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综合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0:2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必做题)

1. 中国诗词中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中碳、氮的循环 B.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描述了显色反应的现象

C. “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相同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是碘的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A正确;诗中描述的现象为物理变化,而显色反应为化学变化,B错误;“马尾”是蛋白质,“飞絮”是纤维素,成分不同,C错误;香燃烧产生的烟和阳光的共同作用,形成“紫烟”,是化学变化,而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D错误;正确选项A。

2. 某有机物M 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颜色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关于该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难溶于水,易溶解于烧碱溶液 B. 同一平面上最多有6个原子

C. 含有不饱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答案】D

【解析】根据分子模型可知,白球为氢原子、蓝球为氮原子、绿球为碳原子、红球为氧原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有机物为氨基酸,能够溶于水,能够与碱反应,A错误;从分子结构可知,同一平面上最多有7个原子,B错误;该有机物含有- COOH,含有不饱和键,但不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C错误;该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两种官能团,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羧基、酯基、肽键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 下面装置是用于FeSO4受热分解及产品检验,已知亚硝酸铵受热易分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1第

A. 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实验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至85℃ B. 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 C. 装置丙依次装入品红溶液,BaCl2溶液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采用装置丁,可更好地吸收尾气且避免了尾气外逸污染环境 【答案】B

【解析】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实验时采用水浴加热才能控制温度至85℃,而酒精灯直接加热很难控温到85℃,A错误;亚铁盐易被氧气氧化,因此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排净装置内的空气,B正确;FeSO4受热分解为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能够检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而三氧化硫与品红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硫酸,无法再用BaCl2溶液检验产生的气体三氧化 硫,C错误;由于整个装置为密闭体系,多余的气体很难进入丁装置内被碱液吸收,D错误;正确选项B。点睛:硫酸亚铁受热分解为为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4.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充室温Na-CO2电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有望取代即将“枯竭”的锂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反应:4Na+3CO2+4e==2Na2CO3+C

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46 g C. 多壁碳纳米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

D. 电池中四甘醇二甲醚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实现Na+传导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电子流向可知,金属钠为负极,多壁纳米管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碳,A正确;钠变为钠离子,转移电子0.02mol,减重0.02×23=0.46 g,B正确;多壁碳纳米管为疏

2第

+-

松多孔,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C正确;若用饱和食盐水,水会与钠电极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金属钠活泼性很强,能够与水剧烈反应,但是与有机物甘醇二甲醚不发生反应,因此金属钠在甘醇二甲醚作溶剂的情况下,可以做原电池的负极。

5. NH4Al(SO4)2·12H2O俗称铵明矾,其性质稳定,是化学实验常用的基准试剂,借助碳酸氢铵与硫酸钠可以制备纯净的铵明矾,制备过程如下图,下面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为加快操作I的速率实验时采用抽滤,常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 B. 操作I的基本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使用NaOH 和BaCl2试剂可以检验铵明矾的三种离子

D. 若气体a通入到饱和的纯碱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该晶体与固体a相同 【答案】C

【解析】玻璃纤维性质稳定,且韧性比滤纸的韧性好,可以替代使用,加快抽滤速率, A正确;碳酸氢铵饱和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和硫酸铵,然后制成高温时的饱和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B正确;铵根离子和Na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和铝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而铝离子直接与NaOH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因此无法确定铵根离子存在,C错误;气体a为二氧化碳,通入到饱和的纯碱溶液中会有产生碳酸氢钠晶体析出,与固体a成分相同,D正确;正确选项C。

6.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X同周期且相邻,含有18电子的X与Z的氢化物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B. 简单离子半径:r(W)

【解析】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Y为铝元素,含有18电子的X与Z的氢化物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可知18电子的X为过氧化氢,Z的氢化物为硫化氢,二者反应生成单质硫(淡黄色),所以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W与X同周期且相邻,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W为氮元素。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硫酸,二者可以反应,A正确;核

3第

3-2-3+

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r(N)> r(O)> r(Al), C

错误; W、Z的氧化物分别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C错误;W的氢化物为氨气,Z的氢化物为硫化氢,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因此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D错误;正确选项A。

点睛:酸性氧化物是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类型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为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它不是酸性氧化物。

7. 25℃某二元碱B(OH)2 水溶液中,B2+、B(OH)+ 和B(OH)2 三者各自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b2[B(OH)2] 的数量级为10-8 B. 在B(OH)Cl溶液中c(OH-)>c(H+)

C. 等物质的量的BCl2 和B(OH)Cl混合溶液中δ(B)<δ[B(OH)]

D. B(OH)Cl溶液中,若c[B(OH)2] +2c(B2+) +c(H+)=c(OH-),则δ[B(OH)2]=δ[B(OH)+] 【答案】D

2+

+

... .

.. ... ...

点睛:有关盐类水解方面的问题,注意使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进行解题分析。

8.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药物的中间体,汽车安全气

4第

囊等。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备NaN3

水合肼(N2H4·H2O) 与亚硝酸甲酯(CH3ONO)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制备NaN3,其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2CH3OH+2NaNO2+H2SO4→2CH3ONO+ Na2SO4+2H2O; NaN3无色无味,微溶于醇、溶于水 (1)N2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NaN3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锥形瓶中水合肼与亚硝酸甲酯在30℃时可以反应生成叠氮酸钠、甲醇等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回收甲醇

将制备反应后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烧瓶中,按照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减压蒸馏。

已知: 物质 沸点/℃

NaN3在40℃时分解

(4)实验时冷凝管中冷却水要“b进a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醇回收时需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毛细管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5第

CH3OH 64.7 N2H4 113.5 NaN3 300 A.平衡圆底烧瓶内外压 B.作为气化中心,使蒸馏平稳 C.避免液体过热而暴沸 D.冷凝回流作用 Ⅲ.产品提取及纯度测定

将蒸馏后所得母液降温结晶,过滤得NaN3湿品;再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得NaN3产品并用碘量法测定产品纯度。取产品6.50g加入足量去离子水中溶解,并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向混合液中加入20.00mL 1.00mol·L-lKMnO4溶液,溶液呈紫红色;再加入足量KI溶液消耗过量的KMnO4溶液;其后用0.1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所产生的I2,消耗Na2S2O3溶液30.00mL。 (7)实验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产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②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10NaN3+2KMnO4+8H2SO4==2MnSO4+K2SO4+5Na2SO4+8H2O+15N2↑; 10KI+2KMnO4+8H2SO4==2MnSO4+6K2SO4+8H2O+5I2; I2+2Na2S2O3==2NaI +Na2S4O6。 【答案】 (1).

(2). 1∶1 (3). 使CH3ONO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l

如增大CH3ONO蒸汽与反应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物能够充分反应等) (4).

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 (5).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使冷水与甲醇蒸气的接触面积大,上下对流,接触时间长,提高冷凝效果。 (6). 甲醇的沸点为64.7℃,而NaN3在40℃时分解,因此蒸馏甲醇时需要降低甲醇的沸点,采用减压蒸馏 (7). BC (8). 97.00%

【解析】Ⅰ.(1)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单键,氮原子之间形成单键,因此N2H4的电子式为

NaN3晶体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N3-,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1:1,正确答案:;1:1。

(2)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使CH3ONO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正确答案:使CH3ONO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如增大CH3ONO蒸汽与反应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物能够充分反应等)。 (3)锥形瓶中水合肼与亚硝酸甲酯在30℃时可以反应生成叠氮酸钠、甲醇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 ;正确答案: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 Ⅱ. (4)实验时冷凝管中冷却水要“b进a出”原因是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使冷水与甲醇蒸气的接触面积大,上下对流,接触时间长,提高冷凝效果,正确答案: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使冷水与甲醇蒸气的接触面积大,上下对流,接触时间长,提高冷凝效果。

(5)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甲醇的沸点为64.7℃,而NaN3在40℃时分解,因此蒸馏甲醇时需要降低甲醇

6第

A.平衡圆底烧瓶内外压 B.作为气化中心,使蒸馏平稳 C.避免液体过热而暴沸 D.冷凝回流作用 Ⅲ.产品提取及纯度测定

将蒸馏后所得母液降温结晶,过滤得NaN3湿品;再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得NaN3产品并用碘量法测定产品纯度。取产品6.50g加入足量去离子水中溶解,并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向混合液中加入20.00mL 1.00mol·L-lKMnO4溶液,溶液呈紫红色;再加入足量KI溶液消耗过量的KMnO4溶液;其后用0.1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所产生的I2,消耗Na2S2O3溶液30.00mL。 (7)实验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产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②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10NaN3+2KMnO4+8H2SO4==2MnSO4+K2SO4+5Na2SO4+8H2O+15N2↑; 10KI+2KMnO4+8H2SO4==2MnSO4+6K2SO4+8H2O+5I2; I2+2Na2S2O3==2NaI +Na2S4O6。 【答案】 (1).

(2). 1∶1 (3). 使CH3ONO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l

如增大CH3ONO蒸汽与反应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物能够充分反应等) (4).

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 (5).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使冷水与甲醇蒸气的接触面积大,上下对流,接触时间长,提高冷凝效果。 (6). 甲醇的沸点为64.7℃,而NaN3在40℃时分解,因此蒸馏甲醇时需要降低甲醇的沸点,采用减压蒸馏 (7). BC (8). 97.00%

【解析】Ⅰ.(1)氮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单键,氮原子之间形成单键,因此N2H4的电子式为

NaN3晶体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N3-,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1:1,正确答案:;1:1。

(2)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使CH3ONO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正确答案:使CH3ONO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如增大CH3ONO蒸汽与反应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物能够充分反应等)。 (3)锥形瓶中水合肼与亚硝酸甲酯在30℃时可以反应生成叠氮酸钠、甲醇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 ;正确答案: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 Ⅱ. (4)实验时冷凝管中冷却水要“b进a出”原因是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使冷水与甲醇蒸气的接触面积大,上下对流,接触时间长,提高冷凝效果,正确答案: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使冷水与甲醇蒸气的接触面积大,上下对流,接触时间长,提高冷凝效果。

(5)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甲醇的沸点为64.7℃,而NaN3在40℃时分解,因此蒸馏甲醇时需要降低甲醇

6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m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