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精品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10 0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寓言为专题,选编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还有一首寓言诗《池子与河流》,从不同的故事中讲述不同的道理。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另外还有“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著名的寓言故事。教学本组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寓意,学习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

课题 内容简说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有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守株待兔 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本文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铁罐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陶罐和铁罐 成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文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之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鹿角和鹿腿 有所长的道理,让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池子因贪图安闲而干枯,河流因奔流不息而长流不断,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才会散发光彩,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 池子与河流

1.认识31个生字,学会31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1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学编寓言故事。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

5.守株待兔…………………………………………………………………………… 1~2课时 6.陶罐和铁罐………………………………………………………………………… 2~3课时 7.鹿角和鹿腿…………………………………………………………………………… 2~3课时 8*.池子与河流………………………………………………………………………… 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3~4课时

1.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使道理更深入人心。 2.通过课本剧和小练笔的形式,深入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守株待兔

课题 守株待兔 课型 新授课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设计说明 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再根据注释、插图及课件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1.收集一些寓言故事。(师生) 学前准备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学习目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根据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 教学环节 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句意,明白道理。 导案 1.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1.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类型。 2.看图说说图片的内容。 3.齐读课题。读准 “待”字。 1.多音字组词。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寓言入。(用时:5故事。 分钟)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 3.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1.学生读课文、认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二、学习生读通顺。 字。(用时:10分钟)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释(shì)冀(jì) 2.学生通过拼读、书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 3.听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3

注意读准下面的字。 宋(sònɡ)耕(ɡēnɡ) 2.一字组多词。 守( )( ) 待( )( ) 触( )( ) 释( )( )

1.引导学生逐句读三、理解内容。(用时:15分钟) 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课件逐句出示图片,点名学生看图说意思。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内容。 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四、再读,明理。(用时:10分钟) 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说说故事蕴含的道理。 1.借助注释,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耕者 株 走 触 折颈 因 释 耒 冀 复 2.根据课件图片内容逐句理解意思。 3.同桌交流全文意思。 4.“守株待兔”的意思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几遍,把课文读熟。 5.那个种田人为什么被宋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成语的意思,交流国人笑?讨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朗读、理解文言文都有一定的难教学反思度。在教学中,我循序渐进,从读通顺到理解内容,到再读明理,学生不仅突破了难点,在多媒体的支持下,也很容易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达到掌握全文,明白道理的目的。 5 守株待兔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

4

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否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启迪。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并会写“此、桩、守、丢、肥”5个生字。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朗读和交流讨论来自主理解寓意。

3、知道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以及在每一件事情上都不能有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会写5个字。 难点:研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把题目写下来。板书:守株待兔。

2、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先指名读(读后师进行评价),然后集体读。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 3、知道守株待兔的意思吗?先听老师把这个故事读完,你们打开课文认真听, 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要求听清楚了吗?下面就(师范读课文) 4、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

回答并出示ppt(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5、其实,题目“守株待兔”这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野兔)。

5

“株”稍难一点,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出来,是——(树桩)。 “守”在句子里虽然没有相对应的词,但是却有相应的话说明了“守”的意思,能找出来吗?

6、对,坐在旁边不就是守着吗?题目中每个字的意思都懂了吗?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就是守着树桩等兔子)。

7、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这个人为什么坐在树桩旁等兔子?

(因为他曾经在树桩边白捡了一只兔子。)板书:白捡

8、那他又怎么会在树桩边捡到野兔的呢?(因为有只野兔撞死在这树桩上了。) 板书:撞死

9、后来,他等到兔子了吗?田里变得怎么样?(生:他没能等到兔子,田里长满野草,庄稼全完了。)板书:全完 10、看了板书,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清楚了吗?谁能根据板书和老师在大屏幕上给你的提示把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说一说?

(故事的大意是,有只野兔在 树桩上,种田人 了一只野兔,心里很高兴,于是他就 坐在 旁等,结果 没等着, 全完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进行评价。 二、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来这个故事还得从兔子撞死讲起。那么,这只兔子究竟是怎么撞死的呢?我请一个同学把第1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第1自然段)

你们知道兔子撞死的原因了吗?兔子为什么从树林里跑出来,课文中没有交代,也许是猎人的追捕,也许是猛兽的追赶,究竟为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就这一自然段看,有个字与兔子撞死关系很大,不知同学们看出来了没有。是哪个字。

(窜)教学窜。

那么,怎样的跑才叫“窜”呢?

(“窜”就是快跑。 “窜”还有乱跑、不注意方向、慌慌张张的意思。) 因为兔子慌慌张张地跑,又跑得比较快,所以不小心撞在了树桩上。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事会经常发生吗?(不会。)也就是说出现这样的事非常——(非常少见)想想怎样把这个窜字读出来,你们愿意读一读吗?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先指名读,后集体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6

那白捡又从何说起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读第2自然段,找出能表示“白”这个字意思的话。(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到了吗?课文哪儿表示了“白”的意思?

(课文中的“没花一点儿力气”写出了“白”的意思。)

对,“白捡”就是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拾到的意思。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拾到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看来这个人的运气不错。这里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侥幸。种田人侥幸地捡到了一只野兔

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里怎样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

(乐滋滋)“乐滋滋”是什么样子?谁愿意拎着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说上几句。(指名上讲台表演) 从他的样子和说的话我们理解“乐滋滋”的意思就是 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呢?

指名学生找出句子读,同时ppt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你的话中我感受到了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请同学们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集体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Ppt出示: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这一段从一开始说“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先读读“从此”, “从此”是指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捡到兔子后就把锄头丢掉了。)

你们看这就是锄头,(边说边出示锄头图)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老师告诉你们,锄头是用来锄草弄松土地的劳动工具,(集体读锄头)生:他就一直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别的什么也不做。

他丢下锄头说明了什么?(不干活了)

种田人把锄头丢了,不干活了,老师这里有两话(pp出示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生读

说 说你发现了什么?有整天和没有整天意思一样吗?谁能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指名回答) 是啊,他天天等兔子,我们想象一下 出示句子

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 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 别人___________时,他还在等…… 学生回答

7

工具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一心想着再白捡野兔。如果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想法。)板书:不劳而获

那么,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师在种田人的上方画一个椭圆形的框,表示种田人的心理活动) 1、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野兔撞来了。 2、野兔一定会一个接一个地撞过来。 3、野兔啊野兔,你怎么还不来啊?

4、唉,坐得好累呀,还是到别处走走吧。不行,说不定兔子马上就撞来了,还是在这里等吧。 结果摆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指名回答

是啊,最后的结果跟我们说的一样,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生齐读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话)

一块好端端的田地,由于他整天等野兔,结果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用个词语来说,就是——

(最后种田人落得个两手空空。 最后种田人一无所获。板书:一无所获 三、揭示寓意、拓展学习

如果你是他的邻居或者是朋友,当你看到这位种田人在那儿守株待兔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谁来做老农教育他?想对他讲的就上来。

刚才,你们的话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Ppt出示寓意: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成功要靠辛勤的劳动,否则将会一无所获。集体读

下面我请三位同学,一位说说题目的意思,一位说说故事的大意,一位讲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谁来? (指名发言) 五、学写生字

出示;此 桩、肥 守、丢、 指名说说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师范写 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8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文言文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语句进行理解,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串连整个故事,形成整体的认识。想象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兔子为什么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农夫捡到兔子后会想什么,做什么?”“你会对他怎样说?”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地朗读,在读中感悟,对寓意也就有了清楚的认识。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s9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