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的河南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建构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4-03-09 22:4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原经济区的河南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建构研究

一、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中的作用和不足 1.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中的作用

(1)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河南省处于全国的中心位置,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便有“逐鹿中原”之说,逐鹿中原便是说得中原者得天下,由此可见河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这种得天独厚的中枢地理位置也使河南成为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中涵盖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全方位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各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等9条重要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其中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2)强大的工农业经济基础:河南既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大省,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迅速发展成为新型的工业大省。

(3)丰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不管科技在怎么发达,社会

在怎么进步,但是始终都是以人为本,没有了人,那些东西什么都不是。而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样,人多了消费市场也就更加巨大。

以上几点基本上是河南省客观上的几点优点,但是,上边的这些优点是双刃剑,有的看上去是优点,其中也隐藏着一些不足: (1)虽然地理位置很优越,但是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没有给河南省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2)河南是第一农业大省,多年来粮食的产量虽然很高,但是已经达到了瓶颈,对于种植粮食来说,很难再有显著的增产。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甚至互联网化的高科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回报效益的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尤其是粮食的效益显得越来越低,所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宁肯荒芜土地也要去外出打工。

(3)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倒很符合咱们国家的基本行情――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业人口占得比例较大,个人综合素质不是很好,严重影响了河南经济从农业向工业化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发展。

正是基以上种种客观因素,以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为代表的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在2010年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构思,勾画出以河南为主体,东承长三角,西连西北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华南长江中游经济带,主要包括河南全部和河北南部、山西晋东南、山东鲁西南、安徽皖西北、等中原

周边华北中东部地区,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这个构思在2010年11月省委八届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且正式进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在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将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并且2012年11月2日,由国家发改委将中原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后,《中原经济区地图》编制正式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

二、河南职业教育创新在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国家给搭好了台子,创建了中原经济区,那么能不能演好戏就要靠经济开发区的领导和群众的努力,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河南省,马上便感到压力山大,种种弊端在现实的工作中逐渐显露出来。因为不管是现代化工业建设还是农业建设,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操作都离不开工作在一线的技术工人,但是河南省虽然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咱们国家仅仅普及教育到初中,所以很多人难以受到进一步的教育,面对正牌大学难上的客观事实,职业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反观咱们全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全国的经济建设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河南省要想尽快发展经济的建设,尽快得到高科技人才,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增加职业学生的数量,全面提高职业学生的素质。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起着龙头枢纽的作用,河南经济发展上去了,也就带动着中原经济区内的周边省市的的经济水平更

上一个台阶。由此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发展经济,加快高素质人才建设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

三、职业教育的意义及在社会上的合理定位

不可否认,职业教育事业在河南省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行业,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宁可在学校在复习一年去考正牌子的大学,也不愿意去报考职业学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依旧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认为只有考上正牌子大学才是真正的金榜题名,也就能找一个更好的饭碗,甚至更进一步踏入仕途,报考公务员之类的行政事业单位。想必这些大牌子学校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要?睦读旃と烁善穑?进入仕途的可能是很渺小的,所以,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职业学校保持一种不认可的怀疑态度。

一些用人单位不理解技术工人的重要性,还是只看学历看文凭,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一种歧视态度,从而产生了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打击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信心。 职业院校自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借用习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打铁还要自身硬。有些职业学校以盈利为目的,对学生的教育确实不到位,导致学生钱不少花,学不到多少真正的技术,如此恶性循环弄得既耽误了学生的大好青春,又伤害了家长的殷殷期盼,更主要的是让国家无形中损失了数不尽的技术人才。所以,职业教育建设的改革不仅是必须的,还是刻不容缓的。这也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议论的第四条: 四、发展河南省职业学校

教育的建议。如何才能加快发展河南省职业院校的教育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面 首先要让人们打破那种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意思,让大家认识到技术工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让大家认识到做技术工人的光荣性。尤其是在就业方面,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看到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上有了很大的优越性,因为有一些有眼光的企业,早就把选择员工的目标放在了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身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有真正的实际操作经验,他们心态端正,没有好高骛远的心态,不会频繁跳槽,对自己的待遇要求也比较低,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职业学校毕业的员工能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2.?U大职业学校生源,妥善协调毕业生的就业

这一点和第一条是分不开的,只要学校的宣传工作做到位,就会让更多的学生或者社会上的待业青年甚至中年无业人员认识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就会想到要充实自己。但是,更大的责任还这就需要我们职业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完善,要有过硬的师资力量,保证教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俗话说有了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只要把我们职业教育院校建设成为了高标准人才的教育基地,不但河南的学生会趋之若鹜,全国各地的学生也会慕名而来,也就不愁生源。有了丰富的生源,又有了高素质的教育,用人单位也会慕名前来选招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

解,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在全面提高在校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有了精湛的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会把精力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

五、关于职业技术学校创新的几点建议

以上几点只是作为一个基本职业教育院校所应该做到的,但是我们河南的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应该放长眼光,有着建设百年名校的思想意思,不要让世人小看咱们职业学校,要有把职业学校建设成为哈佛和剑桥等世界名校一样的名牌学校的决心,才能不遗余力的把我们的职业学校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革。经过深思熟虑,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造品牌效应,让我们职业学校的口碑不亚于那些名牌大学

如何创造品牌呢?需要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同学们一块努力,搞技术革新,搞发明设计,在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科技领域能打出我们自己的品牌,那么,也就能打出我们学校的品牌来了。 2.创办校办企业,让学生实践创收两不误

这一点说起来难,但是做起来似乎并不难,甚至是有的学校领导没有往这里面去想。例如: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由学校出面建个面向社会的维修单位;学习机床的可以面向各个企业建立一个维修单位,等等专业不一而足。咱们的学生抱着实习锻炼学习知识的心态去完成工作,背后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做出

完美专业的工作,收取廉价的报酬,肯定会得到企业的青睐,学校和学生还能得到一定的收入,一举多得。岁学生来说,学生能在学习的时候赚到钱,不仅极大地提高对本专业的信心,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大大减轻家长的负担。对学校来说,学校增加了收入,既能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建设,还能进一步增加学校的品牌效应,例如建立完善奖学金制度。总的来说,这里面可操作的范围广而又广,还希望领导们能引起重视。 3.合作共赢,联合相关学校携手发展,互相交流心得 这一点需要我们各个学校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当一个学校有一项好的措施或者好的教育方式或者好的合作单位的时候,能够与职业教育界的同仁们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zy8.html

Top