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学习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11 0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学习策略

作者:李中华

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10期

【摘 要】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也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四方面,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一实施自主学习,得先应加强教师与学生相关意识的培养。二是通过重组自主学习资源为自主学习创设环境及前提。三是通过设计适宜的学习任务,以确保自主学习真正、有效地开展。四是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不断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引向深入。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学习模式,是一个促使学生不断地、积极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工具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展自主学习,更为必要。但有些教师没有能够正确把握自主学习的本质,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选择不当,仅仅将“一言堂”的课堂换成了“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作品评价展示”,使其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自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思想指导行动,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有效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相关意识的培养。

1.教师意识。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开放度,扩大学生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活动方式和策略,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动手、自己下结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最终的“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上机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学和创新的乐趣,实现真正的、有效的自主学习。

2.学生意识。自主学习方式对于已习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可能难以接受,畏难情绪比较严重。因此在学生中应广泛宣传自主学习方式在学习信息技术上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学习方式对他们以后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堂上先仅对部分教学内容采取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主探索的乐趣,从而激发持续的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重组自主学习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ez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