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学中重点难点音的训练方法探讨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12-10 0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饶师范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奖介绍

普通话教学中重点难点音的训练方法探讨与实践

获奖批次:江西省第十批教学成果二等奖、上饶师范学院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07]16号、饶师院字[2006]43号 获奖时间:2007年、2006年 获 奖 者:陈颖,汪应乐、谢旭慧

成果介绍:学习普通话涉及普通话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普通话的语音。由于我校生源方言涉及全国七大方言区,情况相当复杂,各方言区的学习者在普通话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语音难点及发音障碍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但是对于我校各方言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训练中也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难点音。例如,对于南方方言区的学生而言,声母训练中分清平翘舌音、分清h-f、分清n-l、分清r-l、分清尖团音等,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难点;韵母训练中,分清前后鼻韵母、区分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防止丢失、改变或增添韵头;声调训练中,阳平和上声的分辨等。这些语音的混淆和发音失误,直接影响受训者普通话的语音面貌和他们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因而也是普通话语音训练的重点,同时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规定测查的重点。对这些重点难点音的训练仅仅停留在对受训者讲清语音理论再做一般的示范发音和跟读训练显然是收效甚微,训练中必须针对不同的语音发音特点设计出形象、直观、有效的训练方案,避免抽象的一般讲解训练,才能提高训练实效,切实达到训练目的。多年来,笔者通过普通话的教学实践,在重点、难点音的训练方法上做了以下探索: 一、标准音的有效训练

普通话的标准音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矫正方音,克服方音影响的训练过程,也是整个普通话训练的基础和关键,没有标准音的训练,朗读训练,说话训练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无从开展。针对方言区的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时,在对普通话声韵调语音系统进行语音理论分析并做一般的发音训练基础上,必须对上述学生在普通话训练中普遍遇到的的重点音、难点音进行重点训练。所谓重点训练,即集中时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发音障碍,突破发音难点,掌握并巩固这些难点音的标准发音。

针对重点难点音的标准音训练,可以通过语音比较法,语音强化-还原法,口部操训练法、直观形象法,多媒体演示法等达到普通话声韵调的标准音训练目标。 二、标准音的落实与巩固运用

普通话语音学习训练的目的是运用。许多学生在发音训练过程中,难点音的发音问题得以矫正,但在日常生活及测试时,字词朗读及短文朗读中则因为不能准确判定字词的标准音而发生错误,即兴说话时,更是方音百出,说明语音训练与实际运用脱节,实际上方音并没有真正得以矫正。因此,在对重点难点音进行重点训练的同时,还应当更加重视受训者将标准的发音落实到字词当中,落实到朗读和普通话语言交流当中去,要分辨清每一个常用字、词的标准读音,而不受方音的干扰。例如要求受训者分辨清哪些字是翘舌音,

1

上饶师范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奖介绍

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r声母,哪些是l 声母;哪些字是n声母,哪些是l 声母;哪些字是前鼻音韵母,哪些字是后鼻音韵母等等。可指导受训者采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法,声韵拼合规律,记少不记多,勤查字典等方法将字的标准音落实。此过程中,可采取背古诗,说绕口令,朗读注音材料等来落实巩固标准音,而标准音的落实是日常运用的基础

实际上,普通话训练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训练而将普通话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使普通话运用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能力和日常习惯而不是为测试达标而训练。因此,学以致用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要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引导监督达到目的。这项训练的原则是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重在积累,使受训者的语音面貌由量变达到质变。

首先,教师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词着手,根据受训者的普通话水平具体情况规定受训者一天只练一个或若干个标准字音,要求练一个就掌握一个。

其次,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训练中,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语音难点情况,设计交谈话题,在与学生日常的交流情境中,起到示范训练作用。同时,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推普员的作用,让学生结成“帮教对子”,普通话好的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帮助普通话差的学生正音,持之以恒,可以巩固训练效果,达到训练目标。

综上所述,普通话重点难点音的训练,应根据学生具体的语音面貌实际状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督促有力,从而能达到教学训练目标。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获奖批次:江西省第十批教学成果二等奖、上饶师范学院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批准文号:赣教高字[2007]16号、饶师院字[2006]43号 获奖时间:2007年、2006年

获奖人员:揭新华,程肇基、余秀华、李旭荟、叶芳

成果介绍:本成果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的产物,是课题组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项目的主题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课题内容分为四大类:课程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创业教育。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主持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省级课题8项,院级课题2项。主编省高校统编教材2部,其他教材2部;公开发表论文17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撰写研究报告8篇、调查报告3篇。总计字数40余万。

成果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采取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道德培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思维等方法,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

2

上饶师范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奖介绍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本成果的具体内容 (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1项

1、省教育规划课题: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主持,2003~2004。(揭新华主持)

2、省教改课题:提高经贸专业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主持,2003~2004,省资助经费,500元。(揭新华主持)

3、省教改重点课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第二主持,2002~2005,省资助经费2000元。(揭新华主持) 程肇基:

4、省教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点的选择及教学设计,主持,2003~2004。(程肇基主持)

5、省教改课题:道德课程体验性教学模式研究,主持,2005,在研。(程肇基主持) 6、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青少年体验式道德教育研究,主持,2006,在研。(程肇基主持)

7、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选择及实践探讨,主持,2004~2005。(余秀华主持)

8、省教育规划课题: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及实践探讨,主持,2004~2005。 9、校教改课题:高校经济专业课程教育模式改革及实践研究,主持,2006,在研。(余秀华主持)

10、省教改课题:“两课”教育教学新思维的探讨与实践,主持,2004,在研,省资助经费500元。(李旭荟主持)

11、校教改课题: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新模式,主持,2004~2005。(叶 芳主持)

(二)教材与教改论文20篇(部) 揭新华:

1、省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2、省统编教材:经济基础,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3、上饶市干部教育读本:市场经济ABC,主要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政教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新编政治经济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98--2002年在全国高校教材征订单上征订使用)。

程肇基:

5、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05(5) 6、指向自我认同教化:大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路经,教师教育研究,2004-2 7、德育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天津教育,2005(10)。

8、主体性教学新模式在“两课”教学中的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9、课程道德教育:在认知与体验间整合,天津教育,2004(7~8)。

3

上饶师范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奖介绍

10、寓职业生涯培训于思想品德课中的教育设计,江苏教育,2004(5)。 11、课程道德学习的课外体验教育,独立,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1)。 12、大学生就业指导切莫误导,独立,中国高等教育,2004(6)。 13、体验式道德教育课外作业设计与安排,江西教育科研, 2005(12)。 余秀华:

14、浅析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教育与职业,2005-33 15、心理促进:女性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教育与职业,2004(11月上)。 16、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35)。

17、积极关注:青年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18、影响大学生考试的心理误区及其治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19、试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航空教育,2003(10)。 20、青年学生厌学行为的疏导与矫正,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1)。 (三)研究论文与调查报告14篇 揭新华主持:

1、联系地方经济建设实际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以上饶师院为例

3、以引导个人消费为突破口,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从上饶师院学生消费看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4、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三大途径 5、上好《法律基础》 提高德育效果

6、有针对性地做好特殊专业学生的德育工作——上饶师院音乐系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究 7、强化本国理论 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 8、高校经贸专业课程讲授中的“放”与“收”

9、多元结合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方法试探 10、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三化” 11、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叶芳主持

1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3、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1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 二、本成果的创新点 1、教材建设上的创新点

在主编的两本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做到了联系江西省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在层次安排,理论表述、知识点分布、重点和难点突破等问题上进行了创新。

2、理论研究上的创新点

①提出了高校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寻找两者结合点与活动体验安排的新思路。(教师教育研究, 2005)

4

上饶师范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奖介绍

②独到地提出和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概念在实现个人自治和公共生活健康中的保证作用。(教师教育研究, 2004)

③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抓住“课堂兴奋点”育人、紧贴“师生共同点”育人、把握“爱心增长点”育人的教学方法。(天津教育,2005)

④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有机整合方法:培养队伍、整合课程、科学引导与能动体验结合。(天津教育,2004)

⑤分析了高校德育教育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误区(十多十少)和解决方法:提升理念、课程“前移”、及时起步、专业渗透等。(中国高等教育2004)

⑥研究了体验式道德教育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安排。(江西教育科研2005)

⑦提出和论证了高校德育教育中将心理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

⑧独到地提出和研究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机制:心理暗示、心理关注、心理促进、心理定位是前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培育创新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是具体途径。(教育与职业2005)

⑨分析了德育教育在端正大学生考风中的重要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⑩深入研究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前提条件、关键环节和具体方法。(航空教育,2003)

3、调查研究上的创新点

①依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证了高校德育教育必须联系地方经济建设实际,才能提高实效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揭新华,2003)

②在剖析个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揭新华,2004)

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三大途径:将市场经济理念引入德育工作之中;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创校园德育和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揭新华,2004)

④研究和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叶芳,2004) 三、本成果的应用情况

揭新华同志主编的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从2003年9月开始至今,一直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作为教材使用,已经连续使用了4年。发行量大,影响面广,全省高校政治经济学任课教师反映良好。

揭新华同志主编的江西省高职高专统编教材《经济基础》,从2004年9月至今,一直在全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作为教材使用,发行面广,影响大,效果良好。

关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普遍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年中,1000余名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直接受益。

本校社会科学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了本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成为受到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优质课程,《政治经济学》被评为校优质课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s9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