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2-04 01: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素描》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美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拓展思维,为高年级的进一步深造和创作奠定必备的造型基本功和良好的艺术感受。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学习掌握素描的发展史和熟悉素描造型的基本语言和方法。

(二)通过具体的习作练习熟练掌握表现对形体的结构、透视、质感等方面的技能技法。 (三)对素描工具材料运用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讲授素描基本理论应与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感悟,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 (二)应强调对形体的结构认识、透视规律在实践中具体运用。

(三)每一章讲授后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一定量的作业供学生艺术实践。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12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学时 一 20 二 20 三 20 四 20 五 20 六 20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 素描基础理论概述

一、目的要求

(一)学习东西方素描发展史及主要流派。 (二)掌握透视规律和基本技法常识。

二、讲授内容

(一)素描概述

1

(二)透视的一般规律

(三)几何形体组合写生的目的意义 (四)线结构造型方法的特点与规律 三、作业

完成结构素描几何体组合写生二幅(四开纸)。

第二章 形体塑造

一、目的要求

(一)建立构造原理立体与空间,局部与整体的概念。

(二)学习明暗造型的方法的特点与规律。

二、讲授内容

(一)怎样对物象进行客观分析描绘

(二)画面构图与黑白构成的关系

(三)绘画中的空间与明暗变化的关系和规律

三、作业

完成明暗素描几何体与静物组合写生一幅(半开纸)。

第三章 静物写生(一)

一、目的要求

(一)学习不同质地的感觉和表现。

(二)掌握技法写生方法与表现技法的丰富多样性。 二、讲授内容

(一)物体质地不同的组合写生的目的意义 (二)不同质地土罐与不同质地布纹的表现手法 (三)调子的搭配和质感和空间的认识一描绘 三、作业

完成以布置不同质地的陶罐静物组合写生一幅(半开纸)。

第四、五章 静物写生(二)(三)

一、目的要求

(一) 掌握不同质地表现技法的审美能力。

(二) 加强对明暗调子研究、探索表现技法与表现效果的丰富多样性。

二、讲授内容

2

(一)金属物体的表现技法

(二)特殊表现技法 (三)静物构图的规律和特点

三、作业

(一)完成金属物体与生活用品组合写生一幅(半开纸)。 (二)完成动、植物标本与学习用具组合写生一幅(半开纸)。

第六章 石膏头像写生

一、目的要求

(一)学习掌握人物头部骨骼解剖结构和肌肉解剖结构。 (二)以全方位学习并知晓头部的比例和结构。 二、讲授内容

(一)人物头骨研究写生的目的、意义

(二)人物头部的比例适视、结构、形体与运动变化 三、作业

在半开纸上完成不同角度的头部骨骼和肌肉解剖写生。 教材

《素描基础》 [美] 罗伯特·贝费利·黑尔 中国青年出版社 参考资料

1、《素描》朱万芳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描》刘 虹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年3月版 1998《解剖》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人体美是自然美中最为复杂、完美的一种形式。研究人体造型可以使学生获得造型艺术中的专业知识,艺用解剖学历来是画家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

本课程通过研究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原理,临摹解剖教学参考资料,进行解剖标本、模型,及人体写生训练,使学生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和理论,把握人体和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了解和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原理。

(二)临摹解剖教学资料,进行解剖标本、模型及人体写生训练,研究和熟悉人体解剖——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

(三)认识人体解剖结构在动态和空间中的变化规律。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人体写生课中运用解剖知识,提高造型能力和技巧。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重解剖学的艺用性质,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讲解要有针对性,祥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教学要接近实践,解剖练习要与人物及人体写生相整合。 (三)不可忽视人体解剖结构在动态和空间中的变化。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5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并以此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学时 一 1 二 19 三 25 四 5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 艺用解剖学概述

一、目的要求

4

(一)明确艺用解剖学的意义。

(二)了解艺用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原理。 二、讲授内容 (一)艺用解剖学概述

(二)解剖学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原理

第二章 头部解剖

一、目的要求

熟悉和把握头部的解剖结构,提高头像的造型能力。 二、讲授内容 (一)颅骨构造 (二)头部肌肉 三、作业

头骨写生:正面、正侧面及3/4侧面 头部肌肉解剖模型写生:正面及侧面 老人头像写生:正面及侧面

第三章 颈部、躯干、四肢解剖

一、目的要求

了解和熟悉人体全身解剖结构,为人体及人像写生服务,提高人物造型能力。 二、讲授内容

(一)颈部、躯干、四肢骨骼结构 (二)颈部、躯干、四肢肌肉结构 (三)手、脚的骨骼与肌肉结构 三、作业

人骨骼标本结构素描 肌肉解剖教学资料临摹 石膏解剖模型写生 人体结构素描

第四章 人体动态和透视

一、目的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单一和静止的人体解剖变成多变和活动的人体结构,使人体解剖更具备艺用特点,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

5

二、讲授内容

(一)人体各部分的联结 (二)人体的动态特点与规律 (三)人体的透视现象 三、作业

临摹人体动态教学资料。 速写动态人体。

教材

《艺用人体解剖》 [匈] 耶诺·布尔·乔伊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 参考资料

1、《人体与绘画》[美] 佐治·佰里曼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俄罗斯素描解剖教程》[俄] 来·谢·科佩金、民·民·列宾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运动人体画法》[美] 本·荷加斯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6

《雕塑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泥塑是雕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包括雕塑理论、雕塑技法和翻制技术三部分,开设在大学三年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雕塑的设计和制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雕塑的认识能力,并具备独立从事小品雕塑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掌握雕塑基本理论。 (二)熟悉中外雕塑史。 (三)了解雕塑技法过程。 (四)掌握翻制技术。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该课程包括雕塑理论、雕塑技法和翻制技法三部分。

(二)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使学生由浅入深,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

(三)在教材的选择和参考书的选择中,既注重教材的逻辑性、严密性,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倡导学生具备自觉读书能力、独立创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80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学时 一 10 二 35 三 35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 中外雕塑简述

一、目的要求

7

了解中外雕塑史,熟悉雕塑类型及风格特征。 二、讲授内容 (一)中国雕塑概述 (二)西方雕塑概述

第二章 头像雕塑技法实践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头像塑造过程。 (二)掌握基本概念。 (三)学习基本理论。 二、讲授内容

(一)头像雕塑技法理论概述

1、什么是圆雕 2、正确的观察方法 3、人体解剖与雕塑的相互关系 (二)头像雕塑骨架讲授

1、工具和材料 2、塑造方法 (三)头像雕塑个例分析

1、名家作品赏析 2、学生优秀作品赏析 (四)头像雕塑实做

1、古典石膏头像临摹 2、真人头像 3、2.5倍真人头像 三、作业:

(一)临摹石膏头像一件。 (二)完成真人头像写生一件。

第三章 翻制技法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雕塑翻制的基本常识。 (二)掌握翻制流程,熟悉工艺特性。

8

二、讲授内容

(一)翻制技法理论 (二)圆雕翻制技法实践 (三)浮雕翻制技法实践 三、作业

翻制一件小型雕塑作品。

教材

《雕塑技法肖像雕塑》 布鲁诺·卢切斯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参考资料

1、《雕塑》 陈刚编著 西南师大出版社

2、《世界雕塑全集》 潘绍棠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3、历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集

9

2004年5月版

《外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外国美术史是研究西方美术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地域(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历史分期系统阐述外国美术史的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并注意突出每一地域、每一时期的美术特点及整体联系,结合西方政治、哲学、宗教和美学思想探究西方美术的特色及其成因,并与今天中国现代美术的成功试验及中国美术史的演变发展和特色相对照,基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等特色,深刻认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关系,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性,更好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及新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创新和发展中国艺术。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表现美术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各个时期美术特点与实践的结合。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外国美术的发展演变,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五节(爱琴文明艺术及古代希腊艺术)第六节(古代罗马艺术),第二章(中世纪艺术),第三章(文艺复兴艺术),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艺术),第五章(19世纪法国艺术),第六章第一节(19世纪英国艺术),第七章(二战以前的西方现代艺术)。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性学习,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加强相关书籍的阅读,重视读书笔记,做为学生作业完成,课程结束后检查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入。

(三)加强相关绘画风格技法的研究和实践,要求学生课后自觉完成。 (四)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与知识的系统化、重点相联系,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共计80学时,采用几种形式的综合测试,成绩分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出勤情况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比例为10%、5%、5%、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上述得出综合为该门课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 次 学 时 概 述 2 一 8 二 8 三 20 10

四 13 五 15 六 5 七 9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序 言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外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国内、国外)。

(二)了解外国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发展概况及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意义。 二、讲授内容

(一)外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 (二)外国美术史的研究对象

(三)外国美术史的发展概况及整体联系

(四)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意义(包括怎样学习、如何运用) 三、本章阅读书目

《外国美术史纳要》陈洛加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一)外国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二)学习外国美术史有什么意义? (三)你准备如何学好外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及古代艺术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古希腊、罗马艺术。

(二)了解石器时代(包括旧、中、新石器)艺术、古代埃及艺术、古代两河流域艺术、古代印度艺术,了解关于艺术发生说的各种观点。

二、讲授内容 (一)原始艺术 (二)古代埃及艺术 (三)古代两河流域艺术 (四)古代印度艺术

(五)爱琴文明及古代希腊艺术 (六)古代罗马艺术 三、思考题

(一)古希腊在建筑、雕刻、绘画方面有哪些主要成就?

11

(二)以具体作品分析希腊雕刻的艺术特色和它所体现的希腊艺术精神。 (三)为什么说希腊艺术奠定了西方古典艺术的基础? (四)古代罗马在建筑和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第二章 中世纪艺术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中世纪教堂的发展演变及其艺术精神。 (二)了解中世纪艺术的基本特征、成因。 二、讲授内容

(一)欧洲中世纪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早期中古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

(二)伊斯兰教艺术 (三)佛教艺术 三、本章阅读书目

《外国美术史纲》陈洛加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剑桥艺术史》(共三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四、思考题

(一)从建筑、雕刻、绘画方面理解中世纪艺术的艺术精神。 (二)什么是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一、目的要求

(一)主要以意大利、尼德兰为例,掌握南北欧艺术的关系。 (二)了解代表流派、画家。 二、讲授内容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二)北欧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包括尼德兰、德国等)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一)《北方文艺复兴艺术》[奥]奥托·本内施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二)《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三)《Classic Art》Heinrich Wolffli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四、思考题

(一)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南北欧艺术的区别。

12

(二)意大利文艺在美术史上有何地位和作用? (三)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点及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艺术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艺术(17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17世纪荷兰) (二)了解17、18世纪欧洲各国艺术及其相互关系 二、讲授内容

(一)17、18世纪意大利艺术 (二)17世纪佛兰德斯艺术 (三)17世纪荷兰艺术 (四)17、18世纪西班牙艺术 (五)17、18世纪法国艺术 三、思考题

(一)什么是巴洛克艺术?意大利与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的关系。 (二)什么是古典主义艺术?

(三)什么是现实主义艺术,17、18世纪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有何关系?

第五章 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新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

(二)了解新古典主义艺术、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艺术、意大利的学院艺术之间的关系;浪漫主义艺术、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18世纪法国的可可艺术之间的关系。

二、讲授内容 (一)新古典主义艺术 (二)浪漫主义艺术 (三)现实主义艺术 (四)印象主义艺术

(五)19世纪下半叶的雕塑艺术 三、思考题

(一)以具体作品分析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与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艺术有何区别和联系?

(二)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13

(三)巴比松画派。 (四)印象主义产生的原因。

(五)印象主义在西方美术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18、19世纪法国以外的欧美艺术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19世纪英国艺术,19世纪俄罗斯的巡回展览画派。

(二)了解19世纪英国艺术与法国艺术的联系,20世纪之初美国的主要艺术活动。 二、讲授内容

(一)18、19世纪英国艺术 (二)18、19世纪俄罗斯艺术 (三)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美国艺术 三、思考题

(一)拉斐尔学派及其影响。 (二)巡回展览画派。

第七章 现代艺术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 (二)了解现代艺术各流派的相互关系;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二、讲授内容

(一)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包括19世纪的现代艺术趋势;现代艺术的产生原因等)。 (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 (三)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一)《西方现代美术思潮》邵大箴 四川美术出版社

(二)《西方现代艺术》(英)特里温·科普勒斯顿著 安徽美术出版社 (三)《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美)罗伯特·戈德沃特 江苏美术出版社 四、思考题

(一)20世纪上半叶有哪些主要现代艺术流派?说明其艺术主张和代表人物。 (二)现代艺术兴起的原因。 教材

《外国美术史纲要》 陈洛加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14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美术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时间的发展按历史分期系统阐述中国美术的发展演变及其若干规律,并注意突出每一时期的美术特色,以及各风格流派之间的联系,结合中国政治、哲学、宗教和美学思想,探究中国美术的特色及其成因,并与今天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相对照,基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本身的特点深刻认识美术发展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启发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和发展中国艺术。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表现美术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各个时期美术特点与实践的结合。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中国美术的发展演变,重点内容为:唐代人物画、五代两宋美术、元代美术、明清美术。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的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加强相关书籍的阅读,重视读书笔记,作为学生作业完成,课程结束后检查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入。

(三)加强相关绘画风格技法的研究和实践,要求学生课后自觉完成。 (四)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与知识的系统化、重点性相联系,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共计80学时。该门课成绩由作业、出勤、课堂讨论、期末闭卷考试四个部分组成,比例为:5%、5%、10%、80%。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学时

一 5 二 5 三 6 四 8 五 12 六 14 七 10 八 15 九 5 15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原始时期中国美术的基本面貌及主要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石器制作与审美意识萌芽 (二)陶器艺术 (三)雕塑与绘画 三、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 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 奴隶时代的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夏、商、周时期美术的基本概况和主要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 夏商周的艺术 (二) 青铜器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 青铜器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有哪些主要的装饰花纹和文样?

2、 青铜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期有何艺术特色和重要的代表作品?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秦汉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和艺术上的主要成就。

16

二、讲授内容 (一)战国西汉帛画 (二)画像石画像砖艺术 (三)秦汉雕塑 (四)汉代壁画艺术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有何艺术特色? 2、西汉马王堆“T”形帛画有何艺术特色? 3、 简述重要的汉墓室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4、 略谈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5、 谈谈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技法。

6、 霍去病墓石雕有什么艺术特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 人物画的发展,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二) 山水画的兴起 (三) 早期的中国佛教艺术 (四) 画论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审美风尚发什么了什么变化? 2、 略谈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3、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4、 简述我国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

17

第五章 隋唐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隋唐美术的基本面貌,掌握山水画人物画领域的重要画家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 人物画的发展: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 (二) 山水画的发展:展子虔、李思训、王维 (三) 花鸟画鞍马画的发展 (四) 佛教壁画 (五) 雕塑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 试谈吴道子的艺术成就。何为“吴带当风”?

2、 张萱和周昉在仕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自有何代表作品? 3、 展子虔的《游春图》有何艺术特色? 4、 李思训父子在山水画方面有何贡献? 5、 简述唐代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6、 唐代有哪些著名的佛教雕塑和陵墓雕塑?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掌握重要画家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 宋代的画院和院画 (二) 花鸟画的发展:徐熙、黄筌

(三) 山水画的发展: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中原画派、南宋四家 (四) 人物画的繁荣:李公麟、梁楷 (五) 宋代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8

1、 何为“徐黄异体”?

2、 怎样评价认识北宋院体花鸟画风? 3、 简述两宋山水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4、 李公麟、梁楷在人物画技法的艺术形式上有何创新?各自有何代表作? 5、 简述风俗画兴起的原因和《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第七章 元代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元代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逻辑,掌握重要画家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 元初画坛概况,赵孟頫的艺术主张 (二) “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 (三) 水墨花鸟画的兴盛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 为什么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怎样评价文人画?

2、 元代画坛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元四家”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 元代水墨花鸟画在表现题材方面有什么特点? 4、 赵孟頫有何重要的绘画主张和绘画代表作?

第八章 明清美术

一、目的要求

(一) 了解明清艺术多方面的发展格局主要成就及其局限性。 (二) 掌握重要画家的艺术成就。 二、讲授内容

(一) 明初的“院派”和“浙派”,明中期的“吴门画派” (二) 董其昌的绘画主张和“南北宗论” (三) 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徐渭 (四) 明末人物画的发展

(五) 清初画坛概况:四王、四僧的艺术

(六) 扬州画派,清代宫廷绘画和仕女人物画的发展

19

(七) 明清的版画艺术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 明清时期绘画有哪些新特点? 2、 浅谈“明四家”有哪些共同特点?

3、 怎样认识陈淳、徐渭在水墨画鸟画上的贡献。 4、 怎样认识和评价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5、 四王在艺术上有何共同特点?四僧的艺术有何共同特点? 6、 试谈扬州画派的艺术趋向和特点。

7、 明清插图版画主要有哪几个流派?木版年画有哪几个中心?

第九章 中国近代美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面对西方冲击中国画坛所作的反应及其意义,这一时期艺术的基本格局。 二、讲授内容

(一) 海派的艺术面貌 (二) 中国近代早期的美术教育 三、本章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教研室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四、思考题

1、海派绘画艺术有何特色?

2、概述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教材

《中国美术史纲要》黄宗贤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版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8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