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新时间:2023-04-22 17: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0世纪的世界已 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 益加强。 (2)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列强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 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最终欧洲形成了势均力 敌的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 集团、协约国集团, 导致国际危机加剧。

(3)物质和技术基础:20世纪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 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 主义盛行:许多人 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 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导火线:巴尔干地区 是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

2.过程(1)欧洲战役:1914年9月,德国发动 马恩河战 役,这是一战首次重大战役,打破了德国速决战 计划。1916年,德国又发动凡尔登战役,是一战

最长最惨烈的战役。7月,英法发动 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作战。 (2)全球规模:1917年, 美国带动中国、巴西、 印度等国参战,使一战达到全球规模,也改变了 双方力量对比。 (3)德奥战败:1917年,俄国 爆发十月革命,退 出战争。1918年,奥匈 帝国瓦解、投降;德国 爆 发十一月革命,宣布投降,战争结束。

3.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军事: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 现得十分明显。

(3)国内阶级矛盾: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也是加速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4)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日本、美国 参战,使协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4.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①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西欧衰落,以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开始崛起,建立国际联盟。 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 (1)背景:一战使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新变 化;战胜国要重新瓜分世界;各国人民热切盼望 和平。 (2)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 27个战胜国

参加,签署一系列和平协定。(3)内容 ①国际联盟盟约。

②《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罚德国

,包括 领土、殖民地、军备、 赔款等。 ③对奥地利 、保加利亚、匈牙利 、土耳其和约。 (4)评价 ①这是列强对世界重新瓜分而形成的一个分赃 体 系,暂时缓和了列强在西方的矛盾。 ②标志着欧洲、近东、非洲新秩序建立起来。 ③历史进入和平、恢复时期,符合各国人民的愿

望。④隐含着多种矛盾,具有不稳定 性,因而不能持 久。

(5)调整①道威斯计划:1923年 鲁尔危机后,赔款问题的 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1924年美国提出这一计 划,由削弱德国政策变成 复兴德国政策。 ②《洛迦诺公约》:道威斯计划提出后,法、德 走向和解,共同构筑集体安全。1925 年10月,法、 德等七 国召开洛迦诺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进 一步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2.华盛顿体系

(1)背景:美、英、日争霸亚太地区,尤其是日 本的崛起与扩张引起美、 英的强烈不满;三国海 军军备竞赛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也使该地区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2)建立:1921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美、英、日、中等九国参加。 (3)内容 ①《四国条约》:美、英、法、日四国互相尊重 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英日同盟 解散。 ②《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分别规定 五国主力舰 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

位限额。③《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 的独立和领土 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陷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的局面。

(4)评价:①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 别是在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日本 受到遏制, 英国 海上优势丧失,美国对中国“门户开放 ”政 策终于实现,美国外交取得巨大胜利,为美国进 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提供了条件。 ②三大条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标志着 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

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这一限制日本、宰割中国的体系潜伏着深刻的 矛盾冲突,同样具有不稳定性。

3.国际联盟(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饱受战争之 苦,也使各国的政治家们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国际

组织来防止此类灾难的再次发生。于是,美国总 统威尔逊提议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2)成立: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 盟的建议,并于1920 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 日内瓦,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职责是 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宗旨在于“促

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 全 ”。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始 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3)历史地位①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政治性质的世界组织,促进 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 础。②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 成部分,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维护自己利益 的工具,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4.《非战公约》 (1)背景:《洛迦诺公约》使法国对自身安全仍

不放心,意欲与美国结盟。但美国怕卷入欧洲的纠纷,又不便拒绝。 (2)签订:1928年,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 开 会签订。

(3)内容: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争端和冲突。 (4)评价:是第一个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 策工具的国际条约,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奠定 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成为二 战后审判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世界 和平;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历史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主义相继在德、 日、意等国兴起。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围绕世界市场展开激烈 争夺,相互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 (3)在经济危机中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对外疯 狂侵略扩张,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4)英法等国对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 政策。 2.过程

(1)战争的爆发和初期阶段: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法国 沦陷; 不列颠之战。

(2)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 太平洋战争;1942年元旦国 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3)转折:苏德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 洋战场—— 中途岛战役;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 役。 (4)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与第二战场的 开辟;雅尔塔会议与德国投降,《波茨坦公告》

与日本投降。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的胜利拯救了世界,恢复了和平。反法西 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

义,理性、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使世界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它沉重地打击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 家,同时也对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造成了严重的 削弱,出现了美、苏两强并立的局面,并最终导 致了冷战的出现,世界重心由西欧向太平洋地区 转移。 (3)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掀起新的浪潮,社会主

义形成阵营,殖民体系瓦解,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改变了世

界力量对比。 (4)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4.历史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 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 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 忌以邻为壑。 (3)面对侵略势力的威胁,各国应该联合起来, 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

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形成过程: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一系列协 定,其总和被称为“雅尔塔体系”。 (2)内容: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 、纳粹主 义、惩办战犯 ,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管制;苏联 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 的权益也交给苏 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做出相应的规定。

(3)评价①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清除法西斯 势力、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②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美苏两大国的推动,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这种格局下出现的冷战 提供了条件。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维持 欧洲大国 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 美苏两极 格局所取代。 2.冷战 (1)原因 ①战时同盟解体,雅尔塔体系形成。

②美苏均势,以 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③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 的 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2)拉开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3)表现 ①美国: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 动“冷战”的标志;1948年马歇尔计划开始实 施,1949年组建军事集团 北约组织。 ②苏联:1947年9月成立九国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 局;1949年1月建立 经互会;1955年5月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 。 (4)特点:二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 直接交战以 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 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 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o2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