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更新时间:2023-05-17 22: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第六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评审 管理建议书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二、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 三、内部控制的目标 四、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五、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1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一)“内部牵制”阶段1、时间:在20 时间: 20 20世纪40 40年代前 时间 40 2、主要特点: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 、主要特点: 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 使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 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 或弊端。 3、基本假定:其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 、基本假定: 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其二,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 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2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二)“内部控制”阶段时 间: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 权威性定义: 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 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 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 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 理方针。 会计控制和管理控 内 容: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包括会计控制 管理控 会计控制 制两大部分。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3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时 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标 志: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8年5月发布 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该公告首次以“内 内 部控制结构” 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一词。 定 义: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 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构成要素: 控制环境、 构成要素: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 控制环境 会计制度和 控制程序三个要素构成。 控制程序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4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时 间:1992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 员会的发起者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了指导内 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 部控制——整体框架》。 定 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及 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 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 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

息 沟通和监督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5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时 间: 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 管理框架》 定 义: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 和其它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 企业内部各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 造成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 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构成要素: 内部环境、 构成要素: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 内部环境 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 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 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 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成。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1)营运性目标,就是各种经营活动的效 果和效率 。 (2)信息性目标,即财会报告的可靠性 、 完整性和及时性。 (3)遵从性目标,也就是说对现行法律和 规章制度的遵守。 这三大目标满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 一个良好的内控系统应能够确保上述三大目 标的实现。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三、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监控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风 险 评 估

控 制 环 境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气氛,影响该组织中人们的 内部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 决定着内部控制的规则与结构。其内容主要包括: 1.正直品行与价值观 2.人员胜任能力 3.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4.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 5.组织结构 6.权责划分 7.人力资源管理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与提供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报告有关的风险 风险评估 的确认、分析和管理。 风险评估过程必须判明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存在的外部风险,分 析各种风险的类型和程度,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引起风险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经营环境的改变 1 2.新职员的介入 3.新技术的引进 7.会计政策的变更 5.信息系统的更新 6.公司的快速成长 4.新生产线或新经营活动的出现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实施的政 策和程序。 一般来讲,与审计活动相关的控制活动具体 包括以下内容: 1.职务分离 2.实物控制 3.信息处理控制 4.业绩独立检查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四)信息沟通一个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拥有 一套完善的有关信息传递、沟通与反馈 的信息系统。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能够鼓励纵横 两个方向的信息流,以适应组织的信息 需求。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五)监督监督是指由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持 续或定期的评估,以确保其按预定目标发挥 作用及根据情况变化而适时修正、完

善。 它包括日常的管理监督活动,也包括内部审 计及与单位外部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监控, 意在评估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超然性和独 立性。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四、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一)成本效益限制 (二)例外事件限制 (三)人员素质限制 (四)串通舞弊限制 (五)滥用职权限制 (六)时间效用限制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五、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联系: 联系: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与信赖,加速了审计方法的 变革,节约了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同时也扩大了审 计范围,完善了审计职能。 在确定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不论被 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应当对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充 分的了解。 2.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 解,确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以及准备进行的符合性 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和符合性测试,并 非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全部内容。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审

一、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 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三、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 效性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 ----1(一)内部控制的了解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了解内部控 制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2.利用以往的审计经验,了解内部控 制 3.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内部控制 4.通过穿行测试,了解内部控制

1223537447557第6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二)内部控制的描述审计人员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上述内部控 制的情况后,应当用适当的方法对内部 控制加以描述,以供修订和修改审计计 划和程序之用,或供日后查考之用。用 于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主要有文字表述 法、问卷调查法和流程图法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ys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