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第三者

更新时间:2024-02-18 20:2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学做第三者

【导读】请原谅我的过激,这样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想法,本是不该的。也并不曾想过要用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深爱的人。只是,想着用不同的爱的手段和方式来更好地维系自己的幸福。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再好的女人都逃不掉被甩的命运,因为出现了一些名叫第三者的人们,或者,她们,没有你那样有涵养、有风度、有见解、有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生活透彻的领悟。可,就是这样一些只是在物质的需求里寻找自我价值的人,轻易地占据了你所深爱的那个人的内心。会不会觉得很失败?很难堪?很不公平?没关系,阿娇都能被陈冠希甩,我们,又有什么好情何以堪的。

呵呵,貌似说得有些拽了,只是想说,女人,对自己好一点,一辈子不长,连你自己都不爱你自己,还奢望谁来疼惜你?我们总说,爱情太美,太甜,只是,温存过后的伤痛同样是那么得深刻。看着女人的眼泪,除了递上纸巾,似乎再也找不到真正可以安抚她的话,我知道,现在的我可以这样轻易地说出这些话,只是,自己也遭遇同样情况时候,断不能这样洒脱自如的。人,多半如此,站着说话总是不嫌腰疼的,你未曾感受她的故事,就永远都没资格说懂她的心情。于是,都在音乐中寻找跟自己情绪想和的歌词,一遍遍地单曲循环,你看,是否很悲剧?或者,我们该学着做那个第三者,来的突然,走得爽快·,没有留恋,爱的只有自己,纵然饱受批判,又能怎样呢?

请原谅我的过激,这样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想法,本是不该的。也并不曾想过要用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深爱的人。只是,想着用不同的爱的手段和方式来更好地维系自己的幸福,原谅,很难,因为需要勇气,需要克服女人的脾气。但是,亲爱的,听我说,与其因一时的冲动去作轻率的决定,还不如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我知道,说这样的话总是很容易的,但真正做起来却是极为困难的,你可以发牢骚,大喊大叫,但就是千万别说放弃!记得,我的高中母校的校训就是不放弃,就有希望。很明显,放弃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决定,是对自己不负责,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或者,我们的感性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取向,但是,还是需要理智的方式和途径来作最后的定位和结果。

学做第三者,需要明白的是:学得是她们的柔和地去取悦情人的行为和方式,不是本质,只有你们两个人在一起,第三者才永远只能是第三者。其实,我一直都认为,能够被第三者抢的走的爱人或者根本就是不值得你去爱的,人生有很多机会,自然避免不了一些诱惑,你能原谅一次却不可以原谅一辈子。

篇二:中国男人5句话让女人甘做第三者

中国男人5句话让女人甘做第三者

婚外情注定不长久,因为婚外情与生俱来的不纯粹。产生婚外情的人,逃不出三个理由:情感的需要、性的渴求、利益的谋取。当然,这是内在的三个动因,这三个动因,也可能相互混杂,表面上极可能表现出情感需要,但真实的动因却是其他两样。因为婚外情,往往打的幌子是情,所以在外化形式上,常常呈现出情人间对情感纯度的要求、对新婚姻的谋取或是对对方付出的要求等…

一、你如果对我是真心的,我为你做什么都可以!

这句话从情人嘴中说出,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你对我还不够真心,我对你所付出的还不满意。二是你要求我的情感没道理,因为你自己都不真心。三是我付出的前提是你必须真心付出。但通常有些情人,听到对方这句话,会认为是对他的承诺,只有自己真心,对方也会对自己真心付出,甚至是离婚了再跟他结婚。最后才发现,这句话是可进可退的。即要求你多付出,再就是在关键时候,拿这来搪塞你:因为你没有十足真心,那也别怪我撤退了。情人说这句话时的暧昧情惑,和冰冷的结局的强烈反差,会让人觉得婚外情就是伤人的利剑。

二、情人间就要讲情感,钱算不得什么东西!

有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有一个规律,有人遇事跟你讲,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那十有八九,这就是钱的问题。举一反三,情人跟你大讲情感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往往并不是说自己要对你付出更多情感,在你面前,不吝啬钱的付出。对方的意图,极可能是让你对她要讲情感,在她身上花钱的时候,要视金钱如粪土。那种真在乎情感,不在乎钱的人,绝不会用这样的话,来开导你,而是自己做了少说,或是做了不说。女人骗得男人痴情了,男人往往把情放在第一位,就会在金钱上对女人大方,甚至不惜去贪污,来付这情债。当然,最后不会有好果子吃。让住:钱确实算不得什么东西,但命却真还算得上个东西!

三、没想到你太自私了,让我真失望

怪对方自私的人,往往是自己有了私心不满足。情人间,自私与反自私的诘问,往往都是私心在作崇。而真正 有情感的情人间,往往把付出当快乐,为对方想的更多,这种情况,在幸福的婚姻中常见。而婚外情人间,很难做到。因为,婚外情常常付出会有心理障碍,并不把情人当真正一辈子的依靠,所以在付出上会多一些权衡。加之情感的不纯粹,就让付出变得更加有限,如果不是为了取悦对方,或是按照先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是没有多少情人在婚外情中,无私奉献的。有限付出,常常是情人间产生矛盾的关键。因为情人有时就是为了利益而来,加重了这种付出与得到的权衡心理。这种利益得失往往和有否情感挂勾,这让婚外情中的情,成为钓鱼的饵,让婚外情变成一种可耻行为。

四、我什么都给你了,还不够吗?

婚外情人间的赌气,是经常行为。比如吃醋问题,即使不真爱对方,当对方对其他异性表现出亲密,也会常常吃醋。为何?一是因为婚外情人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出轨,对再出轨极其敏感。二是因为占有欲,让自己感到特权的被侵占,所以恼怒。在婚外情中,不真爱,不真想跟对方结婚的一方,应付另一方,常常不会直接表达,说我爱你,或是承诺和人家结婚的事,一方面怕这种承诺和表白,让自己没了退路,说了真话,又怕矛盾立马激化,

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所以,常常取中间道路,用暧昧话或是替代语,让对方产生误解心理,求得心理平衡。

通过和许多咨询者交流,我发现许多上了当的人,都把他们最终分手的原因归结为某种客观原因。事实上,这就是情人的狡黠导致的效果,在关键时刻,不落下话柄,不激化矛盾,然后找机会,让你无话可说,宁愿自动退出。

五、我真想跟你远走高飞,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享受浪漫!

在婚外情产生之初,这句话很容易俘获对方的心。情人间的关系到了一定程度时,说这句话,也往往让情人间体会到温情和浪漫。但这句话中,潜藏着某种特殊意味的暗示。也就是我们的情感其实没有出路,想长久或是想真正走到一起,那只是太过浪漫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因为情人间,在黑暗和夹缝中求存,在明亮世界中,他们没有立锥之地,害怕现实的残酷,才有了这种过于浪漫的憧憬和感悟。如果理性的人,就不会受到婚外情的诱惑,只有那些不安分、不理性的人,才会陷入婚外情中,最后满身是伤地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来,或是呆在伤痛中,或是毁灭的现实中再也回不来。

篇三:离幸福很近1-怎样面对痛苦

怎样面对痛苦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阿弥陀佛,那么今天就是和大家共同学习,预科系的入门课程“离幸福很近”。 我们之所以安排这个辅导,大家应该清楚,面对新生进来之后,我们的辅导员都要对大家进行辅导,我们所依据的是上师的开示、所以所有的辅导员都要紧紧依据上师的开示,然后对于开示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比较难的内容要给道友讲清楚,对于一些窍决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所以我们这一期所有的辅导也都是依于上师的开示,和大家一起交流怎么来引导新生更好地学习“离幸福很近”的上师的开示。一定要强调的是所有的辅导员必须都要依靠上师的开示,这是我们根本的所缘和所依。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一些难点和要点再进行拓展即可。那么不可以丢开上师的讲记我们自己单单独独的依靠上师的这个题目,比如说是怎样面对痛苦,自己来开示一个内容,那就是不太好的。除非你是大法师这样讲是可以的,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辅导,和真正的讲课是不一样的。所谓的辅导呢就是把上师讲过的内容再温故而知新。

那么明白这个这些内容,大家共同学习,希望的话就是第一个环节在学习整个“离幸福很近”的学习过程当中。这个方式来说的话会有一些互动、会有辩论,互动比较多一些。也很想听一听大家的心声。看看大家对“怎样面对痛苦”或者说爱情观、金钱观、等等的这个道理很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的。我们再以上师的教言再一一的进行面对面的交锋也可以啊。或者心和心的交流也挺好的。

首先第一个环节,今天的第一个环节,有三个道友上麦。主动的来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痛苦及痛苦的因是什么,当然这个地方我不希望所有的人都要用佛教的观点来回答。事后早就知道了,痛苦的因是无明、我执,不要这样讲,最好是让一些是刚刚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对佛教的观点有非常多的质疑,那么以怀疑的态度甚至站在世间的角度:痛苦,我认为痛苦就是饥饿、我认为痛苦就是没钱,这些都是很好的。所以总的来说,让几位道友先表达一下,痛苦及痛苦的因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上师对这个问题用佛教以及上师亲证,现证怎么来剖析我们的痛苦到底是什么。

(互动部分略)

一、痛苦的分类

对于很多人认为佛教天天叫苦连天,无病呻吟,动不动就出离,觉得我们特别的悲观。这个痛苦到底是什么,即便很多人他们也在生活当中感受痛苦,但是像齐秦唱歌那样“痛并快乐着”,认为这是一种常态。我不苦不乐,这怎么叫人生呢,所谓的人生就是跌宕起伏的,有苦有乐那才叫精彩。对于这样的论调不严加观察和分析,或许我觉得听起来是很动听的。但是大家想想看,为什么医院那么多痛苦不堪的病者,如果他们认为有苦有乐才是人生的话他们咬着牙忍着,干嘛还去医院看病呢?所以很多人在痛的时候一定会想尽办法:医生你给我治病吧。不可能咬着牙忍着认为:有苦有乐才是人生。同样,当他贫穷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我尽量解决贫穷和痛苦;当他生病的痛苦现前的当下:我尽量的治好病痛;当他好了之后有点情调的时候,又会说:有苦有乐才是人生。所以我们对于这样的论调确实要看清楚,人生的底色到底是苦还是乐呢?还是说苦乐参半呢?

针对痛苦,上师从三个方面讲到了:第一个人类痛苦的分类,第二个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第三个人们解除痛苦的不同的方法。

解除痛苦的不同方法有三种,第一类世间的方法、根本的世间方法、这两个都是世间方法。最后是佛法。

首先我觉得我们知苦才能出离的,如果连苦都不知道,我们不可能希求解除痛苦的方法,所以曾经在佛经当中讲到:一个高明的医生他必须因病而拟药。如果说人都没有生病,那么这个医生给他开了药方,并且说你给我拿多少钱买这副药吧,那么这些人会笑他说是狂人。我都没有生病你给我开了个药方,干嘛给你钱呢?

同样的,所有的一切佛陀讲的方法都是拔苦的方法,拔苦的方法无论是戒律或者说是一些三藐三菩提根本等的修道,这些如同妙药一样的,但是必须人生病了,并且他的脓疮长脓了,流出血来了,非常的惨不忍睹,非常的痛苦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应该有一副妙药,你服了之后的话保管会痊愈,这个时候他会对我的这个妙药生起一种希求心。

所以在听法的过程当中为什么把自己做病人想,把法做妙药想,原因就在于此。如果人不知道自己生病了,那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痛苦,那不可能出离。很多人学佛,参加学会都是因为自己,附体了,或者生病了,失恋了,或者破产了,等等很多。(当然有的人是因为身体很健康的直接学佛的也有。当然不是因为人都是痛苦的才学佛,不能这样讲。)这个时候佛陀就讲妙药他就能接受了。所以说这个过程当中,首先我们就要认清痛苦。如果人生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整个物质来讲,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苦还是乐,我们都不清楚的话,后来讲一大堆的话,一上来就讲一下解除痛苦的方法的话,人们就会想:这法师是有病吧!我们都没苦,我们都没生病干嘛解除痛苦呢!所以必须看清楚人生的底色到底是苦还是乐。

上师在这三个方面中,首先讲到的是人生痛苦的分类。其实这里面最难的难点是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这点特别难。三界为什么是痛苦的,如果这点说不清楚的话,如果痛苦之外还有自身的快乐,这个三界皆为痛苦就不能成立了,我就为了一点自身的快乐,哪怕是刀尖上的蜂蜜我也要去舔的。就为了那一刹那的烟花的绽放我也要去品尝。如果我们三界轮回绝对没有一点点的安乐可言,全为纯苦的本性时候,这个时候他会彻底失望,失望之后呢,他就会唯有需求去解脱。如果不把他的心彻底的失望透,他就对轮回还有希求心:或许还有点乐吧。或许爱情还是值得去可靠的吧。世上的人离婚,再找一个婚姻,那么会认为说不可能说全天下的男人都那么坏吧。总有着一种侥幸心理。但是我们今天在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当中,把侥幸彻底地扫荡无余,清清楚楚的认清楚轮回一点快乐都没有,全都是痛苦,即便有一点点所谓的快乐,名言当中现象当中的快乐,也是苦的伪装。这个是上师的教言以及更多的理证来论证的。之后人们开始希求解除痛苦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痛苦的分类有哪些。上师在这个地方给大家讲了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根本苦、八支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支分苦。我觉得这个内容的话要发自内心的让新学员能接受,真的是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等等这些苦的话,必须结合实际来讲这个问题。

哲学家的观点

比如说,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悲观主义)痛苦的因是欲求。 日本的厨川白村讲:所有的艺术都是苦闷的显现。为什么呢?他说当是一种生命力突进跳跃的时候,比如说,我现在想迸发能量啊,比如说我想当一个艺术家,但是我受到阻碍和抑制之后我就产生一种不得志的苦闷,这种苦闷并不是由于外界给我造成的。是我的生命力往上迸发的时候,不管我想当歌星等等,总之受到阻碍和抑制之后产生苦闷,这种苦闷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的天性。比如婴儿出生之后的第一声哭叫是苦闷的这种表现。我不

用佛法来讲,用世间人的认知,因此为了遣除这种苦闷,与生俱来的苦闷,于是有了种种突破生命力的一些艺术的表现。那是彰显生命力。

还有王国维认为生活的本质就是欲,而欲使人生充满了痛苦和苦闷。

这三个是比较典型的就是悲观主义,叔本华很多观点和佛法比较靠拢。

世间人的观点

世间人的认知,不像哲学家那么有高度。

痛苦就是一辈子就干自己不愿意干的工作。每天的话要面对自己最不喜欢的工作,还有痛苦就是没钱,痛苦就是饥饿,寒冷,这些苦就叫求不得苦。想求财富,想求温暖,求不得。

痛苦就是躺在病床上,躺在病床上感受那个痛苦。这种痛苦就是病苦。

还有曾经幸福的家庭因为这个第三者插足了,破裂了,这种坏苦。曾经我们幸福过,但是因为这个第三者插足破裂之后呢这种坏苦。

还有家庭本来很贫穷,孩子突然患有白血病或者癌症。还没有钱治病,那就是苦苦,苦上加苦。

还有我们正在吃美食的时候发现里面有虫子,很恶心,那么这个的话呢也是苦,叫行苦。 还有心爱的人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爱别离苦。

而讨厌的敌人天天呢冤家路窄,在自己跟前呆着就是,怨憎会苦。

还有就是老苦,慢慢的看清自己年轻的脸一点一点慢慢的爬上了皱纹,这些我们描述的是上师讲到的八字分苦。就是世界人的认知。也就是刚才我抽到的三位道友,其中有位道友我特别害怕和我想爱一生的人别离。有的人说特别渴望完美,但是不能够完美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失落感,所以这些都是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总之众生所感受的痛苦都离不开这些。佛陀完全概述了。

这边我们就不用佛教来讲什么求不得苦啊,怨憎会啊,五阴炽盛等等,但是众生的感受苦的分类都离不开这些。所以大家在这个的过程当中可以好好想想:或许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在更多的时候要么是物质上的痛苦,这个叫身苦也可以;或者还有就是有心苦:高官害怕查行贿、受贿有这种痛苦,也害怕自己掉下来这种痛苦等等之类。

我们曾经可能在感受痛苦的时候从小到大,这个痛苦少不了,我们没有像佛陀那样仔细分析过,也没有对比过。但是佛陀已经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把我们感受的痛苦描述了,就是三根本苦和八字分苦,已经囊括无余,离不开这些苦的。

佛教的观点

在圣天论师在《四百论》概述了两种苦:身苦和意苦,身苦和心苦。万法就是身和心。身和心能感受到两种苦。

在佛经当中有四个动物和婆罗门(佛陀的因地,他很有智慧)一起住在近处的林间。 有一天婆罗门就问他们说:你们认为世间上最大的痛苦的是什么呢?

狗狗说:恐怖是最大的痛苦。一天四处仓皇逃跑,害怕老虎吃它,说恐怖是最大的痛苦。 蛇说:嗔心是最痛苦的,时时刻刻感受嗔心给自他带来的痛苦。

乌鸦说:饥饿最苦了,我天天饥肠辘辘,是世界上最大的痛苦。(世界上很多的非洲的小孩时时刻刻感受饥饿的痛苦。)

鸽子(它的贪念很重。尤其根据佛经描述,一般邪淫的人,贪心重的人他会到地狱那去。从地狱出来之后他的余报就会变成鸽子,鸳鸯。如果变成人的话,就是黄门,石女,两性人。)

说:贪心是最大的痛苦。(大家都知道鸽子两只鸽子总在一起,你帮我梳头,然后你帮我梳头,两只鸽子依偎在一起,鸽子的贪心是很重的。)有了这个贪心如同清凉般的愉悦从来没有体会到过。我感受到由贪欲灼烧的痛苦。

当他们这样说了之后婆罗门就给他们讲:其实所有四大痛苦的根本来自于无明。这个无明被灭了之后,所有的痛苦也就随之而灭。

四大动物就说,痛苦来自于生,那怎么来灭尽这个生的痛苦呢?

婆罗门就跟他们讲:如果断处这个生死流转的话就必须戒除杀生,偷盗和妄语,杀盗淫妄。断除这些十不善业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生的大树(讲的是十二缘起)。

婆罗门说:你们四个动物不管是描述了贪的痛苦,嗔心的痛苦,饥饿的痛苦,以及恐怖的痛苦,总之来说这些痛苦来自于我了。因为有我才会感受这些痛苦。所以怎么样才感受不痛苦呢?那么就必须灭除这些业。灭了这些业之后,你就不可能再转生了,受生了(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么怎么才能不受生?(识就是受生)就讲不能造业。怎么才能不造业?就是断除我执。(这个后面会说到,在这简单说就可以了。)

二、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

针对上师所讲到的痛苦的分类,所有的这些哲学家并没有否认人生是有痛苦的,而且叔本华所说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没有什么乐可言的。

但世间人的认知还不同。世间人认为有天伦之乐,还有升迁之路、乔迁之喜等等之类都可以有这些乐的。通过我们这些术语就知道。不管是乔迁之喜了还是天伦之乐,是不是真的有喜乐呢?

接下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彻底的粉碎我们对幸福的追求。这个幸福的追求是从世间的角度来说的。世间人的所谓的幸福能得到吗?有没有我们所认为的乔迁之喜或者说是天伦之乐或者说是夫妻恩爱之乐呢?有没有呢?这个地方佛陀很清楚地告诉咱们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那这是佛教的消极吗?是厌世吗?不是的。是佛陀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大家:整个人生的本质就是苦的本质的。

让我们来认清人生的底色。在人生底色当中有:

A、全是痛苦

B、苦乐参半,有的人说有苦有乐才是人生。

C、纯乐无苦。

D、苦少乐多。

E、苦多乐少。

不外乎这种形态。

学佛的道友会斩钉截铁的说:纯苦,全是痛苦。

不学佛的人他们认为是苦乐参半吧。

从小到大特别的幸福,几乎没有感受什么痛苦的人也有。前世的善业所感。从他的家庭到婚姻到成长历程到后来整个的发展过程特别顺,是纯乐无苦。不否认有这样的人,比如王氏家族等等。他们觉得极大的幸福也有的。

还有苦少乐多的情况,还有苦多乐少的情况。

这个地方或许我们佛教徒选哪一条呢,选苦多乐少。你们都会选。

现在来看看整个人生的底板,有没有偶尔飘过来的红色,蓝色的快乐呢?我们在名言当中不否认,有这样的快乐,但是快乐的本性它依然是痛苦的。

接下来讲一下,第一点全是痛苦,为什么说人生的底色全是痛苦?

首先要讲身体,身体和心的关系。身体和心的关系是能依和所依的关系。如同小鸟憩居大树。并不是说身体产生心,身体和心是依属关系。如果我们的身体感受痛苦,比如说今天生病了感冒了头疼了,那我的心可能不舒服,会这样,有这样的能依属关系。

这身体纯粹来讲的话是苦依,苦器,苦源。为什么身体是苦依,苦器,苦源呢?简单的讲身体是物质(身体和心要分开)。

物质是四大的组合体。古代哲学家其中一派他们都认为地水火风是万物形成的元素。(别的一些派认为数是万物形成的起因。)那么四大地水火风是形成我们的身体,就是物质的基本元素。在这样过程当中,地水火风它们本身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地的特性是坚硬的,像骨头一样。

水是潮湿的。如同我们液体。

还有风,比如风湿是风大过多。骨头之间,水和水之间有风大。

还有火大,没有火的话人就没有体温了。比如恒温37度之类。

四大它们本身的特性就注定了他们之间是矛盾的。平衡的话也是暂时的平衡,比如水和火。四大在不平衡的时候会导致408种疾病,而不平衡是它的规律。平衡是暂时的,所以在这是苦依,苦器,苦缘的角度来讲的。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身体渴了需要喝水,饿了吃点饭,这是从外缘上遣除我们身体所带来的饥饿的痛苦,所以快乐是外缘。因此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人生底色确实是痛苦的本色。而快乐只是外缘上有的。因缘具备就有,没有具备就没有。

比如我现在特别饥饿,我吃点饭就不饿了。吃点饭就不饿了,饱,它就是缓解饥饿痛苦的一种形态。所以饱是饥饿的另外一种状态,是苦的另外一种形态,是痛苦,是饥饿减轻它就是饱;渴减轻的话,就是不渴,那么所谓的快乐就是痛苦的伪装而已,但是我们被欺骗了。

我们认为这个快乐就是实实在在的自相的快乐,什么叫自相呢?能够真实存在的,独立自主的,不观待它法的这种快乐。其实不是这样的。快乐不是不观待它法的快乐吗?你说万法自相的痛苦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说是自相的快乐。

我刚才举例了,从苦依,苦器,苦缘来说。四大的这个不平衡的身体,时时刻刻,当风大过多了,我就风湿;当水大多了之后,我就会水肿;火大的话,我们就会发烧,渴,这个时候需要喝点水,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我所说的吃饭啊,喝水啊,乃至穿衣服,冷啊,你看老人冷了之后赶紧加件衣服,是因为四大不平衡,地水火风不平衡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外缘,来缓解这样的痛苦。所以,进一步清楚的知道,所有的快乐全部都是痛苦的伪装。

再来看一下,第二条,为什么全是痛苦的呢?有的道友说:法师,我认为真的有自相的快乐,就说痛苦之外的话有一种自相快乐你不能否认。什么是自相的快乐呢?比如夫妻恩爱就是自相的快乐。还有就是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眼睛看着电影屏幕,耳朵听着美妙的音乐,嘴里吃着好吃的爆米花,这个时候我的眼根,耳根,鼻根都感受愉悦,非常舒服,非常快乐,怎么可能全是痛苦?对吗?不对。

我在这稍微给你们分析一下。如果按照你的观点,生活当中有自相的快乐的话,痛苦之外的快乐的话,就像你刚刚举的例子:你不管看别人跳舞,唱歌,所带来的快乐其实是没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眼根是无分别识。或者用世间的说法来表达:比如眼睛啊,还有耳朵啊,它们是不会分别的。它只是看这个电影,是谁在分别呢?是你的第六意识在分别。那么你的第六意识在分别过程中眼睛看电影屏幕,耳朵听声乐,是你的第六意识在说:这是快乐;或者听音乐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什么音乐!导演配的音乐太难听了,你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所以相合你的分别念,(如果你喜欢,)这个音乐非常舒缓,非常好听;但是如果不是你喜欢的,甚至这个配乐,配得很糟糕,那你就不爱听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耳朵会去分别吗?不会分别的。它就像接收器一样,接收是接收了。咱们这个收音机啊,电视机一样,它就是接收器。谁在分别呢?是看电视的人,听收音机的人在分别。这个是快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yb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