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英语作文:中学生双休日活动调查报告(5篇模版)

更新时间:2023-08-22 09:29:01 阅读量: 报告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年高考英语作文:中学生双休日活动调查报告

高考英语作文:中学生双休日活动调查报告

下表是某校关于中学生双休日活动现状的一份调查,请结合表格内容,用英语写一篇 120—150 单词的短文,就中学生应如何过双休日发表你的看法。

?学习情况 ?几乎都在学习 16% ?半天学习半天活动 24% ?几乎都在做其他事情 60% ?娱乐休闲 ?体育活动 20% ?游玩和购物 40% ?上网看电视 40% ?去图书馆 ?经常 5% ?偶尔 23% ?几乎没有 72% ?课外兴趣小组 ?经常 10% ?偶尔 20% ?不参加 70% ?

?中学生双休日活动调查报告英语作文范文:

?This form displays the result of a survey on how to spend students’ weekend.It says that few students are glued to their schoolwork any more.Instead, they prefer to surf on the internet, watch TV, go shopping rather than involve in sports games.Library and interest groups are available but not favourable.?Personally I think, students are now freed from heavy burden but their spare time is not well arranged.They are expected to spend some time on what they learn instead of hanging out.More time should be spent not only on green field but also in the libraries to build up themselve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Besides, more interest group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students to widen their horizon and sharpen their brains so that they can become more creative eventually.All these will contributes a lot to a well-informed and highly qualified teenager.?In conclusion, students should be more scheduled with colorful and fruitful activities.?

第二篇:中学生作文调查报告

中学生作文调查报告

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下面为您带来的《中学生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小学生饮食调查报告

每当早上七点,校门口就熙熙攘攘的。有卖糯米饭的,有卖面包的,还有卖粉丝的,各种各样的早点应有尽有,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学生,人来人往,扬起了许多灰尘,因此我对小学生的饮食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统计了一下,在校门口吃早点的人比较多,经常在校门口吃早点的几乎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偶尔在校门口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家里吃的只占百分之五。

分析

1.在校门口或垃圾桶边吃有许多灰尘,还有苍蝇,吃了不卫生;

2.有些小学生拿了早点钱就急忙跑到小卖部买零食吃;

3.有些小学生骗家长要钱,说学校要付书费。

结论

1.有些小学生不喜欢在家里吃早点,想自己买早点吃;

2.有些小学生的家长没有时间煮早点,让小学生到学校买早点。

建议

小学生应当少在校门口吃早点。

篇二: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进展顺利,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充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乐抑或其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消费趋势体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留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考,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上,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青春啊!

用钱是门学问

用钱与花钱从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花钱”有随意性强,“用钱”指把钱用在必需上,充分体现钱的真正功能。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零用钱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计划性、节制性不强。有计划的只有

26、7%,其他都无计划或无节制。调查中还发现部份家长对中学生处理零用钱的态度不明朗,或许并不关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或许忙于工作、家务无暇顾及,听之任之;还有部份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寡,作为激励的筹码,学习好,就多给一点零用钱,学习差就少给点,这样,有些中学生为了多拿点零用钱就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当被问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88%的中学生选择看情况,说明目前的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处理上还是比较谨慎理智的。对于是否捐献给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学生有经常性的行为。分析其中原因,也许囿了囊中羞涩,也许对捐献的社会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每个中学生每年捐献10元,不知可以让多少个西部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调查中还发现没有一个同学能把剩余的零用钱放进银行储存,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理财意识相当薄弱。

反思与建议

中学生的消费以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就只好改变自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时尚,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消费时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让父母感到放心。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重外表,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显眼点,漂亮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十分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买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浪费,还加重家庭负担,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处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作为中学生应该把有限的零用钱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学业上,作为自己的学业后勤保障,同时也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善于理财。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会占得住脚。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消费又是为了更多的知识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这样,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中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将来,也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很后悔自己中学时所做的事,所以,我们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钱,正确的去消费。

第三篇: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调查报告

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词汇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记单词,不会记单词,未掌握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从而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能力。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英语词汇学习的调查问卷,并对七年级

一、二班20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份。现将调查的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等情况汇总如下。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策略,但其中部分学生学习词汇时更多的是机械记忆,被动识记,缺少计划性和明确的目标,在一些如何有效学习词汇的观念上,他们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在如何将正确的观念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缺少具体的策略指导。

附表:

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统计表

学习策略

机械记忆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平均值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自信心。学生要很好地记忆单词,信心是保证。当学生满怀自信心和激情去做某件事时,他就会做得很好。信心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同时也离不开老师的鼓励。

2、对记忆单词的挑战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在一开始记忆单词的效果是很好的,但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单词量的越来越大,其记忆效果大不如前。究其原因,学生对单词记忆的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心理准备,当遇到一些困难时容易丧失信心。

3、记忆方法不科学。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背单词就和小学背诵古诗文一样,要靠“死记硬背”,背诵古诗文固然如此,但背单词却有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就会养成光动嘴不动手的习惯,殊不知,英语单词的记忆要调动各个器官,尤其是嘴,手,眼,脑。唯其如此,单词才能较快记住。

4、巩固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单词记下了就等于单词记牢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违背遗忘的一般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要让单词记得牢,重复记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大量反复的刺激,单词才能记得住且记得牢。

四、教学对策

1、努力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传统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学生语音基础薄弱,缺乏科学记忆方法的现实。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法摸清英语构词规律和最基本的构词法知识,还要多动脑筋以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加深感知印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方便。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可使枯燥的词汇教学鲜活生动起来。为此,精心制作词汇教学课件或下载flash动画来增强视听效果,刺激学生感官,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单词,提高教学效益。

2、创设语境,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终极目的。

3、适时归纳,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存储、编码和提取过程。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那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记忆难度大。正如仓库管理一样,如果放进东西是杂乱无章的,取出时必定相当困难;相反,如果你对东西加以分门别类,开始存放时似乎困难一点,取出时就相当容易了。心理研究表明,经过理解加工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便于贮存、“检索”应用。当你把单词联系起来进行学习,记忆就方便多了。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问卷调查

关于大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经济管理系11级营销与策划班的学生,在校内展开关于大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调查,需要您的配合,请如实作答,感谢您的参与!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系别年级 联系方式

1·您周末的运动时间

A1小时以内B 1~2小时2·您觉得哪类运动科目最能吸引您

A 球类运动B 益智类3·您周末是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工) A 否(转第六题)B 是4若参加,您主要参加那些社会实践活动

A支教B搞促销(发传单)5·您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

A 积累经验B 经济收入6·您周末白天睡觉的时间

A1~5小时B 6~8小时7·您周末花多少时间学习

A 少于1小时B 1~2小时8·您周末学习的内容

A专业知识B考证·考级9·您周末是否经常熬夜

A 是B否(转第十一题) 10·若熬夜,一般都干什么

A 看书B做作业11·您周末用电脑干什么

A看新闻B 玩游戏12·您对自己的周末生活质量评价

A 很充实B 很忙13·您希望学校在周末

C 2~5小时D 5小时以上C 爬山D其他C干农活(摘苹果等)D其他C 尝试 C 9~10小时D 大于10小时C3~4小时D大于4小时 C专升本的考试D其他C 上网D其他C 聊天交友D 查资料C 很平淡D很一般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吴江市黎里小学龚玉林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

本次对农村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的调查,了解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小学生在双休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提供借鉴,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本次调查的方法

1.调查时间:2010年5月。

2.调查对象:本校四年级48位学生

3.调查方法:问卷

三、本次调查的结果

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调查各项占百分比

(一)、你是否期盼双休日的到来?

(1)非常期盼 的占35.4%;

(2) 还可以的占37.5%;

(3)不太期望的占6.3%;

(4)视情况而定的占20.8%.(二)、期盼或不期盼双休日的主要原因

(1)可以痛快看电视或电子游戏机的占27.1%;

(2)可参加补习班(语文、数学、英语)的占12.5%;

(3)不想参加补习班的占10.4%;

(4)可参加喜欢的兴趣班的占31.3%;

(5)大人答应带我去玩的占18。8%.(三)、目前,双休日的活动、内容由谁来安排?

(1)自己的占27.1%;

(2)家长的占37.5%;

(3)老师的占2.1%;

(4)无规律,不一定的占33.3%.(四)、周五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你大都在什么时间完成?

(1)周五的占43.8%;

(2)周六的占47.9%;

(3)周日白天的占4.2%;

(4)周日晚上的占0%;

(5)周一早上的占4.2%.(五)、双休日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多少?

(1)2天的占10.4%;

(2)1.5天的占22.9%;

(3)1天的占47.9%;

(4)半天的占16.7%;

(5)没有的占2.1%.(六)、你在双休日为街坊邻居做过有益义的事吗?

(1)经常做的占12.5%;

(2)做过的占66.7%;

(3)没做过的占8.3%;

(4)从没想过的占12.5%.(七)、双休日对你意味着什么?

(1)休息的占8.3%;

(2)娱乐的占14.6%;

(3)学习的占18.8%;

(4)放松自己的占62.5%.(八)、双休日如果呆在家里,你一般会做什么?

(1)看电视的占22.9%;

(2 )玩电子游戏机的占2.1%;

(3)上网的占20.8%;

(4)看书的占31.3%;

(5)其它的占22.9%.(九)、双休日晚上你一般几点睡觉?

(1)9点左右的占60.4%;

(2)10点左右的占18.8%;

(3)11点左右的占6.3%;

(4)12点左右的占14.6%.(十)、在双休日,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想好好地玩一下的占37.5%;

(2)想上网的占6.3%;

(3)想玩电脑的占10.4%;

(4)想看电视的占10.4%;

(5)想看书的占10.4%;

(6)想做作业和各类培训班的占8。3%;

(7)想休息的占8。3%;

(8)2人弃权。

(十一)、双休日你参加哪些培训班?大约时间?

参加的培训班主要是奥数、语文、英语、书法、美术等,共27人占56.3%。

(十二)、其他说明。无

从调查的结果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双休日应是小学生非常期盼的,可以放松一下五天紧张的学习生活,然而,从调查发现“非常期盼”的只占35.4%。说明双休日不是学生自己的天下,而是学生在家长的强迫下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

2、双休日参加各类培训班的人较多,从调查看占56.3%。不难发现家长的心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牺牲孩子好玩的天性,获取所谓的知识。

3、双休日部分学生睡得太晚,从调查看“10点左右的占18.8%; 11点左右的占6.3%; 12点左右的占14.6%.”导致一部分学生周一上课无精打采,原因在与缺少家长的监督或根本无人监督,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一旦投入无法自拔。

综上所述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不容乐观

原因之一是与家长自身的休闲时间安排有关。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在双休日以家庭内活动为主,外出活动相对较少。导致小学生双休日生活也少有外出游玩、

放松的机会。

原因之二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们普遍重视对孩子进行特长培养。家长们送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主要是“开发孩子智力”、“提高孩子整体素质”和陶冶孩子情操。所以参加这班那班的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家长手中,而且有的家长盲目从众,看到人家的孩子在学什么,自己的也跟着去学什么,很少考虑自己孩子个人意愿和孩子个性特点,造成孩子身心疲惫。这也是现在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星期一综合症”的根源之一。

原因之三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很多家长认为是外部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而不存在于我们孩子的自身。我们的家长忽视了我们孩子个性特点,按照家长的主观愿望出发,按着牛头吃草,不重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一味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以为兴趣越多越好,使部分同学反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也许,这些调查不是最全面的,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也不是最全面的,但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联系起来,让小学生真正过上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89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