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

更新时间:2024-02-27 14: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校本课程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基于CNKI校本课程研究论文

摘要:本研究是基于CNKI检索系统为数据源,检索至2014年5月20日期间校本课程的文献5170篇,主要从期刊分布、机构、作者合作形式、研究主题之间关系等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词频分析方法、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等计量学技术对校本课程研究现状进行了简明、直观的展示。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献计量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这一术语最早是

[1]

1969年由英国人A.普里查德提出的。本文主要通过SATI、NETDRAW、EXCEL三个软件对检索得到的有关校本课程的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从而解决几个问题:①研究校本课程的主要期刊是哪些?②研究校本课程的主要作者有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③校本课程集中研究机构在哪?④校本课程的研究主题在哪里?未来的校本课程研究趋势是什么? 一、数据搜集

CNKI即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该数据库可以根据学科、主题、篇名、关键词、作者、期刊等多种信息进行检索,不仅涵盖了期刊、报纸、会议论文,还有硕博论文,所选文章可以充分反应校本课程研究近况和发展历史。本文选取自1992年到2014年5月20日刊登的所有期刊文章,采用主题词检索形式,共检索5170篇文章。

检索导出目录采用Endnote格式,包含论文的“篇名、作者、来源、机构、年份、第一作者、摘要”等题录信息。[2] 二、数据分析

笔者采用CNKI提供的期刊检索形式,以“主题”为检索条件,“校本课程”为检索词,检索得到5170篇期刊。笔者将运用SATI、NETDRAW、EXCEL三种软件,统计所得信息,分别从期刊、机构、作者、关键词、年份,分析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这些年来的发展和近况。

(一)校本课程期刊论文分布

根据笔者统计,自1992年到2014年5月20日,CNKI收录相关论文5170篇,分布在941种期刊中,刊登论文超过25篇(含25篇)共有38种(见表1)。这38种期刊占期刊种类的4.04%,共发布2082篇校本课程类论文,占所有研究论文数的40.27%。由以上统计数据反映出在校本课程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专业的研究期刊群,其中排名前11的期刊均为核心期刊,具有权威性。

从表1 可以看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中小学教育、民族教育等多个教育学领域均有校本课程这一研究领域的涉及,校本课程的研究已经逐渐拜托了单一的理论研究,而逐渐与教育学其他概念进行交叉,逐渐扩展到教育学的各个方面。但同时校本课程主要集中在理论性期刊中,单纯的学科类期刊并没有出现,说明校本课程这一概念还未深入到教育的第一线,学者范围内的研究近期仍是主要。

表1 发表校本课程最多的期刊

期刊名 文献量 期刊名 文献量 教学与管理 125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48 江苏教育研究 100 中国校外教育 45 上海教育科研 99 才智 43 中国教育学刊 98 教育科学研究 43 人民教育 84 成功(教育) 40 当代教育科学 81 教育教学论坛 39 现代教育科学 75 科技信息 39 中小学管理 73 中小学教师培训 38 教育发展研究 72 教育科学论坛 35 课程.教材.教法 69 教育与职业 35 现代特殊教育 69 运动 34 教育导刊 68 卫生职业教育 33 现代中小学教育 63 中国德育 32 教育理论与实践 62 职业技术教育 31 学周刊 59 中国民族教育 30 教育探索 58 当代教育论坛 29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54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7 基础教育研究 52 教育研究 25 全球教育展望 50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5 从发表论文数最多的15个期刊从2005年到2014年发表数目(表2),可以看出。随着对于校本课程的研究,进10年刊物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中排在第一的《教学与管理》发表数目逐年上升并且保持了稳定趋势,而《学周刊》则属于今年才开始关注校本课程这个研究方向。

表2 中这15种期刊在09年和12年均有个论文数的发表高峰期。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在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行,使得校本课程形成了一次热潮,全国31省份均要求地方初高中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2012年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10年,地方两会的召开,教育有一次成了热点话题,其中关于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成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校本课程又一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从而成为又一次研究的高峰期。

表2 2005-2014期刊发表校本课程论文数表

200200200200200201201201201201

5 6 7 8 9 0 1 2 3 4

教学与管理 6 11 10 5 11 6 9 12 14 4 江苏教育研究 0 2 4 10 18 15 17 18 15 1 上海教育科研 5 7 2 4 17 5 7 15 12 1 中国教育学刊 1 4 4 7 18 13 8 18 13 2 人民教育 8 2 6 3 15 6 6 8 9 0 当代教育科学 2 2 7 4 9 4 7 9 5 1 现代教育科学 4 8 2 2 9 7 6 21 4 2 中小学管理 3 5 5 4 4 7 6 13 10 0 教育发展研究 1 6 1 8 5 4 1 7 0 0 课程.教材.教

8 6 4 5 2 2 0 0 1 1

现代特殊教育 5 5 7 8 15 4 4 9 4 0 教育导刊 10 4 9 5 2 5 0 9 7 2 现代中小学教

6 6 3 4 5 6 2 12 4 1

教育理论与实

2 3 2 10 7 3 3 7 8 0

践 学周刊 0 0 0 0 0 0 14 14 19 12 (二)机构

由表3 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研究校本课程最多的单位是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20名单位共发表786篇文章,占总数的15.20%,已经形成了主要的研究力量。

截止到2013年全国共有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点396个,其中A级院校16所,B+等院校24所,B等院校24所,普通院校332所。表3中20所一级单位中共有13所院校属于A级院校,校本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师范类院校,是研究校本课程的主要力量。除西南大学外,很少有综合类院校在校本课程研究方面有着较高研究能力。

表3 校本课程论文高产单位 排名 一级单位 篇数 排名 一级单位 篇数 1 华东师范大学 119 11 上海师范大学 30 2 西南大学 77 12 陕西师范大学 29 3 东北师范大学 59 13 福建师范大学 25 4 南京师范大学 56 14 河南师范大学 23 5 西北师范大学 54 15 华南师范大学 22 6 浙江师范大学 51 16 首都师范大学 21 7 北京师范大学 49 17 西南师范大学 19 8 广西师范大学 40 18 新疆师范大学 15 9 安徽师范大学 35 19 哈尔滨师范大学 14 10 湖南师范大学 34 20 辽宁师范大学 14 (三)作者合作形式

经由笔者统计,5170篇文章中,3779篇为作者独立完成,1391篇为合作完成,合作完成占总数的26.91%。笔者运用Netdraw社交网络分析软件,通过中心性分析、数据可视化分析、共现矩阵(价值)分析等几种文献分析法,[3-4]对文章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绘制出校本课程的作者合作网络图(图1)。图1中每一个节点大小代表这该作者的度中心性,与该作者有合作关系的人越多作者的节点越大。

图1 校本课程作者共现矩阵(价值)

由图 1可以看出,我国关于校本课程这块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群体,其中以崔允漷教授所领导的8人团体最大,这个团体中崔允漷、吴刚平、虎兰、傅建明合作彼此联系紧密、稳定,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合作团体。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崔允漷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专业领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规划与设计、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曾主持“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1999-2002年,经费50万元,所发文章主要几种在此阶段,而几个合作者主持者不同的校本课程课题,同时同属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由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国内校本课程的研究大部分仍属于独立研究,合作式研究的方式也主要以2-3人合作为主,大规模多人合作仅仅围绕大型课题,而没有长时间的专项研究。

(四)研究主题之间关系

期刊论文的关键词即研究主题,笔者通过SATI软件的关键词统计功能对5170篇期刊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理清历年来关于校本课程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1、高频次

笔者对所有的关键词进行了词频统计,截取频次超过70次(含70),如(表4)。可以看出通过SATI统计发现,主要围绕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改革、学校几个关键词占据了大量的频次。主要的研究主题围绕课程几大模块展开,同时也有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办学特色等交叉概念出现。

表 4 校本课程关键词频次统计表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校本课程 247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3 中小学 83 校本课程开发 816 课程实施 128 引导学生 82 教师 350 新课程改革 125 综合实践活动 80 课程改革 311 新课程 118 办学特色 78 学校 292 培养学生 108 小学 76 开发 279 教师专业发展 95 学校特色 76 学生 206 学校课程 92 课程内容 73 课程资源 205 基础教育 90 课堂教学 71 地方课程 197 学校教育 89 办学理念 71 课程开发 191 校本教材 88 素质教育 70 国家课程 179 研究性学习 86 2、时间表 笔者统计2004-2013年近10年的关键词出现频次,按照时间表进行统计,如(表5)。可以看出关键词“校本课程”近十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研究的高峰期,但是2012年的Frequency Count By Year (Ratio)(表6)统计所得仅为0.086,平行对比发现并非最高值,甚至有些偏低,通过对于所有关键词统计发现,2012年属于校本课程研究文章发表的高峰期,因此但从时间表来看关键词频次统计,互相之间的比较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前文笔者已经提到,2012年为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10年,校本课程迎来了又一次热潮。

表5 2004-2013校本课程关键词频次统计表

200200200200200200201201201201

4 5 6 7 8 9 0 1 2 3 校本课程 168 131 152 162 177 262 226 235 375 258 校本课程开

发 104 55 51 62 48 88 40 37 95 51 教师 34 33 28 30 26 51 23 26 27 14 课程改革 36 15 18 15 19 31 16 10 41 15 学校 32 16 13 16 19 39 23 28 29 19 开发 17 20 19 24 29 25 35 22 30 23 学生 7 8 20 21 25 20 26 22 24 23 课程资源 29 14 10 20 11 23 7 15 23 10 地方课程 18 9 11 19 11 19 5 11 26 15 课程开发 12 6 6 23 19 32 13 14 26 20 表6 2004-2013校本课程关键词Frequency Count By Year (Ratio)表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0.060.080.090.080.090.080.090.090.080.09

校本课程

9 0 4 0 5 3 1 9 6 3

校本课程0.040.030.030.030.020.020.010.010.020.01开发 3 4 1 1 6 8 6 6 2 8

0.010.020.010.010.010.010.000.010.000.00

教师

4 0 7 5 4 6 9 1 6 5 0.010.000.010.000.010.010.000.000.000.00

课程改革

5 9 1 7 0 0 6 4 9 5 0.010.010.000.000.010.010.000.010.000.00

学校

3 0 8 8 0 2 9 2 7 7 0.000.010.010.010.010.000.010.000.000.00

开发

7 2 2 2 6 8 4 9 7 8 0.000.000.010.010.010.000.010.000.000.00

学生

3 5 2 0 3 6 1 9 6 8 0.01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

课程资源

2 9 6 0 6 7 3 6 5 4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 6 7 9 6 6 2 5 6 5 0.000.000.000.010.010.010.000.000.000.00

课程开发

5 4 4 1 0 0 5 6 6 7

3、关键词之间关系

笔者运用Netdraw软件对于校本课程期刊文章进行关键词共现矩阵(价值)分析,得出图2,不难看出,关键词之间彼此存在这密不可分的关系,围绕“校本课程”这一关键词,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新课程、国家课程、课程改革、教师、学校等等关键词均呈现重要的联系,我国校本课程研究在于此类主题的研究呈现可观的研究趋势。同时,对于问题、对策、策略、校本教研等主题的研究则趋向于贫乏的趋势。

图2 校本课程关键词共现矩阵(价值) 地方课程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校本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性期刊,已经有了成熟的研究结果,但是在学科方向上的研究出现贫乏的状态,学科方向的校本课程研究有着较大空白,需要后续研究者从自身学科出发,深入教学一线,完善学科校本课程研究。

研究机构主要以老牌师范类院校为主要基地,A级院校占了主导,除西南大学外,缺乏综合类大学的参与,综合类院校的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在校本课程反面的研究主要以崔允漷、吴刚平、虎兰、傅建明合作为主,形成8人团体,而其他作者则以2-3人合作形式,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论文之间的相互引证较少,整体呈现独立研究的趋势,这需要后面的研究者加大交流力度,形成研究团体,资源共享。

在主题研究方面,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校本课程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题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围绕校本课程的程开发、课程实施、新课程、国家课程、课程改革、教师、学校等均有着可观的论文数。校本课程周边的研究已经成熟,然而在主题的交叉方面出现空白,尤其是在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教育学二级学科以及学科方向都缺乏文章。

参考文献

[1] 郑刚,朱凌,陈悦.中国创新地图——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分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

[2] 王月嘉.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J].西北师范大学,2012(3). [3] 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4).

[4] 徐媛媛,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2). [5] 王光荣,麻剑.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现状解析——基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J].教育导刊,2011(3):19-22.

[6] 潘黎,王素.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_潘黎[J].教育研究,2011(2):47-53.

[7] 张庆霞.我国课程实施研究的文献分析1990-2010张庆霞[J].东北师范大学,2012(5).

[8] 郝成淼.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概况与前瞻——文献计量分析1993-2012郝成淼[J].现代大学教育,2013(1):57-64+113.

[9] 王嘉毅,杨和稳.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历程及趋势——基于对1990-2008年《课程·教材·教法》刊发的教学论文章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3):10-14+5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jq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