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更新时间:2024-02-09 18:4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2015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2015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2015三伏贴的时间: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注: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则为20天。2015年夏至与立秋之间是4个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5年“夏至”是6月21日7时45分(农历5月3日),“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出现在7月18日,即这一天入伏为头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8月7日,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具体时间是:

> 2015年7月13日~7月23日,为头伏,10天。

> 2015年7月24日~8月4日,为中伏,10天。

> 2015年8月5日~8月15日,为三伏,10天(末伏)。

三伏一共多少天?

三伏一般为30天,但有的年份为40天,这主要取决于中伏的天数。

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起到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相关阅读:三伏期间饮食要注意什么?

7.14是今年的初伏,接下来我们还将迎来7.24的中伏、8.14的末伏,他们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时期,为此朋友们应注意日常的饮食,以免中暑。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篇二:2015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2015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 2015年三伏时间:初伏:7.13-7.22,10天;中伏:7.23-8.11,20天;末伏:

8.12-8.21,10天。

>

三伏天是什么?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进入初伏,我们首先要应景地迎来降水,好消息则是气温将会凉爽一些。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天白天有阵雨,最高温26℃上下,明天白天随着雷雨持续,最高温将回到24℃上下。我们要珍惜这几天的凉爽,相信在雨水的洗涤下,臭氧污染也会逐渐回落,还给大家清新的空气。

伏天期间,大家出汗多,容易导致体内盐分和水分流失,因此一定要多补水,也可通过喝汤来补充水和盐,同时少喝冰镇饮品。

三伏要喝三豆汤,祛火、解乏、消痱子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全食物,很安全,而且可以当糖水喝哦!

三豆汤里都有哪三豆?

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汤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哦。

喝不了绿豆汤的人可以喝三豆汤来度夏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三豆汤还能祛痘除痱子

痱子是由于暑热挟湿,蕴结肌肤,导致毛窍郁塞所致,所以要防治痱,首先就是要把暑湿之毒祛掉。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把痱子的问题刚好解决掉。而且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暑湿热毒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像各种疥疮、痘痘、湿疹、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就特别特别累,晕沉沉的什么都不想做,苦夏之苦,身体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

还好,经常煮一些三豆汤喝,这些状况可以很快缓解。

三豆汤的做法

材 料: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 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老人、小孩,肠胃不好的亲,可以加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三豆汤一周可以喝两次,三伏期间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篇三:2017年日历打印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7s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