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更新时间:2023-08-01 23:4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类简史》,一本思考人类如何崛起的巨著,一部思考人类崛起时代的灵魂之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一】

花费了零零碎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经典著作--《人类简史》,其实我不觉得这本书写的有多好,但是有两点让我感到特别有意思,一是作者将人类从高大上的物种放到整个演化的历史中来讨论人类的进化和演变,分析整个人类的历史及其所产生的值得谈的东西的来龙去脉;二是颠覆了我对事物的认知,可以说是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也是理解一件事,还原真相的唯一一条路。记得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讲到,还原真相的能力是非常稀缺的东西。这两点收获让我觉得这本书确实可以读一读,另外,我还看到了自己的想象力的匮乏,眼前看到的,脑袋想到的都是那点儿苟且,所以它对我的僵化思维是有一些松动的,想象力是人特有的宝贵的东西,生活大部分东西的发明源自我们的想象力,而我却试图离它越来越远,我想这样慢慢地可能也会觉得生活失去了乐趣。接下来我就从这两方面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感悟和思考,不过每个人对一本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即使是那些被奉为的经典之作,先说一下我整体的读书感受吧!

开始的时候,觉得读着真没劲儿,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逻辑就能通吗?总感觉作者有点没关联硬往上靠的感觉,或者这仅仅是因为我自己不接受,产生了对抗,大约读了10%左右才有了一点点想读下去的感觉,这本书基本都是零碎时间读完的,做地铁,等电梯,就剩十几分钟没事干了就读一下,偶尔也会有读着读者读了一两个小时的时候,一般这种情况下我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后来,也就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了下来,发现原来这才是真相,这才是问题实质,我们脑袋里拥有的认知将会被颠覆,如果我们接受的话,那究竟有啥魔力可以让我们接受作者的说法呢?我想,只有自己读,感受一下了。那我就先从自己角度去分析一下吧!

首先,在开篇就谈到“人是一种也没啥特别的动物”,作者按照人类的进化对比来说明这一论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就像今天,地球上还是有许多种的狐狸、熊或是猪,而在几十万年前的地球上,至少就有6种不同的人。从整个历史来看,过去多种人种共存其实是常态,现在地球上只有“一种人”,这才是异常。智人来说,没有其他同属人类的物种,就很容易让人自以为是造物的极致,以为自己和其他整个动物界仿佛隔着一条护城河。于是,等到达尔文提出智人也不过是另一种动物的时候,有些人就大发雷霆。

原来世界上曾经有很多人种,以前以为就一个人种呢,从来没有想过类似的问题,绝对脑洞打开,但是作为达尔文的忠实粉丝,这也比较容易理解。作者还探究了人类为什会发现出如此丰富复杂的社交网络,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说明幼儿后期培养教育的重要性。作者在说明人类开始如何使用控制火时,让我想到作为我们个人来讲,会使用现代工具来强化我们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不一定比我们的老祖宗会借助外力,尤其是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比如遇事不求人,啥都想自己学好不依赖别人,甚者我们用惯了我们的工具都不愿意跟着时代去更新让做事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吴军老师也说过,一个人努力相当于跑步,借助外力相当于开车,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事业,找到好的平台很重要。有句话我们背的滚瓜赖熟却不见得会应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共勉之。

在人类的演化中,我们也会想到人类合作的重要性,但是能将合作谈到陌生人之间合作,与其他动物灵活性对不上,确实升华了一层,而重要的是合作的基础是我们共同相信代代相传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这个是给我触动最大的一个看法,想想我们身边大部分难以证明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公司概念,我们使用的纸币,微信或支付宝里的数字,我们的法律,我们的信仰,不都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被所有人相信的故事才存在于世嘛,甚至是爱情,它也不需要我们去证明而只需要去相信。就像电影《美丽心灵》里所说的一样。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二】

《人类简史》作为《未来简史》的姊妹篇,讲述的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事情,其中有一个观点我我觉得非常新颖,就是人类现在我们说人类是智人,但是人数这一个大树中间还有许多其他的人,比如尼安德特人之类的,这些人有的体格比智人强壮,有的脑子比我们发达,有的有更高更强的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基本每一个种群都在某一方面比我们智人有着更好的表现,但是为什么最后是我们智人脱颖而出,直接占领了整个世界呢?

这本书就讲了一个观点,智人们能够相信某种虚构的故事,曾经猴子看到别的猴子那也就知道他是猴子,看到别的狮子也知道他是只狮子,但是,猴子们是不会相信他看不到的东西的,比如说你跟他讲美元,跟他讲国家,其实这些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是猴子们就是不能理解,因为,这些在实际生活中是见不到的,你看美元或者人民币,事实上就是一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你说他有什么用呢?能吃能喝?其实都不行。

一个国家不只是那么多领土,还有人口,还有文化政治,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以一片地域就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所以说,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猴子们不能理解,他们所能理解最庞大的一项,也许就是一些什么狮子大象之类的,但是现在狮子大象,这些巨大的物种再遇到我们所能理解的这些虚构的,比如帝国,比如美元,比如银行这些,虚构的名词的时候,恰恰是这些虚构的事实,更能占上风,而且有非常庞大的力量,狮子大象要想不灭绝,可能还要祈求它们的怜悯。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许多人都相信这件事,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统一在一起,世界上现在出现的第一个这类虚构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宗教。一开始以基督教为首,你说上帝你永远也看不着,但是当时还有非常多的人去信,所以,人类才第一次有了,稳固的阶级统治,有了一个思想方针和对于大之问题的见解,都有了一个模板,有了这些模板,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战线,从而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为这个帝国服务了。而且现在又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比如出现了一种现代宗教叫做资本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化的东西,其实也是从宗教脱胎而出的,但是,这种看不见木着的东西,其实时时刻刻通过操纵整个社会都在影响你的生活,因此,整个庞大的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发展到这么大,而且持续了这么久都没有崩溃,其实大多数都是这些虚构的东西在起作用。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三】

大历史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涵盖各行各业、各种族各国家,横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地域,更难的是要把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串联在一起,从中分析出可能的因果。

《人类简史》是关于人类整体的历史,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到现代化文明的高度发展,前后历经二三十万年。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内,人类完成了一项项伟大的壮举,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发达。

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宇宙史中不可磨灭的亮点。 而人类却并非必然出现的智能,倘若没有合适的环境,没有突发的事件,没有无数代的辛勤贡献,如今占据地球的恐怕是另外的物种。

了解历史,尤其是去除细枝末节的主干,去除血肉的骨骼,才能更好的辨明方向,凝聚力量,使偶然成为必然,使人类更强大。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四】

《人类简史》这本书阅读的时间有几个月,这本书给我感受就是全篇重点都很多,接而引发很多考虑。让我眼前一亮的发出慨叹“哦,原来是这样的。”中间休息着看了些小说,由于觉得有点心累。

看完很多天了,不断再想要留下些什么。但是能总结的太多,真实让我尴尬了一会儿,向一同工作的同事强推这本书时,她问了我一个当时朋友向我引荐,我也问过的一个问题“讲的是什么?”,

想了想分离朋友给我引荐时的引见“这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书”,答复她“这就是一本历史书、不是故事书所以没有讲的是什么,就是讲的历史,然后从一种我们平常没有留意的角度论述了这个历史”。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集团、国度衰败了以至消逝?有些还依然在开展?西方的科学是注重采集、调查、实验、数据的整合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我们习气用经历。这种认知在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时了解尤为深入,其实那些让我们觉得很神奇的心理剖析、微表情剖析背后是有无数学者、学术团体的实验,数据研讨整理。并停止严厉的考证再发表。同一个课题不同的实验、目的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所以运用范围较广。而我们就是“经历”、“指导说”,做得事也不论总结不总结反正我做了这个事就是有经历了,也不论这个“经历”是对是错。或者指导说得一切就是谬误。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五】

花了几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了《人类简史》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很多想法相当独特,特别是结合了很多生态环境历史,更具有顺服力。把人类历史说成是“从动物到上帝”,理念构思得巧妙,证据也令人信服。

相比而言,中国历史学者科学素养略差,懂生态环境史的人又不太精通社会政治人文历史,短期内估计还没人写的出这么精彩的历史书籍。本书的缺憾就是中国或亚洲史料极少,故事都是以西方为主,太不把其他地方的人当人看了,算是本书的不足之处吧。

说来奇怪。初高中阶段,我非常不喜欢历史,不知为何大学之后却有点入迷了。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特别是好史值得细细品味。正如作者所言,历史并非用来预测未来,但历史可以扩大我们视野,让我们知道人类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本书还真令人茅塞顿开,不愧为一本牛书。过几年后,我必定还要再读一遍。

最后,读完《人类简史》不得不说,虽然有不少人是蠢货,人类也犯错,但人类真是太牛了。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六】

《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因此向前一直延伸到数百万年前,然后一直讲到现代,并在结尾迎来的全书的高潮,那就是人类的可能的未来,最后的部分给人的感觉才是最震撼的。作者从远古生物进化,讲到农业革命,从帝国主义讲到资本主义,一段段历史娓娓道来,并在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视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我们读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弄清楚那些历史事件,看历史的热闹,而是要看历史究竟给予了我们哪些启发和思考,历史无法改变,但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思考价值却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并让我们有机会创造更好的世界。那么本书究竟带来了那些有价值的启发和思考呢,以下几点是我读完之后的一些启发:

人类也是从低级动物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才逐渐成为当今的现代智人,虽然现在我们是整个生物链条的最高级物种,但并不意味着进化已经结束了,相反,人类也许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进化,而进化的速度很可能是非线性的(越来越快),想象下在长达数百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大部分时间处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而在大约10万年前才真正有了智人这个物种,而大约7万年前,随着智人的认知水平的大爆发,人类才第一次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1.2万年人类有了农业革命,而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是近几百年的事情,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正在加速前进,而7万年前可能出现的是一个奇点,从此人类的认知水平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仍然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脑,身体,以及心理层面很多都还跟原始的动物类似,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社会,人类很多认知偏差和谬误导致了很多现代问题,丹尼尔卡尼曼的书籍当中对此做了很多很好的描述。未来人类还在不断进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我们认知上的偏差,也许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

历史的发展有很多偶然性因素,人类和黑猩猩拥有共同的祖先,而数百万年前基因的偶然突变导致人类这个新物种的诞生。基督教的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一样有其偶然性,罗马皇帝偶然发现了这个当时籍籍无名的小教派,并发现通过宗教能够更好的统治国家,也因此在罗马帝国的强力支持下,基督教一举成为世界上大教派。而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更是充满了偶然性,很多科技发明都是偶然的因素导致人类有了新的发现。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想局限性。远古时代,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有限,人们信仰各种神灵,通过神灵来解释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农业革命之后,由于粮食供给的大大增加,开始有人可以从事一些更高级的工作(比如教学,职业军人等),因此在这期间,哲学,政治,艺术以及其它各种思想文化都大大发展,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仍然有其时代局限性,比如儒家强调君权,父权等,再比如古代一直到中世纪,男女的地位始终是不平等的,直到近代才有了男女平等,更有女权主义的出现。曾经在16世纪到19世纪,当西方国家将非洲的黑人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时,这些黑人并不被当做同样的人类看待,他们只是被想动物一样对待(就像我们现在对待家畜一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如今美国也有了第一届黑人总统(同样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被认为是残忍的,要知道也许在数亿年前我们可能是同一个祖先。)。现代社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的转变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渐渐认识到,人类这个物种还有其他生物物种都存在同性恋现象,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也由此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接纳了同性恋这种现象,美国更是在前段日子,正是宣布确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未来人们也一样会以更加开发和包容的态度对待那些我们现在认为不对甚至不合法的现象,实际上很多所谓不对或者不合法的行为都是受我们的意识形态所扭曲的价值观导致的。

搞清楚了资本主义和信贷到底是咋回事。资本主义的精神要义在于用赚来的钱投入到更多的生产研发当中,使得这些钱成为资本,从而赚取更多的钱。而资本主义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信贷。信贷就是人们在没有任何资本的情况下,仅凭信誉来贷款,放贷的人是投资于未来,是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些贷出去的钱可以为其赚回更多的钱。可以说当今经济就是靠着资本主义和信贷来支撑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类的进化可能就会有赖于机器(这里包含人工智能,神经控制机器,各种其他仿生设备等),也可能通过基因改造,让人类的进化发展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当然也有可能人工智能发展到最后能够控制人类,帝国成为未来人类真实场景(人类意识可能会被机器控制,这一点是非常有可能的,到那个时候,人类的进化也许就结束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斯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和Elon Musk等一众大佬强烈地表达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阻止科技进步的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要严加防范其可能为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科技力量。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七】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大二的班主任老师推荐的必读的书籍之一。这本书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1976年出生,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擅长世界历史研究,还热衷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是一位极其罕见的全能型历史学家。

原以为读这样的一部作品,会是极其乏味的。没想到一打开书,就被作者通俗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几天就把整本书看完了。比起历史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次放松的聚餐大讨论。赫拉利生动的描述,没有让我看到丝毫历史的沉重感。一些新颖别致的观点,如“不是我们驯服了小麦,而是小麦驯服了我们”,反而会让你会心一笑。整部书读起来连贯流畅,章节之间联系紧密,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合上书本,人类几万年的发展历史在脑海中回放。

《人类简史》整本书讲述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三大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写出了从石器时代智人演化直到21世纪政治和技术革命的整部“人类史”。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如果按照一般的历史书的模式,应该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知名的人物,但这本书并没有这么做。赫拉利写出了绝非一本普通的历史书,他以一种哲学的思维解读历史进程,提炼出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运行机制和历史法则。这种历史法则使智人从诸多人类中脱颖而出,也让诸多彼此不熟悉的智人们共同协作,得以统治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物种。

我在阅读整本书时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对于认知革命的描述。认知革命到底为何发生?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人类的语言最为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也就是“故事”——一种想象的现实。这种想象的现实让无数陌生人彼此合作,共同发力。这个故事的具体形式是不固定的,随着时代变迁,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远古时期,它可以是部落巫师;在农业社会,它可以是律法或宗教;在现代社会,它可以是有限公司。不管它是什么,只要把故事说的成功,智人就会有巨大的力量。这种想象的现实可以让陌生人通力合作,实现目标,产生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力量,带领人们走向进步。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人类简史》,讲的是人类历史的简史,无法细致地讲解历史的每一个精彩的片段。而且就人类现在的研究,历史上还有很多难题尚未解决。赫拉利在处理这些麻烦时,列举了许多可观的假设,给读者自己思考的空间。在讲解一些严肃的问题上,他多用形象的比喻,缓和紧张的气氛。比如把人类追求生命极限的渴望,与追求永生的吉尔伽美什联系起来;把未来可能出现的超级人类比作弗兰肯斯坦博士的科学怪人。这些暗喻的运用,让整部书读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赫拉利在解读历史,同时也在述说自己的历史哲学。人类与世界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它们到底以哪种姿态走向未来?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们都会有更多的人生感悟与思索。我相信,人类会有更多的智慧不断改善自我,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类简史》心得体会范本参考【八】

这种通过故事创造的东西,用学术术语来说就称为“小说”、“社会建构”或者“想象的现实”。然而,所谓想象的现实并不是“谎话”,它是集体发展的基础,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也许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人类历史文化的不同。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会编造一些故事来吓唬自己,让自己焦虑,恐惧起来,比如没有什么将会如何如何,想到沟通我突然觉得误解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而是我们容易去按照自己的猜想去编造故事来维护我们的“自恋”,事情过后我们基本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但我觉得作者没有讲透人类为什么会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记得提过这是人群扩大的需要和人类已有认知的传承。另外,我的进一步理解是这样的:因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或者说有些需求是一致的,比如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说服成千上万的人相信他的梦想,希特勒手为什么能够让一批又一批的士兵进行伤天害人的事,也就是说煽动人心不是仅仅因为讲话者鼓动,也在于接受者的心动,好像佛学讲的更清楚,这叫“心有杂念”,更和我们贴近的例子是,商家打折促销能成功一方面是商家原因,另一方面是我们内心的念,最懂人性的还是商家,当然,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哈!回到文章本身,在第九章作者继续讲到:人类被各种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是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在人类的起食饮居上,有个说法也挺新颖——农业革命是陷阱,是人类的苦难之举,这个我没有太理解透,我认为人类选择了农业,农业也确实固定了人类的活动,但是整体来讲还是进步的,不然可能还天天忙着找吃的,所以这里给了我一种硬套的感觉,舍其大而取其小。

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作者对人自由意的观点,他说,越来越多科学家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什么自由意志,而是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我们和黑猩猩、狼和蚂蚁并无不同。

可是,生活中有些事是与这些没有关系的,比如某人捐款,他的目的可能就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怜悯之心,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都不会让我们选择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分情况看待,并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靠的是信念(故事),有时候就是人类的原生密码。

后面还讲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从诞生到成为现代人做了这么多改变,无论是自己还是对环境,作者在问人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快乐,然而到底快乐是什么呢?

是快感,情绪还是找到了人生意义,还是放弃对感觉的苦苦地执着追求,好像我们没有找到答案。而我觉得像这种问题,最好的研究方式不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而是从一个个个体来寻求答案,或许上面研究的种种都只是快乐的一种,作为它的主体,我们不需要知道快乐的定义是什么,但我们一直在寻求,而生活总有快乐的地方。

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快乐的像个孩子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nb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