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地“一张图”更新试点工作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15 04: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 扩大试点操作细则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一条 目标任务 ................................................................................................................... 1 第二条 变更程序 ................................................................................................................... 2 第三条 变更时点 ................................................................................................................... 3 第四条 调查内容 ................................................................................................................... 3 第二章 技术要求 ............................................................................................................................ 6

第五条 参照标准 ................................................................................................................... 6 第六条 地类划分 ................................................................................................................... 6 第七条 地类变化原因 ........................................................................................................... 8 第八条 判定地类 ................................................................................................................... 9 第九条 数据库结构 ............................................................................................................... 9 第十条 其他要求 ................................................................................................................... 9 第三章 变更方法 .......................................................................................................................... 11

第十一条 资料收集 ............................................................................................................. 11 第十二条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 ..................................................................................... 12 第十三条 判定变化图斑 ..................................................................................................... 13 第十四条 核实调查 ............................................................................................................. 14 第十五条 属性因子记载 ..................................................................................................... 14 第十六条 数据库汇交 ......................................................................................................... 15 第四章 质量检查 .......................................................................................................................... 16

第十七条 组织方式 ............................................................................................................. 16 第十八条 检查内容 ............................................................................................................. 16

第十九条 检查数量 ............................................................................................................... 16 第二十条 质量评定 ............................................................................................................... 17 第五章 统计汇总 .......................................................................................................................... 18

第二十一条 统计汇总要求 ................................................................................................. 18 第二十二条 成果统计表 ..................................................................................................... 18 第六章 成果要求 .......................................................................................................................... 21

第二十三条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建库数据 ......................................................................... 21 第二十四条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统计表 ..................................................................... 21 第二十五条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 ......................................................................... 21 附件一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统计表............................................................................................... 23

表1 各类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 ............................................................................................ 23 表2 公益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 ............................................................................................ 24 表3 商品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 ............................................................................................ 25 表4 各类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 ............................................................................................ 26 表5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 ............................................................................................ 26 附件二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图斑属性因子记录表 ....................................................................... 27

表1 林地数据库属性结构表 ................................................................................................ 27 表2 林地变化图斑属性因子填写要求 ................................................................................ 29 表3 判定变化图斑数据库属性结构 .................................................................................... 32 表4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 ............................................................................ 33 表5 林地变化数据库增加的属性字段结构表 .................................................................... 34

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扩大试点操作细则

为进一步推进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统一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的主要技术方法,确保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成果质量,依据《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方案》、《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案》和《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方案》,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探索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法,解决关键技术难点,形成科学实用的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规程,建立市级与区县动态联动、高效运转的调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体系,为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深化政府宏观决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扩大试点工作任务包括:

(一)收集、处理和分析延庆县、房山区、大兴区、平谷区、丰台区、海淀区、密云县7个区县级试点单位的林业经营管理资料。

(二)开展各试点单位林地变化地块判定分析。

(三)完成各试点单位林地范围和林地利用状况(地类)变化地块落实与核实调查。

1

(四)更新各试点单位的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完成林地变更调查统计分析与成果编制。

第二条 变更程序

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的技术路线是以区县为变更调查单位,以当年为变更调查期,收集掌握本年度内的林地范围、地类和管理属性变更资料,对比分析前期林地数据库,判定变化图斑,通过调查核实后,确定林地变化情况,产出本期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经逐级汇总,更新全国林地数据库。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处理、核实调查、成果生成3个主要技术环节。工作流程见图1。

2

林业经营管理 资料收集和处理 资料收 集整理 前期林地数据库 对比分析判定变化图斑 是否需现地核实 核实调查 是 核实调查 否 形成本期林地数据库 成果生成 形成本期林地变化数据库 成果编制

图1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流程

第三条 变更时点

以北京市林地“一张图”数据库为基础,将各试点单位林地范围和林地保护利用状况(地类)更新到2013年度,变更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

第四条 调查内容

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重点对林地范围、林地利用状况(地类)以及林地管理属性等内容进行变更调查。

3

(一)林地范围变化调查 1.新增林地。包括:

(1)因林业工程建设增加的林地。

(2)因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植树造林增加的林地。 (3)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增加的林地。

(4)经县政府批准的规划实施后,使土地用途发生改变,由非林地转为林地增加的林地。

新增林地的地类,按现状情况进行调查确认,调查记载相关因子。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在农地上种植林木,使土地用途发生改变的,按现状调查确认地类,并在“林地管理类型”字段中填写“非林业部门”。

2.减少林地。包括:

因占用征收减少的林地。依照有关土地(林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经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办理占用征收林地手续,建设项目实施后变为非林地而减少的林地地块。

对于没经过审批已确实变为建设用地、且无法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按建设用地记载,并做备注说明。

(二)林地范围内地类变化调查

1.新增森林地块。由非森林的地类转为有林地或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新增的森林地块。

2.减少森林地块。由有林地或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转为非森林减少的森林地块。

4

3.其他林地地类变化的地块。包括疏林地、一般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之间地类变化的林地地块。

临时占用的林地地块,尽管暂时(2年内)改变了林地用途,但仍属林地范围。毁林开垦种植农作物或违法违规使用(非法占用)林地,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改变了林地用途,但仍属于林地范围。地震、塌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林业生产条件完全丧失的林地地块,在规划调整前也属林地范围。这3种情况在林地变更调查中地类因子按其他无立木林地记载。

(三)管理属性变更调查

1.林地权属。国有和集体所有林地之间的变更,以及集体所有林地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林地之间的变更,依据有关权属证明核实确认。

2.森林类别。国家级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之间的变更,依据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核实确认。

3.林种。按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进行变更调查,核实确认记载到亚林种。

4.工程类别。根据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实确认。 上述地类或管理属性发生变化的林地图斑,除了核实调查记载地类、管理属性及其变化原因外,还应核实基础因子等其他相关因子是否有变化,并做相应变更。

5

第二章 技术要求

第五条 参照标准

林地变更调查技术要求参照以下技术标准:

(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1955-2011)。 (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成果验收检查办法》(资地函[2012]2号)。

(三)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2004)。 (四)《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GB/T 26424-2010)。

(五)《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 [2009] 214号)。 (六)《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技术方案》 (七)《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实施细则》

第六条 地类划分

土地类型(以下简称地类)根据《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划分为林地和非林地2个一级地类。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二级地类,13个三级地类,非林地分为4个5级地类,详见表1。地类划分的最小面积为0.067公顷(1亩)。

6

表1 地类划分表

一级 二级 有林地(110) 疏林地 灌木林地(130)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其他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未成林封育地 乔木林地 三级 代码 111 120 131 132 141 142 150 采伐迹地 无立木林地(160) 火烧迹地 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地(170) 宜林沙荒地 其他宜林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耕地 牧草地 非林地(200) 水域 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80 210 220 230 240 250 未成林地(140) 苗圃地 林地(100) 临时占用、毁林开垦以及地震、塌方、泥石流造成的林地变化,按“其他无立木林地”记载,为了与原范围的“其他无林木林地”以示区别,代码分别记为临时占用(1632)、毁林开垦(1633)、地震、塌方、泥石流(1634),原范围的“其他无林木林地”代码记为1631。对于没经过审批已确实变为建设用地、且无法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按照建设用地记载,并做备注说明。

林地变更调查时,林地地类记载到三级地类,非林地地类记载到二级地类。

7

第七条 地类变化原因

林地变化原因包括造林更新、森林采伐、规划调整、占用征收、毁林开垦、灾害因素、自然因素、调查因素8个一级变化原因14个二级变化原因,具体见表2。

表2 林地变化原因划分标准及代码 一级变化原因 二级变化原因 代码 说明 前期地类为疏林地、宜林地、灌木林地、无造林更新 10 立木林地和非林地等,由于人工造林、人工更新、飞播造林等原因,地类变为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 前期地类为有林地,由于采伐,地类变为采森林采伐 20 伐迹地或疏林地;前期地类为疏林地,由于采伐,地类变为采伐迹地。 包括退耕还林、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调整 30 规划实施后引起地类变化,以及未规划为发展林业的土地上农民自主经营引起的农林种植结构引起的地类变化。 依法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征用集体或占用国有各类林地用于勘察、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使林地变为非林地。包括临时占用林地。 未办理审核审批手续,用于勘察、开采矿藏、经审批 占用征收 未审批 41 42 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已使林地变为非林地。包括未经审核审批临时占用林地。 毁林开垦 火灾 灾害因素 自然因素 封山育林 其他自然因素 漏划 调查因素 错划 其他调查因素 写发生变化原因年度。

50 71 72 73 81 84 91 92 93 非法侵占各类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使林地转为农地。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因素 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林地地类发生变化。 由于封山育林使林地中非有林地地类变为有林地或未成林封育地。 以上自然因素不能包括的自然因素。 因人为调查原因导致的地类发生变化。 注:变化原因记载到二级代码。多个变化原因,按引起原地类发生变化的变化原因填写,变化年度填

8

因行政界限改变而引起图斑发生变化,在变化原因属性字段标注代码96;地类未发生变化,管理因子发生变化的在变化原因属性字段填写代码99。

第八条 判定地类

根据林地“一张图”数据库中的地类属性,按有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其他林地及非林地5种地类记载变化图斑,代码分别为1、2、3、4、5。

第九条 数据库结构

林地数据库结构增加了“变化原因”、“变化年度”和“林地管理类型”3各字段,共44个字段。林地数据库结构见附件二表1。林地变化数据库是在林地数据库属性字段基础上,增加 “前期地类”、“前期土地权属”、“前期林种”、“前期森林类别”、“前期工程类别”6个字段,共50个字段,用于林地变化的统计分析。林地变化数据库增加属性字段结构见附件二表5。

第十条 其他要求

(一)最小变更图斑面积

最小变更图斑面积原则上按本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要求一致,一般为1亩,对于林地内发生变化的地块,最小面积可执行本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要求。

对宽度小于图上2mm,但连续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的林带,用单线符号表示,记载林带平均宽度和长度,精确至0.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记载。

9

对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竹丛、林木,包括平原农区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农田林网树,不进行变更。

(二)面积控制要求

1.林班界线和林班总面积原则上不变。 2.市级和县级土地总面积不得擅自改变。 (四)变更行政界限要求

在林地变更调查中,如果行政界限有变化,按照实际情况对行政界限进行调整,并变更。

10

第三章 变更方法

第十一条 资料收集

(一)前期林地数据库:林地落界数据库。

(二)林业经营管理资料。收集各试点单位林地落界后到2013年底的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包括:

1.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和飞播造林等造林设计(图)和验收资料,以及其他可能引起林地范围和林地利用状况(地类)变化的林业工程建设的设计(图)和验收资料。

2.引起林地地类变化的森林主伐、低产(效)林改造和更新性采伐等森林采伐设计(图)和验收资料。

3.征收集体或占用国有各类林地用于勘察、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以及商业开发等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可研报告以及相关审核审批资料和设计图,以及可能引起林地范围变化的其他规划实施的相关资料。

4.引起林地利用状况(地类)变化的林政案件或刑事案件的卷宗和相关勘查资料,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调查资料。

5.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图)、林地林木权属发生变化的证明材料、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资料等可能引起林地图斑管理属性变化的相关资料。

6.其他能证明林地范围变化及林地利用状况和管理属性变化的材料。

11

第十二条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

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图层分别按造林更新、森林采伐、林业工程、占用征收、林业案件、森林灾害、权属变更、森林类别、规划调整等类型建立。各试点单位根据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存放的方式,以及技术条件,可采用不同方法,将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矢量化,建立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属性数据库,形成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图层。

(一)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化

1.纸质图。可以采用扫描校正矢量化方式,也可以采用手工描绘矢量化方式。

(1)扫描校正矢量化。对纸质图进行扫描,扫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根据扫描图上的地理坐标,对扫描图进行地理校正和矢量化。扫描图没有地理坐标或地理坐标标注错误的,根据扫描图上的相关信息(林班、小班、小地名等),结合林地落界数据库,确定扫描图的地理位置后矢量化,建立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属性数据库,形成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图层。矢量化图层数据以shp格式或gdb格式存储。

(2)手工描绘矢量化。根据纸质图的地理坐标或其他相关信息(林班、小班、小地名等),将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图斑直接描绘在林地落界图上,建立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属性数据库,形成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图层。矢量化图层数据以shp格式或gdb格式存储

2.电子图。按shp格式或gdb格式存储。CAD、MAPINFO等其他格式存储的,需转换为shp格式或gdb格式。

3.其他资料。包括罗盘导线测量数据、GPS测量数据等注示地理

12

位置的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将这些注示地理位置的数据转化为图面资料后矢量化。

在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化过程中,将每个矢量图斑标注与台账记录对应的唯一ID号,增加“求算面积”字段,求算每个矢量图斑的面积。

(二)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属性数据库

将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数据按ID号与台账数据进行关联,建立与林业经营管理矢量图斑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库。台账数据是纸质的,应先输入计算机,形成电子台账。

林业经营管理矢量图斑的求算面积与台账记录的面积相差超过±10%的,检查核实后备注。

第十三条 判定变化图斑

对比分析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属性数据库和前期林地数据库,初步判定林地发生变化的图斑。按表3填写《判定变化图斑因子记录表》,数据库结构见附件二表3。

表3判定变化图斑因子记录表

市 区县

判定图 斑编号 1 乡(镇、场) 2 村 (营林区) 3 林班 4 判定 地类 5 备注 6 注:1.判定图斑编号,以区(县)为单位,按顺序依次编码。 2.乡(镇),填写判读区划图斑所属的乡代码。 3.村,填写判读区划图斑所属的村代码。 4.林班,填写判读区划图斑所属的林斑代码。

5.判定地类,判定地类按有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其他林地及非林地5种类型代码填写。

13

(三)对比判定采取双轨制判定, 1人判定之后,由另1人结合第1人的判定结果再次判定。两人判定结果不一致的,再对相关资料共同商定,最终确定变化图斑。

第十四条 核实调查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可通过内业核实与现地核实两种方式调查,首先通过有关资料内业核实变化图斑及其属性因子,内业无法核实的应进行现地核实调查。

根据核实情况,对变化图斑的位置、界线进行确认或修改,并转录或填写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附件二表4),形成林地变化数据包。

采用地形图标准分幅林地落界纸质图进行变更核实调查的,根据确认核实情况,对变化图斑的位置、形状进行修改,并填写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附件二表4)。待汇交后,统一进行扫描校正矢量化,形成林地变化数据包。

第十五条 属性因子记载

林地数据库原有属性字段原则上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1955-2011)记载,对于有林地的郁闭度/覆盖度、平均胸径、公顷蓄积(活立木)和每公顷株数等4个属性因子不做更新硬性要求,各地可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管理需要自行确定是否更新。

林地管理类型、变化原因和变化年度3个新增属性字段按以下方法记载:

1)林地管理类型:分林业部门和非林业部门2类记载,代码分

14

别为10、20。

2)变化年度:按图斑实际变化年度记载,如2013。 3)变化原因:按照表2记载。

4)图斑(小班)编号:有变化的图斑编号原则从本村(林班)的最大图斑(小班)号续编。

第十六条 数据库汇交

市林勘院将各试点单位2013年度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分析数据库汇总形成各试点单位2013年度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并生成林地“一张图”数据库。

15

第四章 质量检查

第十七条 组织方式

采取区(县)级自检和市级核查组织方式,实行分级检查。 1. 区(县)级自检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负责本区(县)级单位林地变更成果质量检查。

2. 市级核查由北京市林地年度变更调查领导小组组织,负责本市各试点区县林地变更成果质量检查,编制北京市质量检查报告,汇总本市林地变更成果。

第十八条 检查内容

(一)林地变化图斑检查。包括图斑边界与前期林地数据库的吻合程度,面积求算检查等。

(二)林地数据库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拓扑关系、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性、属性因子完整性和正确性。

具体要求依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成果验收检查办法》(资地函[2012]2号)执行。

第十九条 检查数量

(一)区(县)级自检。对林地变化数据进行全面检查。 (二)市级核查。随机抽取各区县50%的乡镇,对林地变化数据内业进行全面检查;外业抽查比例视内业检查情况确定,一般抽取比例为地类变化图斑总数的10%。重点检查遥感影像特征变化明显,但未变更的图斑。

16

第二十条 质量评定

(一)林地变化区划情况。图斑的空间拓扑和属性数据逻辑性、图斑和属性数据的关联性等检查项目完全合格为合格,有一项不合格的,则为不合格。林地变化图斑区划和面积求算检查中,发现问题图斑数小于检查图斑总数的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二)本期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数据的空间拓扑和属性数据逻辑性检查完全合格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对于检查结果不合格的,需修改后再进行检查,直至合格后为止。

17

第五章 统计汇总

第二十一条 统计汇总要求

(一)统计单位。县级以乡镇(林场)、市级以县(园林绿化局)为统计单位逐级统计汇总。

(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为hm2。

第二十二条 成果统计表

林地年度变更试点成果统计表共计5个,统计方法如下: (一)各类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分别统计各类林地的现状面积、新增面积、减少面积和净增面积。

1.现状面积。第i种地类现状面积Si=?Aij。其中,Aij为第i种地

j?1n类中第j个图斑面积。

2.新增面积。第i种地类新增面积Si=?Aij。其中,Aij为第i种地

j?1n类中,新增的第j个图斑面积。

3.减少面积。第i种地类减少面积Si=?Aij。其中,Aij为第i种地

j?1n类中,减少的第j个图斑面积。

4.净增面积。第i种地类净增面积=第i种地类新增面积-第i种地类减少面积。

(二)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分别重点公益林地和一般公益林地的现状面积、新增面积、减少面积和净增面积进行统计。

18

1.现状面积。根据“地类”、“森林类别”、“事权等级”和“林种”4个字段,统计重点公益林地和一般公益林地及其中的防护林、特用林和其他林地现状面积。

2.新增面积。根据“前期地类”、“地类”、“前期森林类别”、“森林类别”、“前期事权等级”、“事权等级”、“前期林种”和“林种”8个字段,统计重点公益林地和一般公益林地及其中的防护林、特用林和其他林地新增面积。

3.减少面积。根据“前期地类”、“地类”、“前期森林类别”、“森林类别”、“前期事权等级”、“事权等级”、“前期林种”和“林种”8个字段,统计重点公益林地和一般公益林地及其中的防护林、特用林和其他林地减少面积。

4.净增面积。公益林地净增面积=公益林地新增面积-公益林地减少面积。

(三)商品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分别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的现状面积、新增面积、减少面积和净增面积进行统计。

1.现状面积。根据“地类”、“森林类别”和“林种”3个字段,统计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及其中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和其他林地现状面积。

2.新增面积。根据“前期地类”、“地类”、“前期森林类别”、“森林类别”、“前期林种”和“林种”6个字段,统计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及其中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和其他林地新增面积。

19

3.减少面积。根据“前期地类”、“地类”、“前期森林类别”、“森林类别”、“前期林种”和“林种”6个字段,统计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及其中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和其他林地减少面积。

4.净增面积。商品林地净增面积=商品林地新增面积-商品林地减少面积。

(四)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分别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统计各地类的转入和转出面积。

第i种地类转移到j种地类面积Sij=?Aijk。其中,Aijk为第k个前

k?1n期是第i种地类,后期是第j种地类的图斑面积。

(五)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根据“前期地类”、“地类”和“变化原因”3个字段,统计各地类变化的面积。

第k种变化原因中,第i种地类变化为j种地类面积Sk=?Aijkl。

k?1n其中,Aijkl为第k种变化原因中,前期是第i种地类,后期是第j种地类,第l个图斑面积。

20

第六章 成果要求

第二十三条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建库数据

(一)本期林地数据库(shp或gdb格式)。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xz_年度.gdb。

(二)林地变化数据库(shp或gdb格式)。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bh_年度.gdb。

(三)对行政界线(含村界)发生变化的,提交最新行政界线数据库(shp或gdb格式)。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xzjx_年度.gdb。

第二十四条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统计表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统计表以xls格式提交,内容包括: (一)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_年度.xls。

(二)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_年度.xls。

(三)商品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商品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_年度.xls。

(四)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林地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_年度.xls。

(五)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命名规则:区(县)代码_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_年度.xls。

第二十五条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

21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以word格式提交。内容包括: (一)林地变更调查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工作概况,包括:工作组织和实施情况,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建议、相关说明等内容。 第二部分调查成果,包括自然概况、林地资源现状、林地动态变化分析;林地管理成效、存在问题和建议。命名规则:区(县)名+林地变更调查报告(年度).doc。

(三)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质量检查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组织、检查内容、检查的数量及方法、发现问题及处理、结论、需要说明的情况和建议。命名规则:区(县)名+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检查报告(年度).doc。

22

附件一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统计表

表1 各类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

年 北京市 县(区) 单位:公顷

统计 单位 1 有林地 权属 2 合计 合计 小计 3 现状 新增 减少 净增 现状 国有 新增 减少 净增 现状 新增 减少 净增 4 乔木林 5 疏 林 地 8 小计 9 灌木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 灌木林 10 其他 灌木林 11 未成 林地 12 苗 圃 地 13 无立木 林地 14 宜 林 地 15 林业辅助 生产用地 16 合计 集体 …… 23

表2 公益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

年 北京市 县(区) 单位:公顷

重点公益林地 统计项目 单位 其中,国家级公益林地 合计 公益林 小计 小计 防护林 1 2 现状 合计 新增 减少 净增 …… 3 4 5 6 特用林 7 8 9 其他 林地 公益林 小计 小计 10 防护林 11 特用林 12 其他 林地 13 小计 小计 14 15 一般公益林地 公益林 防护林 特用林 16 17 其他 林地 18 注:其中防护林、特用林按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统计,其他林地按疏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生产辅助用地统计。

24

表3 商品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

年 北京市 县(区) 单位:公顷

重点商品林地 统计 单位 1 项目 合计 商品林 合计 4 小计 5 用材林 6 薪炭林 7 经济林 8 其他 林地 9 合计 10 一般商品林地 商品林 小计 11 用材林 12 薪炭林 13 经济林 14 其他 林地 15 2 现状 新增 减少 净增 3 合计 …… 注:其中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按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统计,其他林地按疏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生产辅助用地统计。

25

表4 各类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

北京市 县 单位:公顷

统计单位 1 合计 …… 项目 2 增加林地到 减少林地自 林地净增加 合计 3 有林地 4 疏林地 5 灌木林地 未成林地 6 7 苗圃地 8 无立木林 9 宜林地 10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11 12 表5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

北京市 县 单位:公顷

统计 单位 1 前期地类 2 后期 地类 3 合 计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 宜林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非林地 合计 4 造林 更新 5 森林 采伐 6 种植结构调整 7 规划调整调整 8 占用 征收 9 毁林开垦与非法占用林地 10 灾害 因素 11 自然 因素 12 调查 因素 13 合 计 …… …… 26

附件二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图斑属性因子记录表

表1 林地数据库属性结构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字段名 SHI QUXIAN XIANG CUN LIN_YE_JU LIN_CHANG LIN_BAN XIAO_BAN DI_MAO PO_XIANG PO_WEI PO_DU KE_JI_DU TU_RANG_LX TU_CENG_HD MIAN_JI LD_QS DI_LEI LIN_ZHONG QI_YUAN SEN_LIN_LB SHI_QUAN_D GJGYL_BHDJ G_CHENG_LB LING_ZU YU_BI_DU YOU_SHI_SZ PINGJUN_XJ HUO_LMGQXJ 中文名 市 区县 乡 村 林业局(场) 林场(分场) 林班 图斑(小班) 地貌 坡向 坡位 坡度 交通区位 土壤类型(名称) 土层厚度 面积 土地权属 地类 林种 起源 森林类别 事权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工程类别 龄组 郁闭度/覆盖度 优势树种 平均胸径 公顷蓄积(活立木) 27

数据类型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整型 字符串 字符串 整型 双精度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浮点型 字符串 浮点型 双精度 长度 2 6 3 3 6 3 4 4 1 1 1 2 1 20 3 18 2 4 3 2 3 2 1 2 1 6 6 6 12 小数位 2 2 1 2 备注

编号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字段名 MEI_GQ_ZS TD_TH_LX DISPE DISASTER_C ZL_DJ LD_KD LD_CD BCLD BH_DJ LYFQ QYKZ BHYY BHND GLLX Remarks 中文名 幼树每公顷株数 土地退化类型 灾害类型 灾害等级 林地质量等级 林带宽度 林带长度 是否为补充林地 林地保护等级 林地功能分区 主体功能区 变化原因 变化年度 林地管理类型 说明 数据类型 整型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双精度 双精度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长度 4 1 2 1 1 8 8 1 1 10 1 2 4 2 60 小数位 1 1 备注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注: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的林地数据库属性填写要求见附件二的表2。

28

表2 林地变化图斑属性因子填写要求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字段名称 省(区、市) 县(市、旗) 乡 村 林业局(场) 林场(分场) 林班 图斑(小班) 地貌 坡向 坡位 坡度 交通区位 土壤类型(名称) 土层厚度 面积 前期土地权属 土地权属 前期地类 乔木林 竹林 疏林地 特灌林 一般灌木未成林造未成林封林 林地 育地 苗圃地 其他林地 非林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编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字段名称 地类 前期林种 林种 起源 前期森林类别 森林类别 事权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前期工程类别 工程类别 龄组 郁闭度/覆盖度 优势树种 平均胸径 公顷蓄积(活立木) 公顷株数 土地退化类型 灾害类型 灾害等级 林地质量等级 林带宽度 乔木林 竹林 疏林地 特灌林 一般灌木未成林造未成林封林 林地 育地 苗圃地 其他林地 非林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字段名称 林带长度 是否为补充林地 林地保护等级 林地功能分区 主体功能区 变化原因 变化年度 林地管理类型 说明 乔木林 竹林 疏林地 特灌林 一般灌木未成林造未成林封林 林地 育地 苗圃地 其他林地 非林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1.表中格内有“●”的表示必须填写,有“○”的表示视情况填写,空格表示不填写。

2.其他林地指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3.新增森林的图斑,视情况填写林分因子。 4.属性因子的记载要求见(LY/T1955-2011)。 5.根据统计分析需求增加其他前期属性

31

表3判定变化图斑数据库属性结构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字段名 N0_TB SHENG XIAN XIANG CUN LIN_YE_JU LIN_CHANG LIN_BAN PAN_DILEI BEIZU 中文名 判定图斑编号 市 区县 乡镇 村 林业局(场) 林场(分场) 林班 判定地类 备注 数据类型 整型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长度 6 2 6 3 3 6 3 4 1 40

32

表4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

市 区县 变化图斑编号 乡(镇、场) 对比判定 图斑因子 村(林班) 图斑(小班) 备注 林业经营管 理资料信息 资料类型 面积 坡向 基础因子 坡位 土层厚度 林带宽度 图斑 因子核实调查 林地因子 管理因子 地类 土地权属 森林类别 起源 林分因子 郁闭度/覆盖度 平均胸径 灾害类型 土地退化类型 其他因子 林地保护等级 事权等级 林地功能分区 补充因子 变化原因 横坐标 纵坐标 面积 判定地类 资料图斑ID 地貌 坡度 土壤类型(名称) 林带长度 交通区位 林地质量等级 林种 工程类别 优势树种 龄组 公顷蓄积(活立木) 灾害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主体功能区 是否为补充林地 变化年度 注:1.对比判定图斑因子,各个因子属性来源于表3。

2.资料类型,填写造林更新(代码1)、森林采伐(代码2)、林业工程(代码3)、占用征收(代

码4)、林业案件(代码5)、森林灾害(代码6)、权属变更(代码7)、森林类别(代码8)、规划调整(代码9)、其他(10)。

3.资料图斑ID,填写各资料类型图层中图斑ID号。

4.图斑的基础因子、林地因子、管理因子、林分因子、其他因子的记载方法见(LY/T1955-2011)。 5.补充因子的“变化原因”记载方法见表2,“变化年度”记载到年,如2011。

33

表5 林地变化数据库增加的属性字段结构表

编号 1 2 3 4 5 6 字段名 Q_LD_QS Q_DI_LEI Q_L_Z Q_SEN_LB Q_SQ_D Q_GC_LB 中文名 前期土地权属 前期地类 前期林种 前期森林类别 前期事权等级 前期工程类别 数据类型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字符串 长度 2 4 3 3 2 2 小数位 备注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新增字段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1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