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活动记录综述

更新时间:2023-03-08 05:20:3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一)

教研组: 全体语文组 研训时间:第一周 研训地点:六年级办公室 研训模式:反思教学困惑

参加对象:刘俊英 张玉兰 王凤君 王传福 王兆永 王克生 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

1、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教学困惑阐述。针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现阶段的情况也相当特殊,首先他们的心理已处在人生的第一个浮动期,所以对于学习真正能沉得下心来的人不多,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思想比较明显。作业需要老师的催促,口头作业根本不当作业看待。课堂走神现象相当普遍,就拿间断的间的读来说,课文中出现时老师都特别加以强调,作业中也出现了,但是在单元检测时,错误率仍高达50﹪。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比较薄弱。对于老师来说,作业批改的压力相当大,每天一套回作本要批,课堂作业本两天一次,同步练习两天一次,每周两篇小作文要批,两周一次大作文,加上草稿,也是每周一篇,两周一次的单元检测要批,因此压在老师身上的批改负担真的相当之大。

3、相应策略的探讨。面对这么多的来自各方的困惑,我们也提出

了几条相应的策略。第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认识,中小学的衔接应该邀请一位与六年级学生年龄相仿的优秀初中生给他们做一个讲座,讲讲中学的学习、中学的生活,让他们意识到今天的学习的重要性,小学学习的幸福感。第二,在备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三,对后20﹪也要辅导的措施,不能让他们掉队。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三)

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研训时间:第十周 研训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研训模式:讨论、学习

参加对象:刘俊英 张玉兰 王凤君 王传福

王兆永 王克生 厉玉波 张君

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刘俊英: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张玉兰: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王凤君: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王传福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二)

教研组: 全体语文组 研训时间:第五周 研训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研训模式:听评课、反思教学方式

参加对象:刘俊英 张玉兰 王凤君 王传福 王兆永 王克生 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

根据学校的要求及语文教研组教学活动的安排,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了互相听课、评课的教学活动。

通过互相听课,大家普遍认为,听课这样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教学人员提供了互相学习,采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机会与展示平台。听课、评课(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辨别分析)。它们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敏锐意识。通过听课活动,促使教师们对总体教学模式、教案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各教学环节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有益的。听课这一教学活动增强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也增加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从不同的教师那儿学到了可取的教学方法。

在听课期间,大家都做了听课记录,记录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之后在教研室活动时间参加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课程讲授做了分析评价,指出了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并及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建议;也有个别老师的听课记录未能反映出听课的目的,评价较笼统模糊。

从听课情况来看,几位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基本的教学素质都比较好,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有条理,语音清晰,对教材内容都比较熟悉,能合理安排板书,有教案,课堂气氛较好,与学生也有一定的交流。

现以教研室整体角度从以下几方面对这次活动做一下总结和评价: 1、注重导教引练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明

了。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弊病,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英语教学的意识得到强化,全体授课教师都有课件, 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王御鹏、袁佳奇两位青年教师做得更为突出。

4、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老师每次上课之前,都做好精心准备,收到良好效果。

5、在遵循共性的教学模式前提下彰显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了各自的教学特长。

当然,我们也发现自身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 教师应当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解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多做探索。 2 青年教师驾御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待提高。 3 研究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四)

教研组: 六年级语文组 研训时间:第十四周 研训地点:六年级办公室 研训模式:研究制定 参加对象:刘俊英 孙洪杰

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六年级毕业总复习 一、 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

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内容

1、 汉语拼音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 汉字 认识所学的带读字,掌握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 词语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部分能灵活运用。

4、 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5、 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有些标点符号,还要求说出其作用。

6、阅读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

背诵。主要是第十一、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7、写作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每单元课文的类型,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 三、复习的形式、措施及自我要求:

1.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方法,促进思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理清知识脉络,自己构建认知结构,鼓励中上生在课堂上多质疑,中下生多提问题,争取每节课各种层次的学生均有收益。

2.不折不扣地执行学校和教研组的总复习计划,严格按照复习计划认真备好每节复习课,备课时注意几个问题:①按每课时复习的内容,突出重点,讲练结合。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②注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着重进行“双基”的训练,分层推进,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分层次。

3.复习课要从重视记忆转向重视思维,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4.讲究复习方法多样化。注意精选练习作业,不机械式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