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内成分调整技术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3-10-27 0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衡水格林铸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频炉内成分调整技术操作规程

(试行)

2006.06.18发布 2006.07.01实施

目 次

1 范围???????????????????????????????????1 2 主要设备参数???????????????????????????????1 3 技术操作内容???????????????????????????????1

中频炉熔炼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中频感应炉筑炉、铸铁熔炼及保温技术操作要求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衡水格林铸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频感应炉各类铸铁熔炼技术操作。 2. 主要设备性能

2.1 中频感应炉主要规格 2.1.1 额定容量5000Kg

2.1.2 电源额定功率1000kW,两台电炉无级分配,单台电炉最大功率750kW 2.1.3 额定频率200~400Hz 2.1.4 额定电压1200~1500V 2.1.5 最高工作温度1600℃ 3.技术操作内容 生产过程中,当冲天炉出铁水碳硅锰磷硫等元素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调整冲天炉所加金属炉料配比;当中频炉内铁水成份不符合要求时,应对中频炉内铁水进行调整。中频炉内铁水成份的调整是通过加入各种铁合金、生铁、废钢、增碳剂等材料,来实现各有关元素的增减,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原铁水成份。此时,需保证所加材料充分熔化并均匀后方可取样进行元素含量分析,仅当成份符合工艺要求,才可出水进行浇注。 3.1炉内碳硅锰磷硫元素的调整 3.1.1碳元素调整 3.1.1.1 增碳

a. 采用增碳剂,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C终-C原)*炉内铁水量/(A*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增碳剂量。单位Kg

C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C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A:增碳剂中碳的百分含量,按批料化验单(一般按95%左右) η:增碳剂中碳的吸收率,一般按80%左右

b. 采用生铁,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C终-C原)*炉内铁水量/(D-C终)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生铁量。单位Kg

C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C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D: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据所加生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4.1-4.5%)

3.1.1.2 降碳

a. 采用废钢,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C原-C终)*炉内铁水量/(C终-E)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废钢量。单位Kg

C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C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E:指废钢中碳的百分含量,据所加废钢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0.25%左右)

3.1.2 硅元素调整 3.1.2.1 增硅

采用75#硅铁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Si终 -Si原)*炉内铁水量/(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75#硅铁量,单位Kg

Si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硅量,按百分含量计

Si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硅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F:指75#硅铁中硅的百分含量,据所加硅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72%) η:指所加硅铁中硅的吸收率(一般按90%左右计算)

3.1.2.2 降硅

a. 采用废钢降硅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Si原 -Si终)*炉内铁水量/(Si终-G)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废钢量。单位Kg

Si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硅量,按百分含量计

Si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硅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G:指废钢中硅的百分含量,据所加废钢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0.3%左右)

b. 加入废钢后的炉内铁水碳终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C终=(C原*炉内铁水量+X*E)/(炉内铁水量+X)*100%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加、乘、除法

X:指所加入的废钢量。单位Kg

C终:指加入废钢后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C原:指还未加入废钢的铁水含碳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未加废钢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E:指废钢中碳的百分含量,据所加废钢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0.25%左右) c. 根据计算加入废钢后的碳终含量,再通过加入增碳剂调整碳含量,计算公式见 第3.1.1.1条 采用增碳剂增碳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结果,操作上可以同时加入废钢和增碳剂进行一次调整

3.1.3 锰元素调整 3.1.3.1 增锰

采用65#锰铁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Mn终 -Mn原)*炉内铁水量/(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75#硅铁量,单位Kg

Mn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锰量,按百分含量计

Mn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锰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F:指65#锰铁中锰的百分含量,据所加锰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62%左右) η:指所加锰铁中锰的吸收率(一般按90%左右计算) 3.1.3.2 降锰

a. 采用废钢调整降锰,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Mn终-Mn原)*炉内铁水量/(Mn终-G)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废钢量。单位Kg

Mn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Mn量,按百分含量计

Mn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Mn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G:指废钢中Mn的百分含量,据所加废钢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0.5%左右) 注:此时炉内铁水碳量调整再通过参照增碳剂计算公式,加入增碳剂来调整

b. 采用生铁和废钢调整

生铁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Mn终-Mn原)*炉内铁水量/(Mn终-D)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生铁量。单位Kg

Mn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锰量,按百分含量计

Mn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锰量,按百分含量计 炉内铁水量: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D:生铁中锰的百分含量,据所加生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0.2%左右)

c. 加入适量废钢降碳,计算按第3.1.1.2条废钢降碳公式计算废钢加入量; 3.1.4 降磷

方法参见第3.1.3.2条降锰的方法 3.1.5 硫的调整 3.1.5.1降硫

当铁水含硫量不超过0.06%时,优先采用脱硫剂降硫,脱硫剂加入量一般为所处理

的铁水量的2.5-3%

当铁水含硫量超过0.06%时,也可采用生铁与废钢降硫,方法参见第3.1.3.2条降

锰的方法

3.1.5.2增硫

可采用加入硫铁来调整硫量,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S终-S原)*G/(η*F)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硫铁量。单位Kg

S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S量,按百分含量计

S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S量,按百分含量计 G: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η:指所加硫铁中硫的吸收率(一般按45%左右计算) F:指硫铁中S的百分含量,据所加硫铁的批化验单确定

3.2其它合金元素的调整 3.2.1合金元素含量的降低

原则上采用该调整元素更低含量的生铁或废钢来调整。生铁或废钢的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A原-A终)/( A终-B)*G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生铁或废钢量。单位Kg

A终:指调整后终铁水中应调整到要求的A元素终含量,按百分含量计

A原:指调整前原铁水中还未调整的A元素含量,按百分含量计 G:指要调整的炉内铁水量,单位Kg

B:指生铁或废钢中A元素的百分含量,按批化验单确定

3.2.2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 3.2.2.1 增铬

采用铬铁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Cr终 -Cr原)*铁水量/(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铬铁量,单位Kg

Cr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铬量,按百分含量计

Cr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铬量,按百分含量计 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F:指铬铁中铬的百分含量,据所加铬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57%左右) η:指所加铬铁中铬的吸收率(一般按90%左右计算) 3.2.2.2 增钼

采用钼铁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Mo终 -Mo原)*铁水量/(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钼铁量,单位Kg

Cr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钼量,按百分含量计

Cr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钼量,按百分含量计 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F:指钼铁中钼的百分含量,据所加钼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55%左右)

η:指所加钼铁中钼的吸收率(一般按95%左右计算) 注:当钼铁在铁水包内微调时,其粒度应不大于3mm。

3.2.2.3 增铜

采用铜锭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Cu终 -Cu原)*铁水量/ (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铜量,单位Kg

Cu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铜量,按百分含量计

Cu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铜量,按百分含量计 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F:指铜锭中铜的百分含量,据所加铜锭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99%左右) η:指所加铜的吸收率(一般按98%左右计算)

注:当铜在铁水包内微调时,其块度应不大于8X40X40mm。

3.2.2.4 增镍

采用镍锭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Ni终 -Ni原)*铁水量/ (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镍量,单位Kg

Ni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镍量,按百分含量计

Ni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镍量,按百分含量计 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F:指镍锭中镍的百分含量,据所加镍锭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99%左右) η:指所加镍的吸收率(一般按99%左右计算)

注:当镍在铁水包内微调时,其块度应不大于6X30X30mm。

3.2.2.5 增锡

采用锡锭调整,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Sn终 -Sn原)*铁水量/ (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锡量,单位Kg

Sn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锡量,按百分含量计

Sn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锡量,按百分含量计 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F:指锡锭中锡的百分含量,据所加锡锭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99%左右) η:指所加锡的吸收率(一般按90%左右计算)

注:当需要调整锡时,一般根据工艺卡片的要求,在转运包内进铁水1/3时,将锡倒入包内,继续出铁水,使锡在铁水中充分熔融均匀。 3.3炉前孕育剂的加入

当中频炉内原铁水经调整后,在出铁水变牌号的过程中,硅铁孕育剂或碳硅孕育剂

等加入方法为在转运包内出铁水前先加入铁水包内,也可在转运包内进1/3铁水时再将孕育剂倒进铁水内,继续出水。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原铁水成份。此时,需保证所加材料充分熔化并均匀后方可取样进行元素含量分析,确保成份符合工艺要求,

并转运铁水进行浇注。工艺卡不规定的孕育剂加入量,一般为0.3~0.5%。中频炉出铁水,不允许有渣铁混流入铁水包中,铁水包内必须除净渣子。出水后扒净渣,均匀地盖上覆盖剂,严禁随意抛洒,使覆盖剂洒落到包外。

3.4当生产球铁时,球化合金加入

3.4.1工艺卡片没说明的,球化剂加入百分比一般为所处理铁水量的1.3%+0.2%,炉前控制

工应根据铁水含硫量,以及前一包的球化情况,合理控制球化剂加入量,并确保稀土及镁的残留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球化剂加入量按下面公式计算: X=球化剂加入百分比*铁水量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乘法

X:指需加入的球化剂量,单位Kg 球化剂加入百分比:(一般为所处理铁水量的1.3%+0.2%)

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3.4.2此时硅铁的加入量公式为:

X=[(Si终 -Si原)*调整的铁水量-(A*球化剂加入量)]/ (F*η) 公式内符号含义:

“-、*、/”:代表减、乘、除法

X:指需加入的硅铁量,单位Kg

Si终:指最终要调整到的铁水含硅量,按百分含量计

Si原:指还未调整的铁水含硅量,按百分含量计 出铁水量:指要调整的铁水量,单位Kg

A:指球化剂中硅的百分含量,据所加球化剂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40%左右) F:指硅铁中硅的百分含量,据所加硅铁的批化验单确定(一般按约75%左右) 球化剂加入量:为调整的铁水量乘以球化剂的加入百分比计算值。 η:指所加硅铁中硅的吸收率(一般按90%左右计算)

3.4.3合金加入方法

先前球化剂倒入球化坑中,上面加硅铁和压铁;当需要加其它合金时,再加各种合金(铜、锰铁等,锡在出水过程中加入)。 压铁的多少大小应根据球化反应的情况调整,一般为应均匀覆盖球化剂。应使球化反应平稳,各种合金不被冲浮为好。

4. 最终解释权

此技术操作规程自2006年7月1日起执行,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技术品质部。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q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