,通过真空脱除微量小分子和水后制得聚醚Ⅰ产品。

⑵ 聚醚Ⅱ生产工艺 ① 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聚醚Ⅱ生产工艺见图3-3。

KOH溶液 N2气 甘油 反 应 釜 抽真空 冷 凝 G2-1:真空尾气 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 聚合反应 W2-1:冷凝液 磷酸溶液 精制剂硅酸镁 中 和 釜 抽真空 冷 凝 G2-2:真空尾气 过 滤 副产品(工业用副产磷酸盐) W2-2:冷凝液 聚醚Ⅱ产品

图3-3 聚醚Ⅱ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② 生产工艺简述

将甘油和KOH溶液投入反应釜,通氮赶氧后升温,120℃左右真空脱除微量水,通入定量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120±5℃,反应压力≤

0.40MPa。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通后保温使其完全反应,然后转移至中和釜,加入磷酸溶液(15%)和精制剂(硅酸镁),再真空脱除少量的水,最后经过滤得聚醚Ⅱ产品。

⑶ 聚醚Ⅲ生产工艺 ① 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聚醚Ⅲ生产工艺见图3-4。

双金属催化剂 N2气 聚醚产品 Ⅰ或Ⅱ 反 应 釜 聚醚Ⅲ产品 磷酸 环氧丙烷

图3-4 聚醚Ⅲ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② 生产工艺简述

将聚醚产品Ⅰ或Ⅱ与双金属催化剂、磷酸投入反应釜,通氮除氧后升温,120℃后通入定量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130±10℃,压力≤0.30MPa。通环氧丙烷后保温使其完全反应,即制得聚醚Ⅲ产品。

⑷ 原油破乳剂生产工艺 ① 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原油破乳剂生产工艺见图3-5。

KOH溶液 N2气 丙二醇 反 应 釜 搅 拌 釜 破乳剂产品 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

图3-5 原油破乳剂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② 生产工艺简述

将丙二醇和KOH溶液投入反应釜,通氮赶氧后升温,120℃后通入定量环氧丙烷,再通入定量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130±10℃,压力≤0.30MPa。环氧丙烷、环氧乙烷通后保温使其完全反应,然后转移至搅拌釜,循环搅拌均匀,降温后即制得破乳剂产品。

⑸ 环氧沥青生产工艺 ① 工艺流程

现有工程环氧沥青生产工艺见图3-6。

顺酐 聚醚 石油沥青 溶解、搅拌、混合 胶体磨超细化 环氧沥青产品 图3-6 环氧沥青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② 生产工艺简述

将液态沥青加热到120℃,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顺酐和乳化剂聚醚,将高剪切搅拌釜和外循环静态混合器结合使用,强化沥青参与的高粘物料与顺酐共混溶解的传质过程,保证了剪切与混合程度同时提高,使共混溶解能够均匀稳定高效地进行;利用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与沥青和顺酐的双亲性能,形成顺酐溶解于沥青中的顺酐化沥青体系,增强了体系的稳定性。

将顺酐化沥青体系通过静态混合器和胶体磨进行强制高效物理共混形成稳定的环氧沥青。

1.2.6 污染物产排情况

根据公司现有工程的环评报告和委托监测资料,现有工程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

⑴ 废水

现有工程无废水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均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绿化,外排水仅为循环水池的清下水。

根据句容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3月、8月的监测报告,循环水池、废水治理站前后水质监测结果分别见表3-7、表3-8。

表3-7 循环水池水质监测结果

采样日期 位置 频次 第一次 第二次 3月 第三次 9日 第四次 循环水池 日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3月 第三次 10日 第四次 日均值 二日均值 pH值 COD总磷 石油类 氨氮 SS (无量纲) (mg/L) (mg/L) (mg/L) (mg/L) (mg/L) 7.56 7.52 7.57 7.55 — 7.52 7.5 7.48 7.53 — — 34 32 31 31 32 30 31 30 31 30 31 0.12 0.13 0.14 0.13 0.13 0.11 0.10 0.10 0.11 0.11 0.12 1.21 1.20 1.19 1.18 1.20 1.01 1.10 1.08 1.05 1.06 1.13 1.15 1.14 1.13 1.15 1.14 1.11 1.12 1.11 1.12 1.12 1.13 9 8 8 9 8 8 9 8 9 8 8

表3-8 废水治理站前后水质监测结果

采样日期 位置 频次 第一次 8月 第三次 22日 第四次 废水治理站前 日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8月 第三次 23日 第四次 日均值 二日均值 第一次 8月 第三次 22日 第四次 废水治理站后 日均值 第一次 8月 第三次 23日 第四次 日均值 二日均值 第二次 第二次 第二次 pH值 COD总磷 石油类 氨氮 SS (无量纲) (mg/L) (mg/L) (mg/L) (mg/L) (mg/L) 7.74 7.76 7.78 7.72 — 7.80 7.82 7.85 7.87 — — 7.58 7.61 7.60 7.56 — 7.52 7.56 7.58 7.54 — — 24300 23700 24700 24400 24275 24600 25000 25900 25200 25175 24725 27 27 28 29 28 29 30 30 29 30 29 1.85 1.83 1.85 1.81 1.84 1.79 1.83 1.81 1.79 1.81 1.82 0.11 0.10 0.10 0.11 0.11 0.10 0.09 0.10 0.11 0.10 0.10 1.61 1.63 1.65 1.60 1.62 1.59 1.61 1.63 1.58 1.60 1.61 0.97 0.93 0.95 0.96 0.95 0.93 0.94 0.90 0.92 0.92 0.94 129 122 124 120 124 112 117 121 113 116 120 1.30 1.28 1.28 1.31 1.29 1.23 1.25 1.26 1.24 1.25 1.27 23 22 22 23 23 24 23 23 22 23 23 8 8 9 8 8 8 9 9 8 9 8

由表3-7可见,循环水池内水质与农灌渠里水质基本相当,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一类水质标准要求。

由表3-8可见,废水治理站出水满足《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3标准要求,满足水回用要求。

⑵ 废气

现有工程的有组织废气为1台20t/h燃煤锅炉的燃烧废气排放,以及生产装置、罐区存在的无组织废气排放。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2年3月6日~3月7日两天对公司无组织排放废气中的苯并(a)芘、非甲烷总烃进行了采样分析,各测点的监测结果见表3-9。

句容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21日~22日对公司燃煤锅炉的燃烧废气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10。

表3-9 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上风向 采样 位置 监测 日期 监测 频次 第一次 3月6日 车间 3月7日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一次 3月6日 罐区 3月7日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一次 3月6日 厂界 3月7日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苯并非甲烷(a)芘 总烃 ng/m 1.6 1.0L 1.0L 1.7 1.0L 1.0L 1.0L 1.0L — — — — — — — — 1.0L 1.0L 1.2 1.0L 4.2 1.0L 1.0L 1.0L 3下风向1# 苯并非甲烷(a)芘 总烃 ng/m 1.0L 1.0L 1.4 2.6 1.0L 1.0L 1.0L 1.0L 1.0L 1.0 1.0L 1.0L 3.8 1.0L 1.0L 1.0L 1.0L 1.0L 1.0L 1.0L 4.6 1.0L 1.0L 1.0L 3下风向2# 苯并非甲烷(a)芘 总烃 ng/m 1.0L 1.0L 1.0L 1.9 1.0L 1.0L 1.0L 1.0L 1.0L 1.0L 1.0L 1.0L 2.3 1.0L 1.0L 1.0L 1.0L 1.5 1.0L 1.0L 1.0L 1.0L 1.0L 1.0L 3下风向3# 苯并非甲烷(a)芘 总烃 ng/m 1.0L 1.5 1.0L 1.0L 3.6 1.0L 1.0L 1.0L — — — — — — — — 1.0L 1.0L 1.0L 1.0L 3.0 1.0L 1.0L 1.0L 3mg/m 1.03 0.98 1.09 1.02 0.78 0.76 0.74 0.68 — — — — — — — — 1.34 1.58 1.45 1.34 1.12 1.29 1.14 0.82 3mg/m 0.98 0.96 1.03 1.14 0.74 0.68 0.65 0.64 1.63 1.66 1.15 2.38 1.14 0.64 0.66 0.79 1.40 1.59 1.65 1.42 0.74 0.64 0.74 0.75 3mg/m 1.32 1.26 1.24 1.22 0.71 0.88 0.78 0.90 1.59 1.16 1.11 1.67 0.90 0.89 0.71 0.80 1.34 1.24 1.29 1.10 0.72 0.75 0.66 0.68 3mg/m 1.38 1.20 1.20 1.14 0.84 0.85 0.96 1.00 — — — — — — — — 1.34 1.28 1.24 0.96 0.58 0.63 0.63 0.61 3表3-10 燃煤锅炉废气监测结果 项目 时间 烟 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废气 排放量 排放浓度排放速率 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 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 3(m/h) (mg/m3) (kg/h) (mg/m3) (kg/h) (mg/m3) (kg/h) 27.1 28.9 24.0 23.4 21.9 21.9 200 1.83 2.03 1.67 1.60 1.55 1.56 — 31.7 28.5 31.0 32.0 29.0 28.0 900 2.14 2.00 2.16 2.19 2.06 1.99 — 29.6 26.4 28.0 26.0 26.0 25.0 — 1.99 1.85 1.95 1.78 1.85 1.78 — 1月第一次 71200 21第二次 74000 日 第三次 69800 1月第一次 68400 22第二次 71000 日 第三次 71200 排放标准 — 由表3-9、表3-10可见:

无组织排放厂界监控点的苯并(a)芘浓度、非甲烷总烃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要求。

燃烧废气中烟尘和SO2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燃煤锅炉Ⅱ时段标准的要求。

⑶ 噪声

句容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3月9日~10日两天对公司四侧厂界噪声、主要高噪声设备的运转噪声分别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分别见表3-11、表3-12。

表3-11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测点位置 东厂界 南厂界 西厂界 北厂界 时间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监测结果 3月9日 54.2 39.7 54.4 44.8 52.8 44.6 54.4 40.8 3月10日 54.4 44.2 53.6 44.9 54.1 44.2 53.6 44.6 标准值 60 50 70 55 60 50 60 50 达标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表3-12 设备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测点位置 冷却塔边1米处 循环水池泵房外1米处 真空泵房外1米处 冷冻机房外1米处 锅炉房外1米处 生产车间物料泵旁1米处 时间 昼 昼 昼 昼 昼 昼 监测结果 3月9日 46.6 52.6 57.7 59.7 68.5 58.4 3月10日 58.6 52.7 58.7 59.1 67.6 58.4

由表3-11可见,公司四侧厂界昼、夜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4类区标准要求。

⑷ 固体废物

公司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燃煤锅炉产生的煤渣;锅炉燃烧废气除尘脱硫产生的污泥;废水治理站产生的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废水处理膜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经蒸发浓缩后产生的残渣(液);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原料包装物;职工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3-13。

表3-13 现有工程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序号 1 2 名称 煤渣 除尘污泥 废水治理站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 蒸发残渣(液) 废机油 包装物 生活垃圾 危废编号 HW13 261-039-13 HW13 261-039-13 HW08 900-249-08 HW49 900-041-49 性状 固 泥状 液/泥/固 固/液 液 固 固 产生量,t/a 1208 364 (含水率约75%) 27 (其中污泥含水率约10%) 7.5 0.8 4 24 外售综合利用1572 处理处置方式及数量(t/a) 3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27 4 5 6 7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7.5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0.8 生产厂家回收利用4 环卫部门处置24

1.2.7 污染物排放总量

现有工程的“三废”排放汇总见表3-14。

表3-14 公司污染物排放量汇总(t/a)

种类 有组织 废气 污染物名称 废气量* SO2 烟尘 NOX 无组织 废气 废水 清净 下水 固废

排入环境量 15099 5.61 4.79 11.32 0.051 3.26 0.003 0 1800 0.072 0.036 0 批复量 — 6.7 8.71 11.32 — — — 0 — — — 0 总量余量 — 1.09 3.92 0 — — — 0 — — — 0 二甲胺 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 废水 水量 COD SS 固废排放量 3*:单位为万Nm/a。 1.2.8 现有工程小结

根据公司现有工程实际情况,对照公司现有工程环评批复(详见附件),公司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如下:

⑴公司年产15万吨聚醚多元醇、2万吨环氧沥青、1万吨油田破乳剂安全生产改造项目尚未完成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⑵现有工程环评批复中提出的环保要求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具体如下: ①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的改造完善;

②废水治理站出水口安装pH计、石油类等,锅炉房排气筒安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针对公司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公司应采取以下“以新带老”措施: ⑴完成现有工程的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⑵完成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改造完善的工作,完成废水治理站出水口安装pH计、石油类等,锅炉房排气筒安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工作。

1.3 拟建工程概况

1.3.1 工程基本情况

⑴ 建设性质及规模

项目名称: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 行业类别: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拟建地址:句容市边城镇、公司现址内 ⑵ 项目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7131.93万元

环保投资:76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05% 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 ⑶ 人员编制及工作日数

公司现有员工156人,本工程人员在公司现有员工内调配,不新增人员。 本工程全年工作300天,采用4班3运转工作制度,每班8小时,日工作24小时,年工作7200小时。

⑷ 建设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预计于2014年12月建成投产。

1.3.2 拟建项目工程组成

(1)主体工程

本项目主体工程均在现有生产厂房内进行扩建。

POP聚醚在现有聚醚二车间、聚醚三车间内扩建,其中聚醚二车间设置POP中间体聚醚生产线2条,聚醚三车间设置POP聚醚生产线2条。POP中间体聚醚作为中间产品,全部用于POP聚醚的生产。

PPG聚醚分为2个品种,分别为PPG聚醚1、PPG聚醚2。PPG聚醚1在现有聚醚二车间内扩建,设置生产线4条。PPG聚醚2在现有空置厂房内建设,为物化车间,车间内设置生产线2条。

本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4-1。

表4-1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序号 1 工程名称(车间或生产线) 聚醚一车间 聚醚Ⅰ生产线4条 聚醚Ⅰ生产线3条 聚醚Ⅱ生产线1条 聚醚Ⅰ中试生产线1条 聚醚Ⅲ生产线2条 产品(中间产品)名称 聚醚Ⅰ 聚醚Ⅰ 聚醚Ⅱ 工业用副产磷酸盐 聚醚Ⅰ 聚醚Ⅲ PPG聚醚1 PPG聚醚1生产线4条 工业用副产磷酸盐 POP中间体生产线2条 POP中间体 3 4 6 聚醚三车间 破乳剂车间 物化车间 POP聚醚生产线2条 聚醚Ⅰ生产线2条 破乳剂中试生产线3条 环氧沥青生产线2条 PPG聚醚2生产线2条 POP聚醚 聚醚Ⅰ 破乳剂 环氧沥青 PPG聚醚2 生产能力(t/a) 现有 50000 30000 1000 39.82 1000 30000 0 0 0 39000 10000 20000 0 本项目 0 0 0 0 0 0 90000 376 60000 0 0 0 全公司 50000 30000 1000 39.82 1000 30000 90000 376 60000 39000 10000 20000 7200 2160 7200 7200 年运行时数(h) 7200 7200 2 聚醚二车间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5 环氧沥青车间 10549.9 10549.9

(2)公用辅助工程及环保工程

公用辅助工程包括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供热设施、供气设施、仓储设施等,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固废暂存场等,依托公司现有设施并适当进行扩建。

①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与公司现有给水管网相接。

排水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制。污水管线、净下水管线、雨水管线分别与公司现有管线相接,污水经公司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不外排;雨水收集后与循环冷却排放水(清下水)排放流经公司的农灌渠。

②循环水系统

与公司现有循环水系统相接。公司现有循环水系统能力为1800 m3/h,包括冷却塔2座、冷却塔循环水泵4台、车间供水循环水泵3台、循环水集水池1座。1号冷却塔单塔流量Q=1200m3/h,2号冷却塔单塔流量Q=600m3/h。循环水泵采用离心泵,总流量为Q=3551 m3/h,其中500m3/h一台,417m3/h三台,600m3/h三台。循环水集水池面积约为3956.6 m2,有效容积15000 m3。

公司现有循环水用量约为452.5 m3/h,本项目循环水用量约为600 m3/h,现有循环水装置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③供电系统

与公司现有供电线路连接,由边城供电系统10kVA供电。 项目设备总负荷1250kw,年耗电900万kwh。 ④供热设施

本项目全年需蒸汽量约51429t/a(7.14t/h),由公司现有蒸汽锅炉供给。本项目将配套与公司的相关管线联接系统。

公司设置有2台20t/h锅炉房1座(一用一备),目前用汽量约为6t/h(43140t/a),并且公司将为拟建的句容宁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环氧沥青生产装置项目供汽,供汽量约为20t/h(144000t/a),公司的供汽能力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为本项目供汽将新增燃煤用量7200吨/年(燃煤含硫率≤0.58%,详见附件)。 ⑤压缩空气

主要用于设备密封性检测,用气量约为40Nm3/h,由公司现有空压机提供。公司现有T30空压机共3台,单机排气量2.6Nm3/min,排气压力0.6MPa,冷却方式为风冷。公司现有压缩空气用量约为40 Nm3/h,现有设施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⑥仓储设施

在聚醚三车间罐区新增50m3苯乙烯储罐1只,50m3丙烯腈储罐1只,120m3POP中间体储罐4只,20m3POP产品中间槽4只,20m3POP产品接收槽2只,120m3POP产品储罐15只,50m3POP产品储罐3只。

在聚醚二车间罐区新增140m3甘油储罐5只,80m3甘油储罐1只,50m3液体KOH储罐1只。

环氧丙烷储罐、仓库利用现有设施。 ⑦环保工程

原备用锅炉的燃烧烟气除尘脱硫设施1套。

废水处理设施、初期雨水池、事故池、固废堆场均利用现有设施。

⑧废水排污口设置

公司现有工程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因此,未设置废水排污口。本项目将新建一个废水排污口,作为公司的废水排污口。该废水排口设于公司现有清下水排口附近,外排废水进入泄洪沟(洛阳河支流)。该废水排口建成后,公司废水排放量约为180t/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涉及通航、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交通、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本项目新建废水排污口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⑨“以新带老”措施

针对现有工程的“以新带老”措施,公司将于2014年12月实施完成。 本项目的公用辅助工程及环保工程见表4-2。

表4-2 公用及辅助工程 工程名称 建设名称 环氧丙烷储罐 苯乙烯储罐 丙烯腈储罐 POP中间体储罐 POP产品中间槽 POP产品接收槽 POP产品储罐 贮运工程 甘油储罐 液体KOH储罐 1#仓库 新铁皮桶仓库 3#仓库 4#仓库 5#仓库 设计能力 140m/只,13只 50m/只,1只 50m/只,1只 120m/只,4只 20m/只,4只 20m/只,2只 120m/只,15只 50m/只,3只 140m/只,5只 80m/只,1只 50m/只,1只 1636.5m 746 m 1411.6 m 1819.5 m 1258.9 m 2222233333333333备注 现有,位于环氧丙烷罐区 位于现聚醚三车间 位于现聚醚二车间 现有,储存成品 现有,储存容器 现有,储存原料 现有,储存容器 现有,储存原料 工程名称 建设名称 6#仓库 7#仓库 危险化学品仓库 自来水 供配电 柴油发电机 循环水 消防水 供热 供气(压缩空气) 制氮 制冷 废水治理 事故池 初期雨水池 设计能力 4110.5 m 1873.4 m 407.3 m 120t/h 1250kw 9台,共3150kw 1800m/h 170m/h 20t/h锅炉,2台 468Nm/h 200m/h,2套 80m/d 1780m 2150m 75000 m/h 20m 111529.6m 排放废水180t/a 2233333333222备注 现有,储存原料、五金、成品 现有,储存成品 现有,储存危险化学品 与现有供水管网相接 与现有电网相接,年耗电900万kwh 现有,作为备用应急电源 与现有管网相接,循环水量600m/h 与现有管网相接 现有,原一用一备,将同时使用。本项目年需蒸汽量约51429t/a(7.14t/h) 现有,空压机3台,用于设备密封性检测 现有,设于制氮机房 现有,冷媒为乙二醇,用于原料储存降温 现有,生产、生活废水经治理达标后回用 现有,设于废水治理站内 现有,设于废水治理站内 原备用锅炉的燃烧烟气碱液水膜除尘脱硫 现有,设于机修办公场所南面一角 现有,绿化覆盖率48.36% 新建 完成现有工程的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完成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改造完善的工作,完成废水治理站出水口安装pH计、石油类等,锅炉房排气筒安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工作。 3公用工程 环保工程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 固废堆场 绿化 废水排污口 废水排污口及管线 “以新带“以新带老”措施 老”措施

1.3.3 总平布置分析

公司占地面积:230623.58m2(约345.95亩)。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3989.6m2。总建筑面积:68434m2。道路及停回车场面积:76552m2。绿化面积:111529.6m2,水面面积:14298.7m2。绿化覆盖率:48.36%。

公司平面布置见图4-1。

公司平面布置按照产品的工艺生产流程的要求,结合场地特点,在满足消防、安全、卫生、防护、运输和生产操作管理的条件下,实行分区布置,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分开布置。建、构筑物在符合生产使用和安全防火的要求下尽量联合建

造,功能分区明确,街区规划整齐。

厂区按功能可分为三块,分别为办公区、生产区、辅助功能区。办公区位于厂区南侧。生产区位于办公区北侧。辅助功能区位于厂区西侧。厂区道路形成环形状布置,能满足消防要求。厂区的布设考虑了生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原料储存与物流的顺畅,总体布局较为合理。

图4-1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平面布置

1.3.4 产品简介

POP聚醚是以聚醚和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反应后制得的特种聚醚,主要是制

备汽车座垫类高回弹聚氨酯泡沫材料。

PPG聚醚1是以乙二胺为起始剂的聚醚,反应活性高,是聚氨酯泡沫的原材料。

PPG聚醚2是将POP聚醚、二甲基环己胺、环戊烷、甲苯二胺、HCFC-245fa、亚甲基二苯胺(MDA)混合,配成组合料,方便客户使用。

本项目产品的质量指标见表4-3。

表4-3 本项目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名称 项目 外观 PPG聚醚1 羟值 水分 粘度 PPG聚醚2 外观 水分 羟值 POP聚醚 水分 粘度 pH 固形物含量 工业用副产磷酸盐(副产品) pH值(1%的水溶液) 钾含量 磷酸盐含量 指标值 浅黄色粘稠液体 770±35mgKOH/g ≤0.10% 2000±400mPa〃s(50℃) 深棕色粘稠液体 ≤2.5% 28±3 mgKOH/g ≤0.05% ≤4000mPa〃s(50℃) 5~9 ≥95% 4.0~8.0 ≥8% ≥18% 说明:工业用副产磷酸盐(副产品)执行公司企业标准Q/321183 GWB 002-2011。

1.3.5 生产工艺

⑴ POP聚醚生产工艺

POP聚醚生产工艺分为POP聚醚中间体生产和POP聚醚生产两步。 ①POP聚醚中间体生产

将甘油和双金属催化剂投入反应釜,通氮赶氧后升温,120℃左右真空脱除微量水,通入定量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120±5℃,反应压力≤0.40MPa。环氧丙烷通后保温使其完全反应,即制得POP聚醚中间体。

②POP聚醚生产

在一混釜中投入POP聚醚中间体,控制5℃以下,缓慢通入苯乙烯。然后再加入丙烯腈,控制5℃以下。丙烯腈加完后,物料转入二混釜,然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控制5℃以下,缓慢转入一反釜,控制反应压力≤0.30MPa,温度控制120±5℃。一反釜满后溢流至二反釜,二反釜满后溢流至一闪釜。一闪釜温度控制120±5℃,真空脱去少量水分,再转入二闪釜继续脱水。最后转入三闪釜,

温度控制140±5℃,制得POP聚醚产品。

POP聚醚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4-2。

双金属催化剂 N2气 甘油 反 应 釜 抽真空 冷 凝 G1-1:真空尾气 环氧丙烷 聚合反应 W1-1:冷凝液 POP聚醚中间体

POP聚醚中间体 苯乙烯 丙烯腈 一 混 釜 偶氮二异丁腈 二 混 釜 一 反 釜 二 反 釜 W1-2:冷凝液 一 闪 釜 抽真空 冷 凝 G1-2:真空尾气 二 闪 釜 抽真空 冷 凝 G1-3:真空尾气 三 闪 釜 W1-3:冷凝液 POP聚醚产品

图4-2 POP聚醚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⑵ PPG聚醚1生产工艺

将乙二胺、KOH溶液(48%)投入反应釜,通氮赶氧后升温,真空脱除微量水,升温至120℃左右,缓慢通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压力≤0.40MPa,反应温度120±5℃。环氧丙烷通完后保温使其完全反应。然后转入中和釜,加磷酸溶液(30%)和精制剂(硅酸镁),再真空脱水,经过滤后制得PPG聚醚1产品。

PPG聚醚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4-3。

KOH溶液 N2气 乙二胺 反 应 釜 抽真空 冷 凝 G2-1:真空尾气 环氧丙烷 聚合反应 W2-1:冷凝液 磷酸溶液 精制剂硅酸镁 中 和 釜 抽真空 冷 凝 G2-2:真空尾气 过 滤 副产品(工业用副产磷酸盐) W2-2:冷凝液 PPG聚醚1产品

图4-3 PPG聚醚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⑶ PPG聚醚2生产工艺

将POP聚醚、二甲基环己胺、环戊烷、苯二胺、HCFC-245fa发泡剂、亚甲基二苯胺(MDA)投入搅拌釜后,混合均匀,制得PPG聚醚2。

PPG聚醚2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4-4。

POP聚醚 G3-1:挥发尾气 二甲基环己胺 环戊烷 苯二胺 搅 拌 釜 HCFC-245fa 亚甲基二苯胺 PPG聚醚2

图4-4 PPG聚醚2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3.6 污染物产排情况

⑴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初期雨水,收集后经公司现有废水治理站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外排量180t/a。回用水主要用于锅炉烟气处理补充水。

循环冷却系统排水、锅炉排水作为清下水,部分用于锅炉烟气处理补充水,

其余排入流经厂区的泄洪沟。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清下水排放量约为24437t/a。 本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11。

表4-11 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

废水量 污染物 种类 (t/a) 名称 冷凝液 初期雨水 1231 COD 排放环境量 排放方治理 污染物 标准值 式及去浓度 产生量 浓度 排放量 设施 名称 (mg/L) 向 (mg/L) (t/a) (mg/L) (t/a)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80 70 5 0.5 5 农灌渠 污染物产生量 312 合计 1543 50000 61.55 经公COD 50 石油类 200 0.25 司现SS 10 COD 500 0.16 有废氨氮 5 SS 200 0.062 水治总磷 0.5 石油类 20 0.0062 理站石油类 5 COD 39994 61.71 处理— SS 40 0.062 后回 用1363t/a,外石油类 166 0.2562 排180t/a COD SS 40 20 0.98 0.49 — — — — 40 20 公司 24437 清下水 0.98 0.49 — — 农灌渠 ⑵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真空尾气、进出料过程的无组织废气、储运过程的无组织废气,以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等。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产排情况见表4-12。

此外,公司将为拟建的句容宁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环氧沥青生产装置项目供汽,供汽量约为20t/h(144000t/a)。该供汽服务将新增燃煤用量20160吨/年。供汽服务的锅炉燃烧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13。

表4-12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编号 污染源 POP聚醚中间体抽真空 废气量 3Nm/h — 产生情况 污染物 浓度 3mg/m VOC 苯乙烯 — 丙烯腈 VOC — — — 乙二胺 VOC VOC 苯乙烯 丙烯腈 烟尘 燃煤锅炉 70000 SO2 NOX — — — — — — — — — 634 371 107 速率 kg/h 0.028 产生量 t/a 0.2 防治 措施 冷凝 效率 浓度 (%) 3mg/m — — 冷凝 — — 冷凝 — 保温 降温 碱液水膜 除尘脱硫 — — — — — 95 90 30 — — — — — — — — — 31.7 37.1 75 排放状况 速率 kg/h 0.028 执行标准 排放参数 排放量 浓度 速率 2高度m 面积m 温度 3t/a mg/m kg/h 0.2 — — — 2 3000 常温 无组织 — — — — — — — 50 1.5 110 连续 2 2 3 3 4000 常温 无组织 1000 常温 无组织 25 25 常温 无组织 常温 无组织 2 排放 方式 G1-1 4000 常温 无组织 G1-2 POP聚醚 G1-3 抽真空 G2-1 PPG聚醚1 G2-2 抽真空 G3-1 PPG聚醚2 进出料 储罐 0.00032 0.0023 0.0032 0.032 0.028 0.014 0.00014 0.00069 44.4 25.99 7.5 0.023 0.23 0.2042 0.1 0.001 0.005 114.17 66.82 19.29 0.00032 0.0023 5.0* 0.0032 0.032 0.028 0.014 0.00014 0.00069 2.22 2.60 5.25 0.23 0.2042 0.1 0.001 5.71 6.69 13.50 — — — 5.0* 200 900 — 0.023 0.60* — 0.00058 0.0042 0.00058 0.0042 0.08* — 0.005 0.60* — 说明:*为无组织排放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乙二胺参照三甲胺的排放标准。

锅炉废气污染物烟尘、NOX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参考现运行锅炉的监测值。锅炉废气量为监测值折标后的数据。

表4-13 供汽服务的锅炉燃烧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污染源 废气量 3Nm/h 产生情况 污染物 烟尘 燃煤锅炉 70000 SO2 NOX

浓度 3mg/m 634 371 107 速率 kg/h 44.4 产生量 t/a 319.68 防治 措施 效率 (%) 95 排放状况 浓度 3mg/m 31.7 37.1 75 执行标准 排放参数 温度 ℃ 速率 排放量 浓度 速率 高度m 直径m 3kg/h t/a mg/m kg/h 2.22 15.98 2.60 18.71 5.25 37.8 200 900 — — — — 50 1.5 排放 方式 25.98 187.08 7.5 54 碱液水膜 除尘脱硫 90 30 110 连续 说明:锅炉废气污染物烟尘、NOX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参考现运行锅炉的监测值。锅炉废气量为监测值折标后的数据。

⑶噪声

本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有各类釜、各类泵等。主要设备噪声源情况见表4-14。

表4-14 噪声源情况 序号 1 2 设备名称 各类釜 各类泵 数量 等效声级 (台套) dB(A) 27 若干 70 70 所在车间 (工段)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罐区 距最近厂界 降噪效果 治理措施 位置和距离(m) dB(A) 东,50;南,50; 室内隔声 20 西>200;北,80 东,50;南,50; — — 西>200;北,50 ⑷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燃煤锅炉产生的煤渣;锅炉燃烧废气除尘脱硫产生的污泥;废水治理站产生的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废水处理膜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经蒸发浓缩后产生的残渣(液);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原料包装物。

煤渣、除尘污泥外售综合利用。

废水治理站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为危险固废(HW13废有机树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其中废水治理站产生污泥的含水率约为80%,经玻璃房干化场晾干除水后委托处置,此时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约为10%,而玻璃房干化场出水返回废水治理站处理。

膜过滤浓缩液的蒸发残渣(液)主要含无机盐和有机物,为危险固废(HW13废有机树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废机油为危险固废(HW08废矿物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原料包装物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项目的固体废物零排放。

本项目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理处置和利用情况见表4-15。

表4-15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处理处置和利用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煤渣 除尘污泥 废水治理站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 蒸发残渣(液) 废机油 包装物 危废编号 性状 固 泥状 产生量,t/a 1440 434 (含水率约75%) 外售综合利用1874 处理处置方式及数量(t/a) HW13 液/泥/3.5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3.5 261-039-13 固 (其中污泥含水率约10%) HW13 261-039-13 HW08 900-249-08 HW49 900-041-49 固/液 液 固 1.0 0.5 50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1.0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0.5 生产厂家回收利用50

此外,公司将为拟建的句容宁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环氧沥青生产装置项目提供供汽和处理废水服务,将使公司的固体废物产生量有所增加,其产生、处理处置和利用情况见表4-16。

表4-16 提供服务导致的固体废物产生、处理处置和利用情况

序号 1 2 3 4 名称 煤渣 除尘污泥 废水治理站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 蒸发残渣(液) 危废编号 性状 固 泥状 产生量,t/a 4032 1215 (含水率约75%) 外售综合利用5247 处理处置方式及数量(t/a) HW13 液/泥/20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20 261-039-13 固 (其中污泥含水率约10%) HW13 261-039-13 固/液 5.0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5.0

1.3.7 三废排放汇总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情况见表4-17。

公司提供服务的锅炉废气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情况见表4-18。

表4-17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t/a)

类别 污染物 废水量 COD 废水 SS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水量 公司 清下水 COD(浓度40mg/L) SS(浓度20mg/L) 废气量(万m/a) 有组织废气 烟尘 SO2 NOX 苯乙烯 无组织废气 丙烯腈 乙二胺 VOC 固废

3产生量 1543 61.71 0.062 — — 0.2562 24437 0.98 0.49 18000 114.17 66.82 19.29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74 55 削减量 1363 61.701 0.0602 — — 0.2553 0 0 0 0 108.46 60.13 5.79 0 0 0 0 1874 55 排放环境量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18000 5.71 6.69 13.50 0.0033 0.028 0.0042 0.7342 0 0 一般废物 危险废物 表4-18 公司提供服务的锅炉废气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情况(t/a) 类别 锅炉废气 污染物 烟尘 SO2 NOX 产生量 319.68 187.08 54 削减量 303.7 168.37 16.2 排放环境量 15.98 18.71 37.8

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目标

公司周边用地情况见图1-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21。

表1-2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柳竹村 方位 东北 东 西南 西北 距离(m) 500 400 400 360 流经厂区 规模 约124人 约585人 约109人 约481人 备注 空气环境 杨庄 双甸 段家边 空气质量应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水环境 声环境 农灌渠 厂界 陈武集镇 柳竹村 双扬村(含杨庄) 戴村(含双甸) 段家边 — 东北 东北 东 西南 西北 西北 南 东南南 东南 西南 西北西 — 2000 500 400 400 360 2000 3500 3500 4500 4000 3000 — 约6899人 约124人 约2662人 约3009人 约481人 约2474人 约384人 约813人 约952人 约470人 约750人 水质应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4类区标准 风险评价 赵村 白兔镇谢甲 白兔镇马里 白兔镇柘溪 华阳镇下甸 黄梅镇北相 空气质量应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2.2 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镇江市环境功能区划分,项目所在地区大气环境功能为二类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公司排放水接纳水体的实际使用功能,公司排放水接纳水体为农灌渠,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排洪抗涝,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质标准。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企业所在区域执行2类标准。 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二级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执行2类区标准(南厂界邻近243省道,执行4类区标准),废水排放执行《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标准。

第3章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分析

3.1 污染防治措施

⑴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真空尾气、进出料过程的无组织废气、储运过程的无组织废气,以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等。

抽真空尾气经冷凝器冷凝后排放,减少抽真空尾气的排放量。

采用密闭操作系统,通过密封加料,减少生产装置无组织废气排放量。 储罐采用保温、降温措施控制温度,减少储罐废气的产生量。

环氧丙烷储罐无呼吸阀,仅设置安全阀,正常情况下环氧丙烷储罐不存在无组织废气排放。

易挥发物料储罐、恶臭物料苯乙烯储罐在装卸过程中采用气液平衡管,减少了装卸过程的无组织废气排放。

燃煤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污染物主要为SO2、NOX、烟尘,采用碱液水膜除尘脱硫,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90%。

根据公司现有工程锅炉废气的监测结果(见表3-10),废气污染物烟尘、SO2、NOx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小于本项目的预测值(见表4-12),因此,锅炉燃烧废气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可以达到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90%。

综上所述,本工程废气采取以上治理控制措施后,各废气污染物可达标排放。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废气污染物的排放对敏感目标和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甚微,叠加环境本底,周围大气环境和敏感目标仍可满足规划环境功能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恶臭污染影响。因此,本工程拟采取的上述大气污染治理控制措施可行。

⑵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冷凝液、初期雨水。 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废水收集后经公司现有废水治理站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外排量180t/a。

公司废水治理站由常州海鸥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处理能力按80t/d设计,采用物化+生化+膜过滤的处理工艺。

该废水治理站目前处理的废水量约42t/d(12331.4t/a),本项目需处理的废水量约5.2t/d(1543t/a),此外,公司将为拟建的句容宁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

产80万吨环氧沥青生产装置项目处理废水,拟处理废水量约为31.3t/d(9390t/a),废水治理站的设计处理能力为80t/d,可满足本项目和拟接纳废水处理项目的废水处理需求。

本项目废水与公司现有废水相比,污染物成分相似,可以被公司废水治理站接纳处理。

处理后出水水质较好,可满足公司回用要求(pH 6.5~9.0、COD≤50mg/L、SS≤10mg/L、氨氮≤5mg/L、总磷≤0.5mg/L、石油类≤5mg/L)。

回用水可用于锅炉烟气处理补充水,回用水水质满足其使用要求,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该使用环节用水量稳定,可保证回用水的充分利用。

因此,本项目废水可被公司现有废水治理站接纳处理,处理后出水可被公司有效利用。

根据公司现有工程废水治理站前后水质监测结果(详见表3-8),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3标准要求,因此,外排废水可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本项目拟采取的废水治理控制措施可行。 ⑶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燃煤锅炉产生的煤渣;锅炉燃烧废气除尘脱硫产生的污泥;废水治理站产生的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废水处理膜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经蒸发浓缩后产生的残渣(液);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原料包装物。

煤渣、除尘污泥外售综合利用。

废水治理站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为危险固废(HW13废有机树脂),委托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其中废水治理站产生污泥的含水率约为80%,经玻璃房干化场晾干除水后委托处置,此时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约为10%,而玻璃房干化场出水返回废水治理站处理。

膜过滤浓缩液的蒸发残渣(液)主要含无机盐和有机物,为危险固废(HW13废有机树脂),委托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废机油为危险固废(HW08废矿物油),委托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原料包装物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

公司设置了危险废物专用储存场所,地面采用水泥硬化以达到防渗要求。公司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危险废物分类存放并设置标志;液体废物桶装存放;易挥发废物加盖密封存放,并设置易

燃危险品和防火标志;危险废物储存场所设置围堰和收集池,防止意外泄漏洒落、雨淋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3.2 达标排放分析

(1)废水

废水治理站出水满足《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3标准要求,外排废水可达标排放。

(2)废气 有组织废气:

燃煤锅炉燃烧废气中烟尘和SO2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中Ⅱ时段标准的要求。

无组织废气:

无组织排放厂界监控点的丙烯腈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标准要求。

无组织排放厂界监控点的苯乙烯、乙二胺(乙二胺参照三甲胺的排放标准)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要求。

(3)噪声

厂界昼、夜间噪声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4类区标准要求。

第4章 环境质量要求

4.1 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区域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符合相应的规划功能要求。

4.2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⑴废水

本项目(公司)废水排放对评价区地表水不会产生明显污染影响,农灌渠(洛阳河)水质仍保持现有等级水平,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要求。

⑵废气

本工程投产后,在正常工况和正常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拟建地周围大气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影响不明显,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仍符合规划功能要求。

废气无组织排放厂界外最大落地浓度符合无组织排放厂界外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

恶臭污染物苯乙烯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恶臭污染影响。

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并结合公司现有工程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公司需在生产区周边设置150米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卫生防护距离估算公式计算,并结合公司现有工程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公司需在生产区周边设置2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周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距公司厂界均超过300米,位于卫生防护距离之外。

⑶噪声

本项目投产后,对区域声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4类区标准要求,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4.3 总量控制

4.3.1 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途径

⑴本项目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SO2、NOX、烟尘,排放量分别为6.69t/a、13.50t/a、5.71t/a。

公司现有工程SO2、NOX、烟尘排放量分别为5.61t/a、11.32t/a、4.79t/a。 公司批复总量为SO2≤6.7t/a、NOX≤11.32t/a、烟尘≤8.71t/a。 因此,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均突破批复总量。

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由其核批不足量SO2 5.60t/a、NOX 13.50t/a、烟尘1.79t/a。

⑵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增加废气污染物排放量SO2 18.71t/a、NOX 37.8t/a、烟尘15.98t/a。 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由其核批增加量。

本项目和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SO2 24.31t/a、NOX 51.3t/a、烟尘17.77t/a,使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为SO2 31.01t/a、NOX 62.62t/a、烟尘26.48t/a。

4.3.2 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途径

本项目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废水排放量、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排放量分别为180t/a、0.009t/a、0.0018t/a、0.0009t/a、0.0001 t/a、0.0009t/a。

公司现有工程废水不外排,无废水污染物批复总量。 因此,本项目实施后公司新增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由其核批新增量废水排放量180t/a、COD 0.009t/a、SS 0.0018t/a、氨氮0.0009t/a、总磷0.0001 t/a、石油类0.0009t/a。

公司外排循环冷却排放水,其排放量、COD、SS作为考核指标。

4.3.3 固体废物总量控制途径

公司各类固废得到有效的处置和利用,可以实现零排放。

4.3.4 公司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见表10-3。

表10-3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t/a)

种类 有组织 废气 污染物 SO2 烟尘 NOX 二甲胺 环氧丙烷 无组织 废气 环氧乙烷 苯乙烯 丙烯腈 乙二胺 VOC 废水 COD 废水 SS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清净 下水 固废 水量 COD SS 固废排放量 现有工程 5.61 4.79 11.32 0.051 3.26 0.003 — — — —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本项目 6.69 5.71 13.50 — — —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0 “以新带老”削减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全公司 12.30 10.50 24.82 0.051 3.26 0.003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0 批复量 6.7 8.71 11.32 — — — — — — — 0 0 0 0 0 0 — — — 0 不足量 5.60 1.79 13.50 — — — — — — —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 — — 0

⑵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

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见表10-4。

表10-4 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t/a) 种类 有组织 废气 污染物 SO2 烟尘 NOX 二甲胺 环氧丙烷 无组织 废气 环氧乙烷 苯乙烯 丙烯腈 乙二胺 VOC 废水 COD 废水 SS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清净 下水 固废 水量 COD SS 固废排放量 现有 工程 5.61 4.79 11.32 0.051 3.26 0.003 — — — —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本项目 6.69 5.71 13.50 — — —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0 “以新带老”削减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服务 项目 18.71 15.98 37.8 — — — — — — — 0 0 0 0 0 0 -24437 -0.98 -0.49 0 全公司 31.01 26.48 62.62 0.051 3.26 0.003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0 0 0 0 批复量 6.7 8.71 11.32 — — — — — — — 0 0 0 0 0 0 — — — 0 不足量 24.31 17.77 51.3 — — — — — — —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 — — 0

4.4 环境风险评估

4.4.1 重大危险源识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附录A.1评价等级判定依据和实际储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结果见表1-19。

表1-19 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危险物质名称 环氧丙烷 苯乙烯 丙烯腈 乙二胺 二甲基环己胺 环戊烷 苯二胺 合计 危险性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23℃≤闪点<61℃ 易燃液体 23℃≤闪点<61℃ 高度易燃液体 闪点<23℃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2 标准临界量Qi实际贮存量(t) qi(t) 10 500 50 5000 5000 1000 500 2000 30 30 20 1 6 5 qi/Qi 200 0.06 0.6 0.004 0.0002 0.006 0.01 200.6802 是否属 重大危险源 是 本项目的危险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

4.4.2 风险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评价工作级别划分标准(见表1-10),公司的风险评价确定为一级评价。

风险评价范围:厂界外5000m范围内。

4.4.3 风险评价

本工程事故风险排放,半致死浓度范围小于300米,附近敏感目标人群距离公司厂界距离均超过360米,敏感目标人群伤亡风险值为0。

因此,本项目泄漏事故下敏感目标人群的伤亡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但根据上述扩散浓度预测结果,最大可信事故下废气排放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超标范围将超过5000米,事故发生后,附近敏感目标人群应及时采取撤离措施。

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在事故现场将出现污染的高浓度区,可造成对事故现场和近距离厂区人员的伤害。生产和储运岗位的操作人员应采取防范措施,减轻泄漏风险事故危害。

4.4.4 风险防范措施

(1)总图布置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2)工艺设备及装置方面的对策措施; (3)安全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

(4)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5)消防废水收集措施。

4.4.5 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分工; (2)设置事故报警通知机制; (3)常备应急器材和应急资料; (4)设立应急监测与救护机制;

(5)设立危险警报的解除与生产复原机制; (6)设立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4.4.6 结论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立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可以较为有效的最大限度防治风险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并结合企业在下一步设计、运营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建设项目所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

4.5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4.5.1 环境管理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已设立安环部负责公司日常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任务。随着公司本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公司环境保护的内容事项增多,公司应将本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任务纳入安环部的工作职责内,并确定专职环境管理和监测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环保工作。

施工期的环保工作主要有:

拟定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其中工程建设中污染治理设备、管线、电器等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存档;降低作业面的扬尘;督促施工、安装单位领取建筑施工噪声许可证,监督并管理好施工和安装单位做好环保工作。

运营期的环保工作主要有:

⑴及时向句容市、镇江市环保部门上报投产试运行报告,经确认后,方可投产试运行。

⑵制定污染治理操作规程,记录污染治理运行及检修情况,确保已建环保治理设施常年正常运转。

⑶编制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环保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向句容市、镇江市环保部门申报,三个月内进行竣工验收监测。

⑷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档案,定期编写环保简报,使句容市、镇江市环保部门和企业及时掌握污染治理动态,加强环境管理。

⑸为确保污染治理措施执行“三同时”,企业应使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落实到位,保证各项治理设施达到设计要求。

⑹加强对生产过程、污染物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工作。

4.5.2 环境监测

⑴企业监测计划

表15-1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环境监测计划

类别 废水 废气 噪声 地下水 土壤

监 测 点 位 废水处理设施进出口 废水排口 锅炉烟气排口(1个)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 噪声污染源、四周厂界 监 测 项 目 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 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 SO2、烟尘、NOX 苯并(a)芘、非甲烷总烃、苯乙烯、丙烯腈 等效A声级dB(A) 监测频次 1次/周 2次/年 1次/年 1次/年 1次/年 1次/年 公司内废物贮存场所、废水处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理设施、仓储设施附近 酸盐氮、硫酸盐、苯乙烯 公司内废物贮存场所、废水处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理设施、仓储设施附近 酸盐氮、硫酸盐、苯乙烯 ⑵监督监测计划

该计划由句容市环境监测站负责实施。

表15-2 环境监督监测计划

类别 废水 废气 噪声 地下水 土壤

监 测 点 位 废水处理设施进出口 废水排口 锅炉烟气排口(1个)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 噪声污染源、四周厂界 监 测 项 目 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 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 SO2、烟尘、NOX 苯并(a)芘、非甲烷总烃、苯乙烯、丙烯腈 等效A声级dB(A) 监测频次 4次/年 1次/年 1次/年 1次/年 1次/年 1次/年 公司内废物贮存场所、废水处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理设施、仓储设施附近 酸盐氮、硫酸盐、苯乙烯 公司内废物贮存场所、废水处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理设施、仓储设施附近 酸盐氮、硫酸盐、苯乙烯 ⑶事故应急监测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对辖区内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跟踪监测。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

围,环境监测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监测计划,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事故的跟踪监测。根据公司所处的位置,事故应急监测计划应由句容市环境监测站负责制定和实施,句容市环境保护局批准实施。对有可能造成跨境的环境污染事故应由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测部门负责事故应急监测计划的制定、批准和实施。

事故应急监测方案见表15-3。

表15-3 事故应急监测方案

事故类别 大气污染事故 水污染事故 监测点位(断面) 厂界及位于下风向的敏感目标 流经厂区的农灌渠 监测项目 非甲烷总烃、苯乙烯、丙烯腈 COD、石油类、苯乙烯、丙烯腈 监测频次 连续跟踪监测 直至事故解除 连续跟踪监测 直至事故解除

4.5.3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4.5.3.1 排污口状况

公司应根据《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和镇江市环保局对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有关要求,对排口进行规范建设。具体如下:

⑴废水排口

公司新设废水排口1个,所有生产、生活废水均经公司内的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外排量180t/a,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外排废水水质满足《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3标准要求。公司应根据《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和镇江市环保局对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有关要求,对公司废水排口进行规范建设。

公司已设清下水排口1个,公司清下水由此排入流经厂区的泄洪沟,清下水流口设有“排放口”的标牌。清下水排口的水质由公司环保部专门管理,每天进行水质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记录在册并存档。公司严格控制,严格管理,坚决做到外排清下水水质能达到COD≤40mg/L、SS≤20mg/L的排放指标要求。

⑵废气排口

本项目不设废气排气筒,锅炉烟气由公司现有的锅炉房锅炉烟气排口排放。公司应对锅炉烟气排口进行规范化建设。

公司锅炉烟气排口情况见表15-4。

表15-4 公司锅炉烟气排口情况

污染源 名称 废气量 3m/h 污染物 名称 SO2 锅炉

排放状况 浓度 3mg/m 37.1 31.7 74.9 速率 kg/h 5.20 4.44 10.50 执行标准 浓度 3mg/m 900 200 — 速率kg/h — — — 高度 排放 内径 温度 m ℃ 50 1.5 110 140000 烟尘 NOX 废气排口为连续排放,其排放高度、排放浓度、排放强度均符合相应的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3)固废暂存场所

固废暂存场所已设置,位于机修办公场所南面一角。 4.5.3.2 排污口整治及规范化管理

⑴按《江苏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如实向环境管理部门申报排污口数量、位置及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或产生公害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等情况。

⑵公司废水收集应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水进入公司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公司新设置的废水排口为企业的唯一废水排污口。在废水排口附近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根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试行),填写主要污染物。

⑶废气排气筒附近应设置环境保护标志,并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平台。

⑷固体废物暂存场所设置环境保护标志;设置标识,说明固体废物的种类、危险特征。

⑸根据《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苏环规[2011]1号)第十二条第(五)项“化工、钢铁、印染、电镀企业必须安装pH计或其他特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仪”的要求,公司为化工企业,必须在废水治理站出水口、废水排口处安装pH计、石油类等自动监测仪。

⑹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新建成使用(含扩建、改造)单台容量≥14MW(20t/h)的锅炉,必须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SO2排放浓度的仪器”,以及《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苏环规[2011]1号)第十二条第(六)项“所有的火电企业、20吨以上的燃煤锅炉或者排放量相当于20吨以上燃煤锅炉的工业炉窑和固体废物焚烧炉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装置,监控污染因子必须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污染物”的要求,公司锅炉房设置2台20t/h锅炉,必须安装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烟尘等自动监控装置。

第5章 公众参与

5.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

5.1.1 信息公开次数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7日和2013年2月6日~2013年2月22日在公司大门、公司附近的村庄两次张贴公告,向公众公示项目情况,并征求公众意见。

5.1.2 环评内容公示

第一次公示内容见表12-1。

表12-1 第一次公示内容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原句容市宁武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5月,位于句容市边城镇,是以生产聚氨酯聚醚、油田用破乳剂、多组分环氧沥青为主的专业化工企业。公司目前生产规模为聚醚Ⅰ产品120000吨/年、聚醚Ⅱ产品1000吨/年、聚醚Ⅲ产品30000吨/年、油田化学剂(破乳剂)10000吨/年、环氧沥青20000吨/年。 公司现拟投资37131.93万元在公司现址内建设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年产胺类聚醚(PPG聚醚)9万吨生产装置,年产丙烯腈苯乙烯接枝聚醚(POP聚醚)聚醚6万吨生产装置,以及相关的储运、管线等配套设施。项目使用的原料主要为乙二胺、苯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甘油、KOH溶液、磷酸、偶氮二异丁腈、双金属催化剂、精制剂。 项目建设方的联系方式:13645298648,联系人:夏根林。 承接该项目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为镇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联系方式为0511-85025616。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为: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调查、分析、现场监测、各相关内容的分析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综合分析,最后进行项目的报告编写。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为: (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掌握该地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生态、文物保护等环境质量现状。(2)分析本工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是否属于高效、

低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3)依据国家有关环境标准,论证本工程拟采用的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以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工程分析中发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或污染防治措施对策和建议。(4)通过工程分析核实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强,选择适当模式,预测分析该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明确本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为项目的审批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⑴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程度:⑵对项目的知情程度;⑶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⑷对环保部门的建议。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参与: 0511-88983041镇江市环境保护局、0511-87263440句容市环境保护局 公示时间:2012年12月24日到2013年1月7日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24日

第二次公示内容见表12-2。

表12-2 第二次公示内容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1)工程概况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15万吨/年聚醚(9万吨/年PPG聚醚、6万吨/年POP聚醚)扩能项目在句容市边城镇、公司现址内进行建设,工程总投资37131.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76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05%。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预计于2014年12月建成投产。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冷凝液、初期雨水。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冷凝液、初期雨水收集后由公司现有废水治理站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外排量180t/a。经废水治理站处理后的出水满足pH 6.5~9.0、COD≤50mg/L、SS≤10mg/L、氨氮≤5mg/L、总磷≤0.5mg/L、石油类≤5mg/L的要求,主要回用于锅炉烟气处理补充水。外排废水满足《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表3标准要求,可达标排放。循环冷却排放水、锅炉排水作为清下水,部分用于锅炉烟气处理补充水,其余排入流经厂区的农灌渠。公司废水治理站设计处理能力80t/d,采用物化+生化+膜过滤的处理工艺。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真空尾气、进出料过程的无组织废气、储运过程的无组织废气,以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等。抽真空尾气经冷凝器冷凝后排放,减少抽真空尾气的排放量;采用密闭操作系统,通过密封加料,减少生产装置无组织废气排放量;储罐采用保温、降温措施控制温度,减少储罐废气的产生量;环氧丙烷储罐无呼吸阀,仅设置安全阀,正常情况下环氧丙烷储罐不存在无组织废气排放;易挥发物料储罐在装卸过程中采用气液平衡管,减少了装卸过程的无组织废气排放;燃煤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污染物主要为SO2、NOX、烟尘,采用碱液水膜除尘脱硫,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90%。废气达标排放。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各类釜、各类泵。为减轻噪声污染,对各主要噪声源均设置了减振、隔声、吸声措施。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燃煤锅炉产生的煤渣;锅炉燃烧废气除尘脱硫产生的污泥;废水治理站产生的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废水处理膜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经蒸发浓缩后产生的残渣(液);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原料包装物。煤渣、除尘污泥外售综合利用;废水治理站废油、污泥、废过滤材料、膜过滤浓缩液的蒸发残渣(液)为HW13废有机树脂类危险固废,废机油为HW08废矿物油类危险固废,均委托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原料包装物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项目的固体废物零排放。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类、淘汰类项目,为允许类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本项目建设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苏政办发〔2012〕121号文)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要求。 (3)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本项目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并采取了节能、节水和降耗等清洁生产措施,项目的建设可达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 本项目可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构成产业链,同时在节水循环利用等方面实现企业内部的循环。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SO2和COD排放量、水重复利用率达到《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0年规划指标要求,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要求。 (4)选址可行性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要求。 根据工程拟建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总量控制等环境因素,本项目在拟建地选址建设合理可行。 (5)环境质量要求和达标排放 区域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声环境质量良好,符合相应的规划功能要求。 项目评价范围为①大气:工程拟建地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②地表水:流经厂区的农灌渠;③噪声:厂界及厂界外200m范围内;④地下水:工程拟建地周边5km2的区域;⑤风险:厂界外5000m范围内。 项目投产后,在正常工况条件下,水、气污染物和噪声达标排放,其排放对周围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影响不明显,区域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仍符合规划功能要求。公司需在生产区周边设置150米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公司需在生产区周边设置2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无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同时,当地相关部门应禁止在卫生防护距离内规划、新建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6)总量控制 本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控制措施,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本项目投产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如下: 表1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t/a) 种类 污染物 SO2 烟尘 NOX 二甲胺 环氧丙烷 无组织 废气 环氧乙烷 苯乙烯 丙烯腈 乙二胺 VOC 废水 COD 废水 SS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清净 下水 固废 水量 COD SS 固废排放量 现有工程 5.61 4.79 11.32 0.051 3.26 0.003 — — — —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本项目 6.69 5.71 13.50 — — —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0 “以新带老”削减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全公司 12.30 10.50 24.82 0.051 3.26 0.003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0 批复量 6.7 8.71 11.32 — — — — — — — 0 0 0 0 0 0 — — — 0 不足量 5.60 1.79 13.50 — — — — — — —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 — — 0 有组织 废气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均突破批复总量,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由其核批不足量SO2 5.60t/a、NOX 13.50t/a、烟尘1.79t/a。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新增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由其核批新增量废水排放量180t/a、COD 0.009t/a、SS 0.0018t/a、氨氮0.0009t/a、总磷0.0001 t/a、石油类0.0009t/a。 此外,公司将为拟建的句容宁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环氧沥青生产装置项目提供供汽、废水处理服务。该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见表2。 表2 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t/a) 种类 污染物 SO2 烟尘 NOX 二甲胺 环氧丙烷 无组织 废气 环氧乙烷 苯乙烯 丙烯腈 乙二胺 VOC 废水 COD 废水 SS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清净 下水 固废 水量 COD SS 固废排放量 现有 工程 5.61 4.79 11.32 0.051 3.26 0.003 — — — —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本项目 6.69 5.71 13.50 — — —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24437 0.98 0.49 0 “以新带老”削减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00 0.072 0.036 0 服务 项目 18.71 15.98 37.8 — — — — — — — 0 0 0 0 0 0 -24437 -0.98 -0.49 0 全公司 31.01 26.48 62.62 0.051 3.26 0.003 0.0033 0.028 0.0042 0.7342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0 0 0 0 批复量 6.7 8.71 11.32 — — — — — — — 0 0 0 0 0 0 — — — 0 不足量 24.31 17.77 51.3 — — — — — — — 180 0.009 0.0018 0.0009 0.0001 0.0009 — — — 0 有组织 废气 服务项目增加废气污染物排放量SO2 18.71t/a、NOX 37.8t/a、烟尘15.98t/a。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由其核批增加量。 本项目和服务项目实施后,公司需向句容市环境保护局申请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SO2 24.31t/a、NOX 51.3t/a、烟尘17.77t/a,使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为SO2 31.01t/a、NOX 62.62t/a、烟尘26.48t/a。 (7)环境风险 本项目存在有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在采取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公众可致电13645298648与建设单位夏先生联系,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查阅期限为2013年2月6日~2013年2月22日。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项目拟建地周边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⑴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程度:⑵对项目的知情程度;⑶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⑷对环保部门的建议。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参与: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发送至以下邮箱:zjhks@sina.com;或来电至:0511-85025616。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2013年2月6日~2013年2月22日。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2月6日 5.1.3 信息公开方式

信息公开方式采用张贴布告的形式向公众公示项目信息。

5.2 公众意见征求

5.2.1 公众意见征求形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公众意见。

5.2.2 公众意见征求次数

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在项目第二次公示结束后,对工程周边进行现场走访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

5.2.3 公众意见征求范围

意见征求范围为公司所在地周边的居民、企业员工等。

5.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本次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工程周边现场走访的形式: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及报告书编制阶段,对周边地区各方面、各阶层进行了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项目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听取专家的意见等形式。

5.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公示期间未接到反对该项目建设的反馈意见。

在征求公众意见过程中,共向项目拟建地周围的社会公众发放了“公众意见征询表”206份,实际收回206份。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见表12-4、表12-5。有关意见和看法的统计结果见表1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i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